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trin-1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不仅在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而且在多种组织器官和不同类型疾病中异常表达并可能参与发病过程.大量研究表明它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再生、调控炎症反应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它已成为临床疾病研究的热点.现对其在临床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改变与相关生物学研究,以及它在患者外周血等体液中的水平变化进行综述,以探讨其作为临床疾病的机制性分子、治疗靶点、生物标志物方面的潜在研究价值,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CO中毒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出现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将患者分为DEACMP组( n=53)与非DEACMP组( n=7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Netrin-1水平,并计算BIS值。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etrin-1、BIS,并采用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etrin-1、BIS以及Netrin-1联合BIS对CO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O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DEACMP组入院1、3、5 d的血清Netrin-1水平、BIS值均明显低于非DEACMP组(均 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etrin-1、BI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810,截断值分别为395、62,敏感度分别为70.62%、78.69%,特异度分别为77.85%、86.64%,Netrin-1联合BIS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6、85.69%、98.52%。相比Netrin-1或BIS,Netrin-1联合BIS对CO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效果更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Netrin-1<395 ng/ml、BIS<62是影响CO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BIS、Netrin-1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水平降低,且BIS联合Netrin-1对预测CO中毒经高压氧治疗后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2在恶性神经胶质瘤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轴突导向因子2(Slit2)在恶性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到2019年9月收集的104例神经胶质瘤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lit2蛋白表达,分析Slit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 χ2检验分析Slit2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中Slit2蛋白表达阳性率[19.23%(20/10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80.77%(84/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120, P<0.05)。Ⅰ~Ⅱ级患者神经胶质瘤组织Slit2蛋白表达阳性率[38.10%(16/42)]明显高于Ⅲ~Ⅳ级患者神经胶质瘤组织Slit2蛋白表达阳性率[6.4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09, P<0.05)。中高分化患者神经胶质瘤组织Slit2蛋白表达阳性率[28.13%(18/64)]明显高于低分化患者神经胶质瘤组织Slit2蛋白表达阳性率[2.5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902, P<0.05)。Slit2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55.00%(11/20)]明显高于Slit2低表达患者生存率[32.14%(2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771,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Slit2表达水平均是影响神经胶质瘤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Slit2蛋白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以及总生存率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信号素3A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信号素(Sema)家族最初被定义为轴突导向因子,在神经系统的轴突导向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Sema家族亦参与免疫应答、肿瘤血管生成和器官形成等过程。Sema3A是Sema家族中最早被研究的轴突导向因子。近年研究发现,Sema3A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Sema3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发挥抑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目前的研究观点尚不一致。阐明Sema3A在肿瘤和自身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有望为以Sema3A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此,笔者拟就Sema3A的结构及受体,以及Sema3A在肿瘤及AD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糖酵解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轴突导向因子2(Slit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2年6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神经胶质瘤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lit2蛋白在神经胶质瘤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将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堆积分为对照组和Slit2 KD组,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体外移植瘤实验分析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采用试剂盒检测葡萄糖提呈和乳酸水平;采用生物化学酶法检测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中Slit2蛋白表达阳性率(43/61,72.1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6/61,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091, P<0.05)。对照组细胞活力(1.86±0.07)明显高于Slit2 KD组细胞(1.2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910, P<0.05)。