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N1、miR-215-5p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微小RNA-215-5p(miR-215-5p)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临床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辽宁电力中心医院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2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TCT结果进行分组:正常宫颈或慢性宫颈炎56例(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组73例,CIN Ⅱ级组57例,CIN Ⅲ级组28例,宫颈癌组2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FEN1 mRNA、miR-215-5p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B)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FEN1蛋白水平;Pearson法分析宫颈脱落细胞中FEN1 mRNA、miR-215-5p表达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宫颈脱落细胞中FEN1 mRNA、miR-215-5p表达水平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CIN Ⅰ级、Ⅱ级、Ⅲ级组宫颈脱落细胞中FEN1 mRNA和FEN1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miR-215-5p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均 P<0.05);CIN Ⅲ级组与宫颈癌组宫颈脱落细胞中FEN1 mRNA、FEN1蛋白和miR-215-5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miR-215-5p与FEN1 mRNA水平呈负相关( r=-0.696,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宫颈脱落细胞中FEN1 mRNA、miR-215-5p水平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95% CI:0.785~0.914)、0.845(95% CI:0.778~0.912);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AUC为0.861(95% CI:0.798~0.923)。 结论:CIN及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FEN1 mRNA和FE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215-5p表达水平降低,与CIN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腺癌关键基因及潜在药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肺腺癌预后基因,探讨预后基因与免疫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同时筛选其潜在药物。方法:在基因表达谱(GEO)数据库用GEO2R对GSE30219、GSE31210、GSE32863、GSE33532、GSE40791和GSE75037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取 P<0.05且Log2(fold change)≥1的基因,用在线网站取交集得共同上调基因。在GSE31210、GSE42127、GSE68465、GSE72094数据集和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中获取生存资料,用R软件对上调基因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7个预后关键基因。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2)网站验证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使用人类蛋白图集(HPA)在线工具验证关键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京东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使用仙桃学术分析关键基因与免疫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最后通过CellMiner数据库筛选关键基因的敏感性药物。两组间的比较通过Student’s t检验评估。 结果:共获得142个共同上调基因,经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GEPIA2网站验证得到7个预后关键基因,即细胞周期蛋白B2(CCNB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DC20)、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母胚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和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SLC2A1)。通过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关键基因生物学功能主要富集在作用于DNA的催化活性方面,以及在细胞周期、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感染等信号通路上。此外,免疫相关性分析显示7个关键基因与肿瘤突变负荷(TMB)、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表达以及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评分(TIDE)明显相关。最后,7个关键基因得到37个对应的敏感性药物。结论:CCNB2、CDC20、FEN1、ECT2、MCM4、MELK和SLC2A1可以作为肺腺癌预后不良标志物,且可能与免疫治疗低反应性相关,同时得到37个对应的敏感性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FEN1 siRN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小干扰RNA(FEN1 siRN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FEN1 siRNA和阴性对照序列(siRNA control)分别命名为干扰组和NC组,同时以不做处理的胃癌细胞SGC7901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EN1 siRNA的转染效果,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干扰组细胞中FEN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NC组细胞中FEN1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扰组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MMP-2、MMP-9、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NC组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MMP-2、MMP-9、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转染FEN1 siRNA能够抑制胃癌细胞中FEN1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EN1在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PCNA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检测瓣状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1,FEN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鲜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块和因口腔颌面部整形手术切除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块,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原代口腔CAFs和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并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分成CAFs组和NFs组,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PCR检测口腔CAFs和NFs中FEN1、PCNA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水平,并对FEN1、PCNA的表达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成功培养并鉴定口腔CAFs和NFs各12株,FEN1、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口腔CAFs组均高于NF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CAFs中,FEN1与PCNA在mRNA水平呈正向的强相关性(r=0.677,P=0.016),而两者的蛋白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在口腔CAFs中FEN1和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NFs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但CAFs中的FEN1与PCNA二者在mRNA水平呈正向强相关,两种基因在口腔CAFs中的相互关系及调节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EN1酶介导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瓣状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是一种可以识别三碱基重叠结构(三核酸)并对其进行切割,释放出5'-flap片段的结构特异性酶,并且有着高效稳定的切割效率.