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磁化传递成像和脂肪抑制T 2WI评估Graves眼病临床活动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TI)和脂肪抑制T 2WI(FS-T 2WI)在评估Graves眼病(GO)临床活动性的价值。 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GO的患者64例,根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分为活动期组(CAS≥3分,39例,78眼)和非活动期组(CAS<3分,25例,50眼),行冠状面MTI和FS-T 2WI检查。分别测量并计算每只眼的眼外肌磁化传递率(MTR)及眼外肌与同侧颞肌信号强度比(SIR)。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MRI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RI定量参数与CA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TR、SIR及两者联合预测GO临床活动性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眼外肌MTR分别为0.45±0.04和0.5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2, P<0.001);SIR分别为3.4±0.6和2.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20, P<0.001)。MTR与CAS呈负相关( r=-0.46, P<0.001),SIR与CAS呈正相关( r=0.63, P<0.001)。MTR、SIR及联合MTR和SIR评估GO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840、0.845、0.905,联合MTR和SIR的效能优于单独使用MTR和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61, P=0.009; Z=2.15, P=0.032)。 结论:MTI和FS-T 2WI的定量参数MTR和SIR均可用于评估GO临床活动性,两者联合可提高评估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0 T MRI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定量评估肾脏氧化还原代谢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0 T MRI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成像在体外模型和实验动物中定量评估肾脏氧化还原代谢的可行性。方法:制备生理浓度的氧化还原代谢物体外模型,包括还原型代谢物(谷氨酸、丙氨酸、谷胱甘肽)和氧化型代谢物(2-酮戊二酸、丙酮酸、谷胱甘肽二硫化物、氢氧化铵),采用3.0 T MRI扫描仪进行CEST成像,成像方法为固定射频持续时间为2 000 ms,采集不同饱和脉冲强度(B 1)值(1、2、3、4 μT)的CEST图像;固定B 1值为2 μT,采集不同射频持续时间(1 500、2 000 ms)的CEST图像,获取最佳扫描参数。采用最佳扫描参数对7只正常实验兔左侧肾脏进行CEST成像,测量兔肾皮质和外髓的非对称磁化传递率(MTR asym),差异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体外模型实验显示氧化还原代谢物CEST扫描最佳B 1值为2 μT、最佳射频持续时间为2 000 ms。谷胱甘肽二硫化物、谷胱甘肽、谷氨酸、丙氨酸的MTR asym峰值分别在3.75、3.5、3、1.5 ppm处,丙酮酸、2-酮戊二酸、氢氧化铵的峰值在1 ppm处,且还原型代谢物的MTR asym信号峰值高于氧化型代谢物。在B 1值为2 μT、射频持续时间为2 000 ms的条件下,在1、3、3.5、3.75 ppm处,兔肾皮质的MTR asym信号分别为(2.60±1.10)%、(2.86±1.32)%、(3.04±1.06)%、(2.98±0.91)%,兔肾外髓的MTR asym信号分别为(1.00±0.56)%、(2.43±0.94)%、(2.29±0.88)%、(1.98±0.58)%,兔肾皮质的MTR asym信号均高于外髓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4, P=0.023; t=2.56, P=0.043; t=3.50, P=0.013; t=3.45, P=0.014)。 结论:3.0 T MRI CEST成像可用于定量评估体外模型及正常实验兔肾脏氧化还原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0 T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评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还原代谢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0 T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CEST)成像评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氧化还原代谢的可行性。方法:IRI组实验兔( n=56)夹闭左肾动脉45 min后松开建立肾IRI模型,于术前、术后1 h、12 h、1 d、3 d、7 d、14 d行GluCEST MRI检查,每次扫描后处死8只IRI组实验兔,假手术组实验兔( n=8)于术后14 d扫描后处死,行肾脏病理和活性氧(ROS)检测。比较各组肾脏皮质和外髓非对称磁化传递率(MTR asym)的差异,分析肾脏MTR asym与ROS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假手术组与IRI各亚组肾脏皮质MTR asym均高于外髓( t=8.16, P<0.001; t=4.78, P=0.002; t=4.94, P=0.002; t=5.76, P=0.001; t=6.68, P<0.001; t=6.40, P<0.001; t=5.16, P=0.001; t=3.30, P=0.013)。IRI-1h、IRI-12h、IRI-1d、IRI-3d、IRI-7d及IRI-14d组皮质和外髓MTR asym均低于假手术组和IRI-pre组。IRI-1h组皮质和外髓MTR asym均低于IRI-12h、IRI-1d、IRI-3d、IRI-7d及IRI-14d组(均 P<0.05)。IRI-12h组皮质MTR asym显著低于IRI-7d、IRI-14d组(1.84%±0.09%比2.42%±0.19%和2.41%±0.31%,均 P<0.05),IRI-1d组皮质MTR asym显著低于IRI-7d组(1.99%±0.17% 比2.42%±0.19%, P=0.008)。