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对前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接受发育检查的0.5~6.0岁218名儿童(排除神经系统、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早产儿童)进行发展测评,并收集儿童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相关信息。采用 χ2检验和 Fisher′ s精确概率法分析儿童各领域发展与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之间关系,采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各领域发育的影响因素。 结果:0.5~0.9岁儿童精细动作异常与接触最晚时间有关( P<0.05)。1.0~2.9岁儿童的适应性、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及3.0~5.9岁儿童语言异常均与接触时长有关(均 P<0.05);1.0~2.9岁儿童的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及3.0~5.9岁儿童适应性、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均与接触用途有关(均 P<0.05)。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运动受到接触时长的影响( OR=1.868, P<0.05);精细动作受到母亲文化程度、接触最晚时间的影响( OR=1.722、2.355,均 P<0.05);适应性受到母亲文化程度、儿童看护者、接触时长、接触最晚时间的影响( OR=1.711、2.866、1.895、1.650,均 P<0.05);语言受到接触时长、接触最晚时间、接触用途(电话或视频电话、早教或学习)的影响( OR=2.348、1.806、0.328/0.350,均 P<0.05);社交自理受到母亲文化程度、接触时长、接触用途(电话或视频电话、早教或学习)的影响( OR=1.647、2.678、0.307/0.363,均 P<0.05)。 结论: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应引起社会关注,应严格控制低龄儿童电子产品暴露时长、预防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儿童神经系统和发育的不良影响;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儿童,应及时纠正相关习惯和行为,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细化自我行为管理护理在慢性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精细化自我行为管理护理在慢性冠心病行针灸治疗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综合科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106例慢性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针灸治疗,对照组53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53例实施精细化自我行为管理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不同时间节点内自我护理效能、运动耐力变化情况。结果:干预7、14、28 d后,研究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自我效能综合评分呈显著提升趋势( 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干预7、14、28 d后,运动耐力水平涨幅趋势较为可观( P<0.05)。 结论:对收治的慢性冠心病采取针灸治疗患者,实施精细化自我行为管理康复护理对策,在充分调动护理自我护理管理意识与效能水平的同时,机体运动耐受能力也随干预时间逐渐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酮饮食对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脑电图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添加治疗对儿童癫痫发作、脑电图(EEG)变化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的癫痫患儿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酮饮食。对比2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评分,评价癫痫发作控制情况和EEG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78.69%(48/61例)比54.10%(33/6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114, P<0.05)。观察组患儿EEG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81.97%(50/61例)比55.74%(34/6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623, 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儿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5个能区及总发育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64±13.29)分比(46.04±12.86)分、(54.84±12.18)分比(47.62±11.91)分、(54.44±10.70)分比(44.31±11.56)分、(51.48±12.99)分比(42.04±11.18)分、(57.88±11.04)分比(47.42±13.16)分、(275.28±54.71)分比(227.42±55.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997、5.887、6.003、5.889,6.007、6.010,均 P<0.05)。 结论:生酮饮食可明显减少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改善EEG和神经行为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城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普通话词汇及短语习得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机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智力发育障碍(IDD)或全面发育迟缓(GDD)儿童早期语言及词汇发展特点,为ASD儿童干预训练的教学词汇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采用自制涵盖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及代词共464个词汇的问卷对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及北京市顺义区首儿雅稚儿童康复中心75例1~6岁神经发育障碍的ASD患儿(ASD组)、IDD和GDD患儿[发育障碍(DD)组]进行调查,以获取有效沟通词汇;采用《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进行发育评估;同期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招募发育正常、智龄相当的37例儿童[典型发展(TD)组]作对照研究。采用秩和检验或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ASD组儿童31例,月龄36.0(27.0~59.0)个月,智龄20.6(12.0~35.0)个月;DD组儿童44例,月龄37.0(12.0~77.0)个月,智龄24.3(6.0~56.0)个月;TD组37例,月龄20.0(10.0~61.0)个月,智龄21.9(12.0~55.0)个月。