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M2.5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小鼠肝淋巴生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暴露对C57BL/6J小鼠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小鼠肝淋巴生成的影响,为防治PM2.5暴露所致肝损伤提供新靶点.方法 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M2.5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组(MAFLD组)和PM2.5-MAFLD组.MAFLD组和PM2.5-MAFLD组小鼠连续12周给予高脂饲料,其余两组给予普通饲料.从13~16周,PM2.5组和PM2.5-MAFLD组小鼠通过气管滴注法进行PM2.5染毒(每周2次);其余两组小鼠同时通过气管滴注法滴注生理盐水.末次PM2.5染毒结束24 h后将实验动物处死.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酸(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评估肝淋巴LYVE1表达水平;测定肝氧化应激指标(4-HNE和T-GSH/GSSG)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肝淋巴生成标志蛋白(PROX1和LYVE1),淋巴生成调节蛋白VEGF-C和淋巴连接蛋白VE-cadherin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PM2.5染毒显著增加了 MAFLD组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降低了肝组织PROX1、LYVE1和VEGF-C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肝4-HNE水平和降低了肝T-GSH/GSSG水平(P<0.05).然而,PM2.5染毒并没有显著影响C57BL/6J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肝组织中 PROX1、LYVE1、VEGF-C 和 VE-cadherin 的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的 4-HNE 和 T-GSH/GSSG(P>0.05).结论 PM2.5染毒能显著加重MAFLD小鼠肝的氧化损伤,并且能通过降低肝VEGF-C减少肝淋巴生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Ang Ⅱ/TGF-β1/smad通路干预合并血脂异常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心肌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调控AngⅡ/TGF-β1/smad通路对高脂喂饲的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和48只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SHR),将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WKY-ND)、高血压病组(SHR-ND)、高脂高血压病组(SHR-HF)、半夏白术天麻汤低(BDL)、中(BDM)、高(BDH)剂量组和西药(Telmisartan)组.所有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WKY-ND组和SHR-ND组大鼠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成功后,给予WKY-ND组、SHR-ND组和SHR-HF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药物干预12周.之后进行大鼠心肌组织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采用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纤维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 Ⅱ、IL-6、TNF-α、NO、ox-LDL、LOX-1、ROS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α-SMA、Col Ⅰ、Col Ⅲ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TGF-β1、p-smad2、p-smad3、MMP2、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Masson染色显示,给药后心肌细胞大小更均匀,形态更完整,细胞核清晰,胶原纤维面积减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高剂量组给药后改变更为明显;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血清中AngⅡ、IL-6、TNF-α、ox-LDL、LOX-1、ROS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与SHR-HF组相比,各给药组Ang Ⅱ、IL-6、TNF-α、ox-LDL、LOX-1、ROS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ol Ⅰ、Col Ⅲ、α-SM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SHR-HF组相比,各给药组ColⅠ、Col Ⅲ、α-SM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smad2、p-smad3、MMP2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IMP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SHR-HF组相比,BD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TGF-β1、p-smad2、p-smad3、MMP2显著降低,TIMP1显著升高.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通过调节Ang Ⅱ/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高脂喂养SHR大鼠心肌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炎症小体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异常新生神经元形成在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在锂-毛果芸香碱(Lithium-Pilocarpine)致痫大鼠模型中,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异常新生神经元的形成,探索炎症小体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异常新生神经元形成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和毛果芸香碱建立癫痫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Sha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12)、Pilo组(锂-毛果芸香碱致痫组,n=20)和Pilo+MCC950组[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后给予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抑制剂组,n=20],在急性期观察记录大鼠癫痫的行为学表现,通过病理切片确认脑组织损伤情况和细胞激活情况,借助分子检测确认炎症小体和其他分子的表达情况.采用体外细胞模型挽救实验验证炎症小体的作用.结果 Pilo组大鼠有6只出现V级,5只出现Ⅳ级,2只出现Ⅲ级的癫痫发作情况.相较之下,Pilo+MCC950组大鼠则没有出现Ⅴ级,6只出现Ⅳ级,8只出现Ⅲ级,2只出现Ⅱ级的癫痫发作情况.Pilo组强直痉挛发作的潜伏期短于Pilo+MCC950组,Ⅲ级以上癫痫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大于Pilo+MCC950组.Pilo组NLRP3和pro-caspase-1的含量、4种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均高于Pilo+MCC950组.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ilo组小胶质细胞大量活化,出现大量异常新生神经元.体外细胞实验后,ELISA结果验证了炎症小体的作用.结论 在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模型中,炎症小体NLRP3接受外界炎症刺激而活化聚集,进而大量产生多种促炎细胞因子,使得小胶质细胞活化,分泌BDNF并激活ERK信号通路,调控异常新生神经元的形成和聚集等生物学行为,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舒肌汤对L-DOPA诱发的帕金森病肌僵直大鼠的作用及其脑组织TH、DA含量和FosB、p-ERK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舒肌汤对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诱发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肌僵直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L-DOPA诱导建立PD肌僵直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舒肌汤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kg),同时设假手术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组6只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给药完成后通过旋转次数实验、翻正反射实验、肌电图检测行为学表现.