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闭合式股静脉-股动脉体外循环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新型闭合式股静脉-股动脉体外循环(closed-CPB)与开放式体外循环(open-CPB)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1月至2023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股静脉-股动脉体外循环辅助下共完成46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为了更好应对"分段阻断"带来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我们改进回路连接方式:在开放式回路的基础上,将静脉引流管用3/8英寸"Y"型接头分出管路直接连于离心泵入血口;储血器出血口连接滚压泵,滚压泵后管路用3/8英寸"Y"型接头连接于离心泵出血口和膜肺入血口之间;钳闭储血器入血口,可以隔离储血器实现闭合式转流。在closed-CPB辅助下共完成15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closed-CPB组),我们将其与先前应用open-CPB完成的病例(open-CPB组)进行对比分析,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首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和术后24 h血压、血制品用量、血液回收量、乳酸水平和缩血管药物用量,次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和临床结局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 t检验、 U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closed-CPB组的血制品用量少于open-CPB组,其中在术中和术后24 h红细胞用量、冷沉淀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0,4.0)比4.5(2.3,8), Z=2.563, P<0.05;3.0(0.0,3.8)比4.0(3.8,8.0), Z=2.950, P<0.01;0(0,0)比6(0,10.0), Z=2.973, P<0.01]。closed-CPB组的血液回收量明显少于open-CPB组[800(670,855)比1 500(811,1 950), Z=2.977, P<0.01]。open-CPB组的缩血管药物用量明显多于closed-CPB组,其中多巴胺泵入药量和去氧肾上腺素单次给药量分别为[(19.4±5.6)比(37.5±9.9), t=-6.576, P<0.01]和[(0.6±0.1)比(1.4±0.3), t=-8.836, P<0.01],然而,其S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低于80 mmHg的时间却明显长于closed-CPB组[(47.6±9.5)比(32.7±8.9), t=-5.105, P<0.01],open-CPB组的最高Lac水平亦显著高于closed-CPB组[(10.2±3.6)比(4.6±2.4), t=-5.488, P<0.01]。open-CPB组30 d内死亡率明显高于closed-CPB组[7(22.6%)比0(0), χ2=2.437, P<0.01]。 结论:新型回路连接方式可以安全地实现闭合式体外转流,通过调节滚压泵能够更为方便和有效地调控有效循环血量,及时回输失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良好的组织灌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巴酚丁胺对糖尿病足创面游离皮瓣修复术中血流灌注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多巴酚丁胺对糖尿病足创面游离皮瓣修复术中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2022年1—1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4~75岁,足部创面大小为5 cm×4 cm~20 cm×10 cm,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记录麻醉诱导前、血管再通后10 min、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即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诱导前高6~10 mmHg(1 mmHg=0.133 kPa)]时、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的心率及MAP;血管再通后10 min及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时,静脉推注造影剂吲哚菁绿,采用红外显像仪观测皮瓣血流灌注情况,计算皮瓣高、低灌注面积比;记录皮瓣切取面积、手术时长、输液总量、多巴酚丁胺的泵注剂量及使用总量、术中不良事件、术后皮瓣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对数据行配对样本 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及广义估计方程法分析。 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患者血管再通后10 min心率与MAP均明显降低( P<0.05),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时心率与MAP均明显升高( P<0.05);与血管再通后10 min比较,患者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时、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心率与MAP均明显升高( P<0.05);与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时比较,患者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心率与MAP均明显降低( P<0.05)。患者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时皮瓣高灌注面积比为0.63±0.11,明显高于血管再通后10 min的0.31±0.09( t=-9.92, P<0.05);患者泵注多巴酚丁胺后达目标血压时皮瓣低灌注面积比为0.12±0.05,明显低于血管再通后10 min的0.45±0.10( t=17.05, P<0.05)。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74±35)cm 2,手术时长为(372±52)min,输液总量为(2 485±361)mL,多巴酚丁胺泵注剂量为3~13 μg·kg -1·min -1、使用总量为5.7(2.1,9.7)mg。2例患者泵注多巴酚丁胺期间MAP较血管再通后10 min明显升高,但在还未达到比麻醉诱导前高6 mmHg时,已达最大心率(130次/min以上),停止泵注多巴酚丁胺后心率逐渐恢复至90 次/min左右。术后2 d,1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移植对侧大腿薄中厚皮片修复。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均存活良好,质地柔软、形态饱满,患者未发生不良心血管意外事件。 结论:将多巴酚丁胺应用于糖尿病足创面游离皮瓣修复术中,可明显提升患者MAP,扩大高灌注区域,缩小低灌注范围,增加皮瓣活力,且近期随访效果好,适宜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HeartCon型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20例成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近期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和评价HeartCon型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ESHF)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行LVAD植入手术的ESHF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LVAD植入术前及术后90 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D)变化;记录术后90 d内设备故障发生率和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0例ESHF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20~67岁,平均(50.2±13.6)岁;体质量49.8~106.1 kg,平均(67.9±15.5)kg;体表面积(BSA)1.49~2.32 m 2,平均(1.76±0.22)m 2。