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磁共振成像探讨肥胖患儿腹部脂肪与体格测量及代谢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探讨肥胖患儿腹部脂肪分布和含量并分析其与体格测量及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及内分泌科就诊的60例肥胖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性别、年龄,测量身高、体重、体成分、腰围、血压,空腹检查血糖、血脂、胰岛素以及肝脏B超,并计算体质指数Z评分(BMI-Z)、腰围身高比(WHtR)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腹部MRI扫描图像计算腹部皮下脂肪(SAT)含量、内脏脂肪(VAT)含量及腹部总脂肪(TAAT)含量,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肥胖患儿腹部脂肪组织含量与体格测评及其代谢紊乱指标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腹部不同部位脂肪预测其代谢紊乱的准确性。结果:60例患儿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9.2±1.4)岁。肥胖患儿腹部SAT、VAT及TAAT均与其BMI-Z( r=0.60、0.46、0.59)、体脂百分比( r=0.64、0.67、0.68)、WHtR( r=0.60、0.57、0.61)呈显著正相关(均 P<0.01);SAT和TAAT均与收缩压( r=0.47、0.49)、甘油三酯( r=0.33、0.35)、HOMA-IR( r=0.33、0.28)等呈正相关(均 P<0.05)。为校正各变量间的混杂干扰作用,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患儿腹部SAT、VAT及TAAT均与体脂百分比(β=0.59、0.66、0.65)及WHtR(β=0.53、0.63、0.59)相关(均 P<0.01)。ROC曲线显示,SAT对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评估性能更好,VAT则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评估性能更好(曲线下面积=0.68、0.69、0.69,95% CI 0.54~0.82、0.55~0.84、0.53~0.85, P=0.017、0.014、0.019)。 结论:肥胖患儿腹部SAT、VAT及TAAT含量与体脂百分比及WHtR密切相关,随腹部脂肪含量的增加,发生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增高,并呈现部位差异。临床评估肥胖患儿腹部脂肪预测代谢风险时,应在BMI-Z基础上,结合腰围和体成分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型糖尿病合并皮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皮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SIRS)以对皮下注射的胰岛素不敏感,对静脉输注胰岛素敏感为临床特点,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多见。本文报道1例长病程1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初期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难以控制,加量亦无效,给予静脉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平稳,考虑为SIRS,治疗方案调整为胰岛素肌肉注射后血糖控制平稳的诊疗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型糖尿病伴皮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性,20岁,糖尿病伴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6年。发病初期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佳,后停用胰岛素使用口服药治疗。近1年因血糖异常升高再次启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但超大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胰岛素轻度升高,未发现拮抗胰岛素激素水平增高的内分泌疾病,基因检测未见异常突变;静脉胰岛素输注可将血糖控制达标。最终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皮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使用二甲双胍、恩格列净联合肌肉注射胰岛素,患者血糖控制平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联合应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2例在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3种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调整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后取得了较好效果。例1为48岁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性肾病(G2A3)、高脂血症、肥胖、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伴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 1c)≥8.9%,无低血糖发生。治疗考量为降糖,使代谢指标全面达标,减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例2为67岁女性,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体重偏低,空腹血糖控制欠佳伴胰岛功能较差,HbA 1c≥7.7%,低血糖频发。治疗考量为降糖,使代谢指标全面达标,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2例患者采用口服二甲双胍0.5 g(3次/d),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0剂量单位(1次/d)起始皮下注射,例1还加用达格列净10 mg(1次/d),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剂量,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达标,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剂量分别调整为22、16剂量单位(1次/d)。对2例随访,患者治疗依从性好,无低血糖反应和明显胃肠道反应,3个月时各项代谢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HORT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治的1例PIK3R1基因突变致SHOR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女性,16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1年半”入院。患者出生时低体重,萌牙延迟,自幼身高偏矮,至今无月经来潮。查体可见身材矮小,体型消瘦,全身皮肤偏黑、粗糙、四肢多毛;额头膨隆,眼距增宽,眼窝深陷,嘴角下垂,下颌尖且短,双耳大且耳位低;全身皮下脂肪少,颈部呈黑棘皮样改变,双足短指畸形。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高雄激素血症,大剂量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携带PIK3R1基因杂合突变(c.1945C>T,p.Arg649Trp),诊断为SHORT综合征,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血糖达标。SHORT综合征是PIK3R1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司美格鲁肽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1例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司美格鲁肽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诊疗过程。患者为22岁女性,因月经紊乱7年,发现血糖升高1个月就诊。患者身高165 cm,体重87.5 kg,体重指数32.1 kg/m 2,腰围92 cm,臀围108 cm。门诊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长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未规范治疗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典型病例,门诊予以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0.25~1.00 mg,1次/周皮下注射联合吡格列酮15 mg、1次/d,二甲双胍1.0 g、2次/d口服治疗1年,最终达到糖尿病临床缓解,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体重及各项代谢指标达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白细胞介素-2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胰腺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信号通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1 d的SD大鼠按照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PCOS组,每组各10只。