3组智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18, P=0.698)。ASD组和DD组总发育商[56(36~83)、68(17~92)]均显著低于TD组[99(79~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234、48.583,均 P<0.001)。ASD组发育评估分量表中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发育商及交流警示行为指数分别为77、52、60、39、52、40;DD组分别为75、64、73、60、60、8。除大运动外,ASD组儿童发育水平均低于D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763、5.172、11.174、6.108、41.917,均 P<0.05)。ASD组、DD组及TD组有效沟通词汇分别为10个、174个、14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785, P=0.002)。ASD组、DD组及TD组儿童能说短语者比例分别为9.7%、29.5%、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733, P=0.001)。ASD组、DD组及TD组有效沟通词汇数量分析:以75%及以上儿童能完成为统计界点,3组有效沟通词汇数量分别为0个、1个、49个;以50%~<75%儿童能完成为统计界点,3组有效沟通词汇数量分别为6个(依次为妈妈、拜拜、爸爸、抱抱、门、不)、187个、71个;以25%~<50%儿童能完成为统计界点,3组有效沟通词汇数量分别为112个、183个、103个,3组有效沟通词汇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6.694, P<0.001)。将ASD组25%以上和TD组50%以上的有效沟通词汇进行匹配,重叠93个,占ASD组78.8%(93/118个),占TD组77.5%(93/120个)。重叠的有效沟通词汇中,名词占67.7%(63/93个),动词占26.9%(25/93个)。 结论:ASD及DD患儿汉语普通话习得词汇与相同智龄TD儿童相似,但ASD儿童的词汇表达和理解能力明显低下;ASD患儿与TD儿童有效沟通词汇在不同百分比上有重叠,这些词汇为优化、筛选训练用词提供了借鉴,选择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可能有助于ASD患儿提升训练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巴丝肼和盐酸多奈哌齐对长期慢性帕金森病模型食蟹猴运动与认知记忆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长期慢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食蟹猴模型(左侧颈内动脉注射MPTP诱导成模后7年)运动与认知记忆功能障碍状态以及多巴丝肼和多奈哌齐干预后的影响。方法:5只慢性PD模型食蟹猴,5只同年龄段健康食蟹猴作为正常对照。分别进行行为学评价,包括Kurlan评分量表评价PD症状严重程度;取食实验(pick up test,PUT)检测上肢精细运动;PAM(physical activity monitoring,PAM)分析24 h运动活动总量及12 h睡眠时段运动活动量的状况。此外,延迟匹配样品比对测试(delay matching-to-sample,DMTS)检测短时认知记忆功能。依次给予多巴丝肼口服10 d,每天2次,每次250 mg,间隔10 d后给予多奈哌齐口服干预14 d,每天1次,每次5 mg,并在分别给予两种药物干预后,测试上述行为学指标变化。结果:长期慢性PD模型Kurlan评分[(4.10±1.01)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分)( P<0.01);右侧上肢与正常对照相比,虽有随意运动但均不能完成取食动作( P<0.01),左侧上肢取食时长[(23.14±7.96)s]与正常对照组[(12.52±2.71)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4 h运动活动总量[(23 531.75±9 065.85)]与正常对照组[(52 750.34±27 598.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2 h睡眠时段运动活动总量[(2 911.34±1 845.47)]与正常组[(3 310.67±1 721.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MTS 5 s、10 s、15 s、30 s延迟后的正确率分别为(61.60±9.21)%、(51.20±11.80)%、(49.60±8.29)%、(60.80±4.38)%,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6.80±3.35)%、(84.80±8.67)%、(80.80±7.69)%、(74.40±4.56)%)相比显著降低( P<0.01、 P<0.05、 P<0.01、 P<0.01)。给予多巴丝肼干预后,Kurlan评分为(2.60±0.38)分,与给药前[(4.10±1.01)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右侧上肢仍不能完成操作,左侧上肢取食时长[(15.40±4.14)s]较之给药前[(23.14±7.96)s]缩短( P<0.05);24 h动物运动活动总量[(44 128.25±16 464.71)]高于给药前基线[(23 531.75±9 065.85)]( P<0.05),12 h睡眠时运动活动量(4 931.84±2 304.06)与给药前基线(2 911.34±1 845.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MTS 5 s、10 s、15 s、30 s延迟正确率与给药前同样延迟的正确率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给予多奈哌齐干预后与给药前相比,各行为学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长期慢性PD模型仍存在PD症状以及不同程度的运动与认知记忆障碍。多巴丝肼干预后可改善运动损害行为,表明慢性长期PD模型动物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功损害持续存在;多奈哌齐干预后对PD症状、运动与认知记忆均无影响,提示造成慢性PD模型食蟹猴的认知记忆障碍的潜在机理与阿尔茨海默病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语音障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语音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 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语言-言语门诊初次就诊并诊断为语音障碍的395例儿童作为语音障碍(SSD)组,并选取同期于保健科体检的1 179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儿心量表2016版)检查,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儿童的总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能力的发育水平;采用单因素 χ2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语音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SSD儿童395例,其中男296例,女99例,年龄≥4岁及≤6岁,(4.71±0.76)岁;对照组儿童1 179例,其中男864例,女315例,年龄≥4岁及≤6岁,(4.64±0.78)岁。SSD组总发育商均值低于对照组[(86.45±11.57)分/(91.24±8.00)分, t=-7.78, P<0.01],并且SSD组男童和女童总发育商的均值均低于对照组[(86.00±11.40)分/(90.78±7.86)分, t=-6.70, P<0.01;(87.82±12.03)分/(92.87±8.49)分, t=-3.88, P<0.01]。