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脓毒症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短期死亡的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脓毒症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筛选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 128 例,整理所有入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 28d后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筛查呼吸机相关肺炎诱导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128 例脓毒症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死亡 48 例(37.50%),存活 80 例(62.50%).两组患者在合并慢性心肺疾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 分、机械通气时间≥15 d、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合并真菌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otstrap法验证C-index指数为 0.594(95%CI:0.532~0.714)提示区分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模型预测脓毒症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 0.785(95%CI:0.692~0.851),特异度为 0.673(95%CI:0.594~0.721),曲线下面积(AUC)为 0.765(95%CI:0.681~0.832).结论 合并慢性心肺疾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合并真菌感染、APACHEⅡ评分升高及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与脓毒症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死亡有关.ROC曲线可作为评估脓毒症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死亡风险的早期辅助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江苏省常熟地区脓毒性休克指南依从性及预后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常熟地区重症监护病房对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筛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入住常熟地区3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入选患者符合2016年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排除年龄小于18岁、妊娠、中途放弃治疗、入院后6 h内死亡以及已进入其他有关脓毒性休克干预治疗研究的患者。记录其基本情况,既往史,入院时情况,1 h、3 h及6 h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完成情况以及预后。根据患者存活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Bundle指标完成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3家医院共207例患者纳入研究,1 h Bundle完成率为27.1%,其中乳酸测定完成率81.2%,使用抗生素前血培养留取完成率72.5%,使用广谱抗生素完成率48.4%,液体复苏完成率74.4%,使用升压药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1 mmHg=0.133 kPa)完成率86.0%;3 h Bundle完成率为67.6%,其中乳酸测定完成率97.1%,使用抗生素前血培养留取完成率84.5%,使用广谱抗生素完成率97.1%,液体复苏完成率76.8%;6 h Bundle完成率为30.4%,其中平均动脉压达标完成率98.1%,重新评估容量状态(至少两项指标)完成率48.3%,中心静脉压达标完成率42.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达标完成率10.6%,床边超声完成率48.8%,抬腿及补液治疗完成率42.5%,乳酸升高重新评估完成率55.1%。3 h及6 h Bundle总完成率为27.1%。三家医院的完成情况无明显差别。脓毒性休克患者总病死率为58.9%,住ICU时间为10 d(5,23) d,住院时间为14 d(6,26) d。单因素分析示抗生素使用时间,中心静脉压达标、床旁超声、抬腿补液试验,乳酸升高后重新评估以及6 h Bundle完成、3 h及6 h均Bundle完成、APACHEⅡ评分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P=0.005,0.001,0.001,0.002,均 P<0.01),对上述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静脉压达标( OR=23.236, P=0.001)、抬腿补液试验( OR=0.102, P=0.012),乳酸升高后重新评估( OR=0.197, P=0.001)及APACHEⅡ评分( OR=1.103, P<0.01)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28 d生存曲线显示6 h Bundle完成可降低病死率(Log Rank χ2=8.944, P=0.003)。 结论:常熟地区对于脓毒症性休克治疗指南的依从性并不高,而依从性与预后密切相关,需要加强改进措施,提高指南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间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29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61例)和非AKI组(2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SAP并发AKI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预测SAP并发AKI的Nomogram模型。绘制模型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AKI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Ranson评分,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休克、机械通气例数及外周血乳酸(BLA)、肌酐(Scr)、尿素氮(BUN)、CRP、降钙素原(PCT)、胱抑素C(Cys C)水平均较非AKI组显著增高,血钙水平较非AKI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 OR=1.185,95% CI 1.074~1.308, P=0.001)、Ranson评分( OR=12.668,95% CI 5.102~31.456, P<0.001)、Scr( OR=1.028,95% CI 1.002~1.054, P=0.034)、PCT( OR=4.298,95% CI 1.379~13.395, P<0.001)及Cys C( OR=38738.38,95% CI 43.190~347459.41, P<0.001)是SAP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钙( OR=0.0001,95% 0.000~0.048, P<0.001)是SAP并发AK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以上述6项因素为参数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AKI发生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7、99.0%和98.5%;在验证集分别为0.976、98.6%和94.2%。 结论:成功建立了SAP并发AKI的早期预测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SAP并发AKI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肉衰减症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活动能力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肌肉衰减症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活动能力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宁波市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住院并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评分筛查患者营养风险,采用简明运动测试量表(short physical pefformance battery,SPPB)评估患者活动能力,利用腹部CT扫描计算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 at the third lumbar vertebra,L3 SMI),同时测量握力/肌力、6 m步行速度、小腿围。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肌肉衰减症组和非肌肉衰减症组。