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解读: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评估和监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进行了更新,制定了《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以下简称2022版胃炎指南)。2022版胃炎指南针对慢性胃炎的九方面临床问题,提出了53项推荐意见。现对2022版胃炎指南中有关萎缩性胃炎的癌变风险分层、内镜监测策略等内容作一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内镜诊断和分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GIM)是一种癌前组织病理学改变,其临床意义在于对胃癌发生风险的提示,有着大面积肠上皮化生背景的胃黏膜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另外,不完全型GIM与肠型胃癌相关。因此,GIM的内镜下监测对及时发现和管理早期胃癌具有重要意义。可操作的GIM胃癌风险评估分级提供了较好地针对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癌变风险评估,但每次评估需要标准的活检,增加了损伤风险,GIM内镜分级在此背景下被提出,但其应用受内镜诊断GIM的准确性和临床使用的便捷性所制约。笔者分析了各类内镜下诊断技术对GIM的诊断效果,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识别GIM面积,综述EGGIM评分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胃炎评价系统及基于肠化的胃炎评价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胃炎评价(operative link on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系统及基于肠化的胃炎评价(operative link on gastritis assessment based on intestinal metaplasia,OLGIM)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癌变的风险预测价值,以及可能的其他胃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经内镜结合病理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化的643例患者资料。标准胃镜检查评估有无萎缩及其范围,病理证实并评估萎缩、肠化严重程度,以及有无上皮内瘤变。采用OLGA及OLGIM系统进行萎缩和肠化分期,比较OLGA和OLGIM低分级与高分级患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检出率。结果:OLGA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13.89%,10/72)显著高于低分级患者(3.85%,22/571, χ2=13.618, P<0.001);OLGIM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13.41%,11/82)显著高于低分级患者(3.74%,21/561, χ2=14.150, P<0.001);OLGA与OLGIM均为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进一步升高[21.21%(7/33)比4.10%(25/610), χ2=19.389,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LGA、OLGIM高分级患者发生HGIN的危险度是低分级患者的2.640倍(95% CI:1.083~6.439, P=0.033)及2.747倍(95% CI:1.156~6.528, P=0.022),OLGA与OLGIM均为高分级患者,比值比为6.300(95% CI:2.497~15.897, P<0.001)。 结论:OLGA与OLGIM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癌变风险预测价值,是患者进行胃镜精查和制定随访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解读: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评估和监测
编辑人员丨2024/7/6
202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进行更新,制定了《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上海)》(以下简称2022版胃炎指南).2022版胃炎指南针对慢性胃炎的九大类临床问题,提出53项推荐意见.本文就2022版胃炎指南中有关萎缩性胃炎的癌变风险分层、内镜监测策略等内容作一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高危型HPV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致瘤的机制已经被阐明,高危型HPV感染可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如宫颈癌等.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常见,然而仅有少数发生恶性肿瘤,因此对其感染后致瘤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肿瘤发生的前提,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是导致HPV不能被及时清除而造成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毒的类型是导致被感染的上皮细胞癌变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和哥本哈根指数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模型(ROMA)和哥本哈根指数(CPH-I)在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60例卵巢癌患者纳入癌变组,6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纳入瘤变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人纳入正常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水平,计算ROMA和CPH-I值,判断诊断效果.结果 癌变组的HF4和CA125水平均高于瘤变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变组与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的ROMA和CPH-I值都高于瘤变组与正常组,瘤变组的ROMA和CPH-I值也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HF4、CA125、ROMA和CPH-I鉴别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1.7%、73.3%、95.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分别为88.3%、85.0%、81.7%和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MA和CPH-I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均优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CA125和HF4,是较为客观的风险评估工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白细胞、血糖血脂等检查指标与结肠息肉良恶性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在结直肠腺瘤与腺癌患者中,性别、年龄、个人生活习惯(嗜烟嗜酒)、既往患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与肿瘤良恶性是否存在关联.