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间歇性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间歇性睾丸扭转(ITT)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以提高对ITT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9例ITT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7~13.9岁,平均11.9岁。临床表现为阴囊、睾丸疼痛,疼痛可自行缓解,疼痛次数平均2.4次(1~5次),每次持续1 min~3 d,其中1例伴恶心和左下腹痛。阴囊、睾丸疼痛次数4例为1次,5例反复多次,其中1例多次睾丸扭转手法复位缓解。5例急性发作期患儿,病程为4~24 h,查体均见患侧阴囊红肿伴触痛明显,提睾反射消失;超声检查提示2例睾丸无血供,1例睾丸血供减少,1例睾丸血供正常伴附睾头增大,1例睾丸血供正常伴睾丸上方精索血管扭转。4例慢性期患儿病程为5~24个月,查体见患侧阴囊较对侧松弛,睾丸位置低,提睾反射存在,其中1例伴睾丸横位,1例伴睾丸萎缩发育小;超声检查提示1例存在睾丸萎缩变小,其余3例睾丸正常。9例均行睾丸探查、双侧睾丸固定术,其中5例急性发作期患儿行急诊手术;4例慢性期患儿行择期手术。结果: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睾丸坏死,睾丸挽救率为100%(9/9)。所有患儿均存在患侧睾丸附睾鞘膜附着异常,为钟摆畸形,其中2例伴健侧睾丸附睾钟摆畸形。所有患儿术后第1天出院。术后随访时间1~69个月,中位时间10个月,均未见睾丸疼痛复发。除1例术前患侧睾丸已存在睾丸萎缩外,所有患儿睾丸均恢复良好,未见睾丸萎缩变小。结论:ITT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阴囊、睾丸疼痛,可自行缓解,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查体见睾丸横位或睾丸萎缩、发育小有助于诊断;超声检查因睾丸扭转可自行复位而表现多样。ITT一经诊断,需尽早行双侧睾丸固定术,以防阴囊、睾丸疼痛再次发作及潜在的睾丸缺血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MH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苗勒管永存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男,1岁2个月,因"发现双侧阴囊空虚1年余"于2023年9月收治于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患儿系生后即发现双侧阴囊空虚,入院前定期随访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其他治疗,既往无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病史,其父母否认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后查体发现双侧阴囊扁平空虚,左侧阴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睾丸样肿物,右侧腹股沟近内环口处可触及一睾丸样肿物,按压可进入腹腔,阴茎发育尚可(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侧腹股沟、阴囊及盆腔内均未探及明显睾丸组织回声,右侧髂窝近内环口探及约1.9 cm×1.0 cm的略强回声结节,边界清,内回声均质,睾丸可能,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右侧腹股沟近外环口处探及约0.9 cm×0.4 cm的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内回声均质,睾丸不除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行腹腔镜探查及双侧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发现双侧内环口均未闭合,双侧睾丸位于腹腔内,睾丸表面部分白膜缺失,右侧睾丸引带经右侧内环口穿出腹腔,左侧睾丸引带发育稀疏。两侧睾丸中间可见子宫样结构,子宫样结构远端可见条索状组织并往膀胱后方延伸,考虑苗勒管残迹,两侧输精管沿苗勒管残迹样结构向后尿道深处走行(图2)。将两侧输精管从苗勒管残迹充分游离后,将双侧睾丸经各自方向的内环口下降固定。术后完善基因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睾丸扭转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了1例产前超声诊断的胎儿睾丸扭转病例。孕妇孕38周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左侧睾丸回声略增强,睾丸鞘膜腔探及积液,鞘膜与筋膜间探及积液,呈“双环征”。考虑急性胎儿睾丸扭转,遂行急诊剖宫产术。新生儿阴囊超声示左侧睾丸声像图改变并周围双环积液,考虑胎儿睾丸扭转(鞘膜外型可能性大),急诊行左侧睾丸扭转复位+睾丸固定术+右侧睾丸固定术。术后半年复查睾丸超声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分期牵引睾丸固定术(Shehata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19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分期牵引睾丸固定术(Shehata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9例一次性手术无法将睾丸无张力下降至阴囊、使用Shehata术治疗的患儿,患儿年龄范围为1.02~13.50岁,平均年龄为4.12岁。同时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对有关Shehata术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复习及分析。结果:所有患儿Ⅰ期手术通过彻底的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同时将患侧睾丸固定在对侧髂前上棘内上方附近,Ⅱ期手术均发现患侧睾丸血管及输精管较Ⅰ期手术明显增长,睾丸血管及输精管与腹壁无严重粘连,睾丸无萎缩,血运良好,顺利下降并固定睾丸于阴囊中。术后随访睾丸均固定于阴囊内,血运良好,较术前无萎缩。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分析提示术后睾丸体积大于术前睾丸体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2)。文献检索显示共有4篇文献报道了187例Shehata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病例,发生睾丸滑脱有18例(9.62%,18/187);140例患儿中Ⅱ期术后有20例(14.28%,20/140)睾丸位于阴囊顶部或更高部位、睾丸血管受损或睾丸缩小;47例患儿中Ⅱ期术后有1例(2.13%,1/47)睾丸发生轻度萎缩。 结论:Shehata术保留了睾丸的主要血管,可利用肠管重力缓慢牵拉并延长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脐单部位多通道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及分析经脐单部位多通道腹腔镜Fowler-Stephens(F-S)分期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内高位隐睾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完全经脐单部位多通道腹腔镜F-S分期手术的52例腹腔内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9月龄至8岁,平均17个月;单侧隐睾43例,双侧9例,共61只睾丸。F-S一期和二期手术皆采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完成,两期手术间隔6个月。术后定期随访,以腹壁伤口满意度、睾丸术后下降位置、睾丸血运情况及有无萎缩为评价指标,观察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分期F-S睾丸固定术,未额外增加切口,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无术中并发症发生。一期术后出现腹腔局部脓肿1例;二期术后出现阴囊切口感染及血肿各1例。所有患儿二期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平均14个月。患儿睾丸均位于阴囊内,无睾丸回缩,发生睾丸萎缩1例,其余睾丸彩色超声检查显示血运均正常。