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尼克脑病的前庭功能异常表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韦尼克脑病(WE)患者的前庭功能异常表现,并探讨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眩晕中心的WE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学评估,治疗前除完善头颅磁共振、血清硫胺素水平检查外,并完成视频头脉冲检查(vHIT)、眼震视图检查及前庭双温试验。结果:12例患者均有饮食缺陷病史,其中8例酗酒。12例患者均有行走不稳,7例有头晕,8例出现振动性幻视。有眼肌麻痹者6例,12例患者均可见凝视诱发眼震。12例患者在治疗前vHIT均发现双侧水平半规管病理性扫视波,而垂直半规管仅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8例完善眼震视图检查,所有患者均可检测到双向水平凝视诱发眼震,其中3例伴有垂直眼震,扫视试验结果1例异常,平稳跟踪试验结果3例异常,视动性试验结果1例异常,双温试验结果均存在异常。 结论:WE患者可出现vHIT异常及双向水平凝视诱发眼震,类似前庭周围及前庭中枢同时受损的特殊异常表现。前庭功能检查有利于WE的诊断,适合于有营养障碍病史并出现头晕或行走不稳怀疑WE患者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夜间进场着陆任务的飞行员眼动特征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测飞行员在经历黑洞错觉时的注意加工特点,了解飞行成绩高分飞行员的眼动模式,为开展眼动注视点引导的飞行模拟训练提供量化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参与改装训练的飞行员作为受试者,将原始飞行成绩转换成百分等级,以飞行成绩的前10名为高分组,后10名为低分组,记录其在飞行错觉模拟器上完成夜间进场着陆任务时的眼动数据,分析模拟任务中眼动数据和飞行成绩的关系,并比较不同飞行成绩飞行员的眼动模式差异。结果:选取有效受试者36人。共计12个眼动指标与飞行成绩相关( r=0.334~0.398, P均<0.05),其中平显地平信息区的扫视脱离速度、平显速度信息区的注视总时长占任务总时长的百分比、地平仪完全注视的平均时间3个眼动指标可与飞行成绩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R2=0.422, F=7.77, P<0.001)。高分组飞行员对平显中的速度显示信息的完全注视总时长占任务总时长的百分比[(4.38±3.48)%]高于低分组[(1.7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5, P=0.045);高分组飞行员从平显地平信息区的扫视平均脱离速度[(358.85±171.40)°/s]高于低分组[(221.14±92.6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4, P=0.038)。 结论:夜间进场着陆任务中的眼动指标可作为飞行员在黑洞错觉模拟体验任务中的注意能力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伴发视阵挛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视阵挛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扫视侵扰类型,是多方向的无规则的无间歇期的连续性快速眼球运动,导致眼球固视维持障碍类似“跳舞”。报道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所伴发的视阵挛体征。该患者于病程第5周病情达峰,在非惊厥持续状态基础上出现视阵挛现象,伴口角及四肢频繁不自主抽动。在抗癫痫、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冲击等积极治疗下,视阵挛现象至病程第7周逐渐缓解。国内关于此类眼征的报道不多,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能的产生机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体征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诊断未用药帕金森病患者的眼球运动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新诊断未用药帕金森病患者的眼球运动特点及其与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新诊断的未用药帕金森病患者75例与同期当地社区招募的健康对照者46名。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视频眼震电图记录下的眼球运动评估,包括水平方向上视觉介导的反射性扫视(水平扫视)和平滑追踪运动(SPEM),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运动症状(Hoehn-Yahr分期、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冻结步态问卷)和非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问卷、16项气味识别测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汉化基础版、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紊乱筛查量表)的评估。