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部疾病与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凸发病率约为3%~5%,其中80%~85%为病因不明的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即青春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结构性脊柱侧凸畸形,在冠状面上测得的Cobb角>10°,并且伴有脊柱旋转,而无其他器质性疾病。脊柱侧凸不仅阻碍了青少年脊柱的生长发育,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眼部疾病是眼球及其附属结构出现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的一类常见的临床疾病。眼部疾病不但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甚至可能诱发眼部以外的疾病。最近有研究表明,各种眼科疾病可能对脊柱侧凸的发生具有潜在的影响,且相当一部分患有某些眼科疾病的患者脊柱侧凸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因此,本文主要就眼部疾病与脊柱侧凸之间的病因学联系,对近15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为脊柱侧凸与眼部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指导与方向。经过整理发现,眼科疾病与脊柱侧凸之间的联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各方面:脉络膜厚度与脊柱侧凸、Goldenhar综合征、基因水平、斜视与脊柱侧凸。其中,基因水平上的联系最为复杂,目前已经发现约40种基因或染色体的异常可导致眼部疾病与脊柱侧凸两种疾病并发;Goldenhar综合征,也称小儿眼-耳-脊椎综合征(oculo-auriculo-vertebral spectrum),最早揭示了眼部疾病与脊柱侧凸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其统计学关系尚不清晰;国内外关于脉络膜厚度、斜视的相关研究较少,均为统计学研究,仅揭示与脊柱侧凸之间有联系,且脉络膜厚度的研究存在很多缺陷,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Klippel-Feil综合征伴发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多系统畸形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Klippel-Feil综合征(KFS)合并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的多系统畸形特征。方法:在“系统解析脊柱畸形及相关合并症”(DISCO)研究协作组框架下,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被诊断为KFS伴C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病历资料等,总结脊柱及其他系统伴发畸形的情况。结果:共纳入82例合并CS的KFS患者,其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12.8±8.9)岁。Ⅰ型KFS患者31例,Ⅱ型12例,Ⅲ型39例。脊柱侧凸的主弯最常见于中胸段(42例,51.2%)。半椎体畸形最多发于上胸段(31例,60.8%)。KFS各分型间,年龄、性别、主弯Cobb角、半椎体发生区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除脊柱椎体畸形外,椎管内畸形伴发率最高(33例,40.2%)。按是否存在椎管内畸形分为两组(不存在为G0组,存在为G1组)进行比较,两组间主弯Cobb角[ M( Q1, Q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5.0°(27.5°,62.0°)和60.0°(37.5°,83.5°), P=0.044]。另有部分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13例,15.9%)、面-眼-耳部(8例,9.8%)、泌尿生殖系统(7例,8.5%)及胃肠道(2例,2.4%)畸形。 结论:KFS合并CS的患者畸形主弯最常见于中胸段,常合并多系统畸形。当合并椎管内畸形时,主弯度数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lateral meningocele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lateral meningocele综合征(lateral meningocele syndrome,LMS)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1例LMS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等病例资料。