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阐述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相关研究,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健康生产力受损的概念、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 护士群体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常用测量工具有:斯坦福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工作能力受限情况调查问卷、工作生产力和活动损失量表,其健康生产力受损受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领导行为、组织氛围、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影响.结论 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给卫生经济和护理工作绩效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未来可基于现有研究,探索专门应用于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测量工具,深入研究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构建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ICU护士隐性缺勤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探讨ICU护士隐性缺勤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11月选取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802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ICU护士隐性缺勤类别,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个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802名ICU护士隐性缺勤可分为3个剖面,分别为低隐性缺勤-正常应对组(28.8%)、中等隐性缺勤组(48.8%)、高隐性缺勤-工作受限组(22.4%)。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过去1年是否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领悟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是ICU护士隐性缺勤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ICU护士隐性缺勤存在群体异质性,护理管理者应根据ICU护士隐性缺勤各类型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ICU护士隐性缺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干旱砾漠区不同地貌单元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6/8
探究干旱砾漠区不同地貌单元植物群落特征及其驱动力,对干旱区不同地貌单元针对性的自然植物群落保护措施制定与合理的人工恢复植物群落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分析了干旱砾漠区砾漠戈壁、风蚀残丘、风沙地和河谷地4种微地貌单元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并基于土壤和微气象因子监测探究了不同地貌单元影响植物群落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表明:(1)干旱砾漠区植物群落呈斑块状分布,垂直结构1~2层,生活型主要以1年生植物和小灌木为主;不同地貌单元中砾漠戈壁灌木约占45%,风蚀残丘和风沙地1年生植物约占50%,河谷地植物群落包含所有统计的5种生活型,其中包括少量乔木和藤本植物.(2)干旱砾漠区河谷地的植物群落覆盖度、植株密度、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最高,风蚀残丘次之,在植物分布稀疏的砾漠戈壁和群落结构最简单的风沙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最低.(3)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可溶性盐和地表温度是影响干旱砾漠区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和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因子,除此之外,风蚀残丘的土壤容重、砾漠戈壁和风沙地的地表风速也是影响各自微地貌单元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因子.综上所述,干旱砾漠区生态受损后应依据不同微地貌单元中影响植物群落的主要生态因子制定相对应的植被恢复措施,如砾漠戈壁地貌减小地表温度、通过土壤质量改善在风蚀残丘和风沙地恢复建群种、河谷地生态用水的维系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5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421名临床护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和护士工作要求-资源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得分为(16.02±5.28)分,高隐性缺勤率为56.6%.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评健康、带病工作意愿、科室、工作要求、工作资源是临床护士隐性缺勤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4.0%.结论 临床护士隐性缺勤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临床应重视护士群体的健康状况,优化临床护士工作环境,增加工作资源,以减少隐性缺勤行为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ICU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4/4/6
背景 相对于显性缺勤而言,护士健康生产力受损的影响更持久,危害和损失也更大.健康生产力受损受自我效能的影响,社会支持程度又会影响健康生产力受损行为,但三者间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 调查ICU护士领悟社会支持、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现状,并分析领悟社会支持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作用路径.方法 于2021年9月—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四川省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68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量表(OCSE-N)和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SPS-6)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采用Amos 24.0分析领悟社会支持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 共415名ICU护士完成有效问卷调查.ICU护士PSSS评分为(63.13±11.62)分,OCSE-N评分为(22.24±6.15)分,SPS-6评分为(16.83±4.24)分.检出存在高健康生产力受损的ICU护士共279人(67.2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PSSS总评分与OCSE-N总评分呈正相关(r=0.348,P<0.05),PSSS总评分与SPS-6总评分呈负相关(r=-0.274,P<0.05),OCSE-N总评分与SPS-6总评分呈负相关(r=-0.421,P<0.05).ICU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的直接效应值为-0.401,领悟社会支持可能是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健康生产力受损之间的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52,占总效应的11.48%).结论 ICU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可能通过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路径影响健康生产力受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近30年来京津冀地区湿地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湿地是水陆生态系统的转换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快速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京津冀地区湿地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地威胁.利用1980年代末到2015年7期土地生态遥感解译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湿地景观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1980s末-2015年期间,京津冀地区湿地面积的变化呈现从略微增长到快速减少趋势,近十年减少趋势略有减缓.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695.05 km2,较1980s末年减少了20.08%;河北省湿地面积减少最多,且天然湿地减少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天津市和北京市.(2)湿地面积损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区域、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唐山市.湿地受损主要是水田和滩涂向非湿地转换引起的.(3)水田和水库坑塘构成的人工湿地是京津冀地区优势景观类型.湖泊、河渠、滩地破碎度增加,且空间分布离散,连通性差.(4)选取9个驱动因素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人类活动是影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市扩张和农业发展是侵占湿地的主要表现形式,此外气候和政策等因素也对湿地变化存在一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职业倦怠对医务人员健康生产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职业倦怠是医务人员高发的一类心理健康损伤, 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当个体长期处于无法应对的工作压力时产生的心理、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1]. 目前针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集中于个体健康层面,而对其造成的行为改变以及由于行为改变所导致的健康生产力损失研究较少[2]. 健康生产力是指由于健康受损而导致的员工生产力下降的统称,其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情况:因病缺勤(显性缺勤)和工作表现(隐性缺勤)[3]. 其中,工作表现因其具有隐蔽性而常常被忽视,而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工作表现下降的首要原因[2,4].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对其健康生产力的影响,进而为组织层面的关注及后续干预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西北干旱区目前已实施众多生态恢复举措试图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截至目前恢复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生态恢复效益评估却能够检测其结果,并为未来的生态工程提供参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地面观测的气象资料、土壤调查数据、多源遥感数据和陆面模型模拟数据作为输入,对基于像元二分法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修正的风力土壤侵蚀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基于光能利用率的净初级生产力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本地化,更为准确的估算了西北干旱区生态恢复效益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并集成生态恢复效益指标,评估了1990-2015年西北干旱区14个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的生态恢复效益.研究发现:(1)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时空分异明显:全区山地系统的生态系统结构有所改善,北疆和伊犁地区的山地-绿洲-荒漠子系统生态系统质量上升,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功能下降;(2)1990-2015年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子系统生态恢复效益在下降,而绿洲和山地的生态恢复效益在上升.基于多指标的生态恢复效益定量评估有助于客观认识西北干旱区的生态恢复现状和动态,评估结果可为未来生态工程提供具体的空间位置,也为我国其他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隐性缺勤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隐性缺勤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与"带病工作行为"情况调查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个人-工作匹配量表中工作负荷维度对628名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在一个月内319名护士有过"带病工作行为"经历.影响个体生产力受损周期较长的健康问题是:腰背痛.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带病工作行为"发生率较高,处于中度隐性缺勤状态,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个人-工作负荷匹配对隐性缺勤的影响,通过提升职业生涯成功状态、收入满意度、合理弹性排班、优化病假制度管理流程来降低其隐性缺勤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对生产力受损的影响:心理健康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对生产力受损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出勤主义行为问卷、健康生产力受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4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①出勤主义行为与心理健康和生产力受损显著相关;心理健康、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产力受损显著相关;②心理健康在护士出勤主义行为与生产力受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护士出勤主义行为与生产力受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护士出勤主义行为通过心理健康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生产力受损产生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减弱了护士出勤主义行为对生产力受损的消极影响,对护士生产力起到了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