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芩承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与治疗14 d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613, P<0.05)。联合组腹胀缓解[(2.61±0.32)d]、腹痛缓解[(4.78±1.24)d]和肠鸣音恢复时间[(1.96±0.37)d]均快于对照组[(5.23±1.21)d、(8.63±1.49)d和(4.12±1.1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655、11.058、9.801,均 P<0.05)。联合组治疗14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29.74±6.13)ng/L]、白细胞介素6[(35.46±8.71)ng/L]和C反应蛋白[(62.13±10.48)mg/L]均低于对照组[(49.65±8.76)ng/L、(59.73±6.63)ng/L和(98.74±15.36)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368、12.345、10.962,均 P<0.05)。联合组治疗14 d血浆二胺氧化酶(DAO)[(1.72±0.62)ng/L]、D-乳酸[(7.85±1.43)mg/L]和内毒素[(2.13±0.46)Iu/L]均低于对照组[(3.20±0.56)ng/L、(11.27±3.10)mg/L和(4.25±0.51)Iu/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863、5.578、17.186,均 P<0.05)。 结论: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细胞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S100A1蛋白、核因子-kβ p65、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患者血浆S100A1蛋白、核因子-kβ p65(NF-kβ p65)、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0年4-1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AICI组)141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20例,AICI组根据梗死灶的体积分为小梗死灶组(SCI组)78例、中梗死灶组(MCI组)32例和大梗死灶组(LCI组)31例,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31例为对照组(HC组)。对比AICI组、TIA组与HC组S100A1、NF-kβ p65、IL-6水平及不同梗死体积亚组之间S100A1、NF-kβ p65、IL-6水平的差异,分析S100A1、NF-kβ p65、IL-6与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100A1、NF-kβ p65、IL-6对AICI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AICI组S100A1[(230.96±39.37)ng/L]、NF-kβ p65[(3.99±0.65)mg/L]、IL-6[(13.32±1.57)ng/L]均明显高于TIA组的(185.85±43.24)ng/L、(3.58±0.74)mg/L、(11.61±1.67)ng/L( t=4.95、2.39、4.14,均 P < 0.05)及HC组的(181.47±27.39)ng/L、(3.51±0.99)mg/L、(11.42±2.34)ng/L( t=6.54、3.32、5.55,均 P < 0.05);TIA组与H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LCI组S100A1[(254.25±37.07)ng/L]、NF-kβ p65[(4.41±0.45)mg/L]、IL-6[(14.00±1.40)ng/L]均明显高于MCI组的(225.42±30.92)ng/L、(3.85±0.64)mg/L、(12.77±1.31)ng/L( t=3.04、3.60、3.20,均 P < 0.05)和SCI组的(223.98±40.21)ng/L、(3.88±0.66)mg/L、(13.27±1.65)ng/L( t=3.79、4.01、2.25,均 P < 0.05),MCI组与SC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AICI患者S100A1、NF-kβ p65与脑梗死体积均呈正相关( r=0.24、0.27,均 P < 0.05),S100A1、IL-6与AICI患者入院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 r=0.24、0.28,均 P < 0.05);S100A1、NF-kβ p65、IL-6对AICI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8、0.667、0.75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1.03、3.50、10.79,相应灵敏度分别为95.0%、76.6%、97.2%,特异度分别为37.3%、45.1%、49.0%。 结论:AICI患者血浆S100A1、NF-kβ p65、IL-6水平明显升高,且与AICI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MPP患儿6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病情进展程度将MPP患儿分为急性期组( n=29)和恢复期组( n=31),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 结果:MPP急性期组IFN-γ、IL-4水平[(1 235.24±254.64)ng/L、(781.13±113.09)ng/L]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545.38±58.57)ng/L、(331.27±64.18)ng/L]( t=14.683、19.108,均 P=0.001)和对照组[(477.96±46.61)ng/L、(241.86±39.07)ng/L]( t=20.534、30.813,均 P=0.001),Th1/Th2水平[(1.65±0.37)]明显低于恢复期组[(1.97±0.42)]( t=3.123, P=0.003)和对照组[(2.28±0.56)]( t=5.405, P=0.001);MPP恢复期组IFN-γ、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t=5.729、7.805, P=0.003、0.001),Th1/Th2水平低于对照组( t=2.652, P=0.010)。 结论:MPP患儿存在Th2占优势的免疫失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AFRO综合征六例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TAFRO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4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明确诊断Castleman病患者31例,分析其中符合TAFRO综合征的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纳入TAFRO综合征诊断的患者6例(男5例),平均年龄41.5岁(27~59岁)。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热、血小板减少、多浆膜腔积液、器官肿大和(或)全身水肿、肾功能损害。1例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6例(6/6)白细胞介素6均升高,4例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查均升高,6例HIV均阴性,4例行人类疱疹病毒8检查均阴性,6例病理诊断中浆细胞型3例,混合型2例,透明血管型1例。2例患者行肾脏活检,1例符合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另1例为继发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行CHOP方案化疗,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单抗类药物治疗,其中1例5年后死于病情进展,另5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TAFRO综合征发病罕见,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早期识别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六例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以下简称人工肝)治疗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纳入2020年1月31日至2月1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病房收治的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其中重型3例,危重型3例。