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眼球运动参数的差异,包括水平扫视的潜伏期和精准度以及视标光点分别以0.1、0.2、0.4 Hz频率水平移动时的SPEM增益值,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与健康对照存在差异的眼球运动参数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分别对扫视潜伏期、扫视精准度、不同频率SPEM增益值等眼球运动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再将扫视潜伏期、扫视精准度和0.4 Hz改变最明显的SPEM增益值拟合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新发帕金森病组患者扫视潜伏期明显延长[(210.4±41.3)ms比(191.3±18.9)ms, t=-3.455, P=0.001]、扫视精准度降低(88.4%±6.8%比92.2%±6.1%, t=3.064, P=0.003)、SPEM增益值在0.1、0.2和0.4 Hz上与健康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0.68±0.15比0.74±0.14, t=2.261, P=0.026;0.72±0.16比0.79±0.16, t=2.704, P=0.008;0.67±0.19比0.78±0.19, t=2.937, P=0.004)。扫视潜伏期,扫视精准度,0.1、0.2、0.4 Hz频率SPEM增益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小于0.7,分别为0.641( P=0.010)、0.681( P=0.001)、0.616( P=0.032)、0.652( P=0.005)、0.660( P=0.003)。但拟合扫视潜伏期、扫视精准度和0.4 Hz改变最明显的SPEM增益值进行ROC分析时,区分帕金森病和健康对照的敏感度为80.4%,特异度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0.780, P<0.001)。帕金森病患者的扫视潜伏期延长与长病程相关( β=0.334,95% CI 0.014~0.654, P=0.041),SPEM增益值降低与患者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0.1 Hz: β=-0.004,95% CI -0.008~-0.001, P=0.036;0.4 Hz: β=-0.006,95% CI -0.011~-0.001, P=0.012)。 结论:新诊断未用药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眼球运动异常,但单纯依靠眼球运动参数尚无法充分区分帕金森病与健康对照。眼球运动异常可能与疾病的进展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急性单侧外周前庭功能下降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可定量评价受试者各半规管高频角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功能。临床发现,vHIT在不同急性外周前庭功能下降疾病中的结果可表现出异质性。如在前庭神经炎和亨特综合征患者中,病理性vHIT发生率最高的是水平半规管,且在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前庭代偿期间,病理性vHIT的增益和回复性扫视表现为不同的恢复特征;而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中,vHIT异常发生率最高的是后半规管,且后半规管的损伤与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预后有关。vHIT与其他前庭功能检查技术(如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综合应用可以为临床相关眩晕疾病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估和前庭康复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前庭神经炎不同时期的临床特征和处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前庭神经炎(VN)是一侧外周前庭功能急性损害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严重、持续性眩晕和不稳的一种急性前庭综合征。症状持续超过24 h,无听力下降和无其他局灶神经症状,体格检查显示单向水平略扭转自发眼震,眼震快相指向健侧,床旁甩头试验向患侧快速甩头时见纠正性扫视,姿势不稳易向自发眼震慢相侧倾倒。临床可将VN分为3期,2周内为急性期,2周至3个月为亚急性期,3个月以上为慢性期,不同分期其临床特征和治疗各不相同,同时也代表不同的前庭代偿机制。急性期患者表现为前庭静态症状,VN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鉴别诊断重点排除小脑后下和小脑前下动脉梗死,治疗应使用激素,前庭代偿以适应为主。亚急性期患者表现为前庭动态症状,治疗以使用促进前庭代偿药物和前庭康复训练,前庭代偿以感觉替代和适应为主。一些患者在慢性期已完成前庭代偿,临床几乎无症状体征,部分患者由于代偿不全或形成新的多感觉整合,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治疗包括解释、习服、认知-行为治疗和抗焦虑抑郁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与其他类型视标实时调节反应的差异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受检者在阅读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RSVP)与其他不同类型视标进行实时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测量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4—10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33例,年龄15~28(22.1±4.8)岁,等效球镜度(SE)为(-3.81±1.67)D。试验视标分为以下4类:RSVP、随机字符RSVP、马耳他视标和文本窗。每组视标试验时间为5 min,使用Grand Seiko WAM-5500红外验光仪进行实时的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的测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受检者阅读或者注视不同视标时调节参数的差异,使用配对 t检验比较试验初期10 s内与5 min内平均调节反应值的差异。 