对照组细胞在体内成瘤体积[(829.50±44.12) mm 3]明显高于Slit2 KD组细胞[(531.00±64.42) m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090, P<0.05)。对照组细胞在体内成瘤重量[(4.63±0.66) g]明显高于Slit2 KD组细胞[(2.22±0.2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070, 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81.17±4.49)个]和划痕愈合率[(78.33±8.04)%]明显高于Slit2 KD组细胞(56.50±6.66)[(54.6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525、5.703, P<0.05)。对照组细胞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0.96±0.04、0.95±0.04、0.97±0.04)明显高于Slit2 KD组细胞(0.64±0.09、0.73±0.04、0.5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961、8.963、15.780, P<0.05)。对照组细胞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水平[(0.75±0.08)、(3.92±0.31) mmol/L]明显高于Slit2 KD组细胞[(0.32±0.04)、(2.75±0.2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350、6.782, P<0.05)。 结论:Slit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通过调节糖酵解通路关键酶活,介导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气管镜窄带成像联合血清HSP70、Ntn1对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气管镜窄带成像联合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tn1)对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中央型肺癌合并气道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光镜检查及窄带成像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SP70、Ntn1水平。以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气管镜窄带成像联合血清HSP70、Ntn1水平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96例疑似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26例,年龄(46±5)岁;经病理确诊中央型肺癌72例,其中鳞状细胞癌43例,腺癌24例,小细胞癌3例,未分化2例,肺部良性病变24例。气管镜窄带成像诊断支气管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3%、79.2%、87.5%。肺癌患者血清HSP70、Ntn1水平均高于良性患者(均 P<0.05)。ROC曲线显示,HSP70、Ntn1诊断支气管肺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0.08 ng/ml、562.82 pg/ml,血清指标(HSP70+Ntn1)诊断支气管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1%、58.3%、84.4%;气管镜窄带成像联合血清指标诊断支气管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6%、87.5%、95.8%,其准确度高于单独气管镜窄带成像或血清指标( χ2值分别为4.36、7.07,均 P<0.05)。 结论:气管镜窄带成像对支气管肺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联合血清HSP70、Ntn1能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lit2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角膜上皮和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Slit引导配体2(Slit2)对糖尿病小鼠角膜上皮和神经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60只SPF级5~6周龄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Slit2注射组,每组20只。糖尿病模型组和Slit2注射组小鼠采用链脲霉素腹腔内注射法建立糖尿病模型。构建小鼠角膜上皮损伤修复模型,Slit2注射组于造模后即刻结膜下注射Slit2重组蛋白,糖尿病模型组小鼠结膜下注射等容量PBS,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法观察小鼠角膜上皮缺损后24、48和72 h愈合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角膜上皮中Slit2及其相关受体mRNA的表达;采用角膜铺片β-tubulin Ⅲ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角膜神经形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角膜上皮中Slit2的表达分布及修复的角膜上皮中Slit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Ki67的表达。将小鼠角膜上皮干/祖细胞系(TKE2)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Slit2干预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EGFR/EGFR、p-AKT/AKT、p-ERK/ERK和β-catenin的表达;取高糖培养的TKE2,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0.01、0.1和0.5 μg/ml Slit2处理10 min及0.5 μg/ml的Slit2处理前和处理后10、20、30、60、120 min时p-EGFR/EGFR和p-AKT/AKT的表达。原代培养各组小鼠三叉神经节(TGs)细胞,采用β-tubulin Ⅲ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Slit2对于TGs细胞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角膜上皮刮除后48 h和72 h,与正常对照组和Slit2注射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角膜上皮修复速度明显减慢。糖尿病模型组小鼠正常角膜上皮中Slit2及其Robo1、Robo2、Robo4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糖尿病模型组损伤修复的角膜上皮中Slit2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角膜铺片神经荧光染色显示,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角膜上皮损伤后7 d Slit2注射组角膜神经丛致密,神经纤维数量增多且分布均匀,神经末梢可见较多分支。正常对照组和Slit2注射组修复的角膜上皮中p-EGFR、p-ERK、β-catenin和Ki67荧光明显强于糖尿病模型组。高糖组TKE2细胞内p-EGFR/EGFR、p-AKT/AKT和β-catenin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lit2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lit2处理高糖培养TKE2细胞后10 min,p-EGFR/EGFR和p-AKT/AKT的相对表达量较处理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着Slit2质量浓度的增加,TKE2细胞中p-EGFR/EGFR和p-AKT/AKT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Slit2质量浓度为0.5 μg/ml时对EGFR和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最明显。