基于此种特性,通过不同的信号输出方式,FEN1酶现被用于DNA、RNA、病毒等放大检测中.首先对FEN1酶的发现、性质以及作用方面做了相应介绍,然后根据所检测的靶物质不同,对FEN1酶所介导的生物传感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甲基化检测、基因型检测、RNA检测、病毒检测、肿瘤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此外,对FEN1酶与纳米材料的结合以及体内表征及治疗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传感器之间的原理、灵敏度、特异性及适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比较和优缺点的简单评价.最后,对FEN1酶所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研发更便携、更灵敏、更准确的FEN1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分析生物信息数据库相关资料,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Oncomine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检索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对比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FEN1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检索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可视化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FEN1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分析FEN1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检索肿瘤单细胞(CancerSEA)数据库分析FEN1基因与乳腺癌单个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FEN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FEN1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FEN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来看,FEN1基因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此外,FEN1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多种细胞功能状态相关,其中与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DNA损伤、DNA修复正相关性最高.结论 FEN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并且与乳腺癌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及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微小RNA-135b-5p靶向调控瓣状核酸内切酶1探究姜黄素对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改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微小RNA-135b-5p(miR-135b-5p)靶向调控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探究姜黄素对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改善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OVCAR-3/DDP,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阴性对照抑制剂组、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抑制剂组、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模拟物组.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余各组分别予顺铂和/或姜黄素,后3组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GFP)-阴性对照抑制剂、pGFP-miR-135b-5p抑制剂、pGFP-miR-135b-5p模拟物载体.各组给药处理7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miR-135b-5p及FEN1 mRNA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FEN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靶标实验验证miR-135b-5p与FEN1之间的作用关系;噻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组、顺铂+姜黄素+阴性对照抑制剂组、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抑制剂组、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模拟物组miR-135b-5p表达量、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和顺铂组,FEN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和顺铂组(均P<0.05).脂质体转染的3组中,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抑制剂组miR-135b-5p表达量、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最低[(0.75±0.10)、(34.399±6.055)%、(17.3±3.1)%],FEN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高[(0.77±0.11)、(0.69±0.09)];顺铂+姜黄素+miR-135b-5p模拟物组miR-135b-5p表达量、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最高[(1.68±0.26)、(80.365±10.617)%、(48.7±8.4)%],FEN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低[(0.33±0.04)、(0.29±0.04)](均P<0.05).双荧光素酶靶标实验提示miR-135b-5p靶向FEN1.结论 姜黄素可增强OVCAR-3/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可能与促进miR-135b-5p的表达从而靶向抑制FEN1的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FEN1、GTF2IP23、KDM4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转录因子Ⅱⅰ假基因23(GTF2IP23)、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KDM4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进行手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72例及同期进行手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0例,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距癌组织5 cm癌旁组织标本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肿瘤病理组织,连续切片后做免疫组化标记、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FEN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GTF2IP23、KDM4A表达,分析FEN1、GTF2IP23、KDM4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良性肿瘤组织、乳腺癌组织中FEN1、GTF2IP23、KDM4A表达较高(P<0.05);乳腺癌组织中FEN1、GTF2IP23、KDM4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FEN1、GTF2IP23、KDM4A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分化情况密切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FEN1与GTF2IP23、KDM4A表达呈正相关(r=0.404、0.553,均P=0.001);GTF2IP23与KDM4A表达也呈正相关(r=0.582,P=0.001).与FEN1、GTF2IP23、KDM4A单项检测相比,三项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提高,特异度降低;FEN1、GTF2IP23、KDM4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1、0.659、0.708(P<0.05).结论 FEN1、GTF2IP23、KDM4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三者具有相关性,同时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能够较好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临床诊断及治疗乳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