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胸乳入路腔镜巨大甲状旁腺囊肿切除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甲状旁腺囊肿是十分罕见的颈部疾病,临床发病率极低,巨大甲状旁腺囊肿更加少见.根据有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及血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磷水平,可将甲状旁腺囊肿分为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与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其多无明显症状,治疗以手术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常规暴露与神经监测喉上神经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常规暴露与神经监测喉上神经外支(EBSLN)在甲状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衢州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行开放甲状腺癌手术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进行神经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 n=300)和未监测组(对照组)( n=200),对照组患者术中常规暴露EBSLN,肉眼观察;监测组患者术中给予EBSLN监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嗓音障碍指数量表简版(VHI-10)评分、声带功能及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钙离子(Ca 2+)水平变化。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EBSLN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及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监测组手术时间[(112.32±10.42)min]、术中出血量[(10.58±5.04)mL]、引流管拔管时间[(2.07±0.54)d]、术后第1天引流量[(10.55±3.58)mL]、术后住院时间[(3.03±1.03)d]均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 t=18.68、15.09、15.24、32.98、27.37,均 P < 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标准化噪音能量(NNE)、振幅微扰、基频微扰、基频值均明显降低,谐波噪声比(HNR)值、VHI-10评分明显升高,且监测组术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均更为显著( t=43.31、27.10、46.45、37.11、8.97,均 P < 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血清PTH、Ca 2+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PTH、Ca 2+水平降低更显著( t=41.14、5.99,均 P < 0.001)。监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钙血症4例(1.33%)、甲状旁腺损伤0例(0.00%)、EBSLN损伤8例(2.67%)]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73.41、74.17、76.29,均 P < 0.001)。 结论:开放甲状腺癌术中监测EBSLN,可有效改善患者嗓音及声带功能,降低EBSLN损伤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接触式自体荧光检测在甲状腺手术中辅助识别甲状旁腺的有效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接触式自体荧光检测在甲状腺手术中辅助识别甲状旁腺的有效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前瞻性纳入2023年12月—2024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37例,其中男12例,女25例,年龄28~76(47.8±12.1)岁。手术均由具有30年甲状腺手术经验的术者完成。以经验丰富的术者肉眼识别甲状旁腺为金标准,对比分析接触式自体荧光检测与术者肉眼识别的一致性;对切除标本中的可疑甲状旁腺,对比分析自体荧光检测识别、术者肉眼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的甲状旁腺、血清钙水平。结果:对3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115个组织(78个在体组织和37个离体组织)进行识别对比,术者肉眼和接触式自体荧光检测分别识别到86个和87个甲状旁腺组织,25个离体组织标本均未识别到甲状旁腺。接触式自体荧光检测识别甲状旁腺的灵敏度为96.5%(83/86)、特异度为86.2%(25/29),与经验丰富的术者肉眼识别甲状旁腺的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4)。在离体组织中,肉眼识别甲状旁腺9个,接触式自体荧光检测识别甲状旁腺13个,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旁腺8个,肉眼识别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7),接触式自体荧光检测与病理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5)。37例患者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素(32.32±18.14)ng/L和血清钙(2.21±0.17)mmol/L均低于术前的(48.73±17.36)ng/L和(2.37±0.1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9、5.39, P=0.022、0.007);术后1个月的甲状旁腺素为(47.19±17.87)ng/L、血清钙为(2.40±0.10)mmol/L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42、1.97, P=0.678、0.057)。 结论:接触式自体荧光检测是一种甲状腺手术中辅助识别甲状旁腺的有效手段,但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仍需要术者在术中仔细甄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107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8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10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术后情况。男性12例,女性95例;年龄(31.8±9.4)岁(范围:11~55岁)。甲状腺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87例,均为乳头状癌。术后通过门诊、电话等进行随访,主要观察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是否复发和美容效果等。结果:10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最大径(5.6±2.7)mm(范围:2~15 mm);其中45例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数目[ M(IQR)]11(8)枚(范围:3~26枚),转移淋巴结数目1(3)枚(范围:0~13枚)。术后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8例。其他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1例,左颌下皮肤穿孔1例,皮肤烫伤1例,口角撕裂2例,口唇麻木1例。术后住院时间6(2)d(范围:3~11 d)。随访(22.6±10.0)个月(范围:1.0~37.4个月)的随访,患者未发生局部淋巴结复发或转移。所有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满意,术后1个月患者的颈部美学效果评分为9.3(0.2)(范围8.4~9.6)。 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行经口腔前庭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同时有理想的美容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状旁腺腺瘤出血囊性变致高钙危象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甲状旁腺腺瘤出血囊性变引发的高钙危象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颈部囊性病灶的组织学来源,经积极药物治疗和血液透析不能缓解高钙危象,予手术探查并切除颈部病灶,病理诊断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出血囊性变,术后血钙和肾功能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侧腋窝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双侧腋窝乳晕入路(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BABA)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2014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 198例经BABA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63例,女935例,年龄9~68岁。