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第16期)——左肾肉瘤样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报道一例因血尿确诊肾肉瘤样癌的病例。患者因"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1月余"在茂名市人民医院就诊。泌尿系CTU提示左肾团块状占位,肿瘤与感染性病变待鉴别;左肾上腺局部增粗,未除外增生。CTA图像示病灶乏血供,由左侧肾动脉分支供血。经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专家建议行肾穿刺活检术明确肿物性质。穿刺结果回报提示穿刺组织内见异形梭形细胞伴坏死,符合恶性肿瘤,倾向肉瘤样改变。综合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专家的意见,成功为患者行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左肾上腺切除术。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复查肾功能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因此针对肾肉瘤样癌等术前不能明确诊断的肾占位病变,可以考虑穿刺活检以获得明确的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肾肉瘤样癌侵袭性强,建议行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必须进行严密随访。Ⅱ期以上的肿瘤患者可考虑联合靶向、免疫治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腹水为主要特征的Castleman病16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以腹水为主要特征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旨在提高对此类Castleman病的诊治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23年1月湘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以腹水为主要特征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并对至今国内外报道的10例以腹水为起病特点Castleman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文16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6例。16例均以腹胀为首发临床表现,伴有多发淋巴结肿大及脾脏增大。6例本院病例血红蛋白为(95.8±15.1) g/L,白蛋白为(31.7±5.0) g/L,血沉为(28.8±9.83) mm/h。腹水细胞总数为(370±190.5)×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腹水白蛋白定量为(25.4±5.6) g/L。10例文献报道患者血红蛋白为(103.8±15.5) g/L,白蛋白为(30.3±4.8) g/L,血沉为(34.1±8.6) mm/h。腹水细胞总数为(184.4±110.1)×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腹水白蛋白定量为(22.9±7.5) g/L。16例腹水CEA及细胞学检查阴性。16例病理分型为混合型5例,透明血管型4例,浆细胞型5例,未分型2例。4例单用激素治疗,症状可缓解。6例行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随访1年,腹水多数可控制。结论:以腹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Castleman病有以下几个特征:男性病例多见;首发表现为腹胀,可伴有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血沉增快;腹水以低细胞数、较高蛋白定量和李凡他试验阳性为其特点。Castleman病诊断依据为病理组织学检查。激素和CHOP方案短期缓解症状较好,但长期效果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泡灌洗液RASSF1A及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大鼠肉瘤(rat sarcoma,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 association family 1 isoform A, RASSF1A)和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rt stature homeobox 2, 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9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恶性肺结节54例为观察组,良性肺结节36例为对照组,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及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比较两组甲基化阳性率,分析肺泡灌洗液甲基化检测对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特征、径向超声特征及甲基化指标中筛选预测因子,构建恶性肺结节预测模型。结果:观察组RASSF1A阳性22例(40.74%)高于对照组1例(2.78%)(P<0.01)、SHOX2阳性25例(46.30%)高于对照组2例(5.56%)(P<0.01)、RASSF1A及SHOX2两者阳性14例(25.93%)高于对照组1例(2.78%)(P<0.05)、RASSF1A或SHOX2阳性33例(61.11%)高于对照组2例(5.56%)(P<0.01);RASSF1A或SHOX2阳性诊断恶性肺结节的灵敏度61.11%、特异性94.44%。RASSF1A或SHOX2阳性33例(61.11%)高于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17例(31.48%)(P<0.05);RASSF1A或SHOX2阳性联合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72.22%;观察组径向超声特征中边缘连续比率81.40%、内部回声不均匀比率83.72%及低回声影比率72.09%高于对照组40.00%、40.00%、45.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基因甲基化、径向超声特征边缘连续及内部回声不均匀为预测恶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86。结论:RASSF1A联合SHOX2甲基化检测肺泡灌洗液用于恶性肺结节诊断具有价值,RASSF1A及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PTX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 PTX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骨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84例转移性NSCLC患者,NSCLC骨转移69例为观察组,NSCLC非骨转移115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PTX3表达水平。对比两组血清PTX3含量,分析血清PTX3表达与NSCLC骨转移的相关性,比较治疗前后NSCLC骨转移血清PTX3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判断血清PTX3对NSCLC骨转移诊断。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转移69例,对照组淋巴结转移40例、肺转移31例、脑转移21例、肝转移14例、肾上腺转移12例。观察组血清PTX3 104.80(175.48)ng/ml高于对照组21.48(22.02)ng/ml(P<0.05)。血清PTX3表达与NSCLC骨转移者性别、年龄、癌症史、吸烟指数、BMI指数、病理类型、原发灶位置、单器官转移、转移灶数量、骨转移性质、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NSCLC骨转移血清PTX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X3诊断NSCLC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95%CI:0.802~0.919),最佳诊断截断值为35.385 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和0.748。结论:血清PTX3高表达与NSCLC骨转移密切相关,对NSCLC骨转移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脊髓室管膜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脊髓室管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上皮性肿瘤,也属于最常见的脊髓髓内肿瘤之一,发生在所有年龄段.与颅内室管膜瘤相比,脊髓室管膜瘤的发生率较低,预后较好.这些肿瘤具有多种类型和亚型的广泛异质性.