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年期潮热非激素药物疗法的研发成败案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深入分析了去甲文拉法辛缓释片、艾司米氮平片和甲磺酸帕罗西汀胶囊3种非激素药物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临床研发历程.去甲文拉法辛缓释片和艾司米氮平片均由于疗效不足和存在安全性问题,被监管机构以获益风险平衡欠佳为理由拒绝批准.相比之下,甲磺酸帕罗西汀胶囊通过设置安慰剂导入期、更保守的样本量估计和预先规定对2项Ⅲ期试验的主要疗效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药物研发失败的风险,不仅展示了对潮热频率和潮热程度的疗效,也通过多个Ⅱ期试验探索到耐受性最佳的剂量,最终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非激素药物在更年期潮热治疗的研发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药物安全性特征与在精神科疾病患者不同、药物疗效偏弱、临床前药效模型与临床症状缓解的关联度弱,以及剂量探索试验需要较大样本量等.以上案例分析为后续类似适应证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优化试验设计、降低研发风险的策略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暑预警体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热浪频发,热相关疾病发生率逐渐上升,中暑为最严重的病况,具有高病死率、高后遗症发生率的特点。有效的中暑预警可通过监测某些指标预测中暑发生的可能,以降低中暑发生率,减轻危害,但当前对中暑预警体系尚无统一总结。中暑的发生涉及气候环境和个体易感性两个关键方面,而个体易感性又表现为热耐受能力差异。本文将从气候环境的炎热指数、热指数、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体感温度等指标,以及个体易感性和综合分析方面来综述当前中暑的预警体系,以供相关领域的研究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SAs)对高度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肿瘤进行显像和治疗的核医学手段。PRRT单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疾病控制率(DCR)较高,但疾病应答率(DRR)较低。PRRT联合SSAs如奥曲肽、兰瑞肽,PRRT联合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莫唑胺,PRRT联合靶向药物如他拉唑帕尼、依维莫司、热休克蛋白抑制剂,PRRT联合免疫药物如纳武单克隆抗体,以及联合使用 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酪氨酸3-奥曲肽(TOC)/DOTA- 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TATE)和 90Y-DOTATOC/DOTATATE等多种联合方案有望改善PRRT治疗NETs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可耐受。PRRT联合用药对于改善NETs患者临床结局具有很大潜力,但还需要更多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目前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转流术后Petersen疝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35岁,上腹痛8 d,进食后疼痛,不剧烈,呈持续性,无放射,能耐受,无发热,无皮肤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可见多个手术瘢痕,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47.3 mg/L,总蛋白61.6 g/L,前白蛋白0.15 g/L,葡萄糖6.89 mmol/L,血红蛋白88 g/L,平均红细胞体积63.2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9.8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3 g/L。当地医院CT检查怀疑胆囊结石收入我院微创外科,临床医生要求腹部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可见一大小约21.2 cm×8.2 cm×6.5 cm巨大囊性结构占据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外形呈不规则囊袋状,内透声差呈点状低回声,循其走行方向移动探测其右上为盲端,而左下似与扩张的肠管结构相延续,扩张的肠管可见"琴键征"(图1)。该囊性结构位于胆囊左下,胰腺前方,脾脏右下(图2,3)。以上发现提示该囊性结构可能为高度扩张的胃腔,但询问患者并无呕吐。为查明该巨大囊性病变的来源,嘱患者少量饮水,超声实时观察饮水后该囊性结构的变化以确定其与胃的关系。结果发现水并未进入该囊性结构内而是进入其浅侧的狭小管道内(图4),该简单试验说明最初胃扩张的推测是错误的。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曾有腹腔镜下Roux-en-Y胃-空肠吻合胃转流减重手术史,推测该囊性结构可能为旷置胃扩张,结合病史及超声表现认为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内疝(Petersen疝?)造成的胆胰袢梗阻不能除外。CT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扩张积液,但X线钡餐造影显示上消化道通畅(图5)。根据以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医生考虑Petersen疝不除外,决定进行腔镜下探查及治疗手术。术中发现了上腹部巨大囊性结构为扩张的旷置胃,循其出口即十二指肠端探查发现Roux-en-Y术式的胆胰端肠袢经Petersen间隙疝出形成了内疝伴不完全梗阻,但梗阻位于十二指肠与空肠端侧吻合口的近端,所以并不影响胃转流手术的新建通路,因而患者并未出现呕吐等肠梗阻症状。腔镜下将疝出的肠管复位(图6)并缝合Petersen裂孔(图7)。术后患者排出大量墨绿色稀便,症状减轻,复查CT显示胃及十二指肠扩张积液消失,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单盲、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原则1∶1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结石长径0.8~2.0cm且CT值<1 400Hu的单侧肾结石,或结石长径<1.5cm且CT值<1 400Hu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③术前尿细菌培养阴性;④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急性期泌尿系统感染;②合并输尿管瘢痕狭窄或输尿管狭窄、梗阻、扭曲等预计内镜不能通过;③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④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⑤严重髋关节畸形,取截石位困难者;⑥妊娠、哺乳期妇女。试验组采用国产(广州瑞派公司)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对照组采用进口(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术。记录两组临床综合评价(包括影像质量和操作性能)合格率、器械故障/缺陷率、碎石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尿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升高,术后血尿、恶心、呕吐、头晕、发热等)。