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感染患者肺脏保护的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脏保护在腹腔感染(IAI)患者的医治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重点分享IAI患者肺脏保护的管理策略。在实施IAI个体化呼吸保护时,良好的温湿化和胸腔物理治疗、必需的营养支持、严格的气囊管理、保持高卧体位、减轻镇痛镇静的持续时间和深度,有利于保持有效的咳嗽能力和预防隐性吸入。同时,需要预防呼吸机相关机械通气的损伤,做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潮气量、限制平台压力、膈肌保护和右心保护性策略。在进行个体化呼吸功能状态的评估和监测时,对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AI患者可以使用呼吸力学指标包括气道阻力、呼吸系统顺应性、最大吸气压(MIP)和气道闭合压(P0.1);未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AI患者可以使用床旁简易肺功能指标,包括吸气和呼气的用力肺活量、吸气和呼气峰值流速、最大吸气压力和吐气压力以及1 s量和1 s率等。在肺康复中,实施"湿、翻、拍、咳、扩、吹、动"七字原则的肺脏保护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新型医疗雾化器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期间,由于呼吸机短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连接T型雾化器进行高流量氧疗、雾化和气道湿化,效果显著。但T型雾化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其储存液体较少、作业时间短、增加医护劳动量、降低劳动工作效率;气道湿化液无法加温,可导致患者呛咳及气道不适。由此笔者设计出一种新型医疗雾化器,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消毒供应中心对呼吸气囊进行集中处理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呼吸气囊清洗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清洗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使用自行处理的简易呼吸气囊58例及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的气囊58例分别对各面罩、呼气阀、球形气囊抽样检测,对比细菌检测数量.结果 使用后的简易呼吸气囊自行处置清洗后面罩、呼气阀、球形气囊细菌检测均>100 cfu/cm2合格率分别为6.90%、0.00%、3.45%,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后细菌检测分别为0,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 自制简易呼吸气囊清洗装置解决了由于简易呼吸气囊结构复杂及构造特殊导致的清洗难度大所致的清洗消毒不彻底,保证清洗质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解决简易呼吸气囊的清洗消毒,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气流冲击法对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两种气流冲击法在清除气管插管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各53例,A组采用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清除气囊上滞留物.B组采用简易呼吸囊联合人工手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比较两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量、操作前后生命体征差值变化、发生呛咳的次数及体外培训时间和临床操作时间.结果 意向性分析显示,A、B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7.55%、5.66%;方案数据分析显示,A、B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3.92% 、3.85%,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泌物24 h内清除量分别为(8.31±0.82) ml、(7.97±1.12)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操作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差值变化、呛咳次数及体外培训时间和临床操作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气流冲击法均可以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生率,但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对生命体征影响更小,患者更易耐受,医护人员更容易掌握与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便携式呼吸机在转运急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转运急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期间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92例急危重症并需院内转运的患者,按照不同辅助呼吸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应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应用简易人工气囊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1,t=5.988,t=5.407;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4,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急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可有效进行呼吸支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改善作用明显,且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呼吸器辅助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导管对机械通气时气囊滞留物清除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简易呼吸器辅助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导管对接受机械通气(MV)患者行气囊滞留物清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84例经口气管插管应用MV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呼吸机治疗时均执行常规人工气道标准管理;对照组使用SSD导管,以76~113 mmHg负压值行SSD法间歇性吸引;观察组除采用SSD法行间断声门下吸引外,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的气管插管相连,加用气流冲击法,以加大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效果.比较两组每日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总量、MV治疗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天数,评估两组不同气囊管理模式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声门下滞留物总吸引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3,P<0.05);观察组MV治疗时间和入住ICU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75,t=-8.291;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VAP发生率为14.28%(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1,P<0.05).结论:在提供有效SSD法间断声门下吸引的基础上联合简易呼吸器气流冲击法,可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效果,对预防控制VAP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水平消毒简易呼吸气囊存储时限、环境及包装材料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不同存储环境及不同包装材料对经高水平消毒后简易呼吸气囊的存储时限的影响,为临床进行再次消毒时间及包装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经消毒供应中心高水平消毒后的40套简易呼吸气囊分为4组,每组各10个,A1、A2组采用医用自封袋包装、B1、B2组采用纸塑包装,其中A1、B1组存储于医院Ⅱ类环境科室(ICU、新生儿室等),A2、B2组存储于医院Ⅲ类环境科室(普通临床科室),于消毒后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时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 不同存储环境、不同存储时限,两种包装材料的简易呼吸气囊的细菌培养均合格,纸塑包装和自封包装在消毒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和4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环境和Ⅲ类环境在消毒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和4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时间延长至4个月,包装材料选用自封包装,可降低医院高水平消毒简易呼吸气囊的成本支出.结论 不同环境下经过高水平消毒后的简易呼吸气囊存储4个月是安全可使用的,且使用医用自封袋包装消毒后的简易呼吸气囊安全、节约,可以作为医院对高水平消毒后的简易呼吸气囊的包装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在本院转运的危重症患者70例,根据转运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转运护理,对照组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转运,观察组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转运;比较两组转运时期护理需要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转运中和转运后,观察组护理需要度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转运中和转运后,观察组心率(HR)、自主呼吸频率(SR)、收缩压(SBP)及SpO2均优于对照组(P<0.01);转运后,两组HR、SBP均优于转运中(P<0.05),对照组SpO2优于转运前(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症患者的转运过程中,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和SpO2的稳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便及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对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患者气囊滞留物的清除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清除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气囊滞留物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156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简易呼吸气囊联合人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操作,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清除滞留物操作,比较两组操作前后生命体征情况、操作时两组患者72 h清除分泌物含量及呛咳情况及VAP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除血压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72 h清除分泌物总量和呛咳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机吸气屏气键联合气囊充放气可有效清除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气囊滞留物,利于患者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巧制可注药一次性气管插管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新生儿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多发生于早产儿。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是我科治疗此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患儿分别取仰卧位和侧卧位,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制剂经由气管插管缓慢注入气道内,每次注入后应用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1~2 min,以利于药液更好地在肺间弥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