以“lateral meningocele综合征”“侧脊膜膨出综合征”“ NOTCH3变异”和“lateral meningocele syndrome”“ NOTCH3”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及PubMed进行文献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2月)。结合本例患儿总结LMS的临床表现、致病机制和遗传学病因。 结果:本例患儿,男,7日龄,因“生后吃奶差1周”收入院。患儿表现为四肢肌张力低下、吞咽困难、高血压、侧脊膜膨出,伴有特殊面容和隐睾。脊柱MRI及脑干诱发电位均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位于染色体19p13.12的 NOTCH3基因杂合移码变异c.6667_6686del(p.Ala2223Profs*12),未检测到父母携带该致病变异。文献检索到相关病例报道12篇(均为英文),包括15个家系共17例患者(其中基因确诊9例),连同本例患儿共18例(基因确诊共10例)。诊断年龄为15 d~55岁,均存在胸腰椎内多个侧脊膜膨出,常见表现为小下颌畸形和低位耳(16/18)、上睑下垂及眼睑下裂(15/18)、肌张力低下(13/18)、高血压(11/18)、发育迟缓(9/18)、混合性或传导性听力损失(9/18)、心血管发育异常(7/18)及男性隐睾(7/10)。共检出9种 NOTCH3基因变异,均为杂合变异,其中移码变异6种、无义变异3种。 结论:LMS的致病原因是 NOTCH3基因变异,主要表现为胸腰椎内多个侧脊膜膨出、颅面畸形、高血压、肌张力低下、发育迟缓、喂养困难和隐睾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8号染色体三体及特纳综合征嵌合体合并多发性肠坏死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女,12岁,因"持续发热伴阵咳1周"于2017年6月25日入院。入院前当地医院检查:白细胞16. 9×10 9/L,中性粒细胞71.1%,超敏C反应蛋白233. 2 mg/L,胸部X线检查提示左下肺感染性病变,予以抗感染治疗后未见好转。遂来武汉儿童医院就诊,门诊以"肺炎"收入院。追问病史:入院前1 d患儿出现呕吐3次,平时身体欠佳,近2年反复发热,偶有腹痛。患儿出生6个月后每年多次因不同部位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反复出现扁桃体化脓性感染。入院体格检查可见身高为134 cm(低于同龄人第三百分位),发育欠佳,智力一般,反应稍迟钝。面部可见散发黑色素痣,前额突出,眼距增宽,双内眦赘皮,鼻翼宽大,唇厚,双耳呈低位耳,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右手为通贯掌,左侧第五指不能并拢,右侧中指末端指节呈屈曲挛缩状,左足第四趾呈轻度外翻畸形,双侧足底跖纹加深,足底见散发黑色素痣。腹部体格检查见腹部平坦,腹肌软,肝脏触诊肋下平脐,脐周有深压痛,反跳痛阴性,未触及明显腹部包块,移动性阴性,肠鸣音正常3次/min。入院后完善检查,白细胞29. 21×10 9/L(正常值范围为3. 85~10. 00×10 9/L),中性粒细胞24. 96×10 9/L(正常值1.08~5.80×10 9/L),内见中毒颗粒伴核左移,超敏C反应蛋白230 mg/L(正常值0~3 mg/L),总胆红素24. 9 μmol/L(正常值2~19 μmol/L ),直接胆红素11. 0 μmol/L(正常值0~ 6.8 μmol/L ),白蛋白28.5 g/L(正常值39~53 g/L),前白蛋白11. 3 mg/L(正常值170~420 mg/L)。胸部及腹盆CT检查提示左肺下叶肺炎,肝脏增大,肋下6 cm,腹腔内部分肠管肠壁稍增厚。所见胸腰段脊柱T 12至L 3椎体边缘毛糙,L 5椎体边缘缺损,T 12和L 1部分融合,L 2/3椎间隙缩小(图1A)。患儿入院后按肺炎行抗感染治疗,感染指标控制不佳,入院后第五天患儿再次呕吐并诉腹痛,完善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左中下腹部局部肠管扩张,肠壁黏膜下水肿(图1B、1C),腹部X线检查提示高位不全性肠梗阻。完善头颅CT检查提示枕大池增大,双侧侧脑室体部平行分离,前纵裂较深,多考虑为胼胝体发育不良(图2)。腹部体格检查出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小肠、结肠多处坏死(图3A~3C),回盲部至距末端回肠30 cm小肠共有5处肠坏死,最大直径约为0. 5 cm,大网膜包裹好。结肠共有5处肠坏死,大小为3 cm×4 cm,分别位于升结肠(1处),横结肠(2处),降结肠上端(1处),乙状结肠(1处)。横结肠2处坏死及降结肠坏死与空肠近端粘连严重,近端空肠扩张严重,直径约为8 cm,肠管增厚,水肿严重,可见4处少许浆肌层撕裂。行坏死结肠切除+肠粘连松解+肠修补+回肠造口+阑尾切除术+腹腔引流。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阑尾淋巴组织增生,阑尾系膜炎及周围炎;肠壁坏死以及慢性炎症,小血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图4A、4B)。术后予以美罗培南、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肝功能提示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黄疸指数高:总胆红素70.8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1 000 U/L(正常值7~4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940 U/L(正常值10~40 U/L),予以护肝治疗。