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多糖防治肾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药多糖是从中草药中提取的一类活性多糖,其中许多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现代研究发现,从植物、动物、藻类等中提取的多糖成分有改善肾脏损伤的重要作用.目前肾损伤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中药多糖治疗肾损伤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从肾损伤的类型出发,阐述了中药多糖对糖尿病肾病、肾炎、肾结石、高血压诱导的肾损伤、化学毒物诱导的肾损伤和药物诱导的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展望了中药多糖在肾损伤领域的发展前景,以期为中药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工智能混合现实技术在特殊类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人工智能混合现实技术(AI-MR)在规划特殊类型的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项目为前瞻性单中心单臂临床研究,纳入2022年8月-2023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PCNL的15例特殊类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包括盆腔异位肾结石3例、马蹄肾结石5例、脊柱畸形合并肾结石3例、移植肾结石4例.基于患者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尿路造影(CTU)数据进行数字三维重建,并使用AI-MR在真实空间中投射手术相关的三维影像,获得术区的"透视化"信息,从而进行术前设计与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肾盏、通道数目及辅助措施.并对目标肾盏及通道数的符合度、一期净石率、总手术时间、主皮肾通道建立时间、血红蛋白下降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使用AI-MR进行术前规划,顺利完成一期超声引导下PCNL.基于术前规划,我们采用了单一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以及S-PCNL联合针状肾镜(Needle-perc)或顺/逆行输尿管软镜(FURS)的手术方式,其中4例患者行单通道S-PCNL,3例行多通道S-PCNL,8例行S-PCNL联合Needle-perc或FURS.目标肾盏及通道数术前规划和术中实施的符合率为86.7%,一期净石率80.0%,平均主皮肾通道建立时间(2.3±0.3)min、平均总手术时间(61.5±12.2)min、血红蛋白下降值(9.6±1.2)g/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6±0.5)d.无输血、脏器损伤和尿源性脓毒症等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结论 AI-MR可量化分析特殊类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术前影像数据,实现术区三维透视化效果,利于制定手术方案,优化穿刺路径,有效规避周围脏器损伤风险,达到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以及提高一期净石率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F4.8可视穿刺针式肾镜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可视穿刺针式肾镜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8月,采用F4.8铂立可视穿刺针式肾镜对46例特殊类型肾结石患者进行钬激光碎石术,其中肾盏憩室内结石8例,肾下盏结石[肾盂肾下盏漏斗夹角(IPA)<30°]7例,输尿管软镜治疗失败4例,集合系统无扩张肾结石17例,儿童肾结石4例,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Mainz-Ⅱ)术后并发肾结石6例.结石大小<1.5 cm 28例、大小>1.5 cm 18例,结石平均直径(1.6±0.4)cm.位于肾下盏、中盏、上盏、肾盂合并肾盏结石分别为20、10、5和11例.术中均"一针见石"建立经皮肾手术通道后碎石.结果 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单通道,35例F4.8可视肾镜钬激光碎石,11例较大铸型结石术中再扩至F20行钬激光或超声碎石清石术,手术时间为25~50 min,平均为(37.4±9.2)min,术后35例完全无管化、11例留置肾造瘘管或双J管,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活动性出血,3例患者出现发热,经常规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术后住院时间为(2.4±0.8)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1.3%(42/46).4例有残石患者辅助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物理振动及药物促进排石治疗,再随访1个月结石均排净.结论 F4.8可视穿刺针式肾镜治疗特殊类型肾结石更加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清石率高,且并发症低,近似无出血手术,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后腹腔镜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6例后腹腔镜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漏尿、感染等参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5例患者术中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2例肾实质内结石患者行术中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2、28min,其余患者术中均未行肾动脉阻断;手术时间65~156 min,中位数为124 min;术中出血量20~160mL,中位数为60 mL,无输血发生;术后肾周引流管留置时间4~7 d,6~8 d拔除导尿管;手术后住院时间为6~9 d;结石清除率为93.75%(15/16);术后无漏尿发生;术后感染2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给予加强抗感染2d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肾结石,后腹腔镜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逆行输尿管软镜术治疗不同类型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肾结石的治疗具有了更多的选择.虽然体外震波碎石及经皮肾镜取石术被认为治疗肾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法,随着辅助设备的不断改善以及手术经验和顺应性的提高,逆行输尿管软镜术(RIRS)治疗不同类型复杂性肾结石成为了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增高,通过自然途径处理肾结石并取得高成功率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病率的优势,有望使RIRS成为复杂性肾结石的一线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采用可视穿刺针式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38.4±12.6)岁;憩室位于左肾7例,右肾5例,其中肾上盏憩室结石5例,肾中盏憩室结石3例,肾下盏憩室结石4例,憩室平均最大径(21.3±5.2)mm;结石平均最大径(18.3±4.2)mm.3例患者术前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术中均"一针见石"建立经皮肾通道后碎石.