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大肾肿瘤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中腹主动脉损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63岁。因“消瘦、乏力4年”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乏力,无腰背部疼痛,于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左肾占位。CT示:左侧腹膜后-左肾恶性肿瘤,12.0 cm×6.6 cm×16.7 cm;肿块右缘邻近腹主动脉,包绕左肾动脉,前缘紧贴并推挤左肾静脉(图1、2)。泌尿外科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物巨大,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考虑腔镜下难以完整剥离肿物,遂中转开腹,肿物剥离过程中大出血,术中紧急止血钳钳夹后3-0 Prolene线缝扎止血,待肿瘤完全切除后探查腹膜后怀疑腹主动脉误扎,腹主动脉远端、股动脉未触及明显搏动(图3A),术中失血量约4 000 ml。重新探查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并依次阻断,剪除腹主动脉线结,见到腹主动脉前壁2处大小约0.5 cm×0.5 cm破口(图3B),剪开腹主动脉破口见腹主动脉后壁内膜损伤,固定后壁内膜片后裁剪人造血管补片完成腹主动脉修补(图3C)。腹主动脉术中阻断时间约34 min,术毕可触及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搏动,未见到明显肠缺血和肾梗死改变,可触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术后第3天患者转往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术后1周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术后病理:左肾恶性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肉瘤样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低质量眼底图像增强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对模糊、曝光不足、曝光过度等低质量眼底图像进行质量提升,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EyePACS数据集中分别选取700张高质量和700张低质量眼底图像作为本研究的数据集。对数据集图像进行裁剪并统一缩放至512×512分辨率。采用2个生成模型和2个判别模型构建CycleGAN,生成模型根据输入的低/高质量眼底图像生成匹配的高/低质量图像,判别模型判别原始图像和生成图像。将本研究提出的算法与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动态直方图均衡化(DHE)、带色彩恢复的多尺度Retinex(MSRCR)3种图像增强算法的结果进行视觉定性评估,并采用清晰度、BRISQUE、色度、饱和度作为定量指标进行评估。应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网络对原图及不同算法增强图像进行诊断;并比较其准确度和特异度。结果:CycleGAN算法对模糊、曝光不足、曝光过度3类低质量眼底图像的增强均取得最优效果,增强后的眼底图像对比度高、色彩丰富,视盘、血管结构清晰。CycleGAN算法增强的图像清晰度仅次于CLAHE算法;BRISQUE质量分数为0.571,比CLAHE、DHE和MSRCR算法分别高出10.2%、7.3%和10.0%;色度和饱和度分别为103.03、123.24,均高于其他算法;该算法增强100张图像仅需35 s,仅次于CLAHE算法,在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CycleGAN算法增强的图像在DR诊断中的准确率和特异度分别为96.75%和99.60%,均较原图有所提高。结论:CycleGAN可有效提升模糊、曝光不足、曝光过度眼底图像的质量,并有效提高计算机辅助DR诊断系统的准确率,可能在眼科临床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结肠系膜入路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结肠系膜入路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1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43~81岁。61例患者中,30例行TaTME采用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入路设为传统入路组;31例行TaTME采用经结肠系膜入路设为结肠系膜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1)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TaTME,无中转开腹。传统入路组患者经腹游离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标本远切缘长度,肿瘤标本近切缘长度,系膜完整度(系膜完整、系膜近完整)例数,环周切缘阳性率,远切缘阳性率,淋巴结检出数目分别为(126±56)min,41.0 mL(17.5~71.4 mL),1.3 cm(0.8~2.0 cm),(10.0±5.0)cm,10、20例,3.3%(1/30),0,13.7枚(9.0~17.0枚)。结肠系膜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01±30)min,44.0 mL(25.0~67.5 mL),1.6 cm(1.1~2.2 cm),(12.0±3.0)cm,23、8例,6.5%(2/31),0,13.0枚(10.9~17.3枚)。两组患者经腹游离时间、肿瘤标本近切缘长度、系膜完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33,-2.286, χ2=10.250, 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肿瘤标本远切缘长度、淋巴结检出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662,-1.107,0.304, P>0.05)。两组患者环周切缘阳性率、远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术后情况:传统入路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51 h(48~64 h)。