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噪声降噪耳塞联合眼罩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白噪声降噪耳塞联合眼罩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4—1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ICU病房住院的患者13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第1组为3M耳塞+眼罩45例,第2组为白噪声降噪耳塞+眼罩46例,第3组为对照组45例。入组后第1天晚上,所有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第2天和第3天晚上,第1组佩戴3M耳塞和眼罩,第2组佩戴白噪声降噪耳塞和眼罩,第3组仅采用常规护理,不佩戴眼罩和耳塞。第2天和第4天上午评估患者基线期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第1组RCSQ中睡眠深度、睡眠潜伏期、夜间觉醒、重回睡眠、睡眠质量、夜间主观噪声感受和总分评分分别为(55.98 ± 19.65)、(57.66 ± 19.56)、(55.68 ± 16.25)、(58.17 ± 11.32)、(60.54 ± 16.33)、(60.65 ± 12.58)和(57.60 ± 17.21)分,第2组分别为(56.65 ± 18.36)、(61.33 ± 20.33)、(65.35 ± 23.22)、(60.36 ± 19.35)、(63.78 ± 20.36)、(66.56 ± 10.21)和(61.49 ± 17.52)分,第3组分别为(45.96 ± 17.79)、(48.36 ± 13.65)、(48.21 ± 13.49)、(51.36 ± 13.65)、(51.33 ± 16.45)、(43.06 ± 17.15)和(49.04 ± 15.32)分,3组间各维度及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4.33~8.35,均 P<0.05);第1组和第2组各维度及其总分均高于第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37~7.96,均 P<0.05)。干预后,第2组SAS评分为(43.32 ± 21.68)分,低于第1组的(57.75 ± 22.68)分和第3组的(60.65 ± 19.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9、3.99,均 P<0.05)。 结论:白噪声降噪耳塞或3M耳塞配合眼罩可有效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白噪声降噪耳塞配合眼罩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冷敷疗法缓解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疼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后眼罩冷敷缓解患者术后不适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之江院区行TPRK的患者87例(174眼),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冷敷组和对照组,2组均选取右眼进行观察。冷敷组在术后留观期间给予4 ℃冷藏硅胶眼罩冰敷袋,冷敷20 min,其余处理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药不冷敷。分别于术后2 h、1 d、2 d、3 d、5 d每天相对固定时间填写眼部不适感评分量表,包括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流泪、眼痛、眼痒、眼部分泌物等术后不适情况。并于术后5 d、12 d、1个月、3个月分别评估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SE)、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客观散射指数(OSI)等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2 h时,畏光、异物感、眼痛评分等指标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5.93, P<0.001; F=9.52, P=0.003; F=13.57, P<0.001)。2组间视物模糊、流泪、眼痒、眼部分泌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视物模糊指标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69, P=0.003),畏光、异物感、流泪、眼痛、眼痒、眼部分泌物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3、5 d所有不适症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 d、12 d、1个月、3个月,2组间角膜上皮愈合情况、UCVA、SE、Haze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2组间客观光学质量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TPRK术后冷敷疗法能够改善术后早期疼痛、畏光、异物感等刺激症状,但对术后远期视力恢复没有明显作用,且对术后角膜上皮修复、视觉质量恢复等无负面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功能早产儿声光防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有效的声光管理控制可缓解早产儿应激压力,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其近、远期神经发育。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眼罩存在不可循环使用、增加早产儿皮肤刺激及应激压力等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早产儿多功能声光防护罩,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职业风险防护结合柔性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职业风险防护结合柔性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工作人员29例,将2020年1~6月设为对照组,在管理工作中应用职业风险防护;将2020年7~12月设为观察组,联合应用柔性管理理念。对比两种管理方式下工作人员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防护行为和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定期体检概率、佩戴眼罩与口罩概率、穿戴长袖服装概率,消毒员上岗证概率,管理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联合应用职业风险防护和柔性管理理念可促进工作人员满意度的提升,使得工作人员主动采取防护行为,防范风险事件作用明显,可在此基础上提高管理质量,存在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豚鼠视网膜中m6A去甲基化酶AlkB同源蛋白5(ALKBH5)表达变化及其参与近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SPF级3周龄三色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实验组中眼罩遮盖右眼作为FDM组,暴露左眼为自身对照组。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1、2、3和4周时进行豚鼠眼生物学参数测量。采用带状光检影镜测量屈光度,采用A型超声仪测量眼轴长度。实验4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LKBH5在豚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豚鼠视网膜中ALKBH5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相比,实验2、3和4周,FDM组豚鼠近视屈光度明显增加,眼轴显著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LKBH5分布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其中以神经纤维层和RPE层为主。正常对照组、自身对照组和FDM组豚鼠ALKBH5蛋白相对荧光强度值分别为1.000±0.204、0.874±0.076和0.571±0.053,FDM组视网膜中ALKBH5蛋白荧光强度值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069, P=0.006; t=5.176, P=0.014)。造模后4周,FDM组豚鼠视网膜中ALKBH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FDM组豚鼠视网膜中m6A去甲基化酶ALKBH5表达下降,ALKBH5及相关m6A甲基化修饰可能参与了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视觉预处理对预防眼科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视觉预处理对预防眼科手术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双眼睑板腺囊肿切除术患儿132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6岁,体重11~21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3组:视觉预处理组(A组),患儿术前2 d接受眼罩覆盖双眼≥2 h/d;药物处理组(B组),患儿麻醉诱导时接受0.5 μg/kg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泵注15 min;对照组(C组),患儿以B组方式泵注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3组患儿术前改良耶鲁焦虑(the 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 m-YPAS)评分、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PACU疼痛发生率、谵妄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后1 h测定各组患儿的血浆皮质醇(cortisol, 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血糖(blood glucose, Glu)、心率和MAP。