同时请多学科会诊,多学科会诊讨论考虑基因染色体疾病可能,完善染色体核型检查。术后第三天伤口感染,全层裂开(图5A),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9. 5℃,结合伤口分泌物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为丁胺卡那、利奈唑胺,加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40 mg抗炎,感染控制后出院。后续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结果提示:45X/47,XX,+8 (14%/86%),为8号染色体三体合并特纳综合征嵌合体核型。8个月后患儿情况好转,家长要求关闭回肠造瘘口,于本院行回肠造口闭合术,感染指标控制后出院。1年后患儿因伤口感染及腹壁瘘多次入院,予以换药清创、抗感染,嘱家属注意护理伤口(图5B)。后患儿腹壁伤口感染逐渐好转,自行在家护理,腹壁伤口形成瘢痕,肠壁瘘口突出腹壁,携瘘口生活(图5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眼-耳-脊椎综合征表型与拷贝数变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眼-耳-脊椎综合征(Oculo-auriculo-vertebral spectrum,OAVS)是一种颅面发育不良疾病,主要涉及的畸形结构来自第一和第二咽弓.小耳畸形、面部不对称、眼部缺陷以及脊椎畸形是OAVS的典型表型,此外,OAVS也可伴随心脏、泌尿生殖器等其他内脏系统畸形.OAVS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存在环境因素与遗传基础.颅面形态发育的一个关键点是颅神经嵴细胞的发育.目前推测,任何扰乱颅神经嵴细胞发育、迁移、增殖、存活以及发挥其终极使命过程的因素均可能是0AVS的致病因素.在OAVS患者中频繁发现了拷贝数变异以及染色体异常,本文收集目前已报道的与OAVS相关的突变包括缺失(1p22.2-p31.1,5q13.2,5p15,12p13.33,14q31.1q31.3,15q24.1,22qter,22q11.2),重复(10p14-p15,14q23.1,22q11.1-q11.21),三倍染色体(18,22,区域性22q11),染色体X的非整倍性,易位t(9;12) (p23;q12.2),反转inv9 (p11;q13),inv14 (p11.2;q22.3),7,9以及22号染色体的三体镶嵌,以及重复基因SIX1,SIX6和0TX2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家族性小耳畸形合并法洛四联症和脊柱侧弯综合征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涉及外耳和中耳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畸形.在我国,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为3.06/10 000[1].多数患者仅有外耳、中耳畸形单一临床表型,约40%的小耳畸形患者合并其他畸形,或是某种综合征的一部分[2].常见的合并畸形有:眼部异常、唇腭裂、四肢畸形、椎体畸形、肾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3].Luquetti等[3]报道小耳畸形伴发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病率约为18.5%.小耳畸形患者中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仅为7%[4].小耳畸形临床表现多样,但同时合并多种畸形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家族性小耳畸形患者,同时合并有法洛四联症、脊柱侧弯和牙齿发育异常的多系统畸形,并进行文献回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眼-耳-脊椎发育异常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obinow综合征产前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孕妇36岁,孕5产1 ,自然流产2次,中期引产2次.于10年前停经29周因胎儿肢体短小等多发畸形引产,未行胎儿尸解及遗传学检测; 6年前停经24周因胎儿肢体短小等结构异常引产,未行胎儿尸解及遗传学检测.在本次怀孕中,胎儿颈项透明层正常,唐氏筛查结果显示低风险,孕19周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微阵列分析结果未见异常,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未见异常.于孕23周常规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显示:胎儿面部扁平,下颌短小(图1) ,双侧嘴角闭合欠佳(图2);左耳长1 .3cm ,右耳长1.7cm;胎儿脊柱偏短,长10 .7 cm ,胸腰段椎体排列紊乱,部分椎体融合,左侧侧弯(图3);四肢长骨明显小于孕周,肱骨长 3.1cm,股骨长3.4cm,胫骨长2.8cm,足长4.0cm;左肾大小3.0 cm×1.8cm,肾盂分离宽 1.1cm,肾盏分离宽 0.4cm,右肾大小2.5cm ×1.6cm,肾盂分离宽 1.0cm,肾盏分离宽0.4cm;未显示正常外生殖器形态.