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经筋针刺的辨证施治思维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经筋作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对以针灸推拿为核心的中医外治疗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筋针刺临床应用领域众多,但缺少明确的辨证施治思维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故通过释析经筋实质及发病机制,探讨经筋针刺的临床应用方法,从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角度为经筋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统一的辨证施治思路,并论述《内经》"解结"法应用到经筋针刺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经筋针刺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经筋理论探析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腰背肌筋膜炎属"经筋病",本文梳理经筋理论的古今研究,引入现代肌筋膜链学说和生物力学学说,对经筋理论在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中的指导作用进行阐述.该病的病变层次理应以经筋为主,病所为"筋结点",法为"解结".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遵循"在筋守筋"和"以痛为输"的定点原则,结合经筋整体观"循筋取穴",由点及面可形成多维度治疗结构,以期进一步突破针刀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中的局限性,开拓临床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薛立功采用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经筋痹痛的临床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薛立功教授应用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经筋痹痛的临床经验.认为经筋痹痛主要与风寒湿邪侵袭和劳力外伤有关,对局部形成"横络"卡压的顽固性经筋痹痛,采用既可以钝性分离又可以锐性分割的长圆针行解结治疗,主张"以痛为输"的经筋病取穴思路,手法上以"关刺""恢刺""短刺"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柴胡桂枝干姜汤主厥阴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编辑人员丨2023/8/5
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温寒通阳,解结生津,具有寒热并用的特点,为厥阴代表方剂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错综复杂,呈现寒热错杂、正虚与邪实并存的特点.现引证相关经典原文结合临床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阐释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论述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从厥阴病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基础,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黄帝内经》与《难经》论述"调腹通络"的理论基础
编辑人员丨2023/8/5
"调腹通络"技术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基于临床五迟、五软病康复实践的总结,分为"调腹"与"通络"两部分.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经典整理、溯本求源,从发育迟缓病症、痿软无力病症等,以及对冲脉理论、神阙理论、从阴引阳及从阳引阴理论、解结理论的整理,深入认识五迟、五软与肾、肝、脾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调腹通络"思路与技术的奠定基础,进而科学、合理的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腰痛的"经脉病"与"经筋病"辨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腰痛的"经脉病"是在本经循行的基础上,偏重经脉之气变动而导致的气血异常,且有可供临床辨别的本经证候.腰痛的"经筋病"特点是在经筋循行的基础上,偏重肌肉、关节的病理反应.临证分析腰痛时要拓宽思考维度,扩选治疗方式.腰痛"经脉病"多因气血之虚实致病,可根据气血的盛衰采用"补虚泻实"针法,当经脉瘀滞,不通则痛,也可采用刺血疗法.在治疗"经筋病"时,经筋不通,难以解结,可用理筋手法,还可选用艾灸、拔罐等方式解除结筋病灶点,进而调节腰部气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燕京流派房家外科"理思解结"法治疗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房世鸿主任是中医外科名家,传承御医流派学术理论,为燕京流派房家外科代表人物之一."理思解结"是房世鸿主任在外科疾病治疗中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是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体现了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中医外科治疗特点.产后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是导致母乳喂养中断、提前回乳的重要因素之一.房世鸿主任认为,哺乳期血性溢液的病机关键为肝郁化热、乳汁淤积、排乳不当,辨证属肝经郁热、乳络阻塞证,内治当以清热凉血、疏肝通乳为原则,方用清热止血消肿通乳汤加减,配合外治药物及房家无痛排乳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恢复哺乳.本文总结燕京流派房家外科名老专家学术思想,以飨同道,为产后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治提供有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