结论:经脐单部位多通道常规操作器械腹腔镜F-S分期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内高位隐睾疗效确切,术后腹壁无明显手术瘢痕,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睾丸扭转的早期干预效果及其必要性:11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和早期干预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新生儿睾丸扭转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结果、手术处理及随访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1例新生儿睾丸扭转患儿中位入院日龄为2.6 d(1~5 d)。发现阴囊异常至入院的中位时间为12 h(1~120 h),均存在不同程度阴囊肿胀或硬肿表现,其中7例伴有皮肤青紫或发红的急性炎症体征,触诊可及睾丸样组织硬结。超声均显示患睾血流异常。11例患儿均在急诊全身麻醉下行阴囊切开探查,其中10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术+对侧睾丸固定术;另1例生后1 h入院者行患侧睾丸固定术,家属拒绝行对侧睾丸探查术。术中发现12睾扭转,鞘膜外扭转7睾,鞘膜内扭转3睾,另外2睾与周围组织粘连,无正常睾丸组织形态,扭转方向和角度已分辨不清;发生在左侧7例,右侧3例,双侧1例。此双侧病例术前诊断为左侧睾丸扭转,术中探查见左睾扭转坏死,予切除,右睾呈180°扭转,血运良好,予复位后固定;1例发现对侧睾丸发育不良且较游离给予固定。睾丸挽救率为2/12,包括生后发现阴囊异常1 h入院者的1睾以及双侧病例中的右睾。切除的10个患睾病理检查提示睾丸坏死,其中2个可见纤维化及钙化灶。11例患儿均未发生围术期并发症,阴囊切口愈合均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定期复查超声,保留睾丸及对侧睾丸均位于阴囊内,血供良好,无扭转、萎缩等异常。结论:新生儿睾丸扭转临床少见,表现无特异性,睾丸坏死切除率高,但早期诊断和积极双侧阴囊探查是必要的,是挽救患睾和避免无睾症发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患儿的麻醉管理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AADC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患儿多巴胺、儿茶酚胺、血清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代谢障碍,导致自主神经调节障碍,术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低血糖、体温波动,麻醉风险较大。文章报道1例罹患AADCD的2岁男孩择期行双侧鞘状突高位结扎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并就AADCD患儿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利于此类患儿的麻醉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和血清抑制素B水平对隐睾症患者睾丸功能评价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和血清抑制素B(INH-B)对隐睾症患者睾丸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53例隐睾症患儿的INH-B及AMH水平(设为病例组),其中单侧隐睾患儿31例(右侧隐睾19例,左侧隐睾12例),双侧隐睾患儿22例。年龄(55.0±3.5)个月。另随机选取51例正常男性儿童作为对照组,年龄(54.6±2.7)个月。两组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随访测定血清AMH和INH-B以及相关发育参数。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和手术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差异。结果:两组除睾丸体积参数外的其余生殖器发育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侧隐睾与双侧隐睾患者的血清INH-B值[(71.36±6.80) pg/mL vs. (68.08±7.10) pg/mL]和AMH值[(115.44±8.90) ng/mL vs. (110.32±9.10)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检测血清INH-B值,分别是(69.97±7.50)pg/mL和(75.15±6.3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检测血清AMH值,分别是(113.32±9.30)ng/mL,(127.80±8.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例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检测血清INH-B值为(72.81±6.80)pg/mL,血清AMH值为(119.79±7.3)ng/mL;与术前血清AMH、INH-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清AMH和INH-B水平可作为评估隐睾症患者评估睾丸功能的可靠指标,并且能评价睾丸固定术后睾丸功能恢复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与优势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采用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LOAWSN)治疗(穿刺针组),27例采用常规三孔腹腔镜睾丸引降固定术(TLO)治疗(三切孔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睾丸发育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穿刺针组的手术时间[(36.35±7.81)min]明显低于三切孔组的手术时间[(42.10±5.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030, 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2.94)mL vs.(4.96±3.75)mL, t=2.785, P=0.772];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9±0.48)d vs.(5.72±0.55)d, t=0.980, P=0.392];穿刺针组术后6~12个月复查B超显示术后睾丸发育良好、一般、较差的患者分别为22、4、1例,三切孔组分别为24、5、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09, P=0.860)。 结论:采用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时间短,术后瘢痕隐蔽、美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小板分布宽度对睾丸扭转患儿睾丸活性的预测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血液学指标对睾丸扭转患儿睾丸活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小儿外科201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6例睾丸扭转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发病时长、术前血液学参数及睾丸扭转度数,根据术中是否切除扭转睾丸将患儿分为睾丸复位固定术组(21例)和睾丸切除术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病程时长、睾丸扭转度数和术前血液学指标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病程时长、睾丸扭转度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时长( OR=1.032,95% CI:1.011~1.055, P=0.003)、睾丸扭转度数( OR=1.006,95% CI:1.002~1.005, P=0.003)和PDW( OR=3.318,95% CI:1.004~9.749, P=0.049)是睾丸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患儿病程时长、睾丸扭转度数和PDW预测睾丸坏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45和0.728。 结论:睾丸扭转患儿术前PDW参数可作为评估扭转睾丸是否存在活性以及是否需要行扭转睾丸切除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