良性病变288例,恶性肿瘤910例。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和术中冰冻病理选择术式,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1年,187例(15.61%)患者出现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如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0例(0.83%),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0.08%),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52例(12.69%),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舌下神经损伤1例(0.08%),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2例(0.17%),气管损伤2例(0.17%),无食管损伤,乳糜漏5例(0.42%),颈部术区皮肤粘连错位3例(0.25%),皮下出血2例(0.17%),皮肤灼伤 2例(0.17%),血清肿5例(0.42%),颈总动脉破裂1例(0.08%),颈内静脉破裂1例(0.08%),无肿瘤种植,无臂丛神经、副神经和膈神经损伤。结论:BABA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少,是安全的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非充气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无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无充气拉钩悬吊法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2±3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0.8)d。甲状腺乳头状癌平均最大直径为(8.5±4.5)mm,平均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7.7±5.9)枚。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1个月均恢复正常;皮下积液1例,经皮置管引流后治疗痊愈;下唇及颏部皮肤麻木3例,6个月症状得到改善。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无充气拉钩悬吊法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微小癌42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2例(研究组)和无合并甲亢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1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疗、临床分期、B超特点、甲状腺功能与抗体、病理资料和预后。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中B超发现微小钙化的比例分别为61.9%(26/42)、33.4%(137/410)(χ 2=13.411、 P<0.05),发现多灶结节的比例分别为47.62%(20/42)、69.02%(283/410)(χ 2=7.899, 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中冰冻检查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率分别为61.9%(26/42)、66.1%(271/410)(χ 2=4.460, P<0.05),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5%(4/42)、26.8%(110/410)(χ 2=6.049, P<0.05)。该组病例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研究组术后均无甲状腺癌复发,有2例术后甲亢复发,对照组3例甲状腺微小癌复发,均二次手术切除。两组随访均无死亡病例。 结论:甲亢合并结节时应警惕甲状腺癌的发生,但甲亢合并微小癌预后较好,术式倾向于双侧叶全切术,可以预防甲亢复发,术中可能不需预防性Ⅵ区淋巴结清扫,以降低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状腺叶瓣修复喉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叶瓣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瘘修复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6例喉癌术后发生严重喉瘘,经保守治疗10~45 d无效后行甲状腺叶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68岁。术中甲状腺峡部切断缝扎后,自下而上游离甲状腺叶,将带蒂甲状腺叶瓣向上内侧翻转覆盖关闭喉瘘口。结果:甲状腺叶瓣5例以甲状腺上极为蒂,1例以甲状腺下极为蒂,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1周行喉镜检查证实喉腔瘘口均愈合良好,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为8~18 d,术后7~16 d恢复经口进食,术后30~60 d均拔除气管套管。随访5~48个月,所有患者呼吸通畅,吞咽及发音功能较好,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及甲状旁腺功能受损等并发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甲状腺叶瓣就近转蒂修复喉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疗效满意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改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腹主动脉钙化及生化指标的发展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2年随访的严重SHPT患者,按是否行PTX分成PTX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观察术后2年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钙、血磷等变化。PTX手术组按照术后2年腹主动脉钙化有无进展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对比两组的年龄、透析龄、iPTH、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等指标,分析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44例MHD合并SHPT患者,PTX手术组26例,非手术组18例。PTX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基线资料比较,透析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PTX手术组患者术后2年血iPTH、血钙、血磷均降低(均 P<0.05),AACS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2年有8例(30.77%)腹主动脉钙化加速进展,8例(30.77%)腹主动脉钙化好转,10例(38.46%)腹主动脉钙化稳定。患者术后2年腹主动脉钙化非进展组iPTH值低于进展组[(20.62±6.44)ng/L比(132.72±76.83)ng/L, P<0.05],而非进展组术前AACS高于进展组[(13.11±2.71)分比(2.00±1.41)分, P<0.05]。非手术组患者2年后AACS高于基线水平[(10.44±1.65)分比(8.05±1.26)分, P<0.05],血磷及钙磷乘积显著下降(均 P<0.05),iPTH、血钙等水平无明显变化(均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X手术组术后2年AACS相对于术前的下降值与iPTH下降值( r=0.534, P=0.012)、血钙下降值( r=0.643, P=0.004)、血磷下降值( r=0.897, P<0.001)、钙磷乘积的下降值( r=0.568, P=0.021)呈正相关,与术前AACS值呈负相关( r=-0.647, P=0.014)。 结论:小样本资料显示,相比非手术治疗,PTX可长期纠正甲状旁腺素、钙、磷代谢紊乱,并有阻止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甚至逆转血管钙化的可能,而腹主动脉钙化逆转可能与iPTH、血Ca、血P、钙磷乘积的下降程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