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we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男,2岁5个月,系第2胎第2产,36周 +4顺产,有吸氧史、保温箱史及新生儿抢救史,出生时缺氧性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肺透明膜病。患儿2个月(2018年5月8日)时于潍坊眼科医院就诊,行新生儿眼底筛查时发现双眼先天性白内障(见图1),行眼科A超和B超检查。A超测量双眼眼轴长度(Axis length,AL)均为17.98 mm,B超检查双眼眼后段未见明显异常,泪道冲洗示双眼泪道阻塞。患儿3个月(2018年6月11日)时于潍坊眼科医院全身麻醉下分别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晶状体后囊膜切除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发现双眼晶状体后囊膜发育不完全,且视轴区后囊膜局限性混浊,直径约3 mm;术后患儿配镜并行视觉训练,至6个月(2018年9月18日)时发现患儿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建议患儿于儿科会诊。儿科行全身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示:患儿特殊面容,包括面容耳大、鼻梁高、下颌小,喉鸣音,四肢肌张力低下,右侧隐睾,下牙龈囊肿,尿常规检测见蛋白尿(+),肾脏B超未见明显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 OCRL基因上发现1个位于X染色体(chrX128696700)的半合子突变,为蛋白编码区的第1182位碱基(c.1182dutT)发生移位导致的氨基酸改变(p.A395Cfs*21),其父母均未检测出该基因异常,确诊Lowe综合征。2年来患儿一直于当地医院儿童康复科行康复训练及视觉训练。患儿于2020年8月3日至潍坊眼科医院就诊。入院后行心脏及肾脏彩超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化验结果示:尿白细胞(+-),尿酮体(+-),尿蛋白(+)。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应略迟钝,无晶状体,后膜囊瞳完整,眼底检查不配合(见图2)。角膜映光检查:左眼注视,右眼外斜约20°;右眼注视,左眼外斜约20°。A超检查示右眼AL 19.20 mm,左眼AL 19.25 mm。双眼B超检查示:眼后段未见明显异常(见图3)。患儿分别于2020年8月4日及8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双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左右眼眼压(ICare回弹式眼压计)分别为18.9、19 mmHg(1 mmHg=0.133 kPa),患儿眼球震颤较术前减轻,能追物。术后2周、4周、3个月复诊时较之前可更快抓取目标物体,行走时有效避开障碍物,患儿家属对治疗表示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春发育与女性甲状腺形态及功能状况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青春发育分期对女性甲状腺形态及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2017年10-11月,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海门市、浙江省玉环市、浙江省德清县各选定1所初中,将4所初中所有初一年级女生共491名纳入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体格检查以及尿碘、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PDS)评价青春发育分期;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青春发育分期对甲状腺容积及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青春发育阶段女性的甲状腺状况存在差异。甲状腺容积大小、结节检出率及FT4水平均表现为青春期前期<青春发动期<青春期后期( P<0.05);TT3及FT3水平表现为青春期前期>青春发动期>青春期后期( P<0.001);TSH及TT4水平不受青春发育分期的影响(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一致,青春发育与TT3和FT3水平呈负相关。PDS总分每增加1分,TT3和FT3水平在模型1中分别减少0.067 nmol/L和0.170 nmol/L,在模型2中分别减少0.065 nmol/L和0.162 nmol/L;相较于青春期前期者,青春期后期者具有较低的TT3和FT3水平(模型1: OR=0.337,95 %CI:0.173~0.658; OR=0.283,95 %CI:0.144~0.557;模型2: OR=0.306,95 %CI:0.155~0.605; OR=0.263,95 %CI:0.132~0.524)。 结论:青春发育与女性甲状腺形态及功能状况存在关联。青春发育越成熟,甲状腺容积越大,结节越易发生,TT3及FT3水平越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缺乏症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起病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 Ⅰ,CPSⅠ)缺乏症,患儿生后3 d出现拒奶、呕吐、反应差,血氨最高514 μmol/L,全外显子测序提示CPSⅠ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经低蛋白饮食、降血氨药物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但喂养困难、生长迟缓,于4月龄接受肝移植手术,随访至2岁,智力运动及体格发育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春期发育时相和速度对儿童抑郁症状影响的6年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前瞻性预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于2013年招募了2 084名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建立儿童青春期发育队列。随访6年,每2年开展体格、第二性征发育评价(男生睾丸容积和女生乳房发育)和抑郁症状评估。