结果::5 min试验显示,与RSVP、随机字符RSVP和文本窗比较,马耳他视标调节反应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5, P=0.016; t=2.57, P=0.011; t=3.85, P<0.001);注视马耳他视标时,调节变异度大于阅读RSVP和文本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2, P<0.001; t=2.93, P=0.04)。调节微波动能量分析显示,与RSVP相比,注视马耳他视标时低频区能量明显增高( t=30.32, P<0.001);与RSVP相比,阅读文本窗时中频及高频区能量明显增高( t=32.41, P<0.001; t=38.26, P<0.001)。RSVP、随机字符RSVP及马耳他视标在最初10 s的调节反应均高于5 min内调节反应的均值( t=2.30, P=0.028; t=2.45, P=0.020; t=3.71, P=0.001)。 结论::阅读或注视不同类型的视标时,人眼的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存在差异。阅读或注视持续一段时间后,调节反应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最初的测量结果无法完全代表持续阅读或者注视时的调节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扫视对运动的影响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扫视作为一种快速眼球运动,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特异性表现,并且与异常步态及老年人跌倒具有高度相关性,目前并未受到足够关注。扫视是临床中评价患者功能不可或缺的客观指标之一,是改善步行与平衡的重要康复治疗要素。本文从扫视及扫视与运动相关的神经解剖通路、扫视对步行及平衡影响,以及异常扫视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几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分别进行阐述,强调了扫视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功能障碍分析及康复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斜视患儿知觉眼位和眼球运动与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间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斜视患儿知觉眼位、眼球注视运动和眼球扫视运动之间及其与阅读障碍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6年级斜视患儿共24例作为斜视组,同期门诊就诊的正常对照组14例。采用视感知觉检查系统评估知觉眼位偏移,Tobii Eye Tracker 5评估注视和扫视功能,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进行阅读障碍程度评测。组间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水平和垂直方向知觉眼位偏移、注视偏移、扫视偏移与阅读障碍量表得分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并对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斜视组知觉眼位明显偏移( P<0.001)。正常组水平扫视与垂直扫视呈较强正相关( r=0.81, P<0.001),斜视组呈中等正相关( r=0.64, P=0.001),且垂直扫视眼位偏移随着水平扫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2组水平注视与水平扫视呈中等正相关(正常组 r=0.64,斜视组 r=0.69,均 P<0.05),且水平扫视眼位偏移随着水平注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在斜视组中水平与垂直知觉眼位、水平注视与垂直注视、水平知觉眼位与水平注视、水平注视与垂直扫视、DCCC视知觉障碍分量表与垂直扫视呈中等正相关( r=0.70、0.66、0.52、0.43、0.47,均 P<0.05),且垂直知觉眼位偏移随着水平知觉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视知觉障碍量表得分随着垂直扫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 结论::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在眼位正常和眼位偏斜情况下均存在正相关性;知觉眼位偏移使水平注视、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彼此间存在更为明显的相互影响。在阅读障碍儿童、斜视儿童和正常儿童中均发现扫视运动的异常,本研究发现扫视垂直方向移位与DCCC分量表中的视知觉障碍分量表具有中等强度相关性,提示扫视功能可能可以作为评估儿童阅读能力的敏感指标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视频头脉冲试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是采用高帧率摄像头与陀螺仪分别记录受检者的眼球运动和头部运动,通过快速、小幅度的被动甩头动作,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刺激对应的三对偶联半规管(双侧外半规管,左前和右后半规管,右前和左后半规管),根据眼动和头动的增益值结合有无补偿性扫视,评估高频角加速度刺激下的半规管前庭眼动反射(angular vestibulo-ocular-reflex,aVOR)功能的检测技术 [1]。这是近年来用于临床前庭功能检查的新技术,与传统的aVOR检测手段如双温试验、旋转试验等相比各有优缺点 [2, 3],目前尚不能彼此替代,应互为补充,更全面地评价受检者半规管、前庭神经等aVOR通路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