各能区发育商比较,SSD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行为均值均低于对照组[(89.76±12.47)分/(92.01±10.69)分, t=-3.21, P<0.01;(80.62±13.64)分/(84.49±11.55)分, t=-5.06, P<0.01;(87.92±15.25)分/(92.98±12.06)分, t=-6.00, P<0.01;(86.48±16.30)分/(94.55±12.08)分, t=-9.04, P<0.01;(87.02±15.18)分/(92.63±12.57)分, t=-6.62, P<0.01];SSD组内比较,男童的精细动作均值低于女童[(79.80±13.42)分/(83.08±14.05)分, t=-2.08, P<0.05]。自主进餐时间>2岁( OR=1.527,95% CI:1.180~1.977, P=0.001)、辅食添加时间延迟( OR=1.510,95% CI:1.123~2.029, P=0.006)、家庭语言环境存在方言( OR=1.351,95% CI:1.060~1.723, P=0.015)为儿童语音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论:儿童语音障碍以男童多见,SSD儿童整体发育水平落后于正常儿童,且SSD男童精细动作落后于女童;儿童语音障碍发生与辅食添加时间、自主进餐时间以及家庭语言环境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智护训练结合婴儿抚触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智护训练结合抚触对婴幼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间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门诊常规体检的28~40日龄婴幼儿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给予智护训练结合抚触保健。比较两组神经心理发育、体格发育状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婴幼儿的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得分均比对照组高( P<0.05)。干预1个月时,两组婴幼儿的各项体格发育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婴幼儿的身长、头围及体重增长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智护训练结合抚触可提升婴幼儿Gesell评分,促进婴幼儿神经心理及体格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FBXO11基因突变致智力发育障碍伴畸形面容和行为异常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对2020年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智力发育障碍伴畸形面容和行为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3岁6个月,因"惊厥发作1年余"就诊。体格检查发现面部畸形。Gesell发育量表提示适应性、大运动为重度发育迟缓,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为中度发育迟缓;头颅磁共振成像示脑裂;脑电图示双侧前头区为主的广泛性放电,监测到1次肌阵挛发作;基因检测: FBXO11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2480_2484del),为致病性变异。提示高通量测序技术增加了识别潜在遗传缺陷作为疾病原因的可能性,对于反复癫痫发作、多发畸形、全面发育迟缓的患儿,应该尽早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指导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阿特金斯饮食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改良阿特金斯饮食(MAD)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GD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7月至10月就诊于河南省八家医院儿童康复科的GDD患儿,将1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GDD患儿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常规治疗组(66例)和MAD治疗组(88例)。MAD治疗组62例和常规治疗组59例患儿完成了15个月的研究。常规治疗组予以综合康复训练,MAD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MAD治疗,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数据的差异。结果:3个月后,2组在中国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Achenbach患儿行为量表(CBCL)问题和能力领域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AD治疗组有明显改善。6个月后,MAD治疗组在Gesell发育量表的语言和社交行为较常规治疗组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均 P<0.05)。9个月后,MAD治疗组患儿在Gesell发育量表适应能区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量表)的得分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15个月后,MAD治疗组患儿精细运动优于常规治疗组( P<0.05)。治疗早期,MAD治疗组28例患儿有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MAD治疗可以改善GDD患儿神经发育、情绪和社会适应性行为,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外显子测序在语言发育迟缓/障碍儿童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障碍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基础上采集患儿和父母外周血进行WES,结合患儿的临床表型筛选候选变异,包括单核苷酸突变(SNVs)和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候选变异利用Sanger测序/real-time PCR/CNV-Seq完成验证和家系分离分析,最终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完成致病性评估和遗传诊断。对其中完成《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检查的125例患儿,以WES检测结果阳/阴性分组,采用 t检验比较两组患儿总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能区的发育水平。 结果:165例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患儿完成WES检测,男女比例为1.95∶1,男童109例,女童56例,年龄(3.2±1.2)岁、中位数3.0岁,共检测出与疾病相关的致病性突变者45例,阳性诊断率为27.3%(45/165)。其中36例检测到的变异为SNVs,9例为CNVs。家系成员的变异来源检测显示新发突变在致病性基因变异中占比为86%(31/36)。女童的阳性诊断率45%(25/56),显著高于男童(18.3%、20/109,χ2 =12.171, P<0.05);各年龄段的阳性诊断率无显著差异(χ2 =4.349, P>0.05);WES检测阳性组患儿大运动发育商均值低于阴性组(61.5±15.39 vs. 69.4±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10, P<0.05);两组患儿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能区发育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33、-1.298、-0.114、-0.214, P均>0.05)。 结论:语言发育迟缓/障碍具有复杂的遗传异质性,WES在全外显子层面对语言发育迟缓/障碍儿童的早期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