结果:本研究3家医院共纳入186例,其中8例因术中输尿管狭窄未能完成试验而退出研究,最终试验组90例,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年龄[(48.40±11.36)岁与(47.40±12.53)岁, P=0.594]、男女比例(62/28与56/32, P=0.874)、体质指数[(24.8±2.1)kg/m 2与(25.1±2.0)kg/m 2, P=0.331]、中重度肾积水比例(28/90与23/88, P=0.874)、结石位置( P=0.063)、结石长径[(12.8±4.7)mm与(11.9±5.2)mm, P=0.2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综合评价合格率[98.9%(89/90)与100.0%(88/88), P=0.991]、碎石成功率[84.4%(76/90)与84.1%(74/88), P=0.8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器械故障/缺陷率均为0。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0%(45/90)和52.0%(5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9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者均为术后尿常规红细胞升高[两组分别为88/90和88/88]和白细胞升高[分别为88/90和88/88];试验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1例(1.1%)严重不良事件,为肾绞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94)。 结论: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器械故障/缺陷率、碎石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可重复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无明显差异。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镜下注射标记纳米碳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标记纳米碳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首次发现并且肠镜及活检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2)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为T 3或N 1以上)、局部无法切除、M 1期同时性转移灶可切除并同意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3)进展期结直肠癌(T 3或N 1以上分期)、同时性转移灶不可切除或不同意行外科手术而选择放化疗的患者。排除既往腹部外科手术史和放化疗史者、急需手术或内镜支架置入治疗者以及严重过敏体质者。根据以上标准,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消化内科确诊为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米碳标记组和非标记组。纳米碳标记组均于放化疗前1~7 d内进行标记,病灶标记点位置:(1)若肠镜能顺利通过者,在肿瘤口侧、肛侧旁开1 cm处分别予相对两侧肠壁注射4个点;(2)若肠腔严重狭窄、肠镜无法通过者,仅在距肿瘤肛侧的1 cm处予四象限行4个点的注射。每个注射点注射0.1 ml纳米碳原液,并依据病灶纳米碳黑染范围测量病灶大小。放化疗治疗8周后评估患者的疗效,经评估为可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于放化疗结束后6周手术,比较两组术中探查病灶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远端切缘距病灶长度、保肛率、首次切缘阳性率等术中和术后情况。经评估为无手术指征的患者中,放化疗有效者继续原方案化疗,治疗无效则更换化疗方案,半年后最终评估疗效[参照修订版RECIST指南(1.1版)]。 结果:有3例患者脱落本试验,最终共有1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纳米碳标记组59例,非标记组5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术前放化疗不良反应较轻微,通过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所有患者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纳米碳标记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发热、腹痛、腹胀、便血等不适。被标记后的肠黏膜均黑染清晰。评估为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共77例,其中纳米碳标记组39例(纳米碳标记组 可手术),非标记组38例(非标记组 可手术);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无手术指征继续放化疗的患者共40例,其中纳米标记组20例(纳米碳标记组 非手术),非标记组20例(非标记组 非手术);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纳米碳标记组 可手术术中均能够轻易快速地在直肠浆膜面发现黑染的纳米碳标记点,被标记的肠段均未发现明显的水肿、坏死、脓肿等。与非标记组 可手术相比,纳米碳标记组 可手术术中探查病灶时间[(3.4±1.4)min比(11.8±3.4)min, t=-14.07, P<0.001]和总手术时间更短[(155.7±44.5)min比(177.2±30.2)min, t=-2.48, P=0.015],术中出血量更少[(101.3±36.7)ml比(120.2±38.2)ml, t=-2.22, P=0.029],远端切缘距病灶长度更短[(3.7±1.0)cm比(4.6±1.7)cm, t=-2.20, 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保肛率相对较高[66.7%(16/24)比45.5%(10/22),χ 2=2.10, P=0.234],首次切缘阳性率较低[0比4.5%(1/22),χ 2=0.62, P=0.480],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肿瘤分化程度及术后病理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评估为无手术指征的患者,半年后再次评估放化疗疗效,纳米碳标记组 非手术完全缓解(CR)者1例,部分缓解(PR)者8例,疾病稳定(SD)者10例,疾病进展(PD)者1例,疾病好转率45.0%(9/20);非标记组 非手术CR者0例,PR者6例,SD者11例,PD者3例,疾病好转率30.0%(6/20);两组疾病好转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514)。 结论:内镜下注射纳米碳标记法用于结直肠肿瘤定位安全可靠,能够辅助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时快速探查到病灶,精准地进行切除,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能辅助肠镜精确测量放化疗前后病灶大小,增加评估疗效的手段,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细胞免疫治疗在肾移植中的临床转化与前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细胞免疫治疗一直是肾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过继输注免疫调节性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可降低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副作用。一些免疫调节性细胞的临床前动物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已取得满意结果,但要进一步推广细胞制剂的临床应用还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纳米技术对调节性细胞进行修饰以提高细胞制剂的疗效,有望实现诱导针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造福广大移植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期重点号内容是“头颈肿瘤免疫治疗”。