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住院时间33~90 d,平均56.0(42.8,75.0) d。LVAD植入术后90 d内主要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2例(10%)、脑出血1例(5%)、纵隔感染1例(5%)、急性肾损伤(AKI)3例(15%)、胃液潜血阳性5例(25%);无血泵机械故障及溶血事件发生,无右心室衰竭(RVF)、脑梗死及死亡病例。与LVAD植入术前比较,术后90 d患者LVEDD明显缩小(mm:67.50±13.98比77.40±9.73),LVEF明显增加(%:34.80±9.76比22.70±5.62),NT-proBNP明显降低(ng/L:2?028.65±1?752.05比4?796.45±4?355.40),6MWD明显增加(m:385.20±144.12比85.81±6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0例患者中,18例(90%)达到NYHA分级Ⅰ级,2例(10%)达到Ⅱ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患者均为Ⅳ级)。 结论:HeartCon型LVAD能有效改善ESHF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试验证实其安全有效,但其长期效果和并发症等尚需进一步观察和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制体外膜肺氧合系统救治危重症患者的装机策略和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采用自制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辅助治疗的策略与方法。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进行ECMO辅助支持的56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并结合家属意愿选择使用常规ECMO套包(常规组)或自制ECMO套包(自制组)。常规组采用一次性使用ECMO套包进行装机、预充排气等操作;自制组采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常规使用的一次性耗材(包括离心泵头、膜肺、管道、连接头等)自制ECMO系统,针对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管路型号选择和长短控制。记录两组ECMO系统装机准备时间、辅助时间、辅助方式、总体预充量、ECMO运转2 h后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和上机费用,以及置入ECMO后48 h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液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ECMO辅助治疗过程中ECMO系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常规组与自制组各28例,均成功完成ECMO辅助治疗。常规组与自制组ECMO系统装机准备时间、辅助时间、辅助方式、ECMO运转2 h后F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装机准备时间(min):13±4比15±5,辅助时间(h):287±34比276±42,静脉-动脉ECMO(例):22比24,静脉-静脉ECMO(例):6比4,ECMO运转2 h后FHb(mg/L):226±67比253±78,均 P>0.05〕;但自制组总体预充量和上机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总体预充量(mL):420±25比650±10,上机费用(万元):3.8±0.4比6.7±0.3,均 P<0.01〕。两组患者上机后48 h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液指标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两组间大部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制组上机后12、24、48 h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g/L:12 h为128.5±23.7比117.5±24.3,24 h为121.3±31.3比109.6±33.2,48 h为118.5±20.1比105.2±25.7,均 P<0.05)。两组患者在ECMO辅助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膜肺渗漏、接头脱落、大量溶血等ECMO系统相关不良事件。 结论:临床针对危重症患者实施ECMO时,可以利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常规使用的一次性耗材自制ECMO系统进行心肺功能辅助支持,从而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缓解临床上对一次性ECMO套包的依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心搏骤停(CA)是由危害人体心脏的内外多种因素导致心脏在非预期情况下出现泵血功能丧失,心电显示心室静止、心电分离、心室纤颤,呈现心搏停止、呼吸停止、意识停止一系列临床CA征象。目前,我国仍存在院外因CA导致心脏猝死的心肺复苏(CPR)抢救成功率低于1%、CPR设备配备率低于1%、CPR公民普及率低于1%的现状,需要针对CA引发心脏猝死这一威胁民众生命安全的重大课题构建完备的心脏猝死防治救体系,且势在必行。为此,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全民心肺复苏普及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分会等组成的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全国百名CPR领域专家学者,形成了《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体系建设蓝皮书(2022)》,主要包括心脏猝死防治救体系基本组织架构、基本服务能力、基本公益任务三大部分,以期建立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体系,全心全意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叶形仿生优化对离心血泵水力性能及溶血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离心血泵的优化对于体外膜肺氧合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考座头鲸在深海中作原地转身运动时其鳍状肢的流线形,重新设计血泵的叶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血泵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通过水力试验来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溶血预测模型采用渐进一致数值近似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叶片尾缘形状对出口隔舌处的流场分布和该区域的壁面剪应力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当叶片尾缘达到一定扭转角度时,叶片结构能较好地适应泵内的流场环境,但当扭转角度不足时,流场扰动反而会增大.与原模型相比,扭转角为20°的模型在转速为2500 rpm、流量为5 L/min的工况下,扬程试验结果增加11.6%,水力效率提升3.1%,溶血指数下降40.1%.总的来说,具有一定扭转角度的仿生叶片尾缘结构可以提高半开放式离心血泵的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参附注射液对离体空跳猪心血液保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离体空跳猪心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将12 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每组6 头.2 组建立离体空跳心脏模型,参附组在预充液中加入10 mL 参附注射液,体外循环建立后,经膜式氧合器,微量泵泵注参附注射液 5 mL/h;对照组体外循环建立后,经膜式氧合器,微量泵泵注等量的 0.9%氯化钠注射液.2 组均持续泵入8h.