由于肿瘤的异质性,患者的预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本文从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对脊髓室管膜瘤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股沟斜疝并腹腔游离体超声表现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报道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并包裹一枚腹腔游离体的罕见病例,该病例声像图特征典型并得到术后病理证实。腹腔游离体临床罕见,腹腔游离体随大网膜以腹股沟斜疝的形式出现增加了诊断的难度。超声医师需要对腹腔游离体及腹股沟斜疝的声像图特点充分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常见病症,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有进展,但争议犹存。南方护骨联盟专家组根据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发布了2023年前列腺癌骨转移专家共识,提炼了七大亮点。一、强调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及相关评估和防治:晚期治疗影响骨健康,特别是内分泌治疗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新型抗雄药物。建议对患者行骨质疏松评估和骨折预防。二、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优势互补诊断骨转移:X线平片适合诊断骨折和骨质破坏,但敏感性较低;CT对细微骨质变化敏感,特别是骨皮质破坏;MRI对评估转移灶与邻近软组织的关系,脊柱转移瘤和脊髓受压情况敏感且特异;SPECT骨扫描是筛查首选;18F-FDG和18F-NaF PET-CT诊断骨转移优于SPECT,18F/68Ga-PSMA PET/CT则更优。三、骨穿刺活检的应用场景:(1)怀疑骨转移但无骨质破坏的孤立病灶;(2)未进行前列腺原发或转移病灶病理检查的mCRPC患者,需要病理证实以进行化疗或放疗;(3) mCRPC患者行骨转移灶活检以进行病理和基因检测,指导精准治疗。四、强调调整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均衡饮食,保持钙平衡;科学锻炼,维护骨骼健康;良好生活习惯,多晒太阳;注意防跌。五、合理应用骨保护剂:分为mHSPC和mCRPC两个阶段,存在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高的mHSPC患者,推荐规律使用地舒单抗(60 mg/6月)、或者唑来膦酸(4~5 mg/年);存在骨转移的mCRPC,推荐地舒单(120 mg/4周)、或者唑来膦酸(4 mg/3~4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2年。六、核素诊疗一体化:核素治疗分为α粒子和β射线,目前有锶-89(89Sr)、镭-223(223Ra)和PSMA介导的核素靶向治疗药物。锶-89(89Sr)虽然能止痛,但因骨髓抑制副作用大,不被推荐用于前列腺癌。镭-223(223Ra)不仅能止痛,还能延长生存期,适用于特定条件的mCRPC患者。PSMA介导的177Lu-PSMA-617治疗,可提高中位生存时间4个月。七、局部治疗,非必要,很重要:外放疗能缓解骨痛、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手术旨在增强骨骼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控制局部肿瘤。手术包括脊柱、四肢和骨盆转移瘤手术,需警惕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负压抽吸活检针在肝困难病灶活检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负压抽吸活检针在肝困难病灶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肝肿物消融并穿刺活检术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66例,女15例;年龄30~73岁,中位年龄58岁。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Sonopsy-C1型18 G负压抽吸活检针穿过同轴针以不同角度来回抽吸取材,取材1~4次,获得满意组织,累计组织长度大于20 mm,10%福尔马林液固定,送病理学检查。再将微波或射频针通过同轴针消融病灶及烧灼针道,防止针道出血。根据病灶的大小和位置特征,将病灶分为困难组和非困难组。比较两组的基线情况和结局指标。两组标本长度等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81例患者90个病灶,其中困难组59例,64个病灶;非困难组24例,26个病灶。困难组邻近重要部位距离为0(0,2)mm,明显小于非困难组的11(9,15)mm(Z=-7.767,P<0.05)。两组活检成功率和病理诊断率均为100%,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两组病灶最大径、病灶邻近部位、活检次数、标本最大长度和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小病灶或紧邻危险部位的困难病灶,超声引导下使用负压抽吸活检针手动取材,既可在不增加取材次数的情况下取得足够行病理诊断的组织,又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Ras相关区域家族10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RASSF)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RASSF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RASSF1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石蜡组织和血液中RASSF10蛋白表达,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SPCA-1中RASSF10 mRNA及蛋白(z=21.38、33.14,均 P<0.05)、在 NCI-H157 中 RASSF10 mRNA 及蛋白(z=56.73、56.34,均 P<0.05)均低于非肿瘤细胞株.MSP 发现RASSF10在SPCA-1和NCI-H157细胞株启动子区甲基化,用5-氮杂-2'-脱氧胞苷处理后,RASSF10在SPCA-1和NCI-H157细胞株中mRNA和蛋白(t=18.14、56.13,均P<0.05)的表达增加.RASSF1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组织中和血清中RASSF10的低表达密切相关(x2=19.271、4.831,均P<0.05).预后多因素分析石蜡组织中RASSF10表达(HR=0.508,P<0.05)和N分期(HR=1.839,P<0.001)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RASSF10表达与肿瘤直径(x2=4.787,P<0.05)、气道内播散(=15.618,P<0.001)和N分期(x2=11.588,P<0.01)密切相关.结论:RASSF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降低,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是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合并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诊治及疗效。方法:回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肝PECom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表现及诊治经过,并文献综述。患者女,46岁,主诉"间断性腹胀1个月"于2022年1月19日入院。查体腹部无阳性体征。肝功能无异常,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2.43×1012/L,示贫血。肝脏CT检查考虑肝内多发富血供占位,部分囊变,不除外恶性肿瘤。肾脏和肺CT平扫检查发现双肾有多发混杂密度,双肺有多发囊性病变。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结果: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会诊,初步诊断贫血与肝PEComa有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PET-CT检查示肝脏部分病灶内有血肿存在。于2022年1月25日患者行肝左外叶切除、肝右叶部分切除和胆囊切除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发热、腹痛,于术后5 d出院。病理诊断为肝PEComa,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少见,局部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检测HMB-45(+),MelanA(弱+),SMA(灶+),Ki-67 5%(+),CD34(血管+),CD68(弱+)。截止至投稿日期,术后18个月无复发。结论:肝PEComa是一罕见病,临床无典型特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手术治疗作为治疗首选,术后应重视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