述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新辅助治疗的现状与展望》总结了现阶段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癌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同时期待我国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成果。论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铂类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一项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分析了该中心30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铂类方案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病例,结果初步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论著《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联合经口机器人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口咽鳞癌的初步疗效》通过总结15例新辅助治疗后行经口机器人手术的局部晚期口咽鳞癌病例,认为该方案可为局部晚期口咽鳞癌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方法。论著《PD?1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口腔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研究41例口腔鳞癌病例,认为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治疗有望提高口腔鳞癌的长期生存获益,改善患者预后。论著《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可手术切除下咽鳞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该中心完成新辅助治疗并接受手术的23例病例,认为免疫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方案在局部晚期可手术切除的下咽鳞癌中具有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同时增加了患者喉功能保全率。论著《局晚期下咽癌诱导免疫化疗后客观缓解率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认为诱导免疫化疗方案短期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潜力应用于今后的局晚期头颈癌的临床治疗。论著《基于临床特征及炎症标志物预测头颈部鳞癌患者新辅助免疫化疗后病理缓解情况及临床模型构建》分析173例接受新辅助免疫化疗的可切除的头颈鳞癌患者发生主要病理缓解的相关因素,并以此成功构建了列线图模型。此外,本期还刊登了《中国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测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和《中国视频头脉冲试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近年来眩晕及相关疾病已成为耳科学临床研究热点,随之而来前庭功能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两份共识从具体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解读的角度,对目前比较常用的两种前庭功能检查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为其合理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副干酪乳杆菌TK1501后生元的制备及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对副干酪乳杆菌(L.paracasei TK1501)发酵大豆产物中的后生元进行分离提取和体内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评估该后生元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作用.方法 L.paracasei TK1501在无氧密闭的环境内以37℃、固态发酵参数中料水比1∶1.5,接种量5×107 CFU/mL,培养发酵32 h后,通过大孔树脂XAD-16N吸附法、阳离子交换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对L.paracasei TK1501后生元进行稳定性及抗菌效果分析.将50只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0.02 mL/只)和高剂量组(0.1 mL/只),10只/组,连续灌胃4周.取血清观察胃部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水平变化,取小鼠胃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 L.paracasei TK1501后生元易被蛋白酶降解,热稳定性好,对酸碱、有机溶剂等不利因素有较好的耐受性(P<0.05);在体外试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Hp等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在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L.paracasei TK1501后生元高剂量组明显改善Hp感染(P<0.05),胃部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水平变化明显下降(P<0.05).结论 L.paracasei TK1501后生元对Hp、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而在相同条件下对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则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加味宣白承气汤治疗重症创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观察加味宣白承气汤治疗重症创伤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宣白承气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干预周期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气道阻力(Raw)、静态顺应性(Cst)、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腹内压(IAP)、高胃残余量(GRV)发生率、喂养不耐受(FI)发生率及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并评价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CPIS评分明显降低(P<0.01),PaO2/FiO2明显上升(P<0.01),Raw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IAP下降更明显(P<0.01),肠内营养达标更快(P<0.05),高GRV发生率、FI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加味宣白承气汤在辅助治疗重症创伤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