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归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弱精子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灵归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弱精子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22 年9 月至2023 年9 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就诊的肾虚血瘀型弱精子症患者 90 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1∶1 随机分为试验组(45 例)和对照组(45 例).试验组接受灵归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左卡尼汀口服溶液治疗,疗程均为12 周,随访12 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液参数、中医证候评分、生殖激素、妊娠率与精子DNA碎片指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精液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19.25±3.08)%vs(38.57±4.99)%]、精子总活力[(32.29±3.64)%vs(46.50±4.77)%]、精子浓度[(83.9±37.2)×106/ml vs(95.1±34.9)×106/ml]均存在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量[(3.38±0.38)ml vs(3.24±0.45)m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19.75±4.28)%vs(34.46±5.07)%]、精子总活力[(33.02±4.93)%vs(43.11±4.72)%]、精子浓度[(85.2±39.7)×106/ml vs(88.1±35.2)×106/ml]均存在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量[(3.46±0.52)ml vs(3.30±0.37)m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活力、精子浓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精液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生殖激素与精子DNA碎片指数方面,两组间治疗前后及各组治疗前后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灵归方可改善肾虚血瘀型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对改善患者妊娠率具有潜在作用,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喀什地区民族和海拔对备孕男性的精液参数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男性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其中精子约占5%;精浆中含有水、果糖、蛋白质、脂肪、酶类和无机盐等成分[1]. 根据第 5 版WHO指南,对于男性精液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精液量、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总活力、精子浓度、精液pH值、正常精子形态率等内容和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龟龄集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男性肾阳虚不育症效果及对患者精子质量及性激素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成药"龟龄集"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男性肾阳虚不育症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少弱精子症男性患者205例,随机分为西药组102例、中西药组103例,两组均予以基础对症治疗及左卡尼汀治疗,中西药组联合龟龄集治疗,均连用12周.统计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精子质量、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氧化应激指标精浆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研究期间,西药组自行退出1例、记录不全2例,纳入99例;中西药组失访1例,个人因素退出1例,纳入101例.治疗后中西药组主症(8.51±2.53分)、次症及舌脉(3.34±1.02分)、中医证候积分总分(11.85±3.45分)均低于西药组(12.15±3.20分、5.02±1.24分、17.17±3.83分),总有效率(82.2%)高于西药组(67.7%),精子浓度(30.15±5.45)× 10 6/ml、前向运动A级精子百分率(27.26±4.33)%、A 级+B 级精子百分率(54.46±6.58)%均高于西药组[(22.04±4.62)× 10 6/ml、(24.36±4.18)%、(48.52±5.16)%],血清促黄体生成素(3.87±1.01U/L)、卵泡刺激素(5.24±1.78U/L)均低于西药组(4.21±1.23 U/L、6.32±2.26U/L),睾酮(15.54±1.96nmol/L)高于西药组(13.68±2.02nmol/L),精浆 ROS(425.26±86.18U/ml)、MDA(6.25±1.73nmol/L)均低于西药组(463.73±82.67U/ml、7.12±1.64nmol/L),精浆 SOD(102.54±18.02U/ml)高于西药组(95.10±15.25U/ml)(均P<0.05).结论:龟龄集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男性不育症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其可改善精子质量,调节性激素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桂枝茯苓丸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7月—2023年2月于东莞市中医院男科就诊的80例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丸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以及顶体酶活性进行检测,根据精液的检测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少精子症组(3例)、弱精子症组(20例)、正常组(17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进行对比,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液检测参数、顶体酶活性进行对比,将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正常组治疗前后精液检测参数、顶体酶活性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正常精子形态、精子活率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正常组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少精子症组治疗后精子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弱精子症组治疗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弱精子症组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高于少精子症组、正常组(均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联合五子衍宗丸应用于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精子活力、形态,有助于精子顶体酶活性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弱精子症患者的效果较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男性夜间睡眠时长和精液质量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夜间睡眠时长和精液质量参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对3357名男性的夜间睡眠时长、入睡时间和入睡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对精液质量进行分析获得精液质量参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夜间睡眠质量与精液质量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分层进一步探讨夜间睡眠时长与精液质量参数的关联性。结果:以夜间睡眠时长6~8 h组为对照,在校正了年龄和BMI、禁欲时间、运动、饮酒和吸烟后,结果显示夜间睡眠时长≥8 h人群的精子前向运动率和总活动率分别为49.15%和59.49%,较对照组降低,所对应的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 CI)]分别是-3.16 (-5.77~-0.55)和-3.22 (-5.93~-0.51);与入睡时长最短组(<10 min)相比,入睡时长的增加与精子前向运动率的降低有关( P=0.045),入睡时长31~60 min组的男性精子总活动率也明显较<10 min组明显降低( β=-3.80,95% CI=-6.54~-1.06, P=0.007)。