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热力清洗频率对牙科手机损耗及清洗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机械热力清洗频率对于牙科手机损耗以及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180支可机械热力清洗的全新高速牙科手机,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60支。每次使用后,采用专用注油机进行清洗注油,包装灭菌。A、B、C组分别每周、每2周和每3周采用一次机械热力清洗后专用注油机清洗注油,包装灭菌的流程。在3、6、9个月时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5支进行部件可视污渍情况检查,监测清洗效果。结果:A、B、C 3组手机平均使用次数为A组(56.60±24.77)次,B组(49.70±30.08)次,C组(46.73±35.16)次,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00);9个月中15支手机出现故障,其中A组4支,B组7支,C组4支,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60);12支简单维修后继续使用,A组1支,B组7支,C组4支,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0);3支更换轴芯后继续使用,均为A组。3组清洁程度合格率均为100%。 结论:牙科手机在专用注油机清洗注油基础上每3周采用一次机械热力清洗能保障其内部清洁,并不会增加损耗,可提高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回吸技术口腔临床应用规范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牙科涡轮手机是口腔临床治疗常用的器械。然而,传统牙科涡轮手机存在回吸现象,可造成牙科综合治疗台管路中病原体残留,导致交叉感染。无回吸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口腔治疗技术,能有效防止牙科涡轮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回吸现象,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然而,无回吸技术在口腔治疗中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仍需进一步明确。本共识涵盖无回吸技术的范围、定义、适应证、适用人群、人员要求、操作流程及治疗效果评定等方面内容,旨在为无回吸技术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两种牙科手机手工清洗注油防护装置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防护装置在牙科手机手工清洗时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效果,为选择合适的防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抽取同一品牌的高速牙科手机20支,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一次性防护袋组和小型防护箱组,每组各10支;记录型号后,分发至临床固定诊室使用,每日由专人统一回收后在两种装置的防护下进行手工清洗。通过测量空气菌落数、颗粒物数浓度和操作人员满意度,评价两种防护装置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效果。结果:在两种装置防护下,操作后的环境平均空气菌落数均<1 CFU/ml。未使用任何防护装置时,操作中所产生的颗粒物数浓度为(21 595.70±8 164.26)个/cm 3,而一次性防护袋组[(6 800.24±515.05)个/cm 3]和小型防护箱组[(5 797.15±790.50)个/cm 3]操作中产生的颗粒物数浓度均明显低于未使用任何防护装置( P<0.001);小型防护箱组操作中所产生的颗粒物数浓度明显低于一次性防护袋组( P<0.001)。在操作人员满意度评价中,小型防护箱组[(3.53±0.82)分]明显优于一次性防护袋组[(2.23±1.10)分]( P<0.001)。 结论:牙科手机手工清洗时使用小型防护箱的防护效果佳、安全性能优越、临床适用性强,在临床操作人员职业防护方面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牙科高速涡轮手机故障发生及其原因分析的7年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高速涡轮手机(简称涡轮手机)出现故障可能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保障临床工作,延长使用寿命,为临床成本测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2年2月—2019年1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的85支涡轮手机使用7年间的维修记录,建立故障分类系统,根据故障来源分为轴承问题(表现为转速异常、声音异常、动力不足、车针不转)、夹轴问题(表现为车针卡不住、车针取不下、车针安不上)、密封性问题(涡轮手机漏水)、光纤问题(涡轮手机头部灯不亮)、水路问题(涡轮手机头部间断出水、不出水、水喷不到车针上)和部件松动(后盖弹出)等6类。统计各类故障表现的发生频次,分析故障发生的规律和原因。结果:85支涡轮手机7年间共发生142次机械故障,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轴承问题(48.59%,69/142),其次为夹轴问题(18.31%,26/142)和手机密封性问题(16.20%,23/142)。其中因轴承问题共更换轴承9次,分别为第2、3、4年各2次,第5年3次,表现均为车针不转,其余60次维修后可继续使用。故障发生频次7年间有波动增长,其中第7年增多(共50次)。轴承问题和夹轴问题从使用初期即开始出现,历年发生率均较高。水路问题、部件松动、密封性问题等在使用第4~5年以后出现或增长。结论:涡轮手机部件正常和非正常磨耗是造成各类故障的根本原因。大部分部件使用3~5年开始出现故障,到第7年接近寿命。但若使用/维护方法不当,早期即会出现轴承和夹轴故障。新涡轮手机故障分类有助于明确故障来源,以便后续维修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显示终端观察数字根尖片中根管锉尖端位置准确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显示终端诊断数字根尖片中根管锉尖端位置的准确性,为确定智能手机辅助诊断根管工作长度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将10号或15号K锉分别插入脱水人头颅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提供)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根管中,分别拍摄100张数字根尖片。上下颌牙齿根尖片中共150个根管,其中75个根管内插入的10号或15号K锉到达工作长度,75个根管内插入的10号或15号K锉距离根尖1.5 mm。由5名观察者(3名牙体牙髓医师、2名放射医师,均工作5年以上)分别对200张数字根尖片在笔记本电脑(Lenovo Thinkpad E480)、平板电脑(Apple iPad 2018)、智能手机A(HUAWEI P9 Plus)和智能手机B(Apple iPhone 7)上根据5级评分标准进行读片观察,以根管预备后插入20号K锉到达X线根尖后的工作长度作为金标准,得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对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利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A、B观察数字根尖片中同一型号根管锉尖端位置获得的AUC值(10号K锉组分别为:0.891±0.037、0.869±0.037、0.870±0.017、0.849±0.037;15号K锉组分别为:0.957±0.02、0.961±0.02、0.961±0.01、0.961±0.