结果:3组患儿术前m-YPAS评分、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PACU疼痛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C组患儿拔管时间短于B组( P<0.05);A组、B组患儿PACU停留时间和谵妄发生率低于C组( P<0.05),但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麻醉诱导前3组患儿Cor、NE、Glu、心率、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 h,A组和B组Cor、NE、心率、MAP低于C组( P<0.05),但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Gl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前使用眼罩对双眼睑板腺囊肿手术患儿进行视觉预处理,能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发生率,减轻应激反应,与使用Dex效果相似,且拔管时间更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视网膜Sigma-1受体拮抗剂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视网膜Sigma-1受体拮抗剂N,N-二乙基-2-(4-甲氧基-3-苯乙基氧基苯基)乙胺盐酸盐(NE-100)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形成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健康21日龄三色豚鼠85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眼遮盖14 d组和眼遮盖11 d组,每组12只,其中正常对照组不予遮盖,眼遮盖14 d组用自制半透明眼罩连续遮盖豚鼠右眼14 d作为FDM模型组,眼遮盖11 d组同法连续遮盖右眼11 d后去遮盖3 d。将剩余49只豚鼠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FDM组10只、FDM+NE-100 6 μg组12只、FDM+NE-100 60 μg组10只、FDM+NE-100 600 μg组9只和FDM+生理盐水组8只。根据分组,FDM眼每天接受球周注射NE-100 6 μg、60 μg、600 μg和生理盐水各100 μl。采用红外偏心自动验光仪测定眼球屈光度;采用A型超声仪测量眼轴长度;采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神经视网膜的多巴胺含量。结果:各组间豚鼠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47.81、160.10,均 P<0.01),其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眼遮盖14 d组和眼遮盖11 d组豚鼠遮盖眼相对近视度数明显加深,眼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眼遮盖14 d组比较,眼遮盖11 d组相对近视度数明显较低,眼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正常对照组豚鼠Sigma-1蛋白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光感受器内节及少量内核层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眼遮盖14 d组豚鼠RGCs及光感受器内节Sigma-1蛋白染色增强,内核层Sigma-1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内、外丛状层也可见Sigma-1染色阳性细胞,Müller细胞染色尤为明显,在视网膜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眼遮盖14 d组比较,眼遮盖11 d组遮盖眼视网膜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FDM+NE-100 6 μg、60 μg和600 μg组豚鼠近视屈光度均低于FDM组,其中FDM+NE-100 60 μg、600 μg组豚鼠近视屈光度均低于FDM+NE-100 6 μ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FDM+NE-100 60 μg组视网膜多巴胺质量分数为(0.74±0.09) ng/mg,高于FDM组的(0.57±0.10) 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18, P<0.01)。 结论:视网膜Sigma-1受体拮抗剂对豚鼠FDM形成有抑制作用,这一调控作用与其引起视网膜多巴胺含量升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青光眼暗室试验眼罩的设计与介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暗室试验是一种对可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的常用诊疗手段,要求在绝对暗室中进行,且不能挤压眼球。目前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掣肘因素,如场地限制、存在安全隐患、患者体验感差等。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设计了一款体积小巧、透气性好、封闭严密、具有自动计时及提醒功能的暗室试验眼罩,以协助临床青光眼疾病诊断,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眼点阿托品后提高弱视儿童眼罩遮盖的依从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健眼点阿托品后能否提高患儿对眼罩遮盖的依从性,探寻解决眼罩遮盖依从性差的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河南省濮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初次配镜的单眼弱视儿童136例,弱视眼戴镜视力≤0.3,年龄7~9岁。在讲明2种方法的优缺点之后依据家长自愿选择的原则,根据遮盖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在每天用眼罩遮盖不少于6 h的基础上联合浓度为1%的阿托品凝胶每周一和周三晚上各点1次健眼;对照组每天只用眼罩遮盖不少于6 h。让家长及老师密切观察眼罩摘戴情况,在3、6、12个月时分别对比2组眼罩遮盖依从性的良好率及视力提高行数,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4%、87%、78%)与对照组(75%、6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517, P=0.002; χ2=9.003, P=0.002; χ2=6.585, P=0.01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44%、63%、76%)与对照组(28%、43%、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60, P=0.049; χ2=5.785, P=0.016; χ2=4.838, P=0.028);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弱视眼矫正视力分别为0.77±0.19和0.72±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63, P=0.607);3、6、12个月时患者弱视眼矫正视力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t=-2.355, P=0.011; t=-3.619, P=0.002; t=-4.922, P<0.001)。治疗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为56%和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50, P=0.039);实际治愈率为72%和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69, P=0.604)。 结论::对于需要遮盖治疗的弱视患者给予1%阿托品凝胶点健眼辅助后,眼罩遮盖依从性和有效率显著提高,总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纯遮盖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便携式中医目诊设备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为弥补传统中医目诊设备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适宜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中使用的便携式中医目诊设备.方法:该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程序2个部分组成.其中硬件系统包括电气系统和机械结构,电气系统主要由主控模组、摄像头模组、光源控制模组、电源模组和Wi-Fi通信模组等组成,机械结构由匀光照明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开关按键、硅胶眼罩等部分组成;软件程序包括设备端App软件和移动终端App软件,基于Android Studio开发.结果:采用该设备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白睛图像信息,且该设备的色温、照度、显色指数、分辨力和色彩还原度等参数均满足标准要求.结论:该设备轻便小巧、简单易用,能够实现自助式中医目诊图像信息采集,为目诊的智能化和客观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