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联合使用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后观察对肺癌(LC)放疗患者护理效果,并对患者随访后总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90例LC后接受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干预前、干预4 w后两组医学应对、心理韧性、生活质量、家庭照顾准备等方面。结果:干预前,两组组间、组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4 w后,观察组医学应对方式(回避、面对、屈服)低于对照组,心理韧性(坚韧、乐观、自强)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家庭照顾者准备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精神健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采取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医学应对能力,提升心理韧性与家庭照顾者准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北部院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患者120例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数列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家庭参与式护理,分别在住院前、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等不同时间结点观察患者依从性、心理困扰、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出院前,两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10-Item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10)、MOS健康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3个月末、出院6个月末,观察组MMAS-8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K10评分低于对照组。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转阴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8.33%,病灶吸收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以家庭参与式能改善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出院随访6个月观察后发现的心理困扰降低、痰液转阴效果好,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住院期间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00例早产儿的母亲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直至出院。早产儿入院第2天(干预前)、出院前1 d(干预后)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er,PAC)及中文版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对两组早产儿母亲进行积极感受及出院准备度的评价。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干预前,两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研究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32.00±2.79)分,(27.40±3.37)分]及自我肯定维度[(18.55±2.39)分,(16.10±1.77)分]、生活展望维度[(13.45±1.93)分,(11.30±2.20)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研究组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总分[(106.75±6.11)分,(100.40±10.41)分]及个人状态[(26.92±2.37)分,(25.11±3.32)分]、适应能力[(43.50±2.70)分,(40.64±4.65)分]、预期性支持[(36.33±2.16)分,(34.29±3.29)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后两组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研究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后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对照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后除适应能力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 P<0.05),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其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水平和出院准备度,且提高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的效果更加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白血病患者,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评估所有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将可能因素纳入,经多因素分析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64例白血病患者中轻度疲乏23例,PFS评分为(2.13±0.40)分;中度疲乏29例,PFS评分为(5.86±0.67)分;重度疲乏12例,PFS评分为(9.12±0.4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居住地、付费方式、疾病类型、患病时间白血病患者PF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疾病危险度分型、是否参与体力活动、Hb水平的患者PF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危险度高、从不参加体力活动,Hb水平减少可能是白血病患者重度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 OR>1, P<0.05)。 结论: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受疾病危险度分型、体力活动、Hb水平的影响,临床可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加体力活动,并予以足够的营养支持以提高Hb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产期照护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初产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n=53)给予常规围生期照护,观察组( n=57)给予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干预2周后心理状态〔妊娠压力量表(PPS)、中文版分娩恐惧量表(CFPP)、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变化及新生儿照护正确率。 结果:干预2 w后,两组PPS评分、CFPP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CBSEI-32评分中结果效能、期望效能及总分均显著升高,MCMQ评分中面对评分均显著升高,回避、屈服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2 w后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抚摸、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科护士协助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式围生期照护有利于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效能,纠正应对方式,帮助初产妇提高新生儿照护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及汇总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开展运动锻炼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美国国立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网站、医脉通、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中关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相关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根据主题进行证据提取、汇总及分级。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指南3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1篇。最终从运动禁忌证、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注意事项、减重目标、家庭参与7个方面总结出22条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汇总了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与家庭意愿及偏好、实际临床情境、运动资源支持等条件开展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运动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口腔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躯体、角色、认知和社会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躯体、角色、认知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口腔癌患者能有效增强口腔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了解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订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1年1—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未被满足需求量表(SF-SUNS)进行调查;目的抽样法选择12例胃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资料。结果:297例研究对象未满足需求总分为(60.91 ± 16.00)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为:连续性照护未满足需求(2.37 ± 0.75)分、工作经济未满足需求(2.22 ± 0.65)分、信息未满足需求(2.20 ± 0.92)分、情感未满足需求(1.72 ± 0.60)分;学历、是否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者、工作状态是未满足需求的影响因素( t=5.32、-3.59、-3.28,均 P<0.05)。质性研究共提炼4个主题:症状网络识别和精准症状管理需求未满足、共享决策参与和疾病感知变化轨迹需求未满足、尊严维护和心理应激机制重建未满足需求、"互联网+"移动医疗延续护理需求未满足。 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问题仍普遍存在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医护工作者基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构建有效的支持性照护系统,推进胃癌患者全程多维的健康管理服务,提升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产褥期女性配偶真实的母婴照护体验与需求,为提高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能力及参与度,促进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以二元应对理论为指导,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2022年7—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18名产妇配偶的相关资料,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录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的积极体验:正性心理情绪、调整观念与行为、领悟社会支持感;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的消极体验:负性心理情绪、照护胜任力低下、生活工作节奏失衡;产褥期女性配偶对母婴照护的多元化需求:获取多维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构建延续性健康教育平台的建议、获得家庭整体支持的期盼。结论:医护人员应立足产褥期女性配偶的母婴照护体验与需求,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母婴照护指导以及专业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同时完善产褥期女性配偶的家庭支持系统,以提升其母婴照护的胜任感及参与度,促进母婴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NICU医护人员对住院患儿家长的培训情况与临床实践的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护人员对NICU住院患儿家长实施的专业培训情况及家长实际参与临床照护实践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3—4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我国31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NICU 31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家庭参与照护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通过在线平台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有效回收率为96.45%。结果:我国医疗机构向家长开展各项目的培训率及临床实践率分别为69.9%~95.7%、59.2%~89.6%。家长参与培训及临床实践的项目一致性中等, Kappa值为0.383~0.739( P<0.05)。 结论:我国医护人员对家长实施培训及临床实践照护的开展范围及程度均有所提高,但部分基础护理项目的开展程度低。未来应充分考虑中国的诊疗体制和文化适应性,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参与式照护内容、方式及运行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