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果蔬基质中33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采用QuEChERs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四种不同果蔬基质(普通型、高色素型、高脂肪型及高糖型)中33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为不同水果、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同时检测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样品经乙腈及柠檬酸钠-柠檬酸氢二钠缓冲液同时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及石墨化炭黑(GCB)三种吸附剂净化,氮吹浓缩后用丙酮复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四种不同果蔬基质中33种有机磷类农药在50~5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 0,方法检出限为1.50~5.04 μg/kg,定量限为5.01~16.78 μg/kg;在添加0.040~0.200mg/kg水平范围内,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1.4%~119.1%,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2%.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不同果蔬基质中33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某动力型锂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某动力型锂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评估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工程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炭黑粉尘、石墨粉尘、其他粉尘、电焊烟尘)、N-甲基吡咯烷酮、金属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钴及其化合物、氟化物、氟化氢、臭氧、二氧化氮、丁酮、噪声、激光辐射、工频电场、高温等.激光焊接岗位臭氧超标,最高浓度达0.54 mg/m3,岗位作业分级为Ⅱ级(中度危害作业).装配车间卷绕岗位、入壳岗位、组装点焊和注液机岗位的噪声超标,其中卷绕岗位、组装点焊和注液机岗位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入壳岗位8 h等效声级(LEX,8h)达90.8 dB(A),作业分级为Ⅱ级(中度危害).其余各岗位的粉尘浓度、毒物浓度、噪声声级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企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用品配置及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结论 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项目,需关注产生臭氧、氟化氢及噪声危害的岗位,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加强个体防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辅助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原位切除4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原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选择 46 例中低位LARC,于nCRT前内镜下应用纳米炭标记肿瘤下缘,nCRT后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术中纳米炭标记的显露情况,手术标本中各区域(原发肿瘤区域、肿瘤退缩瘢痕、远端切缘以及肿瘤下缘退缩区)长度,远端切缘阳性率.结果 46 例注射纳米炭至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05(77~182)d.nCRT后复查肠镜时均可在直肠黏膜面观察到纳米炭残迹.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41 例(89.1%)可观察到直肠固有筋膜表面纳米炭标记显露,其中38 例判定为显露且标记效果良好(纳米炭标记区宽度≤1.5 cm,可辅助术者精准判断远端手术切缘),3 例判定为显露但标记效果欠佳(纳米炭黑染范围较大,但仍可实现肿瘤原位切除).5 例未观察到纳米炭标记,判定为显露失败.术中冰冻病理显示远端切缘均为阴性.测量可辨认原发肿瘤区域的30 例离体标本:切除肠管长度17.9(10.1~25.7)cm;原发肿瘤区域长径(4.3±0.8)cm;肿瘤退缩瘢痕直径 2.5(0.8~4.8)cm;肿瘤下缘退缩长度1.0(0~2.9)cm;17 例中位直肠癌远端切缘长度3.4(1.5~4.3)cm,13 例低位直肠癌远端切缘长度1.6(0.5~2.8)cm.结论 直肠癌nCRT前应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可以长期标记原发肿瘤下缘,辅助术者精准切除原发肿瘤区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不同浓度壳聚糖对炭黑曲霉和硫色镰刀菌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壳聚糖是广泛存在于甲壳动物的一种多糖,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但壳聚糖是否影响炭黑曲霉(Aspergillus carbonarius)和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生长和发育尚未见报道.[目的]明确不同浓度壳聚糖对A.carbonarius和F.sulphureum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在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测定两种真菌的菌落直径、生物量和菌丝干重,观察产孢量、孢子萌发和芽管长度,比较抑菌的差异.[结果]壳聚糖处理可显著改变两种真菌的菌落形态,处理浓度越高菌落皱缩和变形越明显;壳聚糖还可以有效抑制两种真菌的菌落生长、菌丝干重和菌丝生物量,抑制效果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对F.sulphureum的抑制效果更好.壳聚糖可抑制两种真菌的产孢量、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处理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对F.sulphureum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壳聚糖对A.carbonarius和F.sulphureum的EC50值分别为 0.12 mg/mL和 0.075 mg/mL.[结论]壳聚糖可有效抑制A.carbonarius和F.sulphureum的生长发育,抑制效果呈浓度依赖,F.sulphureum对壳聚糖更为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纳米炭黑暴露对小鼠神经行为损伤及Th17细胞浸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通过建立亚急性动式吸入炭黑气溶胶小鼠染毒模型,探讨纳米炭黑对小鼠神经行为的损伤作用以及Th17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C57BL/6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滤洁净空气)、低炭黑组(15 mg/m3)和高炭黑组(30 mg/m3).利用气溶胶发生器将纳米炭黑颗粒吹入动式染毒柜中,连续染毒28 d.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神经行为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前额叶皮质的病理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及脑组织中Th17/CD4+细胞比例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前额叶皮质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和IL-2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低、高炭黑组小鼠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和站立次数显著下降(P<0.05),其中高炭黑组排便次数显著增高(P<0.05),高炭黑组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显著低于低炭黑组(P<0.05).