根据患者病情制订人工肝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结果:截至2020年2月24日,2例重型患者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9 d;2例危重型患者仍在院治疗中,1例死亡。3例重型患者均采用血液滤过治疗;2例危重型采用血浆置换+血液滤过治疗模式,1例采用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治疗前6例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为6.42、2.63、15.00、15.09、12.04和30.41,治疗后分别为4.77、6.05、4.86、5.43、32.77和23.46,变化无规律。6例患者淋巴细胞绝对数在治疗前偏低,中位数为382/μL,人工肝治疗后淋巴细胞绝对数上升,中位数为476/μL。检测3例危重型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2例在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分别从26 042.00 ng/L和282.03 ng/L下降至226.85 ng/L和26.15 ng/L,1例患者IL-6水平持续升高,从30.14 ng/L上升至709.25 ng/L,该例患者最终死亡。结论:人工肝治疗可改善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提升其淋巴细胞和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IL-6水平与疾病进展有关,或能作为早期鉴别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后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Th17/Treg失衡及TGF-β水平变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与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0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SIRS分为单纯COPD组(53例)和合并SIRS组(47例),选取同期50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检测并比较各组Th17、Tre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GF-β水平,分析患者Th17、Treg、TGF-β与炎症反应的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SIRS组患者PaCO 2>40 mmHg(1 mmHg=0.133 kPa)占比[65.96%(31/47)]、PaO 2≤70 mmHg占比[74.47%(35/47)]、CAT评分>20分占比[70.21%(33/47)]均高于单纯COPD组[33.96%(18/53)、49.06%(26/53)、39.62%(21/53),均 P<0.05]。3组Th17比例、Th17/Treg、CRP、IL-6、TNF-α、TGF-β水平相比,治疗前合并SIRS组>治疗前单纯COPD组>对照组(均 P<0.05);3组Treg比例相比,治疗前合并SIRS组<治疗前单纯COPD组<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合并SIRS组Th17比例、Th17/Treg、CRP、IL-6、TNF-α、TGF-β水平均高于单纯COPD组,Treg比例低于单纯COPD组(均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Th17比例、Th17/Treg、TGF-β水平与CRP、IL-6、TNF-α呈正相关,外周血Treg比例与CRP、IL-6、TNF-α呈负相关(均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aCO 2>40 mmHg、PaO 2≤70 mmHg、CAT评分>20分、Th17/Treg、Th17比例、Treg比例、TGF-β均是导致老年COPD患者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老年COPD患者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及TGF-β水平升高,且Th17/Treg细胞失衡及TGF-β水平升高与其疾病活动度及炎症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GF-β诱导肺脏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高表达IL-17D并促进MDSC募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TGF-β诱导肺脏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表达IL-17D,并促进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募集的关键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建立B16黑色素瘤细胞肺癌转移模型(肿瘤模型组),另设对照组,每组6只。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肿瘤小鼠肺脏CAF及其分泌IL-17D能力和MDSC比例的变化;采用ELISA和RT-qPCR检测肺肿瘤TGF-β水平的改变;FACS分选肺脏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对成纤维细胞分泌IL-17D、CCL2和CCL7的影响;Transwell检测TGF-β处理的肺脏成纤维细胞对MDSC的趋化作用。结果:肿瘤模型组肺脏CAF(CD45 -CD326 -CD31 -)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8.02±2.23)% vs. (7.35±2.14)%, t=9.956, P<0.001]。肿瘤模型组中CAF分泌IL-17D的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8.27±2.93)% vs. (19.04±3.16)%,t=5.995, P=0.001];肿瘤模型组肺脏MDSC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2.93±1.27)% vs. (8.21±1.40)%,t=4.804, P=0.009]。与对照组相比,肿瘤模型组肺脏TGF-β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均明显升高[(1 685.07±135.61)ng/L vs. (1 047.98±68.50)ng/L, t=5.051, P=0.002;2.17±0.03 vs. 1.00±0.05, t=51.237, P<0.001]。肺脏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TGF-β(0、5、10 μg/L)分别处理24 h后,其IL-17D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0.01、0.67±0.01、0.84±0.04,CCL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9±0.08、1.08±0.04、1.19±0.01,CCL7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3±0.05、0.65±0.04、0.74±0.03,随着TGF-β浓度升高,成纤维细胞IL-17D、CCL2、CCL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F=57.384, P<0.001; F=15.802, P=0.004; F=14.544, P=0.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TGF-β为0 μg/L),肺脏成纤维细胞经10 μg/L TGF-β处理24 h后,可促进肿瘤小鼠脾脏MDSC的迁移[(9.59±0.21)% vs. (2.14±0.24)%, t=6.585, P<0.001]。 结论:肿瘤微环境中TGF-β诱导肺脏CAF高表达IL-17D,是促进CCL2、CCL7表达和MDSC迁移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3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分为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每组31例。