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入氧浓度对行腹腔镜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肺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FiO 2对行腹腔镜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肺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全身麻醉插管后维持FiO 2 40% (L组,33例)、FiO 2 60%(M组,33例)、FiO 2 80%(H组,33例),直至手术结束。于未吸氧前(T 0)、达目标氧浓度后5 min (T 1)、气腹后1 h (T 4)、气腹结束后5 min (T 5)、入PACU后10 min (T 6)、出PACU时(T 7)采集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PaO 2/FiO 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rterial/alveola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ratio, a/APO 2)、PaCO 2;记录T 1、气腹后5 min (T 2)、气腹后30 min (T 3)、T 4、T 5时刻气道平台压(plateau airway pressure, Pplat)、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 Ppeak)、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 Cdyn);记录停药开始到拔管的时间、PACU停留时间、高氧血症(术中PaO 2>300 mmHg,1 mmHg=0.133 kPa)和去氧饱和发生情况(术中SpO 2<95%的例数、拔管后5 min SpO 2下降至92%的例数及时长、PACU内SpO 2<92%的例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PACU内恶心呕吐、需应用口咽通气道或无创正压通气)、术后住院天数。 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M组比较,L组、H组PACU停留时间延长( P<0.05),其余临床特征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组T 6、T 7时点PaO 2/FiO 2较L组、M组降低( P<0.05),T 4时点PaO 2/FiO 2、T 6时点PaCO 2较L组升高,T 5时点Cdyn较L组降低( P<0.05),高氧血症的发生率较L组、M组升高( P<0.05);3组T 0、T 1、T 5时点PaO 2/FiO 2、PaCO 2,T 0、T 1、T 4~T 7时点a/APO 2,T 1~T 4时点Cdyn, T 1~T 5时点Pplat、P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 0时点比较,3组T 1、T 4、T 6、T 7时点及L组T 5时点PaO 2/FiO 2降低( P<0.05),3组T 1、T 4~T 7时点a/APO 2降低、PaCO 2升高( P<0.05)。与T 6时点比较,3组T 7时点PaO 2/FiO 2、a/APO 2、PaC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 1时点比较,3组T 2~T 5时点Pplat、Ppeak升高( P<0.05),Cdyn降低( P<0.05);与T 4时点比较,3组T 5时点Pplat、Ppeak降低( P< 0.05),Cdyn升高( P<0.05)。3组去氧饱和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40%、80%的FiO 2相比,行腹腔镜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术中给予60%的FiO 2对肺氧合和呼吸力学的优化是有效的,同时能够降低高氧血症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去氧饱和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3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是反复动脉、静脉或微血管血栓形成、病态妊娠或持续的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阳性。目前针对APS的研究和试验,应用的分类标准多为2006年于悉尼(Sydney)修订的札幌(Sapporo)标准,但其并未纳入基于证据的对分类标准的定义(如aPL阳性、微血管疾病或病态妊娠),导致研究包含了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异质性"aPL阳性"患者群体。基于此,为开发新的高特异性APS分类标准,EULAR和ACR采用分级聚类、加权和风险分层等多种方法制定出了新的APS分类标准,并于2023年8月在 Arthritis Rheumatol上发布。新的分类标准如图1所示,与2006年悉尼分类标准相比,除了明确各临床标准的定义,一个重要更新是确定了血栓事件的危险分层:(1)静脉血栓栓塞高危分层(≥1个主要危险因素或≥2个次要危险因素):①主要危险因素:a:活动性恶性肿瘤:未接受治疗/根治性治疗,正在进行根治性治疗包括激素治疗,或在血栓发生时尽管已接受根治性治疗,但仍有复发/进展。b:住院: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因急性疾病入院,并被限制卧床(仅允许如厕)至少3 d。c:手术: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全身/脊髓/硬膜外麻醉>30 min。d:重大创伤:血栓发生前1个月内出现骨折或脊髓损伤。②次要危险因素:a:活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或活动性炎症性肠病:根据当前指导建议评估疾病活动度。b:急性/活动性严重感染:根据相关指南,如脓毒症、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c:中央静脉置管:在同一血管床。d:激素替代治疗、含雌激素口服避孕药或正在进行体外受精。e:长途旅行:≥8 h。f:肥胖:体质指数≥30 kg/m 2。g:怀孕或产后:分娩后6周内。h:长期制动:如与活动能力降低相关的腿部损伤或在医院外卧床至少3 d。i:手术: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全身/脊髓/硬膜外麻醉<30 min。(2)心血管疾病高危分层(≥1个高危因素或≥3个中危因素):①高危因素:a:严重动脉高压: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b:慢性肾脏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超过3个月。c:糖尿病:伴器官受损或长病程(1型≥20年或2型≥10年)。d:高脂血症:总胆固醇≥3 100 mg/L(8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900 mg/L(4.9 mmol/L)。②中危因素:a:动脉高血压:治疗中,或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b:吸烟。c:糖尿病:无器官受损或短病程(1型<20年或2型<10年)。d:高脂血症:治疗中,或总胆固醇<3 100 mg/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900 mg/L。