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122只眼)为病例组,年龄(61.44±7.14)岁;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61例(122只眼),年龄(64.52±6.93)岁.所有受试者均采用Keratograph 5M 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TBUT)、泪河高度(TMH)及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泪液分泌检测滤纸条行基础泪液分泌检查(s I t),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行角膜染色检查(FL),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主观评分.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糖尿病病程,并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根据患者年龄及HbA1c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条件下以上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TBUT、TMH、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s I t、FL、OS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7.5%患者的ATBUT、sIt、TMH、FL、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与HbA1c<7.5%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TBUT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HbA1c(P<0.001)、睑板腺缺失评分(P=0.014)对ATBUT具有影响,HbA1c值每增加1%,ATBUT减小1.635 s,而睑板腺缺失评分每增加1分,ATBUT减少0.747 s.结论 与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ATBUT缩短、泪液分泌量下降、泪河高度降低、睑板腺缺失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高,且血糖控制水平与泪膜破裂时间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两种重睑成形术后眼表功能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埋线法和切开法两种重睑成形术后眼表功能。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大庆油田总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行重睑成形术者30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切开组,每组15例(30眼),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眼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埋线法和切开法两组术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泪液测试及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同重睑成形术后3个月OSDI问卷量表调查( P=0.013),术后1周( P=0.010)、1个月( P=0.032)泪膜破裂时间,术后1个月( P<0.001)角膜荧光染色、术后3个月( P=0.043)泪河高度埋线法与切开法重睑成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重睑成形术埋线法较切开法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更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热敷按摩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白内障术后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白内障术前进行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白内障合并轻中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白内障术后临床效果的改善。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50~85岁轻中度MGD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接受3次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再行白内障手术,对照组直接行白内障手术。分别记录MGD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白内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结膜染色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检查并记录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I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和睑板腺缺失范围(MGL);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得分进行评估。使用广义估算方程(GEE)、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独立样本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共纳入77例(77眼),最终纳入分析68例(68眼),每组34例。实验组在MGD治疗后,睑缘形态、睑板腺排出能力、SⅠT、TBUT及OSDI评分较MGD治疗前明显好转( P<0.05);角膜点染在白内障术后1周时较治疗前增加( P=0.002),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睑脂质量变化量在白内障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白内障术后1周时,实验组睑缘形态的变化量小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时,NITMH变化量小于对照组,而OSDI评分变化量大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症状及体征更轻;对照组在白内障术后1周时,睑缘形态及SⅠT明显变差,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睑脂质量在术后1周时变差,NITMH在术后1个月时减少,二者至术后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白内障术前采用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MGD,可改善术后睑板腺功能状态,缓解干眼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对护生干眼状况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评估护理学校学生干眼状况,了解其眼表健康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学习的9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CULUS Jenvis-OSDI干眼问卷及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护生的眼表健康状况进行主、客观分析。结果:OSDI干眼问卷调查显示,轻度干眼21名(23.3%),中度干眼42名(46.7%),重度干眼21名(23.3%)。干眼的主要症状是异物感,占53.3%;次要症状是畏光、视力模糊,分别占46.7%与40.0%。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显示,双眼泪液分泌量正常;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分级干眼中,临界干眼占60%左右,干眼占10%左右。眼红分析显示,充血分数>2.0分者9名(10%),为炎症所致干眼。结论:护校学生干眼症发病率较高,主观症状明显,提示学生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带教老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健康宣教,普及科学合理用眼知识,重视眼表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7G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眼表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27G单纯玻璃体切割术(PPV)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玻璃体切割术(P+I+PPV)这2种术式对早期眼表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60眼),其中PPV组20例(20眼),P+I+PPV组40例(40眼)。采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泪液分泌试验(SⅠt)、Lipiview ?