PCOS组大鼠皮下埋置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硅胶缓释管90 d。测定大鼠体质量,检测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IPITT),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IL-22和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胰岛素稳态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胰岛β细胞中IL-22受体1(interleukin-22 receptor 1,IL-22R1)的定位与差异性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IL-22、酪氨酸蛋白激酶1(Janus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OS组体质量[(420.50+10.26)g]明显高于对照组[(314.40+6.54)g, P=0.003],血清IL-22 浓度[(9.86±1.41)ng/L]低于对照组[(16.07±4.68)ng/L, P=0.038],PCOS 组FINS[(17.97±2.86)mU/L]、HOMA-IR (4.46±0.80)明显高于对照组[(13.05±2.12)mU/L, P=0.001;2.99±0.61, P=0.001]。PCOS组IPGTT 30 min、60 min、90 min血糖[(15.58±1.86)mmol/L、(10.71±2.07)mmol/L、(7.47±1.36)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54±1.60)mmol/L, P=0.010;(8.33±1.02)mmol/L, P=0.026;(6.28±0.72)mmol/L, P=0.013];PCOS组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1 248.71±164.23)mmol/(L·min)]明显大于对照组[(1 007.29±102.29)mmol/(L·min), P=0.010]。PCOS组IPITT 60 min、90 min、120 min血糖[(3.12±0.28)mmol/L、(2.62±0.17)mmol/L、(2.28±0.25)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0.28)mmol/L, P=0.031;(2.10±0.33)mmol/L, P=0.026;(1.90±0.24)mmol/L, P=0.033];PCOS 组胰岛素耐量AUC[(414.60±23.06)mmol/(L·min)]明显大于对照组[(359.40±39.95)mmol/(L·min), P=0.044]。免疫荧光染色显示,IL-22R1与INS在胰岛β细胞内共表达,PCOS组大鼠IL-22R1 表达(48.26±3.83)较对照组(63.44±2.66)显著降低( P=0.031)。PCOS组大鼠胰腺内IL-2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0.82±0.09、0.77±0.09)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01±0.06, P=0.025;1.01±0.07, P=0.015)。 结论:在PCOS大鼠胰腺中,IL-22通过影响STAT3信号通路活化,降低p-STAT3水平,参与IR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皮下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和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皮下胰岛素抵抗(SIR)是一种少见却被忽视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患者对皮下注射胰岛素严重抵抗而对静脉注射胰岛素敏感性正常。SIR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胰岛素在皮下降解加速或局部胰岛素源性淀粉样变可能是潜在机制之一。文献报道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持续静脉或腹腔内胰岛素输注、吸入胰岛素,但疗效不一,提示SIR病理生理机制复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拮抗剂对小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受体拮抗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PCOS模型,对照组给予标准饲料喂养.造模完成后,干预组给予GIP受体拮抗剂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8 d.每周称量小鼠体质量并记录.造模第7天起每天行阴道涂片检测动情周期变化.药物干预结束后,取尾静脉血,使用血糖仪检测FPG;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计算LH/FSH;ELISA法检测血清GIP及瘦素.取血后处死,采用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组织GIP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增加,动情周期紊乱;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体质量降低,动情周期部分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PG、FINS及HOMA-IR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FINS及HOMA-IR均降低(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LH、FSH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清T、LH、FSH降低(P均<0.05);三组LH/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瘦素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清瘦素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卵巢指数升高(P均<0.05),卵巢组织有明显多囊样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卵巢指数降低(P均<0.05),卵巢组织多囊样改变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卵巢GIP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清及卵巢GIP降低(P均<0.05).结论 GIP受体拮抗剂可减轻PCOS小鼠体质量,恢复动情周期,改善胰岛素抵抗,下调血清睾酮,一定程度上恢复PCOS小鼠卵巢多囊样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SIRT1/PGC-1α/Cyt C通路探讨养精种玉汤联合寿胎丸对PCOS-IR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 α)/细胞色素C(Cyt C)通路探究养精种玉汤联合寿胎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大鼠的影响.方法 取雌性SD大鼠110只,随机选取97只大鼠,以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及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PCOS-IR模型,其余大鼠作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2只.二甲双胍组给予0.265 g/kg二甲双胍灌胃,寿胎丸组给予12 g/kg寿胎丸灌胃,低剂量养精种玉汤组给予33 g/kg养精种玉汤灌胃,高剂量养精种玉汤组给予66 g/kg养精种玉汤灌胃,低剂量养精种玉汤+寿胎丸组给予33 g/kg养精种玉汤+12 g/kg寿胎丸灌胃,高剂量养精种玉汤+寿胎丸组给予66 g/kg养精种玉汤+12 g/kg寿胎丸灌胃,高剂量养精种玉汤+寿胎丸+EX-527组给予66 g/kg养精种玉汤+12 g/kg寿胎丸灌胃和5 mg/kg EX-527腹腔注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与腹腔注射,均1次/d,连续干预14d.记录大鼠的体重;血糖仪、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SIRT1/PGC-1α/Cyt 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GAUC、HOMA-IR、LH、T水平及卵巢组织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FSH、E2水平及卵巢组织中SIRT1、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大鼠卵巢组织呈多囊样病变,囊性扩张卵泡增多,卵泡体积增大,颗粒细胞排列疏松紊乱.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的体重下降程度较大(P均<0.05),FPG、GAUC、HOMA-IR、LH、T水平及卵巢组织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FSH、E2水平及卵巢组织中SIRT1、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大鼠卵巢组织多囊样病变减轻;高剂量养精种玉汤+寿胎丸组上述各项指标及卵巢组织多囊样病变改善更明显,而EX-527减弱了高剂量养精种玉汤联合寿胎丸对大鼠PCOS-IR进展的阻碍作用.结论 养精种玉汤联合寿胎丸可能通过调节SIRT1/PGC-1α/Cyt C信号通路改善PCOS-IR大鼠性激素水平,延缓PCOS-IR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