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广州和苏州3 个城市辖区内6 个街道社区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60 岁),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和HRQoL等进行调查.对不同特征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Tobit回归对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总体健康效用值为0.847(0.569,0.939).EQ-5D量表中疼痛/不适维度存在健康问题的比例(45.8%)最高.已婚(β=0.049,95%CI为0.000~0.098)、子女或孙辈每天探望(β=0.074,95%CI为0.022~0.126)的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较高;年龄≥80 岁(β=-0.067,95%CI为-0.119~-0.016)、患3 种慢性病(β=-0.045,95%CI为-0.087~-0.004)和4 种及以上慢性病(β=-0.092,95%CI为-0.137~-0.047)、每天睡眠时间≥8 h(β=-0.098,95%CI为-0.149~-0.046)、居住方式为福利院/养老机构/保姆/护工(β=-0.086,95%CI为-0.148~-0.023)、主要经济来源为家人提供(β=-0.116,95%CI为-0.229~-0.002)、子女或孙辈1a及以上探望1 次(β=-0.122,95%CI为-0.234~-0.009)的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较低.结论: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HRQoL较差,疼痛/不适是主要健康问题,需探索更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改善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HRQo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且签约家庭医疗服务的6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低盐低油摄入、规律运动、饮酒方面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北京市顺义区人口规模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招募400例新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06例)和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进行3次20~30 min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信念等信息,并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完成研究的患者分别为134和129例。调整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干预使健康信念的感知服药障碍维度得分提高了1.65分( P=0.016),感知高血压严重性维度得分下降了0.73分( P=0.018)。干预使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了7.37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了4.07 mmHg,β(95 %CI)值分别为-7.37(-11.88,-2.86)、-4.07(-7.30,-0.84)。健康信念的感知高血压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维度对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在COPD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0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予以COPD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进行为期半年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评分、慢性病管理评价量表评分、BODE指数,以及干预期间患者再次入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各条目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除咳嗽、咳痰外,其余条目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COPD评估测试量表各条目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慢性病管理评价量表评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BODE指数得分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半年内再次入院率为13.59%(14/103),低于对照组的31.07%(32/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068, P=0.003)。 结论:基于社区联动的出院准备计划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管理水平的认可度及降低再次入院率,整体提高患者延续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采用社区综合措施及互联网技术干预社区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分析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及互联网技术干预社区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与肺炎球菌疫苗的效果。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流感季开始前,选取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5岁及以上的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示范区选取2组社区并将其随机分成A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和B组(在A组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干预措施)进行6个月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疫苗接种知识得分、接种意愿及接种比例的差异。共纳入15 226例患者。干预后,2组患者的疫苗知识知晓得分、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经干预,疫苗知识得分中位数提高分值B组(50.00分)高于A组(42.86分);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6.91%)高于A组(4.16%);流感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7.35%)低于A组(16.61%);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7.90%)低于A组(9.08%);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3.37%)低于A组(4.06%)。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疫苗知识水平、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在社区综合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对提高疫苗知识水平、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上更有促进效果,但对疫苗接种比例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东莞市中老年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东莞市中老年慢性病签约患者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需求,为进一步完善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8—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东莞市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共20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对访谈资料剖析和归类,提炼出6个主题,即政策及服务认知需求、疾病知识技能需求、药物治疗需求、康复护理需求、心理社会支持、网络服务需求。