眼表面干涉仪检测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 d、1周、1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河高度(TMH)、基础泪液分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SS)、脂质层厚度(LLT);使用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评估眼表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对2组患者手术前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2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定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Mann-Whitney检验。 结果::P+I+PPV组在术后1 d时TBUT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73, P=0.046),PPV组术后各时间点TBUT同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PV组在术后1 d时角膜FSS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78, P=0.024),在术后1周时恢复至术前水平,而P+I+PPV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FSS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术后1 d: Z=-1.96, P<0.001;术后1周: Z=-0.92, P<0.001;术后1个月: Z=-0.64, P=0.005)。2组组内TMH(PPV组: t=5.13, P<0.001;P+I+PPV组: t=5.05, P<0.001)、SⅠt(PPV组: t=6.60, P<0.001;P+I+PPV组: t=5.56, P<0.001)均在术后1 d时明显增高,在术后1周时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组内LLT在术后1 d(PPV组: t=6.02, P<0.001;P+I+PPV组: t=4.42, P<0.001)和术后1周时(PPV组: t=2.41, P<0.001;P+I+PPV组: t=4.10, P<0.001)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并在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27G单纯PPV与P+I+PPV后患者眼表稳定性均受到影响,且后者对眼表影响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干眼症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相关干眼症的疗效,并与单纯人工泪液治疗比较。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伴有干眼症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cGVHD-DE),随机分为他克莫司(TAC)组和玻璃酸钠(SH)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步诊断、发病时间,并记录发病前及治疗后2周、治疗后2个月时患者的视力(VA)、眼表疾病指数(OSDI)、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果,采用Keratograph 5M测量患者的泪河高度(TMH)、首次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f),结膜充血程度和睑板腺萎缩程度(睑板腺红外成像)等4个干眼相关的客观指标。比较分析0.1% TAC滴眼液治疗cGVHD-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采用方差分析、Firedman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共纳入21例(42眼),TAC组11例,SH组10例。2组性别构成、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项干眼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TAC组OSDI评分( t=3.99, P=0.003)和双眼NIBUTf(右眼 t=2.30, P=0.044;左眼 t=2.42, P=0.034)以及SH组的OSDI评分( t=3.20, P=0.011)和右眼NIBUTf( t=2.46, P=0.036),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治疗2个月后,TAC组所有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 P<0.05)。而SH组中,OSDI、FL、TMH、NIBUTf和结膜充血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0.05),但泪液分泌功能和睑板腺功能与基线比较无明显改善。治疗2个月后,TAC组与SH组进行比较,除FL外,其余干眼相关参数TAC组均较SH组改善更明显(均 P<0.05)。研究期间TAC组和SH组均未发生明显眼部并发症。 结论::0.1%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cGVHD-DE安全有效,眼表分析仪有助于此类患者病情的评估和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利用OQAS和Oculus分析仪评估SMILE与WF-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F-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早期的效果和光学质量。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中高度近视41例(41只眼)的临床资料,结合其眼科检查及个人需求分为SMILE组21例(21只眼)和WF-LASIK组20例(20只眼)。光学质量检测采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分析仪),泪膜稳定性检测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Oculus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斯特列尔比值(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客观模拟对比度视力(predicted VA 100%)、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BUT)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BUT)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SMILE和WF-LASIK两组术后SR和MTF cut off均降低,组间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26, P=0.421);MTF cut o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6, P=0.720);OSI呈增加趋势,组间O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1, P=0.006),术后两组OSI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MILE组的OSI低于WF-LASIK组(SMILE组: t=-3.09, P=0.006;WF-LASIK组: t=-2.88, P=0.009)。术后两组fBUT显著降低(SMILE组: t=5.69, P<0.001;WF-LASIK组: t=3.67, P=0.002);术后两组avBUT显著降低(SMILE组: t=4.88, P<0.001;WF-LASIK组: t=3.12, P=0.005),SMILE和WF-LASIK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术前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与OSI存在显著负相关( r=-0.38, P=0.013),SR和MTF cut off存在显著正相关( r=0.69, P<0.001)。 结论:SMILE和WF-LASIK术后OSI增加和泪膜稳定性降低是导致术后光学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OQAS和Oculus分析仪的组合可作为评估屈光手术后光学质量有效的补充测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角膜屈光术前睑板腺形态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行角膜屈光术前屈光不正患者双眼上下睑板腺的腺体形态,并对影响睑板腺形态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拟行屈光矫正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244例(488眼),其中男101例(202眼),女143例(286眼),年龄17~51岁。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男女组分别按年龄再细分为≤25岁组、>25~<35岁组、≥35岁组;根据有无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史分为对照组和配戴组;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6.00 D组和≤-6.00 D组。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患者的眼表功能指标,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泪河高度(TMH)、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NI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NIBUT)、睑板腺缺失率、睑板腺腺体弯曲数量的差异。不同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睑板腺缺失率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采用Eta系数。