超声提示:胎儿多发结构异常:面部异常-下颌短小,面横裂?耳异常?四肢短小;脊柱异常;双肾积水;外生殖器异常;建议遗传学分析.患者及家属在知情同意后,选择终止妊娠.胎儿尸检显示:前额部膨隆,眼距宽;鼻短小,鼻梁低平,鼻根部宽大,鼻孔朝天,嘴宽而扩大呈三角形,上下唇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欠佳,下颌短小(图4);双侧耳位低;X线片显示胸椎9、12半椎体,胸2~5 、 7及11椎体发育不良,胸10椎体缺失,脊柱侧弯畸形(图5) ;双侧多囊肾;躯干、四肢短小,上臂长4.2cm,前臂长3.2cm,手长2.9cm,双下肢大腿长4.9 cm,小腿长5.0cm,足长 4.2cm,手指脚趾短小明显;外生殖器形态异常,未见明显阴茎,仅见一突起,体积 1 .5 cm×1.5cm×0.9cm,扪及阴茎状物,上见一小孔,挤压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hen综合征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VPS13B基因突变所致Cohe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为Cohen综合征遗传咨询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Cohen综合征的2例患儿(患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病史采集、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Cohen综合征""Cohen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Cohen综合征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197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征得受试儿家属(父亲、母亲及表叔)知情同意.结果 ①患儿1病史采集:男性,4岁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相关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提示左侧听觉传导通路损伤,双侧听觉反应阈值可疑范围;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头颅MRI平扫提示双侧额部脑外间隙稍增宽;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提示右侧轻度髋发育不良伴右髋关节半脱位可能;腰椎轻度左侧弯,疑为双髋关节不对称所致;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②患儿2病史采集结果:患儿1胞弟,男性,1岁4个月,亦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相关检查结果:双耳ABR正常;VEP检查提示右眼F-VEP P2波潜伏期稍延迟,振幅正常;脑电图正常;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③患儿1、2遗传性疾病大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提示,2例患儿均携带VPS13B基因2个杂合病理性突变,即VPS13B[8q22 NM_017890.4 Intron50 c.9259-1G>C][8q22 NM_017890.4 Exon57 c.11104_11105de1]基因突变,这2个基因突变位点目前均尚未见文献报道.结论 Cohen综合征为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对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落后、高度近视、弱视和色素性视网膜病变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儿,应考虑到Cohen综合征的可能性,并进行基因检测,以及时确诊Cohen综合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同卵双生单人表型眼-耳-脊柱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病例资料患者,女,9岁,汉族.自幼右耳耳廓畸形并外耳道闭锁.5岁时因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右侧肾缺如,患儿发育较同龄人一致,智力正常,言语发育好.患儿为第一胎,同卵双胎之一,孕38周足月生产,出生时体重2.55kg,出生无缺氧史,无明显黄疸等.其孪生姐姐无耳廓畸形及肾缺如.母亲孕5月有感染史,无特殊用药,无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史.父亲左足第四、第五趾并趾畸形,简单查体未发现听力障碍及颜面部畸形,未行相关听力学检查.否认耳廓畸形、耳聋及肾缺如家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