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和多潜能性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性粒细胞是人类血液中最丰富的髓系细胞,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具有短暂生命周期、终末分化和非增殖性等特性,其对肿瘤进展相关的意义需要深入了解.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具有异质性和多潜能性特征.本文综述了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和多潜能性对肿瘤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肿瘤细胞的互作,为靶向中性粒细胞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一个潜在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深圳市南山区结直肠癌筛查效果估算:微观模拟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通过微观模拟模型估算2020版国家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在深圳市南山区实施的预期效果.方法 采用开源CMOST模型,模拟国家指南推荐的筛查策略[针对50~75岁人群,每年进行1次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FITT)、每5年1次或10年进行1次肠镜检]以及深圳市现有筛查策略(针对45~74岁人群,每2年、3年、5年进行1次风险评估问卷+FIT).通过比较成本、效果和边际成本效果比,评估不同策略的效果.结果 在实际参与率情况下,全生命周期内,国家指南推荐策略降低结直肠癌26.1%~35.7%发病数、28.6%~37.1%死亡数、挽救106.5~144.9个生命年,深圳策略降低结直肠癌14.8%~18.1%发病数、15.5%~18.9%死亡数、挽救63.7~77.4个生命年.其中国家指南推荐的每年进行1次FIT边际成本效果比最小,每降低1例结直肠癌发病仅需23.0次增量肠镜检,每挽回1个寿命年仅需5.6次增量肠镜检.在100%的参与率情况下,指南推荐策略与深圳策略防控效果接近,其中深圳策略每3年进行1次风险评估问卷+FIT是同等效果中肠镜资源消耗最小的策略.结论 在目前实际较低筛查参与率的情况下,国家指南推荐的针对50~75岁人群每年进行1次FIT筛查等策略可以提高结直肠癌发现率,并降低死亡率;在初筛参与率提高到100%的情况下,深圳策略针对45~74岁人群每3年进行1次风险评估问卷+FIT筛查是更好的优筛查策略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NMJ)传递障碍性疾病,主要由NMJ的乙酰胆碱和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传递受阻、免疫系统障碍、基因等因素所引起.MG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骨骼肌无力和异常疲劳,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呼吸或吞咽困难,危及生命.MG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治疗周期长且复杂.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相关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尤其是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MG治疗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等.对于MG危象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方法,以及新型的血浆交换技术和辅助机械通气.随着药物的多样性进展,临床上对于药物的选择也有了更多考量,如经济能力、病情严重程度、疗效持久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等.该综述着重介绍了MG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适应证、用药方式和不良反应等内容,以便更好地选择符合病情的药物.该综述也提及部分其他的对MG可能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特别是一些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新型药物,如靶向生物制剂、补体抑制剂.通过该综述的阐述,可以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为患者减轻痛苦,同时也为药物研发提供未来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医大师夏桂成论中医女性生殖节律理论的"节"和"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分述女性生命中五种节律(昼夜节律、周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生命节律)特征以及夏桂成教授基于生殖节律理论治疗妇科临床疾病的经验.昼夜节律是生命节律的基本单位,白天活动振奋阳气,夜间安睡静养阴血是最基本的养生准则.七为少阳数,女性的经期常持续7天,阴分充足"锦丝带"(像锦缎一样的阴道分泌物)也可达7天,更有助成孕.月经周期节律上应月下应潮,夏教授提出了经典的四期月经周期节律学说,后为了更好地描述阴阳变化,又将经典的四期分为七期,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微专业建设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建设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微专业,设计教学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围绕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微专业6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主要步骤包括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打造教学资源库、拟定教学实施方案.于2022年9月-2023年6月,分上下两学期对来自某本科院校的13名大学二年级及以上的本科生进行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微专业教学.通过课程成绩、微专业满意度评价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13名学生6门课程平均成绩为(89.2±3.9)分.13名学生中,12名表示对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微专业"十分满意";认为该微专业对自身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中,具有实用性(13名)、具有趣味性(10名)、名师授课(10名)选择人数位居前3位;13名表示该微专业拓宽了自身的视野,使自身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素养获得了提升;11名表示该微专业提高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自身解决问题的思路;9名表示该微专业的学习对于自己主修专业的学习非常有帮助.