-
不同程度氟牙症大鼠牙釉质的微观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不同程度SD大鼠氟牙症模型,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的微观结构,明确不同程度氟牙症的牙釉质结构变化,为中、重度氟牙症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使用不含氟去离子水喂养,低氟组和高氟组分别用质量浓度为50和100 mg/L的NaF去离子水喂养,建立大鼠氟牙症模型。饲养6周后取大鼠下颌切牙,记录各组大鼠牙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及矢状面并进行牙釉质厚度测量。结果:对照组所有大鼠下颌切牙釉质均为棕黄色;低氟组多数呈黄白相间的条纹状;高氟组多数呈白垩色。电镜下正常组大鼠下颌切牙釉柱结构清晰饱满,呈编织状交错排列;中度氟牙症釉柱失去正常编织状结构,似笋尖样单向排列;重度氟牙症釉柱变细,大部分尖端折断;矢状面正常釉质外层结构致密,中间层呈网状,与内、外层界限清晰,内层釉柱结构清晰呈纵向和水平向排列;中度氟牙症外层变薄,中间层结构消失,与内、外层界限仍清晰,内层纵向釉柱清晰,水平向釉柱形态消失;重度氟牙症外层缺失,中间层暴露,内层两种釉柱均萎缩。内层釉质厚度在正常组[(180.71 ±7.01)μm]、中度氟牙症组[(157.10 ±11.04)μm]及重度氟牙症组[(121.10 ±12.56)μm]依次变薄。全层氟牙症釉质厚度在正常组[(241.54 ±7.76)μm]、中度氟牙症组[(207.42 ±14.36)μm]及重度氟牙症组[(143.79 ±14.60)μm]亦逐渐变薄。 结论:SD大鼠下颌切牙随氟牙症程度加重外层釉质变薄,甚至消失;内层釉质结构紊乱,釉质厚度变薄。建议中、重度氟牙症的临床治疗慎用强力漂白及微研磨,可采用无创性渗透树脂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潜水对牙齿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综述了潜水对牙齿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压性牙痛、牙齿气压伤和牙齿折断3种情况,潜水时发生的气压性牙痛等口腔疾病会影响到潜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水下作业,提出潜水人员口腔医学保障具体措施,加强对潜水人员的口腔健康宣教,并做好潜水牙科工作;制定更高的适应高气压环境下作业的口腔医学标准;建立并发展潜水牙科,无论口腔医生还是潜水人员都应该懂得更多的潜水牙科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腔种植修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控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现代口腔种植技术由于其高度可预期的长期临床效果,已成为牙齿缺失的重要治疗方式。然而种植修复治疗的并发症仍困扰着广大临床医师。种植修复的硬件并发症主要包括与制造商生产部件相关的机械并发症,如基台/螺丝松动、折断,种植体折断等;以及与加工制造的部件相关的工艺并发症,如修复体崩瓷等。生物学并发症主要包括植体周黏膜炎及植体周炎。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种植修复并发症是保证种植治疗长期效果的关键。本文就种植修复治疗的硬件并发症和生物学并发症的定义、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医师预防和处理种植并发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学科联合治疗年轻恒上前牙复杂冠根折1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牙外伤是常见的口腔科急症之一,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是仅次于龋病造成儿童牙齿缺损或缺失的第二大疾病[1].复杂冠根折即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折断且暴露牙髓,会发生牙周及牙髓组织损伤,影响牙根的发育,甚至最终导致牙齿丧失[2].临床所遇1例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根折的患者,经多学科联合治疗达到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颌骨骨折遗留功能障碍条款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中对上颌骨或下颌骨完全缺失、缺失1/2、缺失1/4以及上颌骨或下颌骨部分缺损伴牙齿缺失14枚以上、伴牙齿缺失或者折断7枚以上这几种情形均有明确的伤残等级规定.其中九级伤残中与颌骨骨折有关的条款有两款,即5.9.2.22)条规定"颌骨骨折,经牵引或者固定治疗后遗留功能障碍"、5.9.2.23)条规定"上颌骨或下颌骨部分缺损伴牙齿缺失或者折断7枚以上".通过比较上述两条款,笔者认为均涉及上、下颌活动、咀嚼、吞咽等方面的功能,在功能障碍残疾等级规定上,相互重叠,在条款适用上容易引起混乱.理由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水凝胶支架材料在牙髓再生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牙髓炎和根尖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目前常采取的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但根管治疗难以恢复牙髓的结构和功能,且经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会变脆、变色,并易因微渗漏导致牙齿折断和(或)再感染.因此,牙髓再生组织工程技术是目前解决根管治疗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支架是组织工程的三要素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组织再生的效果.在众多支架材料中,水凝胶由于其生物相容性、一定的机械韧性、可降解性和流变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牙髓再生.