IRI-12h组外髓MTR asym显著低于IRI-3d、IRI-7d、IRI-14d组(1.32%±0.27%比1.79%±0.31%,1.98%±0.18%,1.66%±0.40%,均 P<0.05),IRI-7d组外髓MTR asym显著高于IRI-1d、IRI-14d组(1.98%±0.18%比1.52%±0.31%和1.66%±0.40%,均 P<0.05)。肾脏皮质和外髓MTR asym与ROS平均荧光强度呈强负相关( ρ=-0.889, P<0.001; ρ=-0.784, P<0.001)。 结论:3.0 T GluCEST可间接反映肾脏IRI氧化还原代谢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及其联合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I)鉴别诊断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价值及APT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7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26例乳腺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 T 1加权成像、T 2加权成像、DWI、APTWI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从DWI和APTWI分别获得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偏移量为3.5 ppm的非对称性磁化传递率[MTRasym(3.5 ppm)]。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DWI和APTWI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WI、APTWI及两者联合诊断效能的差异。 结果:226例乳腺病变患者(226个病灶),恶性病变124个、良性病变102个。乳腺恶性病变患者的ADC值[1.03(0.93,1.13)×10 -3 mm 2/s]和MTRasym(3.5 ppm)[1.95%(1.10%,2.88%)]均低于乳腺良性病变[分别为1.38(1.11,1.55)×10 -3 mm 2/s、3.30%(2.20%,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8.19、-6.51, P<0.05)。DWI、APTWI及两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817、0.752、0.868。两者联合诊断的AUC高于DWI、APTWI诊断的AUC( Z分别为4.00、2.93, P<0.05),DWI与APTWI诊断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58, P>0.05)。以1.25×10 -3 mm 2/s为ADC值最佳临界值,DWI鉴别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4%(117/124)、62.7%(64/102)和80.1%(181/226);以2.70%为MTRasym(3.5 ppm)最佳临界值,APTWI鉴别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3.4%(91/124)、64.7%(66/102)、69.5%(157/226),DWI联合APTWI鉴别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3%(102/124)、79.4%(81/102)、81.0%(183/226)。 结论:APTWI能够用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且APTWI联合DWI有更高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短回波时间磁化传递技术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髌前肌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超短回波时间磁化传递(UTE-MT)技术定量动态监测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前后髌前肌腱(髌腱、股四头肌肌腱)改变的价值。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间前瞻性招募珠海市23名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年龄28~50(40±6)岁。分别于马拉松赛前、赛后48 h、赛后4周行双侧膝关节三维UTE-MT和双回波UTE-T 2*序列扫描。另招募非跑步志愿者5名,用于验证序列的稳定性。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在膝关节矢状面图像上测量髌腱、股四头肌肌腱以及3个骨腱插入点(髌腱-胫骨插入点、髌腱-髌骨插入点、股四头肌肌腱-髌骨插入点)的UTE-磁化传递率(MTR)和UTE-T 2*值。用双向混合类内相关系数(ICC)评估2个序列测值的稳定性和2名放射科医师的一致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马拉松赛前后髌前肌腱UTE-MTR、UTE-T 2*值的差异。 结果:UTE-MT和双回波UTE-T 2*序列测量值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ICC值分别为0.98和0.92。2名放射科医师对髌腱、股四头肌肌腱和3个骨腱插入点的UTE-MTR、UTE-T 2*值测量的一致性好,ICC均>0.80。马拉松赛后48 h髌腱、股四头肌肌腱、3个骨腱插入点的UTE-MTR值降低,赛后4周髌腱的MTR值持续下降,其他区域的UTE-MTR增高。仅髌腱的UTE-MTR在马拉松赛前(0.34±0.04)、赛后48 h(0.32±0.04)、赛后4周(0.31±0.0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46, P=0.001)。各区域的UTE-T 2*值在马拉松赛后48 h均轻度升高,但3个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UTE-MT的序列稳定性和测量一致性均较好。