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号K锉: F=1.39, P=0.281;15号K锉: F=0.05, P=0.985);针对不同型号根管锉,不同显示终端中15号K锉组的AUC值显著高于10号K锉组( t=-10.65, P<0.001)。 结论:本研究中4种显示终端观察数字根尖片中根管锉尖端位置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借助智能手机诊断数字根尖片中根管锉尖端位置确定根管工作长度的方法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注油方式对牙科手机灭菌后发生油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比较不同注油方式对牙科手机灭菌后发生油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23年6月~2023年8月回收的126支牙科手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3支.实验组采用自动注油机注油,对照组进行手工注油.比较两组牙科手机灭菌后油包发生情况.结果:自动注油机注油的牙科手机能够显著降低油包发生率(P<0.05).结论:自动注油机的应用能够减少牙科手机灭菌后油包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清洗养护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口腔诊疗操作中高频接触表面的量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明确口腔诊疗操作中高频接触表面,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7个门诊科室环境表面的接触时间与频次进行调查,计算平均接触频次、95%置信区间及累积接触频率.结果 口腔诊疗操作中环境表面平均接触26.75次/操作,平均接触频次最高为牙体牙髓病专业(46.25次/操作),最低为口腔黏膜病专业(10.19次/操作).高频接触表面为无影灯手柄、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及手柄(医生侧)、电脑键盘及鼠标、三用枪手柄及线前端、高速牙科手机及线前端,接触频次分别为3.99、3.85、2.65、1.86、1.40次/操作.所有口腔专业的高频接触表面均包含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及手柄(医生侧),75%的专业包含电脑键盘及鼠标,50%的专业接触频次最高为无影灯手柄;环境表面平均接触频次最高为牙冠预备操作(113.50次/操作),最低为正畸咨询(8.50次/操作).结论 不同口腔专业及不同口腔诊疗操作的高频接触表面不同,医疗机构应根据口腔科室高频接触表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及管理措施,切实提升环境清洁消毒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过氧化氢定期消毒结合持续消毒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控制的有效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定期消毒结合持续消毒对国内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控制的有效性,为选择水路消毒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口腔专科医院4台口腔综合治疗台.采用每4周1次的定期消毒结合持续消毒的方式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进行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停用超3 d则额外增加1次定期消毒).定期消毒指利用口腔综合治疗台自带的水路消毒装置使过氧化氢复合消毒剂原液(质量体积比为1.4%的过氧化氢)在水路中充盈,浸泡消毒24 h后排空.持续消毒指以质量体积比0.014%过氧化氢溶液作为诊疗用水,并在开诊前用其冲洗水路2 min,每次诊疗结束后用其冲洗水路30 s.研究持续25周,定期消毒7次,其余诊疗时间进行持续消毒.第1次消毒当日未使用消毒液时(基线)和消毒期间采集高速牙科手机和三用枪出水口水样,细菌培养后计算菌落总数和合格率,水样菌落总数≤100 CFU/mL即为合格水样;第1次消毒当日未使用消毒液时(基线)、消毒25周后分别采集1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高速牙科手机供水管路各1 cm,扫描电镜下观察生物膜形态.结果 共采集水样352份,基线水样8份,菌落总数中位数为3140 CFU/mL,消毒后第1日诊疗用水菌落总数中位数为7.5 CFU/mL,消毒前后诊疗用水菌落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消毒后水样344份,三用枪和高速牙科手机水样菌落总数中位数为11 CFU/mL和11 CFU/mL,菌落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格率分别为83.7%(144/172)和82.0%(141/172),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第1至9周期间,除第3周外,其余8周诊疗用水合格率均大于80%.在第14周至17周、第18至21周的2个定期消毒周期内,仅前2周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从第3周开始下降.扫描电镜下观察生物膜形态,基线的生物膜结构致密,有大量细菌混合;消毒25周后,生物膜结构疏松,未见大量细菌留存的连贯性特征.结论 过氧化氢定期消毒结合持续消毒的方式,可有效控制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但需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定期消毒周期及持续消毒时过氧化氢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牙科手机机械清洗后4种干燥方法效果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4种牙科手机的干燥方法,对临床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按干燥方法不同分为4组:真空干燥组、压缩空气吹干组、热力干燥组、清洗消毒机干燥组.选择同一品牌的低速直机、低速弯机、高速涡轮快插式手机及高速涡轮四孔手机各50支,经机械清洗消毒后,电子天平测量并记录干燥处置前后手机重量的变化,计算各组平均水分去除效率,使用SPSS软件行方差分析比较4组处置方法干燥效果的差异.结果 4种干燥方法对4种手机的水分去除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空干燥的水分去除效率最高,其对4类手机的平均水分去除效率分别为:低速直机69.93%,低速弯机93.21%,高速涡轮快插式手机92.70%,高速涡轮四孔手机94.27%.结论 真空干燥法处置手机的干燥效果明显优于另3种干燥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涡轮手机与传统凿骨劈冠法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45°仰角冲击式气动手机与传统骨凿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和实验各325例.对照组选择传统骨凿去骨分冠法拔除,实验组选择45°仰角冲击式气动手机去骨分冠法拔除,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 高速涡轮钻手机法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骨凿去骨分冠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