传统入路组患者中,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吻合口瘘(Clavien-Dindo分级Ⅱ级),经充分引流、肠外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乳糜漏(Clavien-Dindo分级Ⅱ级),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重度肺部感染(Clavien-Dindo分级Ⅳa级),经转ICU治疗后痊愈出院。传统入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1.3±4.5)d。结肠系膜入路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59 h(49~70 h)。结肠系膜入路组患者中,1例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Clavien-Dindo分级Ⅰ级),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肠系膜入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9.6±1.8)d。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554, t=1.884, 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随访情况: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 结论:经结肠系膜入路在TaTME中安全、可行,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能降低系膜裁剪难度,缩短经腹游离时间,提高肿瘤标本近切缘长度,系膜完整度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儿童UPJO中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断为UPJO并行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13例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60.0(1.3,108.0)个月;左侧10例,右侧3例。临床表现为腹痛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2例,无症状10例。术前同位素肾图提示患肾功能(28.32±1.82)%,双侧分肾功能相差>10%者7例;机械性梗阻5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患侧肾皮质厚度为(1.98±0.23)cm。术中于脐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并置入机器人系统,于脐上6 cm处置入8 mm套管为加一孔;探查腹膜下扩张的肾盂,经腹壁悬吊牵引肾盂,暴露视野,切开、扩张肾盂,裁剪扩张的肾盂,置入输尿管支架,并吻合肾盂输尿管。结果: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80.0(165.0,190.2)min;术中出血量<5 ml;术后住院时间7.0(7.0,7.0)d,住院费用5.63(5.21,5.65)万元。术后2个月拔除输尿管支架,未出现尿路感染及腰痛等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值12(8,1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提示肾皮质厚度(4.95±0.57)cm,同位素肾图提示分肾功能(38.02±1.76)%,5例机械性梗阻全部转变为不全性梗阻。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操作较为精细,在更好的伤口愈合及美容效果基础上,患肾功能得到恢复,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输尿管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易发生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输尿管医源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0例,女23例。中位年龄39(16,64)岁。损伤位于左侧26例(60.5%),右侧16例(37.2%),双侧1例(2.3%);输尿管上段8例(18.6%)、中段8例(18.6%)、下段27例(62.8%)。损伤长度(5.9±2.4)cm。7例于术中诊断,表现为输尿管管腔结构破损、离断或被结扎,术区出现广泛渗液,输尿管镜下可见脂肪组织。36例延迟诊断,表现为腰腹部疼痛13例,发热12例,腹膜刺激征9例,阴道流液9例,血尿5例;泌尿系增强CT或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示造影剂外溢10例,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27例,发现患侧肾肿瘤1例;行引流液肌酐检查7例;行肾动态显像检查发现单侧肾无功能1例。妇科手术损伤13例均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结直肠外科手术损伤12例,术中诊断7例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5例延迟诊断,先行肾造瘘术,其中4例于6个月后完成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1例行输尿管膀胱重吻合。泌尿外科手术损伤18例,其中10例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2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自体肾移植术,1例行阑尾代输尿管手术,2例应用口腔黏膜补片修补。43例中,29例发生在7处易损伤部位,妇科手术损伤部位常见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交汇或毗邻处,分别为4、5、3例;结直肠外科手术损伤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与肠系膜血管平行段4例,输尿管与结肠毗邻处2例,输尿管与输精管交汇处3例;泌尿外科手术损伤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与髂外动脉交汇处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各4例。其余14例损伤部位不具有规律性,与上述易损伤部位不重合。结果:本研究43例术后随访18(11,47)个月,其中41例能正常排尿,无血尿、尿外渗、胁腹疼等症状,尿常规、尿素氮、血肌酐检查均正常。泌尿系B超检查示轻度肾积水13例,随访中积水程度未见缓解或加重。1例自体肾移植术后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处再狭窄,行球囊扩张后积水缓解。