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麻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全麻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EA)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4年1月本院妇科收治的86例全麻TLH患者,根据是否发生EA分为EA组与非EA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的差异性;运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EA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86例患者中发生EA18例,发生率为20.9%.EA组与非EA组ASA分级、合并糖尿病、神经阻滞、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保温管理、低氧血症、肌松药残留、留置导尿管时机、术后VAS评分、术后镇痛、使用右美托咪定比较均有差异(P<0.05),两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高血压情况等无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麻醉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术中低体温、低氧血症、肌松药残留、术后VAS评分高是发生EA的危险因素,ASA分级低、神经阻滞、保温管理、留置导尿管时机在术前、术后镇痛、使用右美托咪定是EA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本文调查的全麻TLH患者的EA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提示临床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以降低EA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d:YAG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联合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Nd:YAG钬激光下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RBT)合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注射液(N-CWS)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行Nd:YAG钬激光ERBT联合N-CWS膀胱灌注治疗的48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7.0±9.5)min,留置导尿管时间为(6.7±1.7)d,病理报告显示肌层检出率为81.3%(39/48),随访时间为9~58个月,失访3例,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术后行N-CWS膀胱灌注治疗,灌注次数为(16±5)次。7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5.9%;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Nd:YAG钬激光ERBT联合N-CWS膀胱灌注治疗NMIBC具有切割精确、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不高于常规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镜肾折叠术在儿童极重度肾积水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折叠术在儿童极重度肾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5例极重度肾积水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1岁,年龄范围为7个月至8岁;患侧为左侧10例,右侧5例。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治疗组,A组8例,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B组7例,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皮质折叠缝合术。所有患儿的肾盂分离距离均>40 mm,术前检查提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其中1例合并肾外伤。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肾周引流管和导尿管。观察术后患儿恢复情况,了解其尿路感染、肾功能恢复情况和肾脏形态恢复情况。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范围为110~195 min,术后2~3 d拔出肾周引流管,7~10 d拔出导尿管,6~8周拔出输尿管内支架管。A组患儿中5例术后出现反复尿路感染;5例中的2例经抗感染治疗痊愈,肾脏体积较大;5例中的3例行肾造瘘术,术后1例感染治愈后行顺行肾脏输尿管造影检查提示肾脏排泄基本通畅,拔出造瘘管后恢复顺利,但肾脏形态较大,另2例经顺行肾脏输尿管造影检查提示肾脏容积较大,排泄缓慢,夹闭肾造瘘管后患侧腰部疼痛,提示局部梗阻,再次行腹腔镜肾盂成形并肾脏折叠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未再出现反复尿路感染。B组患儿中的3例在留置内支架管期间出现暂时性的尿路感染,经拔出支架管并积极抗感染后治愈。所有患儿复查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分肾功能较前好转,肾小球滤过率提高,排泄曲线有下降段,B组患儿肾小球滤过率恢复程度较好于A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在肾脏形态及肾皮质厚度方面,B组优于A组。结论:腹腔镜肾折叠术联合肾盂成形术适用于儿童极重度肾积水肾脏形态和功能的修复,有助于肾内尿液的排空和尿路感染的控制,肾脏形态恢复好,极重度肾积水合并肾皮质较薄时,肾折叠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ICNSS评分构建分层护理管理在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分层护理管理在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基于ICNSS评分对患者实施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预后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良好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气管留置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而观察组在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识缺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ICNSS评分构建分层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益生菌肠道准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益生菌肠道准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6月131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行益生菌肠道准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80例(试验组),传统法肠道准备和术后处理5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66.33 ± 15.18) ml比(226.47 ± 16.46) ml、(42 365 ± 3 921)元比(51 048 ± 4 772)元和(13.32 ± 1.03) d比(13.98 ± 1.2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首次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益生菌肠道准备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撤管试验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撤管试验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78例因前列腺增生发生首次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给予常规留置导尿管,同时给予口服坦索罗辛0.2 mg/d,3 d后行撤管试验。根据撤管试验是否成功将患者分为成功组(29例)和失败组(49例)。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导尿后的残余尿量(RV)、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突入膀胱距离(IPP)。结果:成功组患者的年龄、PV、RV小于失败组,而IPP≤5 mm例数多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V、IPP是撤管试验失败的预测因子(均 P<0.05)。年龄、PV、IP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8、0.80,其最佳截点分别是71.5岁(灵敏度75.5%,特异度86.2%)、58.0 mL(灵敏度79.6%,特异度93.1%)、0.75 mm(灵敏度63.3%,特异度86.2%)。 