结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团队服务需求较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多学科协作,强化慢性病健康教育,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借助中老年慢性病家庭医生网络管理平台,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积极度及其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全科医生及其团队基于网络平台,对某功能性社区626例慢性病共病患者提供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咨询、膳食及运动指导、发布健康资讯、建立健康档案和合理用药指导5项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比较干预前、干预中(干预6个月)、干预后(干预1年)患者的积极度、生命质量、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患者积极度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626例患者中,536例完成为期1年的干预,失访率为14.38%(90/626)。干预前、中、后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所增加( F值分别为12.350、13.215、10.515、29.114、42.972、10.951、89.783、33.311,均 P<0.05);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 F值分别为30.039、33.849、7.152、27.453、59.938、214.270、73.488、62.014,均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 F=16.491, P<0.01);积极度总分增加( F=9.471, P<0.01),积极度水平分级发生变化(χ 2=16.183, P<0.05);但躯体疼痛评分( F=1.486, P=0.227)无变化;积极度与一般健康状况( r=0.099, P=0.013)、精力( r=0.101, P=0.011)、精神健康评分( r=0.099, P=0.013)存在弱相关。 结论:全科医生基于网络平台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积极度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向社区慢性病患者科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通过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对社区签约患者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的效果。方法:将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设计为12个科普教育模块,从每个模块中提炼出3~6个核心要点作为科普内容。2020年1月23—29日,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在不同时段对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所有12 338例慢性病患者进行批量语音电话外呼和发送短信,开展科普教育。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从签约患者中抽取400例,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调查患者对科普知识的掌握得分情况、科普知识的获得方式以及对本研究开展的科普教育的满意度。设置去敏感化数据查询条件,从智能语音外呼系统数据库查询上述指标的外呼结果。结果:有效接通语音外呼电话98 487人次,人均呼叫时长为2.24 min,呼叫总时长折合工作日488.5 d。有效发送信息141 201条,阅读率为97.8%(141 201/144 405)。语音外呼科普教育后,患者对12个新冠肺炎知识和防护措施科普教育模块掌握情况调查得分均较科普教育前显著提高( t=22.4、27.5、24.3、31.2、25.6、18.9、22.5、27.3、28.1、26.4、15.2、22.6,均 P<0.01)。94.8%(235/248)的患者新冠肺炎科普知识主要来源于语音外呼。患者对应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开展科普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为90.8%(225/248)。 结论:通过采用语音外呼系统对患者科普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其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防控措施的认知水平,该种方式患者接受度高,值得国内其他城镇社区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上海市虹口区社区慢性病管理体系发展现状与困境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于2019年4—11月,对上海市虹口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以专题小组访谈方式采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及发展困境。根据调研结果,社区慢性病管理主要分为“成长期”(典型代表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和“引入期”(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痴呆、骨质疏松)两类。“成长期”慢性病管理,主要面临患者拒访或不配合、患者失访、质量控制不完善、质量控制指标难以达到、共病患者管理重复、信息共享不充分、多个考核方考核指标差异引发管理争议等困难;“引入期”慢性病管理,主要面临患者知晓率差、患者失访、诊断困难、用药不规范、信息共享不充分、缺乏管理方案、资源投入不足、社区药品种类少等困难。因此,社区需在注重积累慢性病管理经验的同时,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和归纳,形成有效的方案用于指导对新增病种的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需要在社区居民动员、加速信息化网络建设、多中心协作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9—2020年安徽省城乡≥65岁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差异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2019—2020年安徽省城乡≥65岁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利用2019—2020年安徽省实施全国老年心理关爱项目的68个社区调查数据,采用患者健康状况抑郁量表评价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采用 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 结果:共纳入15 532名≥65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7.12%,乡村(9.08%)高于城镇(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无论城乡,患有慢性病均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老化态度积极和心理韧性好均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有兴趣爱好( OR=0.64,95% CI:0.45~0.91)、与子女关系好( OR=0.56,95% CI:0.41~0.76)、与配偶关系好( OR=0.51,95% CI:0.37~0.71)、朋友数量≥6个( OR=0.48,95% CI:0.32~0.71)是城镇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与邻居关系好( OR=0.58,95% CI:0.41~0.82)、朋友数量1~2个( OR=0.40,95% CI:0.25~0.64)是乡村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而女性( OR=1.49,95% CI:1.06~2.10)、文化程度较高(小学与文盲/半文盲相比, OR=1.81,95% CI:1.19~2.74;初中及以上与文盲/半文盲相比, OR=2.94,95% CI:1.82~4.76)则是乡村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结论:安徽省老年人抑郁症状存在城乡差异,乡村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更高,且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亦存在差异,在实施干预措施时应区别对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