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oB2进行偏倚风险评价、Stata 17SE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涉及稳心颗粒、舒肝解郁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心可舒片、养心氏片、逍遥丸、益心舒胶囊、乌灵胶囊和柏子养心丸共9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方面最佳为舒肝解郁胶囊;改善躯体化症状方面稳心颗粒最佳;改善焦虑方面心可舒片最佳;改善抑郁方面益心舒胶囊最佳.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癌因性疲乏(CRF)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RF的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1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CRF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CRF的总体平均水平为(5.78±2.59),其中在认知维度中患者的轻度疲乏率最高49(40.83%),在行为维度中患者的中度疲乏率最高68(56.67%),在情感维度中患者的重度疲乏率最高34(28.33%);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疼痛情况、社会支持情况、肿瘤分期、焦虑抑郁程度、化疗周期、自我效能水平均为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CRF的相关因素(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化疗周期、焦虑抑郁程度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RF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化疗周期、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水平与焦虑抑郁程度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RF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上需结合患者病情与CRF的临床特征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而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对喉癌术前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喉癌术前患者应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行择期手术的喉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5 d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前睡眠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生命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5 d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头颈癌生存质量表(QLQ-H&N35)评分及舒张压(DBP)、心率(HR)、收缩压(SBP)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 P<0.05),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2.20%,与对照组31.71%对比,明显较低( P<0.05)。 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可有效减轻喉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减少睡眠障碍,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正念放松训练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正念放松训练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8年招远市玲珑英诚医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正念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35.28±3.49)分,抑郁评分为(21.38±3.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3±3.28)分、(43.45±3.57)分( 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10.56±1.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62±1.75)分( P<0.05)。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正念放松训练不仅可有效改善白血病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还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纹状体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密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s)和纹状体部位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前瞻性招募29名健康受试者[男16名,女13名,年龄(48.8±14.2)岁]和67例PD患者,PD患者包括31例改良Hoehn-Yahr(mH-Y)Ⅱ期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53.4±8.5岁)]、36例mH-Y Ⅲ期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63.1±8.2岁)]。所有受试者均行 18F-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 18F-FP-(+)-DTBZ , 18F-AV133]PET/CT检查,以枕叶皮质为参照区,测定纹状体各亚区的特异性摄取比值(SURs)。PD患者的NMSs通过临床量表进行评估。组间参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 t检验),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评估纹状体SURs与临床NMSs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NMSs统计结果发现,改良mH-Y Ⅱ、Ⅲ期PD患者之间抑郁[(3.51±1.34)与(11.36±3.87)分]、焦虑[(2.35±1.45)与(6.00±3.32)分]、睡眠障碍(132.90±12.26)与(110.34±19.69)分]及生活质量[(7.58±3.37)与(24.01±10.15)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10.573~5.439,均 P<0.05),但2组间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67, P>0.05)。健康受试者纹状体SURs为1.28±0.22,mH-Y Ⅱ期与Ⅲ期患者纹状体SURs分别为0.65±0.16和0.31±0.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3.11, P<0.05),mH-Y Ⅱ期与Ⅲ期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t=9.116, P<0.05)。除认知评分外,PD患者NMSs其余评分均与纹状体SURs相关( r值:-0.647~-0.426,均 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纹状体SURs是预测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PD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分的最佳变量( R2值:0.234、0.378,均 P<0.001),对侧尾状核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 R2=0.402, P<0.001)的最佳变量,对侧壳核的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评分( R2=0.204, P<0.001)的最佳变量。 结论:PD患者纹状体VMAT2减少与NMSs之间具有相关性,提示多巴胺供应减少可能在PD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电功能连接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单次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2020年7~11月选取MCI患者40例,随机分为iTBS真刺激组和iTBS假刺激组,每组20例。iTBS作用靶点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基线期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评估。在两组单次干预前后,分别采集5 min静息态脑电图(resting-state electroencephalography,rsEEG),计算脑电功能连接的相位延迟指数(phase lag index,PLI),并绘制功能连接矩阵图。统计分析使用SPSS 26.0软件。数据采用 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MoCA、MMSE、ADL、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TBS真刺激组中,与治疗前[0.140(0.133,0.144)]相比,治疗后β频段PLI[0.146(0.136,0.167)]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LI增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央区(C3/C4-T7/T8)。iTBS真刺激组iTBS治疗后α频段PLI[0.286(0.241,0.359)]与iTBS治疗前[0.251(0.232,0.299)]相比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单次iTBS可使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增加,iTBS作用于左侧DLPFC可以有效地调节MCI患者的脑电功能连接,这可能揭示了iTBS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PICC置管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一般干预组和精细化护理组各100例。一般干预组进行一般护理,精细化护理组进行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SF-36),统计并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精细化护理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一般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精细化护理组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分高于一般干预组,Piper疲乏自我评估修订量表(PFS-R)评分低于一般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健康,提高患者面对病痛的心态,使其有信心面对疾病,减轻压力,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我调节联合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自我调节联合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情绪等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自我调节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脑水肿量、脑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DVT发生率和凝血指标。结果:护理前, 2组患者脑水肿量、脑血肿量、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联合组患者脑水肿量、脑血肿量、NIHSS评分分别为(16.42 ± 6.41) ml、(6.74 ± 0.81) ml、(11.30 ± 4.43)分,低于常规组的(20.44 ± 5.04) ml、(9.93 ± 1.30) ml、(15.31 ± 4.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79、16.00、4.80,均 P<0.05)。护理后,联合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7.21 ± 2.71)、(41.32 ± 3.26)分,低于常规组的(45.23 ± 4.65)、(46.56 ± 4.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5、7.08,均 P<0.05);联合组患者护理期间DVT发生率为1.69%(1/59),低于常规组的13.56%(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3, P<0.05)。护理后,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我调节联合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与脑血肿、脑水肿情况,同时能预防患者下肢DVT发生,且对患者凝血指标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智能化心身干预方案在中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智能化心身干预方案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12月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住院的77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 n=39)和试验组( n=38),对照组进行肿瘤疾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的心身干预。采用中文版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C)、中文版简明疲乏评估量表(BFI-C)、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以及患者健康抑郁问卷(PHQ-9)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疼痛得分与干预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疲乏得分均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疲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睡眠、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群管理的智能化方案初步证明对患者的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及心理情绪问题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9年6月纳入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21年12月纳入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进食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 d及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可以减轻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