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高炭黑组小鼠第3天的逃逸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炭黑组小鼠第4天的逃逸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定位航行实验发现,高炭黑组小鼠穿台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前额叶皮质中神经细胞圆润,细胞质饱满分布均匀且细胞核呈椭圆形清晰可见;低炭黑组出现神经细胞深染,结构模糊,核固缩现象;高炭黑组则进一步加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炭黑组小鼠外周血中Th17/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高炭黑组小鼠显著高于低炭黑组(P<0.05);各炭黑组小鼠脑组织中Th17/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高炭黑组显著高于低炭黑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炭黑组小鼠脑组织前额叶皮质中IL-17、IL-2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低炭黑组比较,高炭黑组小鼠脑组织前额叶皮质中IL-17、IL-2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纳米炭黑暴露可导致小鼠外周血和脑组织中Th17细胞增加,进而促使小鼠前额叶皮质损伤,最终引起小鼠神经行为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2016年四会市某涂料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四会市某涂料厂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分析评价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二醇、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丙烯酸及丙烯酸正丁酯)、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和炭黑粉尘)及噪声.该次检测二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和乙酸丁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结果分别为(5.2~125.2) mg/m3和(2.2~568.4) mg/m3.其他化学毒物、粉尘浓度及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结论 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食品放射性监测的快速微波灰化预处理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清洁的食品放射性监测预处理方法.方法 采集秦山核电站周围包心菜、鲫鱼、海虾、牛奶、猪肉各10份,每份20 kg(牛奶20 L).每种食品分成两组(传统方法组和微波方法组),每组5份,分别采用传统灰化法(干燥——炭化——马弗炉)和微波灰化法(微波灰化炉)分别进行灰化预处理,灰样采用HDEHP萃淋树脂分离β计数法测量放射性核素90 Sr,计算两种预处理方法的时间、灰鲜比及其对90 Sr分析流程的回收率,比较灰分形态、评价灰化效果.结果 传统方法组和微波方法组中包心菜的平均预处理时间分别为20和8.5h,鲫鱼为54和26 h,海虾为46和23 h,牛奶为74和30 h,猪肉为58和26 h,微波方法组所用时间比传统方法组缩短一半及以上,动物性食品预处理时间明显缩短;微波方法组中食品灰鲜比高于传统方法组;微波方法组食品中90 Sr在分析流程中的回收率均在75%以上,高于传统方法组;微波灰化组中灰分呈灰白色,均匀,无炭黑残留,灰化完全.结论 微波灰化预处理法快速、高效、清洁、损失少、灰化效果好,可满足放射性食品快速预处理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炭黑暴露对小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炭黑暴露对小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20只健康9周龄SPF级C57BJ/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空气)组和炭黑组,每组10只.应用动式吸入染毒的方法对炭黑组小鼠进行吸入染毒,染毒剂量为30 mg/m3,每天6h,连续14d.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皮质、海马组织的结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海马、皮质、下丘脑、纹状体和嗅球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小鼠皮质和海马IL-4、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炭黑染毒小鼠皮质可见细胞核固缩,深染;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与对照组比较,炭黑组小鼠皮质、海马及下丘脑中IL-4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纹状体、嗅球中IL-4的水平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炭黑组小鼠皮质、海马、纹状体及下丘脑中IL-6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嗅球中IL-6的水平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炭黑组小鼠皮质、海马中IL-4、IL-6 mRNA表达的水平均较高,但仅海马中IL-4、IL-6 mRNA表达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炭黑染毒可引起小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引发炎症反应,其中皮质、海马、下丘脑炎症损伤较为严重,这可能是炭黑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蔬菜中的11种杀菌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水果、蔬菜中11种杀菌剂的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中的杀菌剂经乙腈提取,以PSA、石墨化炭黑和C18为吸附剂的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最后用C18柱分离,以乙腈和0.05%甲酸水为流动相,经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串联质谱检测.结果 腐霉利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 ~ 500ng/ml,检出限为10μg/kg,其余10种杀菌剂的检测线性范围1.0 ~ 50ng/ml,检出限为1μg/kg;11中杀菌剂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3%~115.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9%~11.2%之间.结论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有效、准确灵敏、稳定和安全,适合于水果蔬菜中11种杀菌剂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庆市某天然气制乙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关键控制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识别、分析重庆市某天然气制乙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炭黑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噪声检测结果显示加热炉、真空鼓风机、乙炔炉、电除尘器、压缩机、泵类的噪声强度大于国家标准限值,个体噪声共检测9人次,8h等效声级最大值为83.6 dB(A),作业场所中的粉尘和化学毒物检测浓度均低于国家限值标准.结论 天然气脱硫、乙炔反应和炭黑分离装置作为天然气制乙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应通过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处置,降低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