e:肥胖:体质指数≥30 kg/m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减重手术护理领域研究现状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国内外减重手术护理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从国外研究中获得启示,为国内减重手术护理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分析,分别以"减重手术""bariatric surgery"及近似名词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筛选文献后,对其进行发文分布与趋势分析、发文国家合作网络分析、发文机构网络分析、发文期刊分布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提取聚类标签并形成聚类时区图。结果:筛选后最终获取英文文献401篇、中文文献161篇。术后延续性护理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包括饮食依从性与心理状态;国外还关注疼痛护理、病态肥胖等领域。研究整体呈多学科、精细化、智能化趋势,发文数量与文章质量均在上升。结论:国内学者可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现有减重手术研究的同时,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优势,以切实提高减重手术护理质量,改善肥胖症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作为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减重手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演变,目前流行的术式已是多种多样,如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下胃旁路术、单吻合口胃旁路术、各种以胃袖状切除术为基础的复合手术,以及新近兴起的胃肠转流支架等,这些术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本文就多用于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常见减重手术术式进行分析,结合本中心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各种术式的自身特点。整体而言,在各种术式的演进过程中,维持长效的、显著的减重降糖效果,同时尽可能减少营养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贯穿始终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应对这种挑战不仅是术式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根据实际情况个体化地为患者选择最佳术式,帮助患者获得最高的风险收益比,是未来减重外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食物成瘾症的原因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食物成瘾症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耶鲁食物成瘾量表可用于评估和诊断食物成瘾症。食物成瘾症的形成机制涉及神经生物学、精神病态、遗传因素和社会文化风险因素。可以通过管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营养指导、心理干预、调整公共卫生政策、借助内科药物干预、减重手术、中医中药治疗来改善食物成瘾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辩题三: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减重代谢手术方式的选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导语】:据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2022年度报告,纳入本年度统计的5 331例有效数据中,4 655例患者接受了胃镜检查,其中反流性食管炎(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占比高达19.9%(728例) [ 1] 。因此,减重代谢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将会面临大量的病态肥胖症合并GERD的患者。肥胖合并GERD的患者在行减重代谢手术时,是应该选择Roux-en-Y胃旁路术,还是可以继续行袖状胃切除术,目前尚存在争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终末期肾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终末期肾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共32例终末期肾病肥胖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肥胖症患者(无肾功能障碍)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3、6个月时的减重效果及代谢合并症缓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117±16)min比(108±11)min, t=2.771, P=0.007]、手术出血量多[(25±6)ml比(17±4)ml, t=6.276, P<0.001]、术后引流量多[62(52~71)ml比35(28~40)ml, Z=-6.928, P<0.001]、术后住院时间长[13.5(12~15)d比9(8~10)d, Z=-6.423, 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和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50, P=0.170)。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体质量分别为(109.84±12.84)、(90.94±10.92)、(80.56±9.13)kg,BMI分别为(38.68±2.66)、(31.84±2.06)、(28.04±1.62)kg/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568.244、386.675,均 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由43.41%±8.83%增至60.50%±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775, P<0.001)。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由75%、47%、34%、44%降至47%、22%、9%、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317, P=0.021; χ2=4.433, P=0.035; χ2=0.032, P=0.027)。 结论:终末期肾病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患者多余体质量,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合并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的临床特征,分析OSA合并OH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睡眠中心确诊的OSA患者179例,根据是否合并OHS分为OSA组( n=147);OSA合并OHS组( n=32),OHS组又分病态肥胖组11例,非病态肥胖组21例。