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愈瘿散外敷联合黄连上清丸治疗以颈前疼痛为主诉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致痛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愈瘿散外敷联合黄连上清丸内服治疗以颈前疼痛为主诉的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致痛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以颈前疼痛为主诉的SA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愈瘿散外敷联合黄连上清丸内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镇痛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颈前疼痛的镇痛起效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包含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致痛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前列腺素E 2(PGE 2)、一氧化氮(NO)]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 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41/50)]( 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SF-MPQ中各部分(PRI、VAS、PP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且均以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均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1β、PGE 2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以上血清致痛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均显著下降(均 P<0.05),血清SOD、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均 P<0.05);且均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低于对照组[16.00%(8/50)]( P<0.05)。 结论:愈瘿散外敷联合黄连上清丸内服治疗以颈前疼痛为主诉的SAT的总体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与其显著下调患者血清相关致痛因子表达水平以及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郭志华基于"痰、瘀、虚"诊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郭志华认为气滞痰瘀互结于颈前为本病之标,心失所养、心阳温煦失司是本病之本,气机升降失常贯穿发病全程.治疗上,一方面确立调畅气机、清化痰瘀、温通心阳、健运中焦的治法治则,且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辨病施治合并甲状腺疾病;另一方面坚持三因制宜,注重调摄患者生活、情志,以提升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肾论治甲状腺癌术后的理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碘-131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等,经西医基础治疗后常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这些症状.文章分析了甲状腺癌术后的病因病机,从肾的生理功能着手,阐明了甲状腺癌术后从肾论治的理论依据,介绍了从肾论治甲状腺癌术后的辨证分型、治法治则、方药及加减,为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不适症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扶正消瘿汤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巨大甲状腺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研究扶正消瘿汤联合微波消融术(MWA)治疗巨大甲状腺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巨大甲状腺囊肿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经MWA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扶正消瘿汤,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囊腔体积、囊肿缩小率、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囊腔体积为(3.14±0.37)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88±0.33)mL,囊肿缩小率为(88.64±4.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4.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T3,FT4分别为(4.76±0.38)pmol/L、(13.94±3.35)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0.21)pmol/L、(11.12±3.23)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SH、IL-6、CRP、TNF-α水平分别为(2.35±0.22)μIU/mL、(5.29±1.06)ng/L、(6.25±0.81)mg/L、(25.42±3.5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0.34)μIU/mL、(8.66±1.94)ng/L、(10.73±1.19)mg/L、(32.24±4.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和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消瘿汤联合MWA治疗巨大甲状腺囊肿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改善炎症反应,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扶正消瘿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扶正消瘿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T)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H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瘿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体积、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三/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球蛋白抗体(TGAb)]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56%,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甲状腺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观察组甲状腺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IL-12、TNF-α、TSH、TPOAb、TGA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FT3、FT4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IL-6、IL-12、TNF-α、TSH、TPOAb、TGA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休息后,均自行恢复.结论:扶正消瘿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HT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健脾消瘿方对桥本甲状腺炎模型小鼠Th1、Th17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探讨健脾消瘿方是否通过调控辅助性T细胞(Th)比例改善桥本甲状腺炎(HT).方法:将40只雌性CBA/J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健脾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小鼠采用皮下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联合高碘水喂养诱导HT模型.造模结束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每天给予0.5 mL饮用水灌胃,健脾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天给予健脾消瘿方颗粒剂水溶液(剂量分别为8.632 g/kg、17.264 g/kg、34.528 g/kg)灌胃,连续6周.干预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7(IL-17)、T-bet、RORγ-t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组织T-bet、RORγ-t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消瘿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POAb水平显著降低(P<0.05),健脾消瘿方低、高剂量组小鼠的TGAb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②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消瘿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FT3、FT4水平明显上升(P<0.05).③健脾消瘿方可改善HT模型小鼠的甲状腺滤泡结构和滤泡胶质,使滤泡形态趋于规则,减轻甲状腺滤泡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程度.④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外周血Th1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健脾消瘿方低、高剂量组小鼠的Th17比例亦显著降低(P<0.05).⑤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脏组织T-bet、RORγ-t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健脾消瘿方高剂量组的T-bet、RORγ-t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健脾消瘿方中剂量组的T-bet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⑥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消瘿方各剂量组小鼠的TNF-α、IFN-γ、IL-17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脾消瘿方能通过下调Th1、Th17的转录分化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H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以良性结节多见.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主要采用定期随访、药物及手术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依照本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中医将其归属"瘿病""瘿瘤"范畴,中医治疗在缩小结节体积、纠正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日益明显.本文对甲状腺结节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选方用药、中医外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中医治疗经验,以期为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黄平从脾肺-标本论治甲状腺癌术后声音嘶哑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介绍黄平教授从脾肺-标本论治甲状腺术后声音嘶哑的临床经验.声音嘶哑是甲状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黄平教授认为,基于藏象经络关系,咽喉与脾(胃)肺关系密切,是从脾肺论治甲状腺癌术后声音嘶哑的理论依据.术前瘿瘤造成的虚劳状态,术中切割、缝合导致的经脉损伤、出血,术后核素放疗,加上顾护失当,均可致气血津液损耗.甲状腺癌术后声音嘶哑可从发声脏腑入手,以脾肺为核心,以声音嘶哑为标,以正虚邪恋为本治疗原则,以补中益气汤或麦门冬汤为基础进行辨证施治,多能获得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清肝散结消瘿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及初步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究清肝散结消瘿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肝经郁热、脾虚痰凝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患者意愿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各35例.2组均限碘饮食,药物组予清肝散结消瘿颗粒,每次1袋,2次/d,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同期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TPOAb、TGAb)、甲状腺体积及峡部厚度,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IκB激酶α(IKKα)、核因子κB抑制蛋白A(IKB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监测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5.71%(30/35),对照组为20.00%(7/35),药物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药物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峡部厚度均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药物组中医症状积分、甲状腺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TPOAb滴度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IKKα、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组,IKBα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药物组治疗后IKKα、TNF-α水平下降,IKBα水平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药物组IKKα、TNF-α低于对照组,IKBα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不良事件.结论 清肝散结消瘿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可降低抗体滴度水平、减轻甲状腺肿大及峡部厚度、降低中医症状积分,临床安全有效,其可能是通过干预NF-κB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阴火理论"探讨良性甲状腺结节新生血管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甲状腺结节因检出率增高而受到广泛关注,血管新生导致的结节异常生长是重要机制.甲状腺结节归属中医"瘿瘤"范畴,传统观念认为本病发生责之于有形实邪痰、瘀,缺乏对甲状腺结节生长这一关键病理过程的动态论述.高天舒教授根据《脾胃论》"阴火理论"认为饮食劳倦、七情内伤致脾胃虚弱,阳气郁闭于内,血液壅滞于外,痰瘀互结阻络,产生虚滞之火上乘颈部,局部组织生成新血管,促进甲状腺结节生长,日久变证丛生.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指导原则,注重补脾益气,潜降阴火,通过健脾升阳,消散内伤虚滞之火,抑制良性甲状腺结节内血管新生.本文旨在基于"阴火理论"从血管新生探讨甲状腺生长的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