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与社会环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社会职能,并为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找到功能定位,在区域卫生规划背景下最大化发挥作用,笔者针对其功能定位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建议各级政府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对国有企业医院承担的公益责任和任务给予合理支持与补偿,为其探索创新提供政策空间,并支持国有企业办医院集团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模式及实践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双通道"管理是破解国家谈判药品"进院难",提升药品可及性的重要管理机制。国家明确将部分社会药店纳入谈判药品供应保障通道,与医疗机构共同构成"双通道"供应模式。作者梳理了我国国家谈判药品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各统筹地区各阶段谈判药品管理模式与具体措施,总结与具体措施,总结"双通道"管理现状,并提出优化建议,包括建立适宜的"双通道"药品分类管理标准,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异地通办机制,推进建立"双通道"药品用药循证医学证据清单,实施定点医疗机构"双通道"职能分级管理,提升"双通道"定点药店建设和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以及推进融合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资源整合的成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推进,大量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通过资源整合的形式进入到以健康产业为主的国有企业中,形成了新型的、面向社会的、参与市场竞争的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本课题组深入调研6家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并对资源整合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举办企业对医院投入明显提高,人才队伍趋于稳定,医疗服务范围和服务量有所提升,但尚存在参与市场竞争仍不充分、医院运营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社会办医综合监管问题及对策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健康发展,有效的监管十分重要。作者通过对我国社会办医监管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梳理与分析,结合既往相关研究,以"制度+机制+科技"为着力点,探索在当下"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手段的,适合我国社会办医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体化、全方位、高效率、效果明显的多元化联动监管机制。尝试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机构自治的监管模式相结合,根据现有的医疗监管内容框架与相关机制,从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模式与手段及社会办医的分类监管入手形成一个"四维监管体系",并提出相关具体措施及配套机制,为完善对社会办医的综合监管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并分析安宁疗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男1 460名(20.8%),女5 567 名(79.2%);年龄(36.9±9.3)岁;护士2 682名(38.2%),医生2 442名(34.8%);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者5 065名(72.1%);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者2 982名(42.4%),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者4 039名(57.5%)。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应答的得分为(8.9±2.6)分,平均正确率为59.0%;其中对于安宁疗护专业团队构成认知率最高(93.9%,6 597/7 027),对于安宁疗护服务情感投入的认知率最低(16.6%,1 165/7 027)。学历大专( B=-0.429)、学历中专及以下( B=-0.544)、护士( B=-0.652)、近郊区( B=-0.278)、社会办医疗机构( B=-0.891)、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 B=-0.329)、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 B=-0.28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 B=-0.820)的医务人员的知识得分较低( P<0.05)。 结论: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一般,应加强安宁疗护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良好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执行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探讨:以福建省为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福建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执行现状,对执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八统一"制度提供借鉴。方法:2019年10—12月,选取福建省16个县区的紧密型医共体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问卷、现场考察等方法收集调研地区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米特-霍恩模型对"八统一"制度的执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采用完成率描述"八统一"制度的执行情况。结果:调研地区16家医共体"八统一"制度建设的完成率为60.15%,山区县为65.90%,沿海地区为47.50%。在八项制度中,机构名称(16家,100.00%)、医疗质量(13家,81.25%)、宣传(12家,75.00%)、人员调配(11家,68.75%)和财务管理(10家,62.50%)的完成率较高,而药品供应(7家,43.75%)、劳务绩效(6家,37.50%)和信息化建设(3家,18.75%)的完成情况较差。部分调研地区能出台本土化的具体实施办法逐步推动"八统一"制度执行。政策目标模糊、政策资源不足、执行手段单一、执行主体价值取向的偏颇以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八统一"制度的有效执行。结论:福建省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尚未取得预期效果,应通过明确政策目标、拓宽政策资源、丰富执行手段、加强经验交流和优化政策环境等保障制度的有序推进和长效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十三五"时期社会办医政策回顾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十三五"时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社会办医政策,对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梳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的161项政策性文件,从准入审批、综合监管、财税支持、配套政策、人才建设、开放创新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回顾国家政策措施,发现我国政策具有内容一脉相承、覆盖全面、兼顾中西医发展等特征。2016年至2020年,我国社会办医向好发展,但存在专业技术能力不足、与公立医疗的发展协同性低、监管评价体系不全面等现实问题。因此在"十四五"时期应实现社会办医管理向现代化治理转变,整合社会办医发展政策,优化审批准入制度,规范监管评价体系,加强发展资源共享,强化专业人才建设,坚持公平开放创新理念,以促进社会办医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疗机构内发生恶性暴力伤医事件的成因与防范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医疗机构内恶性暴力伤医事件的成因与防范现状,为制定与防控医疗机构内暴力伤医事件的预防性措施提供有力策略与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人员采取现象统计学中的定性研究办法,对36名分布在不同临床、医技科室中且均遭受过患者或其家属暴力伤医事件的一线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访谈和心理疏导。结果:医疗机构内所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或家属对护理诊疗工作某些方面的误解及部分护理人员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直接导致在临床诊疗操作技能上能力不足、病区护理单元中护理人员总量缺乏、社会中部分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为博人眼球在舆论上进行误导、患者家庭经济状况欠佳、医疗机构科室与科室之间内部沟通不畅通、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缺乏信任,患者对其所患疾病治疗预期结果期待值过高。结论:医疗机构管理决策层要深刻重视发生在医疗机构中的暴力伤医事件,及时进行介入疏导并查明暴力伤医事件的成因,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减少、杜绝和控制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对一线护理人员所造成的精神、情感、身体上的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肿瘤规范化诊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药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难点。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笔者联合相关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及多轮专家研讨,对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工作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提出推荐建议,形成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指导路线和管理要点的专家共识,为医疗机构做好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94所医疗机构内镜终末漂洗用水管理现场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调查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内镜中心终末漂洗用水的管理现状,为提高用水质量、制定质控标准及监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简称质控)督查期间,现场对所督查医疗机构的内镜中心进行终末漂洗用水的管理调研,调研内容包含终末漂洗水的管理、采样和检测方法、水路消毒方法.结果 在质控调查的106所医疗机构中,有94所医院配备了内镜中心;不到30%的医疗机构对检查性内镜和治疗性内镜分区域进行独立的清洗和消毒,而大约15%的内镜中心无独立的纯化水处理系统;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会办医院的内镜终末漂洗水中使用纯化水的比例分别为85.7%、87.8%和90.9%;调查发现78.6%的三级医院、51.2%的二级医院和81.8%的社会办医院每月对终末漂洗水进行采样监测(P<0.05);通过投放含氯等化学消毒剂的方式消毒管路的比例分别为14.3%、22.0%和18.2%;使用R2A平板培养纯化水的比例分别是35.7%、36.6%和27.3%,而各级医院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上海市内镜用水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管理人员认知不足,医院重视程度不够,临床执行不统一,监管力度不够等现象,今后应开展针对性培训,以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