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3小时前
目的 探究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BO组和联合组,其中HBO组采用HBO空气加压舱进行治疗,联合组在HBO组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用美国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的动脉氧含量(CaO2)和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2);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疗效、S-100B水平、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2、GOS评分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和HBO组的S-100B、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2在治疗后均降低;且治疗后联合组的S-100B、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2均低于HBO组;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高于HBO组.结论 亚低温联合HBO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Da-jvO2及预后,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3小时前
-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加压素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SS)患者血管加压素(VP)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SS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的健康志愿者9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VP水平,分析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相关性.研究组接受纠正休克治疗,依据住院治疗28 d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新预测方案与常规预测方案,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综合判别改善指数评价不同预测方案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浆VP水平明显降低,MODS评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CRP、P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浆VP水平与 MODS评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CRP、PCT水平呈负相关(r=-0.426、-0.519、0.483、-0.395,P<0.05).预后不良组糖尿病占比、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占比、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占比及MODS评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CRP、PC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而血浆VP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ARDS、并发AKI、血浆VP、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CRP、PCT均为S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浆VP预测S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752,新预测方案预测S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大于常规预测方案预测S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P<0.05).结论 SS患者血浆VP水平降低,且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新预测方案,该方案对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体外反搏闭环反馈调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本文旨在实现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以较优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为目标,实现个性化的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的闭环反馈调控数值模拟.方法 通过集中参数模型模拟研究EECP反搏模式对不同的适应症的影响机制,根据PID控制系统的反馈调节原理,将其应用于体外反搏的研究中,把血液循环系统的闭环式0维集中参数模型作为被控对象,用于个性化体外反搏血流动力学仿真.结合体外反搏局部血流动力学效应评价模型为不同适应症(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设定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个性化目标值,根据设定目标值和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误差,通过设置适当的增益系数与误差进行运算来调节不同反搏模式(压力幅值或加压时长)使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设定目标值.结果 反搏压力对于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增加更加明显.加压时长对于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设定优化目标值舒张压/收缩压(D/S),通过反馈调节反搏压力使当前D/S达到设定D/S,最终使它们之间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压力幅值.对于脑卒中患者设定目标值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调节系统输入加压时长减小误差,控制系统的输出当前CBF达到设定CBF,使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加压时长.结论 数值模拟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优化目标值时应施加的压力幅值和加压时长可为临床体外反搏优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空气加压法在腹腔镜腹壁嵌顿疝修补术中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空气加压法在腹腔镜腹壁嵌顿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16 例腹壁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壁疝8 例(侧腹壁切口疝4 例,中线切口疝2 例,造口旁疝2 例),脐疝8 例.在空气加压法辅助下行腹腔镜手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疝大小与还纳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16 例患者均在空气加压法辅助下顺利完成嵌顿疝的还纳与修补.手术时间85~220 min,平均(154.70±39.06)min,还纳疝内容物时间(18.35±4.98)min,疝环口直径 3~10 cm.16 例患者均伴有小肠嵌顿,5 例肠管坏死中转开腹,行小肠切除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缺损2 例.术后排气时间1~5d,平均(3.00±1.08)d;术后疼痛评分(3.56±4.01)分,予以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术后住院3~10d,平均(6.27±1.93)d.随访8~32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 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补片感染、复发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疝修补术技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空气加压法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嵌顿疝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后并发扩张囊部分外露的成功修复:病例报道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例烧伤后瘢痕患者,Ⅰ期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并发扩张球囊部分外露,其中一例外露面积约为5 cm×5 cm,容积约为50 mL,占注水总量的20%;另一例外露面积约为3 cm×2 cm,容积约为20 mL,占注水总量的5%.分析扩张器球囊外露原因,给予换药,同时扩张器内注水并加压包扎,挽救外露的扩张球囊.