UTE-MT技术可用于监测马拉松运动前后髌前肌腱的动态变化,髌腱的UTE-MTR在马拉松运动后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定量磁化率成像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它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传递下降被认为是PD的核心病理特征,但仅在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50%~60%时,临床上才出现肌强直,运动减少及震颤等运动症状,因此,PD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MRI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眼眶疾病,会影响患者容貌,甚至引起失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对TAO活动性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是制订治疗方案的基础,临床上主要用临床活动度评分来对其分期,但存在局限性.TAO患者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眼外肌水肿增粗及眼眶脂肪水肿,其他表现可合并泪腺体积增大,眼睑和视神经水肿等.T2WI脂肪抑制序列、动态对比增强MRI、弥散磁共振成像、mapping、磁化传递成像等多模态MRI技术及基于MRI图像的人工智能分析等技术能从多种角度为TAO的活动性分期提供更客观的信息,本文通过总结这些技术在TAO患者的眼外肌、眼眶脂肪、泪腺、视神经等的应用并结合测量得到的参数值来确定TAO的分期,以期指导临床决策,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在临床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23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作为一种新型MRI技术,由磁化传递(MT)技术演变而来. 2000 年Ward等[1]第一次报道了被称为CEST成像的新型MR造影机制. 它实现了从传统的形态学成像跨越到活体的代谢和功能成像,扩展了MR分子影像领域,为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现阶段CEST成像已经在多种人体大分子代谢物中投入使用,如蛋白质、葡萄糖、谷氨酸、肌酸等. 本文主要综述CEST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临床的应用、限制因素和发展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基于T2WI与DWI的磁化传递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临床疑诊PCa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基于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的MTI检查.根据病理结果,把所有患者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和PCa组;根据Gleason分级分组(Gleason grade groups,GGG)系统将PCa进一步分为低级别(low score,Ls)组和高级别(high score,Hs)组.分析MTI应用于前列腺的可行性;比较施加磁化传递(magnetization transfer,MTr)脉冲前后,T2WI与DWI诊断PCa及识别高级别PCa的效能;进一步比较BPH与PCa组、Ls与Hs组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MTR)的差异.结果 基于T2WI与DWI序列的MTI图像质量佳,同一研究者前后2次及不同研究者间MTR测值一致性高.DWI序列施加MTr后,在PCa的诊断(MTr前AUC=0.779,MTr后AUC=0.850)以及高低级别PCa的鉴别上(MTr前AUC=0.697,MTr后AUC=0.818)诊断效能均有效提升.在进一步的MTR组间对比中,BPH与PCa组、Ls组与Hs组T2WI-MT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P=0.59),而DWI-MTR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 MTI技术有助于提升DWI序列的PCa诊断效能,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其识别高级别PCa的能力;DWI-MTR在PCa诊断及分级中存在巨大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1.5T磁共振不同NEX脑部肿瘤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的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1.5 T磁共振不同NEX脑部肿瘤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对ATP成像图像采集及后处理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采用GE Signa HDe 1.5 T MRI仪进行对比分析组和随机分组分析组病例的不同NEX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成像和常规MRI检查的数据采集.CEST成像分别采集opmt=1,磁化传递频率为-224 Hz和224 Hz,及opmt=03组图像,并通过该3组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出APT图.所得数据采用MATLAB平台上自主编译的后处理软件进行CEST-APT成像,分别对原始图信号、APT信号进行评价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组,NEX=2和8,原始图图像质量得分分别为(4.55±0.83)分、(4.60±0.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图的图像质量得分分别为(2.7±1.03)分、(3.35±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始图检出率均为100%,APT图的敏感度分别为70%和90%.随机分组分析组,NEX=2和8,原始图图像质量得分分别为(4.54±0.78)分、(4.69±0.6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图的图像质量得分分别为(2.89±0.96)分、(3.60±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始图检出率均为100%,APT图检出率分别为77.1%和94.3%.无论是哪一组的结果,APT图整体比原始图评分降一档.图像质量上APT图略差,但均能显示并区分病灶.结论 优化参数后的APT成像,可以明确区分脑部肿瘤的病灶分布,从分子影像学层面呈现脑肿瘤的代谢物等生物学信息,早期诊断和综合评估肿瘤的范围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对肿瘤的预后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受检者无法耐受,可以采用NEX为2次的参数采集,也可以提供相对满意的APT成像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