睑板腺缺失率与年龄、接触镜配戴时间、SE、TMH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间fNIBUT、avNIBUT、睑板腺缺失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39, P=0.017; Z=-3.19, P=0.001; Z=-3.46, P=0.001)。男性患者不同年龄组各组间fNI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6.42, P=0.040),其余各项眼表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各组间TMH、fNIBUT、avNIBUT、睑板腺缺失率、睑板腺腺体弯曲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有无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组间avNIBUT、睑板腺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2, P=0.043; Z=-3.43, P=0.001)。SE>-6.00 D组和≤-6.00 D组间睑板腺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99, P=0.047)。睑板腺缺失率与性别、年龄、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时间、SE、腺体弯曲数量均有相关性(Eta系数1.0; r=0.10, P=0.036; r=0.16, P<0.001; r=-0.11, P=0.013; r=0.21, P<0.001)。 结论::睑板腺形态变化主要表现为睑板腺腺体缺失、腺体弯曲数量增加,影响患者睑板腺缺失率的高危因素包括女性和高度近视。角膜屈光手术围手术期应特别关注女性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表功能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加热型理疗镜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加热型理疗镜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MGD患者44例,根据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理疗镜组和热毛巾组,每组22例(各失访1例,最终各纳入21例),分别进行加热型理疗镜和热毛巾热敷治疗。对检查者设单盲,选取双眼中体征较重眼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通过眼表疾病指数(OSDI)、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泪河高度(TMH)、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评估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F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睑缘充血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以观察治疗的有效性;通过测量视力、眼压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观察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OS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16.528, P<0.001),其中热毛巾组治疗2周OSDI评分为(30.46±17.31)分,与治疗前的(35.43±18.2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05);理疗镜组治疗2周OSDI评分为(26.27±16.47)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9.24±17.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理疗镜组治疗4周睑缘充血评分为0.0(1.0,2.0)分,明显低于热毛巾组的2.0(1.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11.444, P=0.001)。理疗镜组治疗2周、4周的睑板腺开口状态评分均为1.0(0.0,1.0)分,低于热毛巾组的2.0(1.0,3.0)分和2.0(1.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15.082、23.172,均 P<0.001)。理疗镜组治疗2周、4周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分别为1.0(0.5,2.0)分和1.0(0.0,1.5)分,分别低于热毛巾组的2.0(1.0,2.0)分和2.0(1.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4.638、9.395,均 P<0.05)。理疗镜组治疗2周、4周的上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均为2.0(1.0,2.0)分,低于热毛巾组的3.0(2.0,3.0)分和2.0(2.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6.489、11.562,均 P<0.05)。理疗镜组治疗4周下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为1.0(0.5,2.0)分,明显低于热毛巾组的2.0(2.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24.085, P<0.001)。理疗镜组治疗2周、4周的FBUT分别为3.00(1.75,3.50)s和3.00(2.00,4.00)s,明显长于热毛巾组的1.00(0.75,2.00)s和2.00(1.00,3.0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8.576、8.539,均 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TM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8.874, P<0.001),其中热毛巾组治疗4周TMH为(0.24±0.09)mm,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18±0.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理疗镜组治疗4周TMH为(0.23±0.09)mm,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17±0.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CF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时间=10.116, P=0.006),其中热毛巾组治疗前后C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1.781, P=0.410);理疗镜组治疗2周、4周CFS评分分别为0.0(0.0,1.5)分、0.0(0.0,0.0)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0.0(0.0,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理疗镜组治疗2周、4周的视力(LogMAR)分别为0.10(0.00,0.22)和0.10(0.00,0.22),明显优于治疗前的0.10(0.0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组别=0.432, P=0.515; F时间=0.329, P=0.721)。随访期内2个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与热毛巾治疗方法相比,使用加热型理疗镜治疗能更迅速改善MGD患者眼部不适症状和睑板腺功能及状态,是治疗MGD安全、有效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睑缘炎患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儿童睑缘炎疾病中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小儿眼科因异常瞬目、揉眼等眼表问题来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睑缘炎的14岁以下眼病患儿73例(73眼)作为观察组,症状较重眼纳入本研究,再选取14岁以下健康体检的非睑缘炎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右眼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使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及睑板腺照相,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睫毛及毛囊蠕形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睑缘炎患儿中蠕形螨感染60眼,阳性率为82.19%(60/73),对照组非睑缘炎儿童20眼中蠕形螨感染3眼,阳性率为15.00%。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4, P=0.042);蠕形螨感染患儿干眼症的发生率68.25%(43/63),明显高于非蠕形螨感染患儿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52, P<0.001);蠕形螨感染组患儿睑板腺缺失程度明显高于非蠕形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21, P=0.001)。 结论:儿童蠕形螨感染导致的睑缘炎发病率高,并可能导致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眼表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