记录2 组猪心脏复跳时间及体外循环8h时平均动脉压、心率、灌注流量、灌注转速、血温,检测 2 组体外循环建立初及体外循环2 h、4 h、6 h、8 h的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2 组心脏复跳时间及体外循环8h时平均动脉压、心率、灌注流量、灌注转速、血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参附组体外循环后各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和D-dimer、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FIB、IL-10 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PT明显缩短(P<0.05),2 组APT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够减少离体空跳猪心体外循环灌注过程中血细胞的破坏,改善凝血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血液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新型闭合式股静脉-股动脉体外循环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对比分析新型闭合式股静脉-股动脉体外循环(closed-CPB)与开放式体外循环(open-CPB)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1月至2023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股静脉-股动脉体外循环辅助下共完成46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为了更好应对"分段阻断"带来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我们改进回路连接方式:在开放式回路的基础上,将静脉引流管用3/8英寸"Y"型接头分出管路直接连于离心泵入血口;储血器出血口连接滚压泵,滚压泵后管路用3/8英寸"Y"型接头连接于离心泵出血口和膜肺入血口之间;钳闭储血器入血口,可以隔离储血器实现闭合式转流.在closed-CPB辅助下共完成15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closed-CPB组),我们将其与先前应用open-CPB完成的病例(open-CPB组)进行对比分析,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首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和术后24 h血压、血制品用量、血液回收量、乳酸水平和缩血管药物用量,次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和临床结局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U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closed-CPB组的血制品用量少于open-CPB组,其中在术中和术后24 h红细胞用量、冷沉淀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0,4.0)比4.5(2.3,8),Z=2.563,P<0.05;3.0(0.0,3.8)比 4.0(3.8,8.0),Z=2.950,P<0.01;0(0,0)比 6(0,10.0),Z=2.973,P<0.01].closed-CPB 组的血液回收量明显少于 open-CPB 组[800(670,855)比 1 500(811,1 950),Z=2.977,P<0.01].open-CPB组的缩血管药物用量明显多于closed-CPB组,其中多巴胺泵入药量和去氧肾上腺素单次给药量分别为[(19.4±5.6)比(37.5±9.9),t=-6.576,P<0.01]和[(0.6± 0.1)比(1.4±0.3),t=-8.836,P<0.01],然而,其 S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低于 80 mmHg 的时间却明显长于 closed-CPB 组[(47.6±9.5)比(32.7±8.9),t=-5.105,P<0.01],open-CPB 组的最高 Lac 水平亦显著高于 closed-CPB 组[(10.2±3.6)比(4.6±2.4),t=-5.488,P<0.01].open-CPB 组 30 d 内死亡率明显高于 closed-CPB 组[7(22.6%)比 0(0),x2=2.437,P<0.01].结论 新型回路连接方式可以安全地实现闭合式体外转流,通过调节滚压泵能够更为方便和有效地调控有效循环血量,及时回输失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良好的组织灌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质膜Ca2+-ATPase和钙调节异常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钙离子(Ca2+)作为细胞内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质膜Ca2+-ATPase(PMCA)是一种依赖ATP的驱动将细胞内的Ca2+排出胞外的钙泵.它的表达异常将会导致细胞内Ca2+平衡的紊乱以及各种疾病的发生.由于Ca2+和神经传递、肌肉收缩密切相关,早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很多学者逐渐发现钙信号在一些恶性肿瘤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增殖、迁移等.很多研究也发现了在各种恶性肿瘤中PMCA表达的改变,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同时,在一些恶性肿瘤细胞系中发现并证实了PMCA各种亚型的存在及其差异性的表达.一些研究者还在一些临床肿瘤标本中检测了PMCA各种亚型的表达水平,而且对其表达水平改变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在某些特异性的恶性肿瘤中PMCA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因此,该文将对PMCA和钙调节异常在各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考察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冠心病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雷贝拉唑组(30例)、埃索美拉唑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方案;雷贝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1天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和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各20 mg,po,bid.两用药组患者均以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尿液pH值和血液中各离子(Na+、K+、Ca2+、Cl-)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冠脉不良事件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尿酸、K+(对照组除外)、Ca2+、Cl-水平均显著下降,尿液pH值和血液中Na+水平均显著上升,且雷贝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患者的血尿酸和Ca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尿液pH值和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雷贝拉唑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埃索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尿液pH值和各离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患者急性血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关节肿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各项冠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和急性血栓的发生率,提高尿液pH值和血液中Na+水平,但同时也会降低Ca2+水平,增加低钙血症或骨折风险,且会升高关节肿痛的发生率,故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给药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