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基金监管政策议题属性、演进趋势与知识生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医保基金监管是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其作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的首要任务在政策实践中不断得到确认和强化。本研究聚焦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至2024年3月颁布的22份医保基金监管专项政策,深度剖析其议题属性,归纳总结政策变迁的演进趋势以及政策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生产模式。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的议题属性使得医保基金监管政策存在异质性面向,政策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复合化演进趋势,主要体现在监管体系与监管内容的综合化、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的融合化、专项治理与常态监管的并行化以及常规手段与新兴手段的互补化4个方面。另外,贯穿于政策演化之中的知识生产存在4个不同面向,即问题纠偏、规范设定、试点经验和技术吸纳,与议题属性和政策演进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动态而又开放的知识生产系统,持续推动政策的更新迭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及服务质量的田野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及服务质量,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奠定基础。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采用田野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结合开放性抽样法对青岛市市北区、市南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区的10个居民区的11名"互联网+护理服务"出诊护士,进行为期5个月的参与式观察。结果:"互联网+护理服务"出诊护士的工作体验:满足社会和患者的刚性需求,护士职业价值感及满意度倍增;监管机制尚存缺陷,信息化建设需不断加强;患者安全与护士执业安全问题尚有隐患。解析出影响"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的6项关键因素:出诊前物品准备不规范、上门服务着装不规范、操作前评估准备工作不到位、操作过程中缺乏同理心、院外感染预防意识不强、操作后未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结论:青岛市三级医院主导"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实现社区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切实提升了延伸性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接受度及满意度高,护士工作积极性、职业价值大幅提升,仍需建立健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实现护理服务同质化及专科多样化,带动社区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会办医综合监管问题及对策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健康发展,有效的监管十分重要。作者通过对我国社会办医监管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梳理与分析,结合既往相关研究,以"制度+机制+科技"为着力点,探索在当下"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手段的,适合我国社会办医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体化、全方位、高效率、效果明显的多元化联动监管机制。尝试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机构自治的监管模式相结合,根据现有的医疗监管内容框架与相关机制,从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模式与手段及社会办医的分类监管入手形成一个"四维监管体系",并提出相关具体措施及配套机制,为完善对社会办医的综合监管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院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转变高等教育授课模式的关键环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教育中,面临诸如过多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监管不到位和难以构建医学系统整体观等问题。本研究为推动医学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出了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科学安排线上授课时长;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跟进,构建"全课程"监督体系;混合式教学始终贯穿医学整体观,培养综合型人才等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试验期间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管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颁布的GCP法规,探讨临床试验期间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管理模式。方法:通过GCP法规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综合分析试验期间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管理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试验各方对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管理存在相应义务和职责履行瑕疵等问题,研究者认真履行GCP职责、申办者准确执行报告程序、机构和伦理加强监管力度有利于临床试验更好地开展。结论:多方配合的管理模式才能完成高质量的临床试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流程视角下互联网药事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互联网+医疗服务正进入跨时代发展进程,互联网药事服务模式也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文章在阐述互联网药事服务的内涵和流程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身医院管理优势,深入分析互联网药事服务管理实践在药品目录、电子处方、药师人力、综合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建议,以期为医院互联网药事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TOE理论和模糊集定性比较的公立医院后勤效能提升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索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效能提升的不同路径,创新后勤管理机制,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 基于TOE理论确定条件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2021年-2022年41个医院后勤管理典型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结果 路径一:标准化制度建设体系+流程化运行机制+立体化物业公司监管模式;路径二:流程化运行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背景;路径三:流程化运行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立体化物业公司监管模式+标准化制度建设体系(边缘条件).结论 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效能提升实现路径可分为制度化建设驱动型、信息技术驱动型和综合驱动型3种模式.医院可多元性选择,以持续提升后勤服务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模式下的综合物资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综合物资管理系统,以满足医院多院区发展模式下的物资同质化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方法:通过系统性梳理医院物资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及环节,采用Java编程语言、浏览器与服务器(B/S)架构,设置医疗设备综合管理平台模块、物资管理系统各环节流程模块及权限管理模块,构建公立医院综合物资管理系统,确定各组成模块之间的信息调用、相互衔接和制约机制,对医院物资的动态实时使用数据和状态进行统一监管.对比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前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医院物资同质化与精细化管理效果.结果:公立医院综合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医院物资全生命周期覆盖,各业务模块间的协同性和系统运行流畅,实现医院物资基础信息协同、业务协同和资源协同以及跨院区物资的同质化、精细化和一体化管理.系统应用后不同院区之间实现无缝实时数据对接,临床科室物资平均领用时间较系统应用前缩短2 h,物资出入库数据、消耗数据与库存数据审核效率提升30%,物资全流程回溯差错率降低至0.2%.结论:公立医院综合物资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医院多院区运行中物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医院物资管理的同质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打印过程质量控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生物打印过程中生物墨水、打印工艺等风险点的综合分析,探讨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模式,旨在为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 综合分析了不同生物打印技术的质量控制风险点,特别是生物墨水和打印工艺,并基于这些分析探索了生物打印医疗器械的监管模式和方法.研究重点关注挤压式、激光辅助和原位生物打印等关键技术,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以及所面临的监管挑战.结果 不同来源的生物墨水应遵守不同的监管规定.在原材料的处理过程中,必须确保无菌操作,并开展"最差"条件下的灭菌验证.结论 生物打印技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应进行相关的材料、打印工艺和质量风险控制研究,以保证监管体系同步发展,为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及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持续的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都江堰工程原理的急诊分流管理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疏解急诊拥堵,做好急诊分流管理工作,为综合医院急诊高效运转提供参考.方法 借鉴都江堰工程原理,结合DRG管理工具,制订急诊患者分流路径.结果 通过制订急诊滞留患者分类处置策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联合病房和监管机制,初步实现了区域协同救治.结论 基于都江堰工程原理建立的综合医院急诊分流管理模式,为有效解决综合医院急诊患者滞留问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