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水平.ELISA检测脑纹状体组织多巴胺(dopamine,DA)和TH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纹状体组织FBJ鼠科骨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FBJ Murine Osteo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FosB)、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ion-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旋转次数、翻正反射时间与评分、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潜伏期显著升高或延长(P<0.01),MCV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舒肌汤组大鼠旋转次数、翻正反射时间与评分、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和潜伏期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MCV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舒肌汤可上调脑组织TH表达水平;ELISA结果显示舒肌汤可上调DA和TH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舒肌汤可下调FosB、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舒肌汤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肌僵直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DA和TH含量、下调FosB、p-ERK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三七皂苷对急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对急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三七皂苷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三七皂苷组大鼠采用一次性灌胃给予2 g/kg对乙酰氨基酚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24 h,三七皂苷组大鼠经腹腔注射三七皂苷10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经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10 d后分析3组大鼠肾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3组大鼠肾病理变化;采用试剂盒检测3组大鼠血清肌酐和血尿氮水平;采用生物化学法分析3组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三七皂苷组大鼠肾指数(0.95±0.04)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肾指数(1.1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7,P<0.05).三七皂苷组大鼠血清肌酐和血尿氮[(47.31±4.40)μmol/L和(18.65±1.88)mmol/L]明显低于模型组[(76.52±5.34)μmol/L 和(26.31±2.7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50、7.288,P<0.05).三七皂苷组大鼠肾脏病理评分[(1.60±0.70)分]明显低于模型组[(3.80±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9,P<0.05).三七皂苷组大鼠肾脏组织SOD活性和 GSH-Px 水平[(217.37±13.29)U/mg 和(1.60±0.09)μmol/L]明显高于模型组[(142.33±18.88)U/mg 和(1.18±0.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0、9.457,P<0.05).三七皂苷组大鼠肾脏MDA水平[(0.80±0.07)nmol/mg]明显低于模型组[(1.44±0.14)nmol/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0,P<0.05).三七皂苷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67.96±9.84)pg/ml和(91.92±6.63)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67.96±9.84)pg/ml 和(91.92±6.6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4、14.020,P<0.05).三七皂苷组大鼠肾脏组织p-p38 MAPK、p-ER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1.21±0.08、1.16±0.14、1.32±0.13)明显低于模型组(1.74±0.14、1.55±0.16、1.94±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0、5.887、12.460,P<0.05).结论 三七皂苷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因子释放,改善肾损伤,起到保护肾功能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微RNA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与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治疗手段.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植入支架后较为高发的并发症.微RNA(microRNA,miRNA)可以作为再狭窄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靶标,预防或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本文综述了ISR的病理生理机制,介绍了几种miRNA在ISR的功能和调节过程,阐释了其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内皮细胞(EC)的表型、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为针对miRNA的ISR的治疗和预防策略提出临床参考,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NF-κB/MAPK通路探讨五味子甲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五味子甲素(DSD)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组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生理盐水灌胃)和造模大鼠(MIRI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物组(复方丹参滴丸8.5 mg/kg灌胃)、DSD低剂量组(DSD 20 mg/kg灌胃)、DSD中剂量组(DSD 40 mg/kg灌胃)、DSD高剂量组(DSD 80 mg/kg灌胃),每组2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测量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F-κB/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IRI大鼠心肌组织肌纤维弯曲,肌细胞减少,肿胀明显,细胞核严重固缩,血清CK-MB、Mb、cTnⅠ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MDA、TNF-α、IL-6含量及p-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p-p38蛋白水平均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DSD各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减轻,肌纤维形态完整,肌细胞增加,无明显肿胀,细胞核固缩减轻,血清CK-MB、Mb、cTnⅠ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MDA、TNF-α、IL-6含量及p-NF-κB p65、p-IκBα、p-ERK1/2、p-p38蛋白水平均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DSD通过抑制NF-κB/MAPK通路,对MIRI大鼠发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白藜芦醇通过ERK1/2和NF-κB通路调节NADPH氧化酶表达改善急性肺损伤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 NADPH 氧化酶的影响,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机制.