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35岁~40岁的研究对象中,夜间睡眠时长<6 h的男性精子前向活动率较6~8 h组降低( β=-4.01,95% CI=-7.84~-0.18, P=0.04);在年龄≥40岁的研究对象中,夜间睡眠时长≥8 h的男性精子总数均较6~8 h组降低(变化百分比:-47.84%,95% CI=-72.29%~-2.19%, P=0.04)。BMI≥24 kg/m 2且夜间睡眠时长≥8 h的男性精子前向活动率和总活动率均较BMI≥24 kg/m 2但夜间睡眠时长6~8 h组降低,对应的回归系数分别是 β=-5.75,95% CI=-10.40~-1.10, P=0.02和 β=-6.85,95% CI=-11.69~-2.00, P=0.01。 结论:在年龄≥40岁或BMI≥24 kg/m 2的人群中,夜间睡眠时长≥8 h与精子前向运动率和总活动率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辅酶Q10改善弱精子症大鼠精液质量及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辅酶Q10改善弱精子症大鼠精液质量及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弱精子症模型组、辅酶Q10治疗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模型组。采用奥硝唑所致的大鼠生殖功能受损机制建立弱精子症大鼠模型。饲养29 d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的附睾精子密度、活力和运动参数等指标变化,检测睾丸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弱精子症模型组大鼠的精子质量显著下降( P<0.05),精子活力、密度和直线速率、曲线速率等参数都明显下降( P<0.05),提示弱精子症模型建立成功。与弱精子症模型和生理盐水对照模型组相比,辅酶Q10治疗模型组大鼠的精子活力、密度和运动参数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弱精子症模型组大鼠附睾中的SOD酶活力和GSH-Px酶活力显著下降( P<0.05),MDA含量显著上升( P<0.05)。与弱精子症模型和生理盐水对照模型组相比,辅酶Q10治疗模型组大鼠附睾中的SOD酶活力和GSH-Px酶活力显著上升( 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 P<0.05)。 结论:辅酶Q10可显著改善弱精子症大鼠的精子活力、密度和运动参数,并可改善弱精子症大鼠睾丸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东省大气臭氧长期暴露与精子质量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山东省大气O 3长期暴露与精子质量的关联。 方法:于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通过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人类精子库招募健康捐精志愿者,共计对2 971名健康志愿者的37 977份捐精数据进行了分析;年均O 3浓度(0.01°×0.01°)按家庭住址匹配。采用多元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前1年平均O 3暴露浓度与精子质量的暴露-反应关系,以每位捐精者作为随机截距,估计O 3增加每10 μg/m 3相关精液质量参数的百分比变化,采用分层分析评估个体特征对O 3与精液质量的修饰效应。 结果:精液采集前1年平均O 3浓度为(107.09±7.50)μg/m 3,O 3暴露与精子浓度(-3.12%,95% CI:-4.55%,-1.67%)、精子总数(-5.21%,95% CI:-7.28%,-3.09%)、精子活动率(-1.49%,95% CI:-2.37%,-0.61%)、前向运动精子比率(-2.53%,95% CI:-3.78%,-1.26%)、活动精子总数(-5.82%,95% CI:-8.17%,-3.41%)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6.22%,95% CI:-8.73%,-3.64%)下降有强关联。30岁及以上、肥胖且学历较低男性的精子质量可能更容易受到O 3的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山东省大气O 3长期暴露与精子质量下降有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6 458个供精人工授精自然周期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对自然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生殖中心治疗的16 458个自然周期,对女性因素、供精精液质量以及周期相关因素与术后妊娠结局进行χ 2和广义估计方程多因素分析。 结果:女方年龄≤30岁( OR=1.865, P<0.001)、年龄31~35岁( OR=1.215, P<0.001)、不孕年限<5年( OR=1.139, P=0.007)、第3日促黄体生成素水平>8.10 IU/L( OR=1.309, P=0.022)、第3日雌激素水平≤77.10 pmol/L( OR=1.301, P=0.012)、第3日雌激素水平77.11~293.60 pmol/L( OR=1.099, P=0.044)、优势卵泡数1个( OR=1.473, P=0.038)、宫颈黏液评分≥10分( OR=1.256, P=0.026)、子宫内膜分型为A型( OR=1.114, P=0.005)、尿促黄体生成素强阳性( OR=1.171, P=0.002)、精子冻融复苏后活力>54%( OR=1.142, P=0.002)、精子冻融复苏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5×10 6( OR=1.217, P=0.001)以及每周期AID授精2次( OR=1.376, P=0.001)显著影响授精妇女的妊娠率。 结论:在自然周期AID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第3日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第3日雌激素水平、优势卵泡数、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分型、尿促黄体生成素、精子冻融复苏后活力、精子冻融复苏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以及每周期授精次数影响女性的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尿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尿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112例不育症男性为不育症组,另择本院同期已生育的体检健康男性65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尿液及精液样本,采用全自动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液质量参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脂(DEHP)浓度,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4种邻苯二甲酸盐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育症组尿中DMP、DEP、DBP、DEHP及总邻苯二甲酸盐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不育症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及a+b级精子、前向运动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畸形精子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尿中DMP、DEP、DBP、DEHP浓度与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及a+b级精子、前向运动比率均呈负相关( P<0.05),与畸形精子比率呈正相关( P<0.05)。 结论:不育症男性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浓度偏高,其浓度与精液质量呈负相关,邻苯二甲酸盐蓄积可能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精子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结构特征,这是其所具有的独特受精功能所必需的。其中,精子鞭毛是精子产生运动所必需的一种特定细胞器。鞭毛的完整性对正常精子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鞭毛缺陷常导致精子的运动能力减弱或缺失,从而引起男性不育。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um,MMAF)是导致男性不育的最严重的精子鞭毛缺陷之一,其特征是精子鞭毛存在变短、卷曲、缺失和不规则的现象。人类精子鞭毛中存在1000种以上的蛋白,因而形成MMAF的病因具有明显遗传异质性。近年来,对MMAF表型的基因组学研究已经鉴定出20余种导致MMAF和不育的突变基因。本文总结了导致MMAF的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信息、定位特征及其潜在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