结论 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微专业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该微专业满意度较高,本研究可为医学院校健康管理微专业的开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组学技术在临床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组学技术的更新是推动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模式快速发展的关键手段,其可从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生物学角度,制订动态和精准的护理措施、提供海量数据信息,目前临床护理研究面临多组学技术应用和转化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该文对多组学技术进行介绍,从多组学技术在癌症护理、孕妇及早产儿护理、慢性代谢性疾病护理、症状管理方面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多组学技术与护理研究的交叉整合及展望,以加强护士对健康和疾病不同层面间的信息挖掘能力,为加快精准护理的临床转化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食同源植物黄酮防治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遗传因素、相关环境因素以及其他疾病等引起.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将药食同源中药植物黄酮用于高脂血症的防治.天然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多样、结构复杂、生物活性丰富,可防治包括高脂血症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然而,其防治高脂血症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应用药食同源植物黄酮治疗高脂血症周期长、见效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其疗效及安全性的判断.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及转录组学等多组学研究技术和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药食同源植物黄酮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认知思路,基于多组学技术对药食同源植物黄酮降脂机制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有助于揭示植物黄酮与高脂血症病理过程中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治疗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功能性食品提供指导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在系统科学与生命组学领域的融合与创新,也为高脂血症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该文尽可能全面地阐述药食同源植物黄酮在高脂血症防治中的多组学联合作用机制,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女性高雄激素病因诊断的临床路径思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雄激素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问题,影响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其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女性高雄激素的病因诊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病因构成特点,从病史、体格检查、雄激素等内分泌激素测定、功能试验、影像学以及基因检测等方面综合判断。高雄激素病因诊断的总体原则是首先确定患者是否具有临床和(或)生化高雄激素,其次判断是否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标准,然后再判定是否为特定疾病,最后未发现明确病因者再用质谱法检测验证雄激素水平,除外假性升高后,可诊断为特发性多毛或特发性高雄激素血症。探索女性高雄激素病因诊断的临床路径对指导女性高雄激素规范化和精准化诊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新时代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殖内分泌领域研究最活跃的疾病。伴随对PCOS的深入认知,诊治手段也不断丰富,从单纯性症状描述出发到目前循证证据的不断涌现,PCOS诊治的近百年历史是人类认知疾病的缩影。《2023年国际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多囊卵巢综合征指南》的更新,促使单一妇科诊疗模式,向多学科协作、全生命周期、多方案、动态更新的诊疗模式转变。本文基于此次更新的指南与第一版以及既往重要的诊治指南对比研读,以期梳理疾病诊治的演变,为临床提供新规范,提升诊治效果,最终使患者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963-2020年石嘴山市职业性尘肺病生存状况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疾病负担水平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全面的职业性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至12月,对1963-2020年石嘴山市报告的职业性尘肺病开展回顾性调查,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使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分析职业性尘肺病引起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1963-2020年,石嘴山市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3 263例,其中1 467人死亡(44.96%),中位生存时间为26.71年,平均死亡年龄为(70.55±10.92)岁。不同种类、诊断年龄、接尘工龄、行业、初次诊断期别以及是否晋级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生存时间的增加,患者生存率逐渐降低,当生存时间≥50年时,患者累积生存率为4.20%。Cox回归分析提示,尘肺病种类、行业、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初次诊断期别和是否晋级是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P<0.05)。1963-2020年石嘴山市归因于职业性尘肺病的DALY为48 026.65人年,其中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为15 155.39人年,平均YLL为10.33年/人,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为32 871.26人年,平均YLD为10.07年/人。归因于煤工尘肺、矽肺的DALY分别为39 408.51人年(82.06%)、6 565.02人年(13.67%),诊断年龄40~49岁组、初次诊断Ⅰ期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造成的DALY较高,分别为20 899.71、36 231.97人年。随着时间推移,职业性尘肺病平均YLL、平均YLD呈波动下降趋势。 结论:石嘴山市由职业性尘肺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议为患者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