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部除皱术的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面部除皱术,又称面部提升术,是面部年轻化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面部除皱术的历史可追溯至百余年前,随着面部解剖学的发展和人们对面部老化理论的认识逐渐深入,面部除皱术经历了数次重大技术革新,从最初的皮下分离提紧到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技术除皱术、更深层次的复合除皱术(深层除皱术)及骨膜下除皱术,手术创伤逐级递增。现今,面部除皱术朝更小创伤的方向发展,提升和填充(lift and fill)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手术的核心理念转为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需求和面部老化程度,为其设计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叙事医学的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对西方叙事医学的早期研究文献进行追溯与分析,勾画出相对完整的历时线索,旨在了解西方当代叙事医学发展的脉络,认识以丽塔·卡伦为代表的叙事医学兴起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研究通过补充医学人类学叙事相关的研究实践分析,强调多学科交叉及批判视角的重要性;通过阐述国内外叙事医学教育现状,概括国内路径的特征,促进叙事医学教育本土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推行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的护理管理,选取实施前(2020年3月—2021年2月)的172件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及实施后(2021年3月—2022年2月)的166件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实施前后的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合格率,管理效果,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绩效考核成绩。结果:实施后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发放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的回收分类时间、器械信息登记时间、发放检查时间、手工操作时间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的器械损坏率、标签错误率、器械丢失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信息化追溯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效果,清洗、包装、发放合格率得到提升,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成绩良好,有助于降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B/S架构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B/S架构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在医疗废物处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某三甲医院进行医疗废物处置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医疗废物相关理论知晓情况、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效率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流程规范率等各关键指标来验证医疗废物管理系统的可行性,通过监测指标及结果反馈评估,判断医疗废物管理系统对医疗废物处置改善是否存在积极意义。结果:以采用医疗废物管理系统为节点,进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效率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流程规范率等关键指标前后5个月对比,医疗废物分类日错误率从6.00%降到1.33%,工作程序日混乱率从6.67%降到0.67%,医疗废物处置时效滞缓率从7.33%降到2.00%,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流程规范率从93.33%提升到100%,且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疗废物管理系统自运行以来,通过管理员自上而下的管控和以其独特的时间检索功能,极大解决了以往人工管理的时效滞缓问题;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功能则解决了医疗废物分类不明确且混乱的诟病;部门追溯功能使得医疗废物工作责任分工明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B/S架构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的构建,为医疗废物科学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新途径,为当前临床医疗废物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3年重庆市44所公立中医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新规范执行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新规范执行现状,为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下一步重点工作、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保障和数据支持.方法 以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院为调查对象,2023年5月-7月对其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现状和质量控制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纳入44所中医医院(三级医院15所,二级医院29所),回收调查问卷44份,有效回收率100%;44所医院中,11所医院洗消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量需求,3所医院洗消间未独立设置,6所医院仍使用直槽作为软式内镜清洗槽,38所医院的洗消人员类别为医护人员,6所医院有自动洗消机,8所医院有信息化追溯系统;20所医院使用复方含氯消毒剂,19所医院使用邻苯二甲醛作消毒剂,16所医院使用戊二醛;40所医院监测记录按规范保存,25所医院内镜使用信息均可追溯,28所医院清洁剂严格执行一镜一换.结论 中医医院基本能够遵循清洗消毒规范要求.但在设施设备配置、清洗消毒执行细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少数医院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和干燥的重视不够,在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方面存在不统一的情况.