结论:年龄、PV、IPP是撤管试验失败的预测因子,年龄>72岁、PV>58 mL、IPP>10 mm的患者行撤管试验的成功率较低,建议行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解剖性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切术(ThuVEP)与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解剖性剜除术(Thu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ThuVEP或ThuLEP治疗的1 63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huVEP组916例,年龄(68.8±12.9)岁;ThuLEP组722例,年龄(67.3±10.2)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 max)、残余尿(PVR),以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等的差异。 结果:ThuVEP组和ThuLEP组患者的年龄、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QoL评分、Q max、PV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huVEP组和ThuL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剜切或剜除时间、组织粉碎时间、剜切或剜除组织重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huVEP组拔管后轻微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为7.8%(56/916),低于ThuLEP组的9.4%(65/722)( P=0.026);ThuVEP组术后1个月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5.2%(38/916),低于ThuLEP组的11.9%(86/722)( P<0.001)。ThuLEP组中有3例(0.4%)患者因术后严重血尿导致二次手术止血,而ThuVEP组无患者发生该严重并发症。 结论:ThuVEP与ThuLEP的手术疗效相当,ThuVEP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且在止血效果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输尿管镜下Vela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继发性输尿管狭窄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Vela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继发性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继发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尿管镜下联合应用Vela激光及球囊扩张治疗狭窄段输尿管。其中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31例,经皮肾微穿刺后输尿管镜下治疗5例,术后5~7 d拔除导尿管,常规留置"D-J"管12周。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6~94 min,平均45 min。3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个月。29例治愈,4例好转,3例无效。其中1例再次治疗后无效定期更换输尿管支架管。2例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有效率91.7%。结论:输尿管镜下Vela激光联合球囊扩张治疗继发性输尿管狭窄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有效率高,是继发性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 470 nm激光顺行法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1 470 nm激光顺行法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1 470 nm激光顺行法前列腺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应激反应情况,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及肾上腺素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测定(Qmax)及残余尿测定(PVR)的差异;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80.2±23.5)min比(69.5±19.2)min],膀胱冲洗时间[(1.4±0.3)d比(1.7±0.4)d]、留置导尿管时间[(5.2±0.9)d比(6.2±1.1)d]及住院时间[(6.7±1.1)d比(8.3±1.6)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576、4.025、4.719、5.528,均 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CK[(100.5±11.5)U/L比(86.5±9.2)U/L,(103.5±15.4)U/L比(87.3±9.9)U/L]、CRP[(14.5±2.9)mg/L比(12.5±2.5)mg/L,(16.3±3.1)mg/L比(12.6±1.9)mg/L]、皮质醇[(285.2±45.6)ng/mL比(235.6±36.5)ng/mL,(310.2±55.6)ng/L比(241.6±43.2)ng/L]及肾上腺素水平[(57.8±8.7)pg/mL比(51.5±7.8)pg/mL,(62.5±9.9)pg/L比(50.9±8.9)pg/L]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377、6.478、3.504、5.125、5.696、6.752、3.617、4.992,均 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CRP、皮质醇及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845、2.332、2.392,均 P<0.05)。术后,两组IPSS评分[(7.5±1.6)分比(24.2±6.8)分,(7.7±1.9)分比(23.8±7.6)分]、QOL评分[(1.4±0.5)分比(5.0±0.6)分,(1.6±0.6)分比(4.9±0.7)分]均显著降低,Qmax[(21.7±3.5)mL/s比(7.5±2.1)mL/s,(22.1±4.3)mL/s比(7.8±2.5)mL/s]显著升高,PVR[(28.6±7.2)mL比(111.2±26.5)mL,(29.3±8.1)mL比(114.5±32.5)mL]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6.037、14.251、30.920、27.528、23.338、22.527、20.178、21.852,均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 470 nm激光顺行法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可靠,患者应激反应小,术后恢复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5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15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性、治疗药物及预后等临床因素,采用 χ2检验、 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可能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变量分析中 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15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检出MRSA 50例(32.89%),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检出102例(67.11%)。MRSA组留置导尿管、留置引流管、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比率明显高于MSSA组( χ2分别为8.272、11.972、4.998、4.776, P均<0.05)。MRSA组血流感染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MSSA组(34.00% vs 13.73%)( χ2=8.495, P<0.05)。在纳入研究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中尚未发现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除对利福平外,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 P<0.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恶性实体肿瘤( OR=13.576、95% CI:3.352~54.977、 P<0.05)、机械通气( OR=7.468、95% CI:1.398~39.884、 P<0.05)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综上,MRSA血流感染的预后不良率高于MSSA。临床上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措施,以改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合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性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