比较OSA组与OSA合并OHS组以及病态肥胖组与非病态肥胖组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SA合并OHS的危险因素。 结果:合并OHS组腰围、吸烟比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微觉醒指数、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均高于OSA组,分别为腰围(126.68±18.66) cm比(115.54±13.76) cm,AHI(74.13±32.40)次/h比(57.33±30.60)次/h,ODI(73.70±33.40)次/h比(53.66±30.79)次/h,微觉醒指数(51.15±31.64)次/h比(33.69±21.66)次/h,SIT90(44.59±30.95) %比(19.75±21.80)%( P<0.05);夜间平均SpO 2,夜间最低SpO 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OSA组,分别为FEV 1(2.51±0.94比3.00±0.90)L,FVC(3.23±0.99比3.73±1.01) L,( P<0.05)。病态肥胖组颈围、腰围、ODI均高于非病态肥胖组,夜间平均SpO 2低于非病态肥胖组(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腰围、BMI、AHI、SIT90为OSA合并OH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OSA合并OHS患者睡眠质量更差,夜间缺氧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减重手术对肥胖合并焦虑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减重手术对肥胖合并焦虑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2—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胃食管反流病与减肥代谢外科临床研究中心微创外科收治的83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减重术前、术后3个月均完成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判别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状态,其中肥胖症合并焦虑症组(复杂组)40例,单纯肥胖症组(单纯组)43例。结果:复杂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5.69(0.64,20.38)]、IL-2[2.93(0.04,16.85)]、IL-4[6.63(0.25,26.06)]、IL-6[71.10(52.05,149.00)]、IL-8[461.95(220.00,5 072.00)]、IL-10[4.65(0.61,22.98)]、IL-12p70[3.18(0.01,15.31)]、IL-17[23.55(0.27,83.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80(0.24,13.85)]、干扰素-γ(IFN-γ)[8.83(0.05,45.06)]比单纯组的血清IL-1β[1.97(0.32,8.89)]、IL-2[0.52(0.05,7.86)]、IL-4[0.52(0.05,11.44)]、IL-6[2.17(0.21,34.78)]、IL-8[27.12(0.79,281.00)]、IL-10[1.39(0.21,5.01)]、IL-12p70[0.06(0.01,6.13)]、IL-17[0.65(0.21,32.30)]、TNF-α[0.62(0.09,12.94)]、IFN-γ[1.95(0.01,18.61)]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844、-4.835、-6.188、-7.838、-7.801、-6.074、-5.050、-5.050、-3.595、-5.397,均 P<0.001);复杂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β( OR=2.992,95% CI:.527~6.175, P<0.001)、IL-6( OR=3.852,95% CI:0.012~9.814, P<0.001)、IL-8( OR=3.526,95% CI:0.976~5.407, P=0.003)、IL-10( OR=2.443,95% CI:0.003~7.789, P=0.022)是焦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复杂组患者在减重术后3个月血清IL-1β、IL-4、IL-6、IL-8、IL-17、TNF-α、IFN-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251、-2.581、-5.511、-5.511、-3.710、-5.067、-2.984,均 P<0.05)。 结论:减重手术不但可有效减轻体重和缓解肥胖患者的焦虑状态,而且可以降低肥胖伴焦虑患者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减重与代谢手术患者术后胆石病发生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减重与代谢手术患者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及发生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中心行减重与代谢手术的187例病态肥胖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未预防性服用熊去氧胆酸,在术前均行腹部超声及MRI检查,术后均行至少一次的腹部超声或MRI检查。比较不同减重与代谢手术术式术后患者新发胆囊结石和胆泥的发病率及发生时间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四分位数 M( P25, P75)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Bonferroni校正用于两两比较。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2020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7.0(22.0,31.0)个月。减重与代谢手术后新发胆囊结石的患者数为34例,发病率为18.2%(34/187),其中接受LSG、LRYGB、LOAGB手术及LOAGB修正手术者发病率分别为18.0%(30/167)、22.2%(2/9)、11.1%(1/9)、50.0%(1/2)。术后发生胆泥的患者数为18例,发病率为9.6%(18/187),其中接受LSG、LRYGB、LOAGB手术者发病率分别为8.4%(14/167)、22.2%(2/9)、22.2%(2/9)。术后新发胆囊结石患者的体重下降率和体重指数下降率分别为21.4 (18.7,23.6)%、21.4(18.6,23.5) %。术后新发症状性结石3例,发病率为1.6%(3/187),3例均行LSG手术。术后发生胆泥及胆囊结石的时间分别为85.5(28.8,98.8) d和103.5(93.0,179.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 结论:在无药物干预下,减重与代谢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8.2%(34/187),需临床密切关注。腹部超声检查及上腹部MRI平扫T2WI序列,可帮助明确诊断胆囊结石并监测其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