使用非线性生长模型分别拟合男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1~2年级学生基线时与随访时分别采用《简明心境与情绪问卷》(SMFQ)与《心境与情绪问卷》(MFQ)评价抑郁症状;3年级学生基线时和随访时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评价抑郁症状。使用Z分法将抑郁症状得分进行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价男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抑郁症状发生的预测效应。结果:随访6年后收集完整问卷及体格信息1 909名,年龄为(13.94±0.87)岁,其中男生1 052名(59.19%),女生857名(43.81%),随访率为91.60%。女生平均青春期发育时相(11.25岁)早于男生(12.70岁),且女生平均发育速度1.47(Tanner阶段/年)比男生更快1.28(Tanner阶段/年)。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抑郁症状的预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与发育适时组女生相比,发育时相延迟的女生抑郁症状水平更低(β =-0.19,95% CI:-0.34,-0.01);与发育速度正常组女生相比,发育快速组女生抑郁症状风险增加(β =0.23,95% CI:0.05,0.40),而发育缓慢组女生抑郁症状风险降低(β =-0.21,95% CI:-0.39,-0.03)。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男生抑郁症状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女生青春期发育速度过快可能是抑郁症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而青春期发育时相与速度对男生青春期抑郁症状均无预测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海军飞行(学)员改装体检心律失常医学鉴定的思考——海军单中心527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体检的418例海军飞行学员和109例海军飞行员,对其年龄、心律失常的种类及飞行结论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计算其疾病构成比。结果显示418例飞行学员改装不合格91例(21.8%),因心律失常不合格27例;109例飞行员改装不合格19例(17.4%),因心律失常不合格2例。因此,对于尚处于发育年龄的海军飞行学员分配选拔时需要动态地、发展地看鉴定指标;虽在低限附近也应综合全身情况进行医学鉴定,适当放宽至飞行员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及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LISA)技术与传统的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INSURE)技术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87例NRDS早产儿(胎龄24~31 +6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矫正年龄1岁内的随访资料,使用LISA注入PS的纳入LISA组,使用INSURE注入PS的纳入INSURE组,其中LISA组144例,INSURE组4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组间混杂因素进行矫正,获得组间协变量均衡样本(2组各39例)。采用 t检验、 χ2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体格发育、听力和视力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呼吸系统疾病等预后情况。 结果:1.与INSURE组相比,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12例(33.3%)比23例(63.9%)]和视网膜病变(ROP)[13例(36.1%)比26例(72.2%)]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727, P=0.009; χ2=9.455, P=0.002)。轻度BPD [8例(22.2%)比16例(44.4%)]和Ⅰ~Ⅱ期ROP[11例(30.6%)比22例(61.1%)]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0, P=0.046; χ2=6.769, P=0.009),而中重度BPD和≥Ⅲ期RO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两组患儿住院期间PS重复使用、72 h内机械通气率、气胸/肺出血、Ⅲ~Ⅳ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Ⅱ~Ⅲ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矫正胎龄36周病死率、总吸氧时长、住院时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出院后矫正年龄1岁内随访:宫外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发育、视力发育、听力发育、矫正胎龄40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矫正月龄6个月及矫正年龄1岁时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分、肺炎、呼吸道疾病再住院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胎龄24~31 +6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NRDS患儿进行治疗,采用LISA技术PS给药能够降低轻度BPD和Ⅰ~Ⅱ期ROP发生率,无增加其他并发症风险,2种技术远期预后效果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Kaufman眼脑面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Kaufman眼脑面综合征(KO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儿内二病区确诊的1例KO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在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KOS的相关文献,描述1例新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型,并系统性回顾既往已报道的34例病例,总结KOS的临床特点。