中医医疗机构要对照新规范不断改进,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进一步解决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TRIZ管理小组,分析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中的问题,比对TRIZ中的发明原理确定相应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方案.选取2023年1-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收的1 000件外来医疗器械,将1-6月接收的500件外来医疗器械实施常规规范管理,7-12月接收的500件外来医疗器械实施TRIZ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科室使用满意度评分及CSSD新聘护士对外来器械相关考核成绩进行评价.结果:采用TRIZ管理模式的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8.00%(490/500)、97.20%(486/500)、96.40%(482/500)和96.00%(480/500),均高于常规规范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29、11.685、8.859、8.322,P<0.05);采用TRIZ管理模式的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常规规范管理模式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6,P<0.05);CSSD新聘护士对采用TRIZ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处理流程、清洗消毒和灭菌包装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9.20±6.69)分、(88.47±3.48)分、(92.47±5.37)分和(92.00±5.83)分,均高于常规规范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3、4.402、3.926、3.332,P<0.05);临床科室人员对采用TRIZ管理模式的器械物品质量、器械配送、物品交接、信息追溯、服务态度及整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8.65±0.81)分、(18.85±1.04)分、(18.95±1.05)分、(18.40±0.75)分、(18.35±0.93)分和(93.20±1.91)分,均高于常规规范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5.889、4.851、4.865、2.075、8.723,P<0.05).结论:TRIZ应用于CSSD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可显著提高CSSD新聘护士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进而提高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合格率,降低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提升科室人员对器械使用的满意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针灸和神经内科的融合与发展——访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围绕针灸和神经内科的融合与发展对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进行深度访谈,追溯孙申田教授创立国内首个"针灸神经内科病房"、提出"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的渊源,以期促进针灸学的进一步发展.孙申田教授在访谈中指出,组建针灸神经内科病房是基于针灸与神经的关系、神经内科疾病自身的特点以及独特的个人经历和临床体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同时,为规范头针疗法具体选穴,进一步阐明头针作用机制,他创新性提出"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使头针疗法操作愈精、理论愈明、疗效愈好.最后孙申田教授指出针灸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应该牢牢把握"继承、实践、创新"原则,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探索,推动针灸学创新性发展,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外台秘要方》服药食忌文献溯源及其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外台秘要方》中的服药食忌理论有别于一般的饮食禁忌,其药物与忌食食物之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外台秘要方》服药食忌的文献来源、理论源流及其学术价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外台秘要方》服药食忌的直接文献来源主要为《新修本草》,少部分取自《许仁则方》等唐代以前其他医书;《外台秘要方》服药食忌的理论来源或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的《伤寒论》;王焘具备一定的药物学知识,能够对固有的服药食忌理论去粗取精、拓展出新;《外台秘要方》服药食忌的内容在考证古方、研究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方法与底本选择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献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治疗病理性妊娠下血的学术思想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病理性妊娠下血是指妇女妊娠期出现阴道出血的症状,可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状.需及时治疗,否则血尽子死,胎堕难留.本文挖掘先秦时期至明清时期妊娠下血的相关记载,结合现代医家思想,探析医家临证观点,追溯理论来源,对各家学术思想及治法方药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半产夹瘀论、风伤血论、胎前火热论、血气虚损论、肾虚论等病因病机,分别确立活血化瘀、疏风升肝、清热养血、益气摄血、补肾安胎等治法,并产生胶艾汤、助气补漏汤、寿胎丸等方剂和荆芥、防风、生地、黄芩、白术等用药,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现代临床治疗病理性妊娠下血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浅析"目得血而能视"理论在糖尿病黄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黄斑缺血(DMI)是消渴病阴虚日久、损伤目络、伤及目窍引发的目系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目病""消渴内障"范畴.DMI是常见的由消渴病所致目系疾病中的眼底血络变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金代医家刘完素提出"目得血而能视"理论,认为血液上荣于目,视物则明.故本文基于"目得血而能视"理论,以血为切入点,追溯"目""血""视"三者间的理论渊源,认为血液充盈,目窍得养,方能神光发越;同时结合DMI作为消渴病并发症的独特性,探讨其发病机制,学习古今眼科医家对消渴目病的诊疗思路,并提出滋阴与祛瘀并重的诊疗方案,力求达到血运通畅,目窍精微充盈,从而目病不生,目得血明的目的,为临床防治DMI,改善患者视力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