同时,分析血常规的相关参数及血糖血脂水平在两者之间的差别,从而找出更快速且简便易行的参数来作为预估结直肠息肉的良恶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75例结直肠腺瘤与腺癌患者(其中包括558例腺瘤与117例腺癌)的临床及病理检验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个人史(嗜烟、嗜酒)、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检验指标:血常规(包含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分析这些指标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别.同时将腺瘤分为三型: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比较三种亚型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临床资料中,发现年龄、有高血压病史者与结直肠腺瘤与腺癌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而嗜烟、嗜酒、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在两者之间未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患者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在两者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糖及血脂的各项指标中,除载脂蛋白A1外,其它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腺瘤的三种亚型各指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腺瘤与腺癌患者中,年龄、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史、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在两者中存在明显差异,可将这些指标作为腺瘤癌变风险评估的参数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炎症性肠病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风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慢性疾病,除了肠道症状以外还有肠道外其他临床表现.IBD继发机会性感染、穿孔、狭窄、癌变等已有诸多报道.随着IBD并发心血管事件报道越来越多,且研究存有争议,而临床医生也对其风险评估和重视不足.本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就IBD心血管风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让临床医生对其风险熟悉并结合临床制定好个体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汕头市妇女HPV-52感染与 宫颈鳞状上皮 病变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汕头市妇女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主要亚型,及其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致病特点及风险分析.方法:收集2015~2018年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同时进行HPV分型检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LCT)检查的病例37700例,及其中3924例进行宫颈活检的病例.HPV分型检测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试剂盒,包含15种高危HPV,即HPV-16、-18、-31、-33、-35、-39、-45、-5l、-52、-53、-56、-58、-59、-66和-68;6种低危型HPV,即HPV-6、-11、-42、-43、-44、CP8304.细胞学检查按照伯塞斯达系统(TBS)分级(2014版)标准进行分类,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使用SPSS 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频数分布进行统计,风险评估采用卡方检验2×2列表.结果:37700位LCT检查病例中HPV-52总感染率为3.55%(1338/37700),HPV-52单一感染882例,HPV-52多重感染(指两种及以上HPV亚型感染)456例,其中包含两重感染313例,三重及以上感染143例,HPV-52多重感染最常见的3种亚型分别是HPV-58/52(12.46%,39/313)、HPV-53/52(11.18%,35/313)、HPV-16/52(11.18%,35/313).HPV-52多重感染患者LCT筛查结果出现ASC-US及以上病变尤其是HSIL中,最多见型别为HPV-16/52.宫颈活检结果风险分析显示,与HPV-52单一感染比较,HPV-52/16多重感染患HSIL/SCC风险增加(P<0.01,OR=8.27),并且增加HSIL发展到SCC的发病风险(P=0.01,OR=12.65).与包含HPV-52但不包含HPV-16的多重感染比较,HPV-52/16多重感染增加患HSIL或者SCC风险(P<0.01,OR=3.36),并且增加HSIL发展为SCC的风险(P=0.03,OR=1.29).结论:HPV-52是汕头市妇女最常见的HPV感染宫颈亚型,但患者主要发生HSIL病变,当合并HPV-16感染时增加癌前病变及癌变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对胃高危萎缩黏膜癌变的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木村-竹本(Kimura-Takemoto)分类法与OLGA分级系统评估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相关程度及影响其一致性的因素,推广应用Kimura-Takemoto分类法评估CAG的严重程度,以达到低创伤、高效率检查高危萎缩黏膜,预防早期胃癌的目的.[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行胃镜检查且镜下评估为CAG的82例患者,应用Kimura-Takemoto分类法进行镜下萎缩程度分级,依据新悉尼系统标准予病理活检后,采用OLGA评估系统,结合胃黏膜萎缩程度进行分期.最后分析2个评估系统的相关性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Kappa一致性检验,Kimura-Takemoto分类法与OLGA系统对CAG的诊断结果具有中度相关性(R =0.541,P<0.001)及中等一致性(Kappa=0.433,P<0.001).其中Kimura-Takemoto分型中O2~O3重度萎缩黏膜对应OLGA分级系统中Ⅲ、Ⅳ期中的CAG患者癌变风险较高,O2~O3(Ⅲ/Ⅳ)组别中27例患者,有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癌(其中1例胃窦部癌浸润至sm2,追加外科手术).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p感染是影响2个系统诊断结果一致性的唯一独立因素(OR=2.955,95%CI1.150~7.592,P<0.05),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家族史等对2个评估系统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Kimura-Takemoto分类与组织学上OLGA系统分期评估CAG的程度,具有中度相关性及一致性,故临床上可应用Kimura-Takemoto分类法低创伤、高效率评估背景黏膜,重视O2~O3(Ⅲ/Ⅳ)期的萎缩黏膜,达到快速筛查上消化道早癌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