结果:既往已报道的34例KOS患儿的特征为:新生儿期喂养困难(90%)、呼吸困难(84%),生长发育缓慢(85%),智力障碍,颅面部畸形,包括:小头畸形(91%)、睑裂狭小/上睑下垂(91%)、短/前倾的鼻子(94%)、特殊的眉型(87%)等。本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喂养困难和面容异常,异常面容表现:小头畸形、右眼上睑缺损、睑裂狭小/上睑下垂、睑裂上斜、眼距宽、耳位低、低鼻梁、鼻孔前倾、小嘴、小下颌。1岁9个月时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泛素蛋白质连接酶E3B基因( UBE3B基因)Exon25纯合突变c.2737C>T(p.R913X),Sanger测序验证父母均携带此突变,诊断KOS。随访患儿至4岁8个月,精神、运动及体格发育均明显落后。 结论:新生儿期的呼吸困难和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颅面部异常是KOS患儿的常见表现,颅面部异常包括:小头畸形、睑裂狭小、短/前倾的鼻子、特殊的眉型等,诊断依靠基因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OLR3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全面发育落后合并癫痫、纹状体变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POLR3A基因突变导致全面发育落后合并癫痫、纹状体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小儿神经专科2020年收治的2个非近亲结婚的家系中的共3例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科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提取外周血DNA,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结合Sanger测序对患者家系进行一代验证,应用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出现全面发育落后、癫痫发作、肌张力障碍,头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基底节萎缩、纹状体变性。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提示POLR3A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1980 G>C;c.1771-6 C>G 和 c.2044C>T;c.1771-7 C>G)。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提示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2个家系的先证者各自的父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突变具有致病性。结论:包含剪切位点突变的POLR3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特征性的全面发育落后合并癫痫、纹状体变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POLR3相关谱系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识别和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互联网+知信行"模式在早产儿母亲认知行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知信行管理模式基于互联网了解早产儿母亲对家庭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出院早产儿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互联网平台采用自设问卷对90名早产儿母亲在入院时、出院时、矫正胎龄40 w时进行三次问卷调查,将知信行管理模式贯穿于其中,其重要内容为早产儿的相关护理知识、母亲照护的信念及照护的行动。结果:本调查90名母亲对照护知识知晓率;体格发育;再入院率/复诊率;母亲满意度;母亲希望获得照护知识的来源。结论:早产儿母亲在入院时对照护知识知晓率相对低,专科护士应针对不同亚型早产儿采用知信行模式对母亲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通过互联网智能提醒系统不断提醒母亲学习护理知识,加强母亲信念的培养,最终通过母亲有效的护理行为提高了照护能力,降低早产儿再入院率,增加了复诊率,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中央核肌病临床基因型分析及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中央核肌病的临床表型、转归及基因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的中央核肌病9例患儿的临床、病理和基因检测资料,随访8个月~8.6年[(4.4±3.1)年]。结果:1.临床表型:9例患儿中,男6例,女3例;起病年龄为出生1 d~10岁。8例以肢体无力或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诉,1例因体检发现血清肌酸肌酶升高就诊。体格检查示患儿均存在骨骼肌无力,其中4例伴颜面肌受累。6例患儿接受随诊,其中4例运动功能无显著下降,2例改善;随诊患儿均无显著心脏受累;4例出现脊柱侧弯。5例接受肺功能检测,其中2例出现限制性通气障碍。2.基因型:接受检查的8例中4例诊断明确,其中2例 DNM2基因新生变异c.1893+1G>A、c.1856C>T(已报道致病变异),1例 RYR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2044C>G和c.6823G>A, 1例 TTN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2106_2107insAAGCTGTA、c.107377+1G>A(已报道致病变异)。 结论:中央核肌病病程相对静止,易累及颜面肌,较少累及心肌。新发现中央核肌病相关基因变异位点4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