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患者接受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接受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分析患者神经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析两组患者认知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脑脊液恢复时间、置管时间[(1.78±0.37) h、(48.71±11.92) ml、(8.23±1.33) d、(2.22±0.92) d]低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5.05±1.22) h、(213.84±45.34) ml、(14.03±2.27) d、(4.58±1.2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290、19.610、12.270、8.470, P<0.05)。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1.29±4.26)%]高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76.42±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32, P<0.05)。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术后7 d神经功能评分(12.90±2.59)低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神经功能评分(20.3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220, P<0.05)。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7 d认知评分(24.96±2.57)高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术后7 d认知评分(18.77±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992, P<0.05)。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患者术后7 d血清TNF-α、IL-6、hs-CRP和PCT[(53.71±19.31) pg/ml、(51.29±12.62) pg/ml、(5.49±0.81) mg/ml、(4.24±0.76) mg/ml]低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79.00±11.33) pg/ml、(83.16±15.09) pg/ml、(8.67±0.92) mg/ml、(6.90±0.84) m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497、9.313、14.480、13.070, P<0.05)。 结论: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性高、创伤小,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和炎症指标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不同治疗策略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死亡危险因素,为临床CRAB血流感染的治疗选择、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CRAB血流感染的224例患者,根据患者自取标本日后28 d的临床转归,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AB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224例CRAB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121例(54.02%),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科,基础疾病以急性重症胰腺炎和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多见。死亡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480.40 ng/L(1 432.95 ng/L),高于存活组的107.05 ng/L(263.0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526, P<0.01);死亡组和存活组的降钙素原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81 μg/L (17.26 μg/L)和2.12 μg/L(12.74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验性使用无抗不动杆菌活性抗菌药物治疗组(单药或联合)、使用抗不动杆菌活性抗菌药物单药治疗组,以及使用至少含一种抗不动杆菌活性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7.14%(64/112)、45.68%(37/81)和64.52%(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30)。肾功能损伤[比值比(odds ratio, OR)=2.181, P=0.024]、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OR=20.376, P<0.01)是CRAB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CRAB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高,合并肾功能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更差,除早期有效抗感染外,还需实施个体化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患者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相关性视神经炎(NMOSD-ON)患者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冲击(IVMP)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眼科检查确诊的NMOSD-ON患者24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15例。依据外周血中水通道蛋白4(AQP4)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AQP4-IgG)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QP4-lgG阳性组、AQP4-lgG阴性组,分别为10、14例。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作为对照组。三组受检者年龄( F=0.639)、性别构成比( χ2=2.3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04、0.333)。患者均给予500 mg/d或1 000 mg/d的IVMP治疗。采集所有受检者外周静脉血,Luminex FLEX MAP 3D液相悬浮芯片检测系统定量分析血清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31、IL-33、IL-17A、IL-6、IL-21、IL-23、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水平。各组间差异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IVMP治疗前,AQP4-lgG阳性组、AQP4-lgG阴性组、对照组受检者血清IL-17A浓度分别为2.39、2.17、1.97 pg/ml;TNF-α浓度分别为5.60、4.17、5.89 pg/ml。与对照组比较,AQP4-IgG阳性组患者血清IL-17A浓度升高,AQP4-IgG阴性组患者TNF-α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2.720、10.900, P=0.040、0.039)。IL-17A、IL-6等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改变。IVMP治疗后,AQP4-lgG阳性组、AQP4-lgG阴性组患者血清IL-6分别为0.72、0.73 pg/ml;TNF-α浓度分别为4.17、3.88 pg/ml;IFN-γ浓度分别为2.15、2.55 pg/ml。与治疗前比较,AQP4-lgG阳性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8、-2.547、-2.201, P=0.008、0.011、0.028);AQP4-lgG阴性患者血清IL-6、TNF-α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1、-1.978, P=0.012,0.048)。 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影响NMOSD-ON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