水凝胶在药物输送、促使牙髓再生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就近年来水凝胶支架材料在牙髓再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根尖诱导成形术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分析根尖诱导成形手术和牙髓血运重建手术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总共8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抽签法将其中的40例归为对照组(根尖诱导成形手术),余下的40例归为观察组(牙髓血运重建手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牙冠根比和牙根管壁厚度;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0%远远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前,两组牙冠根比和牙根管壁厚度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冠根比和牙根管壁厚度均高出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根折断、牙齿染色、牙龈肿痛以及根管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根尖诱导成形手术相比,牙髓血运重建手术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疗效更佳,能改善牙根管壁厚度和牙冠根比,减少并发症出现,值得推广应用到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多见,其次为单根,3根罕见;上颌第一前磨牙3根管的发生率为1.66% ~6%, 3根的发生率为3.3% ~6% [1-3].我们在临床接诊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3根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20岁.主诉:牙齿排列不齐,要求矫治.检查:上、下颌牙列拥挤严重,口腔卫生良好,牙龈无充血水肿,无龋损及牙齿缺失,14、24外形正常.X线片示:多根重叠影像(图1);14可见髓腔,根管影像不连续.治疗计划:拔除14、24.治疗:在拔除14时感觉阻力较大,拔除困难,遂用拔牙钳颊舌向小幅度反复摆动,扩大牙槽窝;拔出后发现患牙有3根,且根分叉接近牙颈部,其中近中颊根折断,用牙根铤将折断牙根挺出.在此经验基础上,拔除24时更加小心,并将其完整拔除.14、24均有3根,且根分叉接近牙颈部,颊侧两根均较纤细,腭侧1根较粗壮,3根根尖均向远中弯曲(图2~4).开髓探查及X线片发现14、24牙根内均存在1个根管(图5~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25例牙病患儿应用牙科全麻技术治疗情况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牙科全麻技术(DGA)治疗牙病患儿的情况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应用DGA治疗的225例病例,治疗项目包括拔牙术、间隙保持、牙髓治疗、龋齿充填术、前牙透明冠修复术、后牙金属预成冠修复术、窝沟封闭等,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复查,分析其疗效.结果:患儿年龄2.03~17.8岁,<3岁14例,男女分别为8例、6例;3~6岁166例,男女分别为103例、63例;6~12岁35例,男女分别为28例、7例;>12岁10例,男女分别为8例、2例,且均为智力障碍或自闭症患儿;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6颗牙的治疗项目:龋齿充填术46.44%,牙髓治疗47.64%,拔牙术1.37%,窝沟封闭4.55%,丝圈保持器0.99%,前后牙预成冠修复占龋齿充填术和牙髓治疗术的50.95%,各治疗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复查除1例自闭症患儿不配合检查,其他无异常;3个月到1年复查结果1颗深龋护髓充填、1颗牙髓炎活髓切断、5颗牙髓炎根管治疗共7颗乳牙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2颗金属预成冠脱落,1个保持器脱落,7颗前牙透明冠修复充填物折断,2颗新生龋.结论:DGA是不配合儿童进行牙齿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行为管理方式,龋齿充填术和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的主要项目,治疗效果肯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62例残障儿童及青少年在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在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下牙齿治疗的残障儿童及正常儿童的口腔患病状况、治疗内容及复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在全身麻醉下接受牙齿治疗的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资料,追踪随访1年,记录性别、出生日期、治疗日期、年龄、残障类型、治疗前口腔患病状况、治疗内容及复查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与不同残障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62名残障患者,平均年龄(9.38±5.22)岁,正常对照57名,平均年龄(3.00±1.41)岁.残障患者平均患牙数(11.79±4.98)颗,正常患者平均患牙数(12.40 ±4.11)颗,人均集中在10~ 15颗.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伤和牙齿发育异常在残障儿童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7.56%、13.54%、15.15%、1.07%和2.68%,DMFT/dmft指数(decay,missing,filled tooth)为11.55 ±5.56,且学龄组患儿(8.35±4.69)低于其他3个年龄组;在正常儿童中分别为65.35%、19.09%、14.14%、0和1.41%,DMFT/dmft指数为12.23±4.42.树脂充填、窝沟封闭、预防性树脂充填(preventive resin restoration,PRR)、牙髓切断术、根管治疗/牙髓摘除术、牙拔除术、预成冠修复术在残障儿童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2.71%、7.24%、8.56%、0.72%、17.13%、10.01%和3.62%;在正常儿童中分别为56.31%、1.27%、0.13%、2.29% 、19.87%、7.90%和12.23%.残障患者一年内复查率56.45%,正常患儿为75.44%.残障患者与正常患者一年内出现问题牙齿的数目均较半年内增长一倍,充填体脱落/折断好发于乳前牙,继发龋/再发龋及牙髓炎/根尖周炎好发于乳磨牙.结论:残障儿童及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差,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能为其改善口腔状况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定期复查、家庭维护和特殊的预防政策对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