分析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肌肉衰减症的影响因素以及肌肉质量与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肌肉衰减症的发生率为28.3%(34/120),男性患病率为28.9%(22/76),女性患病率为27.3%(12/44);两组年龄、肿瘤分期、营养风险、体重指数、小腿围、L3 SMI、握力/肌力、6 m步行速度及SPPB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肌力/握力、L3 SMI、6 m步行速度与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肌肉衰减症密切相关( P<0.05);两组L3 SMI与活动能力(SPPB)均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肌肉衰减症是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应重视老年胃肠道肿瘤合并肌肉衰减症患者的治疗,及时进行营养干预和运动干预,以期降低肌肉衰减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20调度员运用两种筛查量表早期识别院前脑卒中患者并给予电话指导救治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120调度员运用两种不同的筛查量表早期识别脑卒中并给予相关电话指导救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开封市120急救中心接警的脑卒中及疑似脑卒中2 0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1 020例采用脑卒中识别量表(ROSIER)实施电话指导以及1 007例采用面、臂、言语、时间量表(FAST)评分实施电话指导患者最终脑卒中诊断阳性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用ROSIER评分组识别脑卒中的阳性检出率较FAST评分组更高〔31.4%(320/1 020)比29.3%(295/1 007)〕,错报率明显低于FAST评分组〔14.9%(152/1 020)比18.8%(189/1 007), P<0.05〕,患者呕吐、坠床、抽搐等所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降低〔分别为0.5%(1/208)比2.2%(4/185)、0%(0/26)比20.0%(2/10)、2.1%(1/48)比10.3%(3/29)〕,但两种评分组仅坠床所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ROSIER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FAST组〔0.7%(2/282)比4.0%(9/224), P<0.05〕。FAST评分组耗时较ROSIER评分组更短(min:1.2±0.2比2.5±0.3),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两种不同量表评分均可早期识别卒中患者,并给予及时地院前指导,进而可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ROSIER评分虽然耗时更长,但调度员是利用回拨电话进行指导并不影响派车时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现状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国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现状。方法:对中国13个城市的45家三级医院的内分泌专科和心血管专科医师、44家二级医院和22家一级医院的内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医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获得三级医院内分泌专科( n=119)、心血管专科( n=88)、二级医院内科( n=137)、一级医院内科( n=45)医师的有效问卷389份,结果显示分别有88.2%、84.1%、40.9%、8.9%的医师表示筛查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4.5%、63.6%、83.9%、97.8%的医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知识掌握评分≤60分。 结论:国内医生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知识的掌握存在欠缺、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不足的情况较普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管性血友病实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但其诊断实验和分型流程复杂,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并未普遍开展,仅有极少数医院能够对VWD进行精准诊断和分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内血栓与止血领域临床及实验室专家总结了国内所建立的VWD诊断和分型体系临床应用结果,并结合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形成了本诊断共识。本共识详细介绍了VWD出血评分工具、筛查实验、诊断实验、分型实验和基因检测的原理及适用范围,对诊断过程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加以评价和建议。冀在诊断VWD时,不同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合理选择相关诊断和分型实验,提高国内该病的诊断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GLIM标准在5 236例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全球营养领导层诊断营养不良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上锦医院住院的5 236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并遵循GLIM标准步骤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0.29%,GLIM标准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5.64%。根据GLIM标准分为营养不良组和非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组血红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体重指数均低于非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非营养不良组住院时间较营养不良组更短、住院花费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 结论:GLIM标准适用于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诊断。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重视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程导乐助产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在产妇护理中实施全程导乐助产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妇,在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导乐助产干预。于干预5 d后使用广泛性焦虑测试量表(GAD-7)及抑郁筛查量表(PHQ-9),分别测评两组产妇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并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不同产程持续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程持续时间、妊娠结局、GAD-7量表评分及PHQ-9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实施全程导乐助产干预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产妇妊娠结局,降低产时持续时间,从整体上改善其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症状性细菌性腹水快速筛查模型指导抗生素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症状性细菌性腹水快速筛查模型指导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前瞻性收集南昌市第九医院新收治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24例,其腹水多形核细胞计数<250个/mm 3,无明确抗生素治疗指征,但被症状性细菌性腹水快速筛查模型判为阳性。随机分为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全程接受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不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第10天为研究终点,比较两组的治疗应答情况。治疗应答结果分为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和无应答,应答率为完全与部分应答率之和。治疗应答情况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 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筛查评分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线情况一致( P>0.05)。治疗第10天,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完全应答例数为1比0、部分应答例数为7比2、无应答例数为4比10, Z=-2.467, P=0.014;试验组应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为66.7%(8/12)比16.7%(2/12), P=0.036。 结论:症状性细菌性腹水快速筛查模型对抗生素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被该模型判为阳性的肝硬化腹水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