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电子病历与红外热像仪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海泰电子病历联合红外热像仪预警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自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我科收治再植手术患者共157例,对照组80例,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77例,术后使用红外热像仪及海泰电子病历各模块(包括专科评估记录单、赋分电子血运单、路径化管理与血管危象危急值报告)预警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比较二组患者预防血管危象措施落实率(危象预防率)、早期危象检出率及断指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危象预防率96.1%、早期危象检出率25.9%、再植组织成活率94.8%,高于对照组危象预防率73.8%、早期危象检出率12.5%、再植组织成活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海泰电子病历联合红外热像仪提升了护理人员对血管危象的防控能力,利于提高断指成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麻醉记录单标准》等7项卫生行业标准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刊讯]2024年8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麻醉记录单标准》等7项卫生行业标准,旨在进一步完善卫生行业标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其中,麻醉记录单标准(代替WS 329-2011)作为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强调了麻醉过程中记录的重要性和规范性,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确保麻醉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可追溯;其余6项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包括医疗机构标志标准(代替WS 307-2009)、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代替WS/T 389-2012)、CT检查操作规程(代替WS/T 391-2012)、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性能保障技术指南、医护人员院前医疗急救培训标准、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护理信息化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 综述国内外护理信息化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在重症患者护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为ICU护理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ICU护理信息化内容、远程护理、AI护理及 ICU护理信息化教育简述国内外ICU护理信息化发展现状,总结当前重症患者护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思考与建议.结果 国外关于ICU护理信息化建设优于且早于国内,AI技术发展早且相对成熟;国外着重关注于发展护理人员的信息学能力,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训计划,以培养多学科人才,为重症护理学发展提供强有力工具.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多集中于预警系统、电子化记录单、AI预测模型及综述等研究,对于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尚处于构建阶段.结论 我国ICU护理信息化技术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才教育、培训及管理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广泛汲取国外优秀信息化建设及培训方案,以促进护理信息化发展.有待借鉴国外经验,推动护理信息学教育体系建设,完善重症护理信息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此外,各级政府、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适应相关政策,以三方协作模式促进重症护理信息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六西格玛管理在呼吸科护理记录改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改进某院呼吸科电子护理记录单,以提高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方法 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于2021年10月1日实施六西格玛法管理电子护理记录单,随机抽取某院呼吸科2021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患者护理记录单150份作为实施前组,随机抽取2021年11月1日-2022年7月31日患者护理记录单150份作为实施后组.采用SPSS 21.0比较2组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及缺陷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掌握和护理记录书写能力.结果 实施后组护士专科知识掌握(95.06± 8.41)分、护理记录书写能力考核成绩(96.13±8.56)分均高于实施前(89.69±8.76)分、(88.07±8.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六西格玛管理法实施后护理记录出现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与病情不符、护理措施无效果评价、未体现专科特点、未使用医学术语和护理记录不完整等缺陷例数均明显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评分实施前组(92.12±3.98)分高于实施后组(85.02±4.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法可提高呼吸科电子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减少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重症监护病房电子特护记录单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设计电子特护记录单,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设计电子特护记录单并在神经科ICU应用,对比2017年4月-6月87例电子特护记录单与2016年12月-2017年2月95例纸版特护记录单的书写质量得分,并分别记录60人次白班护士用于书写两种特护记录单的时间.结果 白班护士平均每班次用于书写纸版和电子特护记录单的时间分别为64.3±16.8分钟和42.8±10.2分钟,纸版和电子特护记录单书写质量得分分别为90.7±9.1分和95.3±7.4分.两种特护记录单在书写时间、书写质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ICU电子特护记录单后,能缩短护士用于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书写质量显著提高,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后拔管时间延长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或其他类型肾上腺肿瘤摘除术后患者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摘除术的19例高血压患者的电子麻醉记录单(S组),并选取同期于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其他类型肿瘤摘除术的38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D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ASA分级、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长、麻醉时间、术中镇静、镇痛及肌松药用量、拔管时间及PACU滞留时间.结果 两组性别、ASA分级、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镇静、镇痛及肌松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D组[30.0(25.0~42.5)min vs 20.0(15.0~20.0)min,P<0.05].S组PACU滞留时间亦明显长于D组[70.0(57.5~82.5)min vs 45.0(33.5~55.0)min,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摘除术的患者与同等条件下行肾上腺其他类型肿瘤摘除术的患者比较,术后拔管时间与PACU滞留时间明显延长,可能与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CU护理电子记录单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简化护理文书的管理对策.方法 充分利用胸心外科ICU护理文书手工记录单,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研发ICU电子护理文书记录单.记录电子记录单应用前后护士进行文书记录的时间,调查护士对手工书写单及电子记录单的满意度.结果 建立移动护理PC端系统,使用胸心外科ICU电子记录单记录文书时间显著低于手写记录时间(P<0.05),护士对于电子记录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手写记录单(P<0.05).结论 使用ICU护理电子记录单,能有效提高文书质量和护士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围术期电子疼痛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电子疼痛记录单在围术期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围术期疼痛评估需求,设计首次疼痛护理记录单、再次疼痛护理记录单和镇痛泵疼痛记录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于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全程评估与干预管理.结果 近25 000例手术患者的疼痛评估使用了疼痛护理记录单,镇痛泵疼痛记录单应用于11 023例镇痛泵留置患者的疼痛评估;镇痛泵留置患者静息痛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从9.09%下降至3.68%,运动痛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从45.58%下降至12.46%;电子记录表完整性检查结果为97.4%,护士对电子记录表的使用满意度达98.6%.结论 围术期电子疼痛记录单符合临床手术患者疼痛管理需求,具有快速录入、格式统一、保存能力强的特点,便于临床疼痛质量监控与数据统计分析,对疼痛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Excel宏及函数构建的体外循环电子记录模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Excel软件设计体外循环电子记录模块并评价其功能.方法 利用Excel 2013内置宏、函数、数据验证等功能,针对体外循环记录特点设计相应电子记录单用于350例(电子记录组)手术,同期术中传统纸质记录260例(手工记录组),在术中记录、收费管理、数据提取、术中提醒、耗材品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电子记录组在记录、收费的差错率更低(P<0.01),而在数据提取、术中提醒及耗材品控等方面拥有更高的成功率(P<0.01).结论 针对体外循环记录特点、基于Excel构建的体外循环电子记录模块既满足低成本、高兼容、开源式设计的特性要求,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内科电子护理病历书写思维导图的设计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思维导图,在心内科电子护理病历书写中效果评价.方法 从心内科电子护理病例中的入院评估单,体温单,健康教育评估单,5项评估分表,护理记录单,医嘱单签名和特殊事件告知书7个方面进行剖析;自行设计层次清晰的思维导图,并在科室成立思维导图应用专项小组,首先对科室护士进行思维导图内容培训,再进行临床应用指导及效果评价,比较应用思维导图前后对电子护理病历书写不正确发生率.结果 共检查420份病历,应用思维导图后,电子护理病历(包括体温单、健康教育、5项评估量表、护理记录单、入院评估单、医嘱单签名、特殊事件)书写不正确发生率较使用思维导图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思维导图层次清晰,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革新了护理书写技巧,护理人员对病历书写的能力有大幅提高,在保证病历准确性,完整性的同时,提高了电子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