结果 12例患者均采用单通道,平均手术时间(54.4±23.3)min,术后住院时间(6.8±2.1)d.8例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平均血红蛋白减少(9.8±4.3)g/L.12例患者均找到憩室管并扩张,1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患者均未出现血气胸、肾周组织损伤等.术后第3天复查泌尿系平片,结石清除率达100.0%.10例患者术后4~10个月复查,8例患者憩室基本塌陷,2例憩室体积缩小达50.0%,憩室结石均无复发.结论 使用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更加安全、有效,建立经皮肾通道具有成功率高、出血少、创伤小和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人群泌尿系结石复发率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为预防和干预结石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数据库、CBM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搜集自建库至2020年12月的研究文献.采用R 4.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个研究,包括262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国人群泌尿系结石复发率为0.06(95%C I:0.03~0.10,P<0.01).其中,不同样本量亚组分析显示:样本量≥50例和<50例复发率分别为0.06(95%C I:0.03~0.09,P<0.01)和0.12(95%C I:0.01~0.30,P<0.01);不同部位亚组分析显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上段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的复发率分别为0.12(95%C I:0.07~0.18,P<0.01)、0.05(95%C I:0.01~0.09,P<0.01)、0.04(95%C I:0~0.10,P<0.01)和0.01(95%C I:0~0.07,P<0.01);不同手术方式亚组分析显示:经皮肾取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经尿道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的复发率分别为0.11(95%C I:0.05~0.18,P<0.01)、0.01(95%C I:0~0.05,P<0.01)、0.09(95%C I:0.04~0.15,P<0.01)、0.09(95%C I:0.06~0.14,P=0.27)和0.02(95%C I:0~0.12,P<0.01);不同随访时间亚组分析显示:>6个月与≥3个月且≤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0.09(95%C I:0.04~0.16,P<0.01)和0.06(95%C I:0.01~0.15,P<0.01);不同类型肾结石亚组分析显示:特殊类型肾结石和普通肾结石复发率分别为0.13(95%CI:0.06~0.23,P<0.01)和0.12(95%CI:0.06~0.20,P<0.01).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较高,需引起一定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不同类型肾结石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减少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带来的并发症,自2001年开始,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MPCNL)逐渐被用于肾结石的治疗.MPCNL不仅减小了通道大小,还配备相应的套件,使其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仍保留高效的清石率.随着MPCNL技术的不断改良与成熟,其适应证不断扩大.本文对MPCNL在治疗不同类型肾结石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相较于其他肾结石治疗方式,MPCNL对于1~2 cm单发肾结石尤其是肾下盏结石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对于2~3 cm单发肾结石的治疗也有逐渐代替标准PCNL的趋势.在处理复杂或特殊类型肾结石时,单通道MPCNL常具有小通道的局限性,而多通道MPCNL或者多镜联合的方式则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清石率.因此,以MPCNL为基础的治疗方式有望成为各类型肾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肾基质结石的临床特征和微创治疗(附4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肾基质结石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泌尿系结石类型.本文总结诊断和治疗肾基质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例肾基质结石患者的诊治经过,对患者术前检查、术中发现、手术经过、围手术期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腰痛和尿路感染是肾基质结石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影像学CT检查可显示肾盂内高密度影,CT值介于69~308 HU.手术中内镜下对结石形态的判断是诊断基质结石的重要手段.所有患者均行PCNL手术治疗,平均术后住院7.5 d.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平均随访9.5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肾基质结石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结石疾病,术前缺乏有效的判断方案.患者术前伴有泌尿系感染病史,泌尿系CT表现结合术中内镜下可见特殊结石形态是诊断基质结石的临床特征.PC-NL是目前治疗肾基质结石的主要方法,围手术期控制感染对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腹腔镜联合软镜技术治疗泌尿系多发结石6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软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腹腔镜联合软镜治疗肾多发结石或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并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57.4±23.1) min,其中软镜操作时间为(67.6±25.5)min,手术出血量(78.0±42.6) mL.临床4例复杂肾输尿管结石均达到完全清石,余2例达到术前预计效果,并同时处理了肾脏相关疾病,无明显继发感染、大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软镜技术在治疗各种原因不宜行经皮肾镜治疗且结石负荷量较大的肾结石、合并其他肾脏疾病需要同时腹腔镜手术处理的一些特殊类型的上尿路结石时,具有明显优势,是现有结石术式的有效补充,其安全性高,疗效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