高糖组体外培养的TGs突触长度为(40.52±5.44)μm,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的(72.14±9.48)μm和Slit2注射组的(73.04±4.66)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Slit2通过激活EGFR信号通路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角膜上皮发挥保护作用,并通过增加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和促进TGs细胞轴突生长,发挥神经保护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r-AFS分期患者血清Furin,TGF-β,VEGF,netrin-1水平表达及Furin基因P1启动区r2071410 C/T位点多态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不同r-AFS分期患者血清弗林蛋白酶(Furin)、肿瘤生长因子-β(tumor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uron towards axon guidance factor-1,netrin-1)水平表达及 Furin 基因 P1 启动区 r2071410 C/T 位点多态性,探讨其与深圳地区EMT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确诊的EMT患者102例为EMT组,并根据r-AFs分期法将EMT组分为Ⅰ~Ⅱ期和Ⅲ~Ⅳ期.同时收集同期非EMT患者7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 Furin,TGF-β,VEGF 及 netrin-1 水平,并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分析Furin基因P1启动区r2071410 C/T位点多态性.结果 EMT组患者血清Furin(140.84±47.02pg/ml),TGF-β(376.46±82.36ng/L)和 VEGF 水平(167.67±53.0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55.49±13.67pg/ml,216.37±15.04ng/L,102.27±8.45ng/L),而 netrin-1 水平(48.37±15.2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65.85±15.6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09,20.347,16.915,36.653,均 P<0.05).Ⅲ~Ⅳ 期患者血清 Furin(192.41±20.62pg/ml),TGF-β(452.61±72.03ng/L)和 VEGF 水平(201.84±28.01ng/L)明显高于 Ⅰ~Ⅱ 期(78.05±16.54pg/ml,283.75±56.92ng/L,126.07±19.35ng/L),而 netrin-1 水平(37.95±11.34pg/ml)明显低于 Ⅰ~Ⅱ 期(61.05±9.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71,18.054,19.183,21.625,均 P<0.05).经 Pearson/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urin 与 TGF-β,VEGF水平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14 9,0.752 6,0.790 5,均P<0.05),而与netrin-1水平呈负相关(r=-0.670 1,均P<0.05).EMT组患者Furin基因P1启动区r2071410 C/T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42.16%,55.39%)明显高于对照组(7.69%,19.87%),且Ⅲ~Ⅳ期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51.79%,65.18%)比Ⅰ~Ⅱ期(30.43%,43.48%)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500,46.472,4.721,9.626,均P<0.05).EMT组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Furin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286,P<0.001),其中TT基因型患者血清Furin水平(216.29±68.53pg/ml)明显高于CC(83.04±21.37pg/ml)和CT基因型(89.18±20.9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46,25.719,均P<0.01),但CC与CT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6,P>0.05).结论 EMT患者血清Furin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GF-β,VEGF,netrin-1水平及临床分期呈一定相关性;同时Furin基因P1启动区r2071410 C/T位点呈多态性分布,其中TT基因型患者血清Furin水平升高更为明显,可能与深圳地区EMT发病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β-hCG、Netrin-1及术后妊娠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水平及对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本院行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40例(观察组)、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患者40例(对照组),统计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手术前后血清β-hCG、Netrin-1水平以及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随访术后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2.1±4.8ml)多于对照组(66.1±12.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和术后继续异位妊娠率(0)低于对照组(25.0%、17.5%);术后6个月,血清促黄体激素(6.15±1.12 mU/ml)高于对照组(5.63±0.95mU/ml),抗缪勒管激素(3.33±0.58 ng/ml)低于对照组(3.64±0.79 ng/ml)(均 P<0.05).两组术后第 3d β-hCG、Netrin-1 水平及术后 β-hCG、Netrin-1降低至正常水平时间也无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均能有效清除异位着床组织,但腹腔镜下单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和再次异位妊娠风险更低,但存在术中出血量多、损伤卵巢储备功能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骨H型血管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骨血管在骨生长、重塑和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H型血管是一类同时高表达CD31与Emcn的骨血管亚型,具有显著的解剖特征与年龄依赖性减少特点,深度参与血管生成与骨形成之间的偶联.一些细胞因子如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等可参与调控H型血管的生成,同时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转移性肿瘤也能对H型血管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文献,总结H型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与影响因素,以期为骨折不愈合、骨代谢异常等骨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