方法 将50 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和高剂量白藜芦醇组,每组10 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和高剂量白藜芦醇组分别给予2 mg/kg地塞米松、100 mg/kg白藜芦醇、500 mg/kg白藜芦醇干预,1 次/d,连续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别大鼠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状态、肺湿重/干重比(W/D)、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NADPH 氧化酶亚基 p47phox、p22phox,及 ERK、NF-κB mRNA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各组 p47phox、p22phox、p-ERK1/2、ERK1/2、p-NF-κB、NF-κB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和高剂量白藜芦醇组W/D及肺损伤评分、MDA水平、p22phox、p47phox、ERK1/2、NF-κB mRNA、p47phox蛋白、p-ERK/ERK、p-NF-κB/NF-κB、IL-6、IL-8、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SOD、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改善 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 NADPH 氧化酶及氧化应激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RK1/2-NF-κB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香蜂草苷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香蜂草苷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香蜂草苷组(3 mg/kg),每组6只.使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诱导建立NAFLD大鼠模型.香蜂草苷组每天灌胃给予香蜂草苷治疗8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使用超高效液相—质谱(UPLC-Xevo G2-XS QTof)检测大鼠肝匀浆代谢物,以P<0.05和变化倍数(|FC|)>2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物分类富集分析;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游离脂肪酸(FFA)和胰岛素抵抗(IR)等NAFLD相关指标为疾病表型,构建加权代谢共表达网络分析(WMCNA),筛选出与NAFLD相关的核心代谢物.取差异代谢物和核心代谢物交集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蜂草苷组大鼠体重降低,肝脏脂质沉积减少,肝脏病理损伤减轻.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26个,其中上调50个,下调76个(香蜂草苷组vs.模型组).WMCNA筛选出核心代谢物189个,主要为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化合物.取差异代谢物和核心代谢物交集在Metaboanlyst在线数据库分析可得25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脂酰类化合物Isopropylmalic acid(P<0.05,FC=-2.81)和脂肪酸生成相关化合物Alpha-Linoleoylcholine(P<0.05,FC=-1.39)、3-trans,5-cis-Octadienoyl-CoA(P<0.05,FC=-1.78)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蜂草苷可能通过调节Isopropyl-malic acid、Alpha-Linoleoylcholine和3-trans,5-cis-Octadienoyl-CoA的代谢水平,起到改善NAFLD的作用,为缓解脂质代谢紊乱提供前期实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益生菌通过调节ROS/JNK信号通路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益生菌通过调节ROS/JNK信号通路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取1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6)、对照组(n=6)及益生菌组(n=6).给予模型组及益生菌组小鼠MCD饮食来构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喂养MCS饮食,益生菌组小鼠以益生菌灌胃,每天灌胃一次,每次0.5 mL,模型组和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益生菌治疗4周后将小鼠麻醉处死,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血浆D-乳酸(D-Lac)、血清及小肠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变化情况.选取肝脏及回肠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同时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使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小鼠ROS/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如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紧密连接蛋白ZO-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小鼠ROS/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如P-JNK、Caspase-3、Bax的表达水平.使用PCR检测各组小鼠Bax、Caspase-3的mRNA表达.结果 肝脏HE染色病理学结果分析:喂养C57BL/6小鼠MCD饮食4周后通过HE染色观察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内可见脂滴沉积并伴有严重的炎性细胞浸润,证明成功建立MAFLD动物模型.益生菌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益生菌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变得完整,肝细胞内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生化结果分析:C57BL/6小鼠喂养MCD饮食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血脂(TC、TG)及转氨酶(ALT、AST)、血浆D-Lac、血清及小肠DAO和肝组织中RO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在使用益生菌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益生菌组小鼠的血清TC、TG、ALT、AST、血浆D-Lac、血清及小肠DAO和肝脏中ROS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分析:C57BL/6小鼠喂养MCD饮食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P-JNK、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肠道ZO-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使用益生菌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益生菌组小鼠肝脏P-JNK、Caspase-3、Bax的表达水平降低,而ZO-1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PCR结果分析:C57BL/6小鼠喂养MCD饮食后,模型组小鼠Bax、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益生菌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益生菌组小鼠Bax、Caspase-3的mRNA表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分析:C57BL/6小鼠喂养MCD饮食后,模型组小鼠肝脏P-JNK、Caspase-3、Bax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在使用益生菌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益生菌组小鼠肝脏P-JNK、Caspase-3、Bax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小肠HE染色病理学结果分析:对照组小鼠的回肠粘膜结构正常,无充血水肿、溃疡、剥脱.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回肠粘膜结构严重破坏,肠粘膜出现水肿、溃疡、剥脱现象.使用益生菌干预后,益生菌组小鼠肠粘膜结构变得较为完整,肠粘膜无明显水肿、溃疡、剥脱,见图.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回肠黏膜Chiu氏病理评分更高.使用益生菌干预后,相较于模型组,益生菌组小鼠回肠黏膜Chiu氏病理评分降低(P<0.05).结论 ROS、P-JNK、Caspase-3、Bax在MAFLD中表达增加,表明其与MAFLD的发病有关.使用益生菌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MAFLD的组织学及血清学相关指标.Western blot、PCR及免疫组化结果都证实益生菌能通过调节ROS/JN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减轻氧化应激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达到治疗MAFLD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