最终成功注水270 mL和360 mL,约占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额定容量的67%和90%.术后2例患者瘢痕修复效果良好,扩张皮瓣未见坏死,无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满意.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扩张球囊部分外露的原因如下:①瘢痕的扩张有限,周围条件不充分时,创口极易裂开;②电凝时间过长导致皮瓣局部全层坏死,易导致扩张器外露.总结此类并发症的治疗经验:防治感染,外加包扎与固定,减轻局部外露球囊的张力.此外,负压封闭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压疗法减轻肢体水肿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肢体水肿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症之一,多见于脑血管意外、骨折后、外科手术后以及一些患周围血管疾病、淋巴循环障碍患者。肢体水肿患者轻者可自行恢复,但因其起病原因复杂,部分患者反复发作能进一步诱发肢体感染,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退化、阻碍康复进程、降低生活质量。加压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肢体水肿常用的无创康复治疗技术,通过物理压力作用于体表,能有效减轻肢体水肿程度。本文从加压疗法作用于人体的原理出发,介绍临床康复中常用的加压实施方法,同时阐述该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肱骨外侧截骨外固定支架与钢板治疗儿童肘内翻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肱骨外侧截骨外固定支架与钢板治疗儿童肘内翻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38例继发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肘内翻病例资料。通过外侧入路进行肱骨远端截骨后,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钢板组(A组)和外固定支架组(B组)两组,术后2、4、6和12个月分别复查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根据截骨端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取出外固定支架或钢板。按照Bellemore功能评定标准,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评定分析肘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截骨处均达到骨性愈合,并取得了满意的功能和外观改善,无一例出现骨不连、异位骨化或固定器移位。A组患儿随访时间为36~71个月,平均(59.7±3.2)个月,手术时间为(60.9±5.8)min,出血量为(41.5±3.8)ml,手术切口长度为(5.2±0.4)cm;B组患儿随访时间为38~72个月,平均(60.0±4.1)个月,手术时间为(50.8±5.6)min,出血量为(25.6±3.1)ml,手术切口长度为(3.9±0.4)cm。B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方面明显少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和肘关节Bellemore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肱骨外侧截骨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两种方式都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和锁定加压钢板相比,外固定支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槐杞黄颗粒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遗尿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槐杞黄颗粒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遗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确诊为原发性夜遗尿的患儿81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单用去氨加压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收集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45%,42/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68%,2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6.738, P<0.05)。随访至停药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4.29%(6/42),对照组复发率为32.14%(9/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82, 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40, P>0.05)。 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儿童原发性夜遗尿能提高临床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治疗中陪同人员肺气囊破裂致脑气栓症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38岁,因亲属脑外伤昏迷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时进氧舱陪护。陪舱前(2019年9月20日)心电图、血常规、肺部X线检查无异常(图1A),于2019年9月23日上午10∶03首次进入医用空气加压氧舱陪同亲属行HBO治疗。HBO治疗方案:治疗压力升至0.16 MPa(1.6 ATA)后,稳压吸氧20 min 3次,每次间歇5 min;升、减压各10 min,减压前5 min吸氧(减压速度6 kPa/min)。本例患者为陪护人员,治疗全程无吸氧,亦无任何不适,与其他陪护交流正常。减压出舱前1 min本例患者突然出现站立不稳(舱内其他人员无类似症状),出舱后迅速被送至急诊科。影像学检查:肺部X线片示右上肺野直径约32 mm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提示肺大泡出血(图1B);头部CT示右额顶枕叶多发性斑片状低密度影,其内夹杂散在小气泡影(图1C)。初步诊断为脑气栓症,给予美国海军减压病加压治疗表Ⅴ方案行HBO治疗,安排医护陪舱、心电监护;入舱时患者神志清醒,对答切题,但右侧肢体躁动,给予约束带固定,经安抚可吸氧;治疗全程患者神志清醒,躁动,心率121次/min,血压130/90 mmHg,呼吸21次/min,血氧饱和度(SPO 2)100%;出舱后精神状态欠佳,嗜睡,可简单对答,左侧肢体无力,多次呕吐(为胃内容物)。HBO治疗2 h后头部MRI检查示右侧顶枕叶皮层白质斑状异常信号,无占位征象,加权像示右侧枕叶皮质下小斑片状高信号影(图1D),考虑缺血梗塞灶,收入神经内科治疗。入科后患者呈中度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1]睁眼反应为1分,语言评分为1分,运动评分为3分,总分为5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2]评分为27分,左侧Gordon征(+),余正常。临床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三低饮食及抗血小板、降脂、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治疗后1 d呼叫可睁眼能回应;治疗后2 d GCS评分为13分,可自主睁眼,呼叫能应答;左侧肢体肌力为0级,右侧肢体肌力为5 -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持续塑形加压综合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持续塑形加压综合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耳郭瘢痕疙瘩患者40例(53耳),男7例、女33例;年龄17~45岁,平均25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注射组20例(27耳)与手术注射加压组20例(26耳),连续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耳郭形态满意度及感染和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注射加压组有效率(24耳,92.31%)高于手术注射组(16耳,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1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手术注射加压组VSS评分低于手术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注射加压组满意率(22耳,84.62%)高于手术注射组(13耳,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5, P<0.05)。手术注射加压组复发率较手术注射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78,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01, P>0.05)。 结论:持续塑形加压综合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维持耳郭形态、提高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