1例先行肾穿刺造瘘,6个月后术中探查发现左输尿管末端被Hem-o-lok夹夹闭3/5管壁,右输尿管与乙状结肠形成内瘘,取左右侧膀胱皮瓣各3 cm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易发生部位共7处,妇科手术易发生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交汇或毗邻处;结直肠外科手术易发生于输尿管与肠系膜血管平行段、与结肠毗邻处、与输精管交汇处;泌尿外科手术损伤易发生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交汇处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损伤的治疗需根据损伤原因、位置和长度综合考虑。对于长度较短而程度较重的输尿管损伤,行输尿管吻合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对于长度较长的损伤,行自体肾移植、其他组织代输尿管手术或采用Boari皮瓣、颊/口腔黏膜移植等。修复手术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无张力吻合,不过度破坏输尿管的血供,输尿管应裁剪到血供较好的部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12例诊疗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congenital rectovaginal fistulas,CRVF)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排便功能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行肛门成形术的12例CRVF女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为足月出生,出生体重为(2 981±575)g。初次入院年龄为1 d至7岁;初次肛门成形术时中位年龄为205 d,范围在111~2 661 d。入院时有排便困难、腹胀4例,有排便前后会阴部疼痛1例。入院时经简单查体诊断CRVF 2例,诊断无肛前庭瘘7例,无肛会阴瘘2例,泄殖腔畸形1例。伴发泌尿生殖系统或脊柱畸形8例,双子宫/双阴道畸形5例。对患儿进行Rintala评分评估排便功能。结果:行常规三期手术3例,肛门成形术同期行肠造瘘3例,一期成形肛门6例。采用前矢状入路6例;后矢状入路(Pe?a术)5例,其中1例开腹辅助;腹会阴肛门成形术1例。术中发现直肠汇入阴道平面位于阴道上部2例,位于中下部10例。合并双阴道畸形的5例患儿中,汇入平面位于左侧阴道3例,阴道中隔2例。围手术期12例患儿除1例术后伤口感染、直肠回缩外,余11例均顺利恢复。7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0个月。出现继发性巨结肠1例,后行经腹经肛SOAVE术治愈;出现直肠黏膜脱垂1例,后行脱垂黏膜裁剪术治愈;直肠严重回缩并发膀胱阴道瘘、阴道狭窄1例,行2次经腹经肛成形肛门、阴道并修补瘘口,现仍有直肠狭窄。剔除未关瘘患儿2例,5例患儿末次随访时进行Rintala评分,结果显示排便功能良好2例,一般2例,不良1例。可控制排便4例,完全没有排便控制能力1例。有4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和(或)污粪。结论:CRVF属于罕见畸形,容易误诊。该病伴发畸形比例极高。直肠多汇入阴道中下部和左侧重复阴道,手术时可重点关注。手术方式首选Pe?a术并行保护性肠造瘘,必要时经腹部入路辅助。术后大部分患儿可自主排便,但便秘和污粪问题常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孔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青少年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单孔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青少年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采用单孔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的11例青少年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13.5±2.4)岁;体重(49.4±11.2)kg;左侧输尿管狭窄8例,右侧狭窄3例。术前患侧肾盂前后径(3.25±0.69)cm,输尿管最大径(2.25±0.48)cm,患肾皮质厚度(1.34±0.52)cm,分肾功能(36.00±2.86)%。所有患者均行单孔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术中采用耻骨上膀胱入路,建立单孔气膀胱通道,进行输尿管末端游离及裁剪、膀胱黏膜下隧道建立及输尿管末段重新包埋等,完成Politano-Leadbetter输尿管再植术。术后随访患侧肾盂、输尿管扩张迂曲程度及患肾分肾功能变化。结果:本组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5.6±18.5)min,术中出血量(6.8±2.3)ml,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4.5±1.8)d,住院时间(6.2±2.4)d。术后随访时间(13.6±4.3)个月。术后12个月患侧肾盂前后径(2.00±0.45)cm,输尿管最大径(1.18±0.22)cm,均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肾皮质厚度(2.17±0.49)cm,分肾功能(44.00±1.41)%,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11例利尿肾图提示患侧非机械性梗阻或无梗阻曲线。1例术后6周出现泌尿系感染,予拔除双J管后恢复正常;另1例术后6、12个月均出现膀胱输尿管Ⅰ度反流,未出现泌尿系感染及腰痛症状。余患儿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家长均对切口满意。 结论:单孔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青少年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可改善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及患肾的分肾功能,克服因青少年耻骨上方膀胱区脂肪垫肥厚、常规气膀胱腹腔镜手术易损伤的困难,手术效果理想,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手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61例;年龄(46.4±23.3)岁。其中53例曾因泌尿系结石接受碎石或取石手术,35例因妇科疾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2例曾接受肠道手术,2例曾接受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92例术前血肌酐(120.33±16.52)μmol/L,尿素氮(14.28± 2.47)mmol/L,肾盂扩张(3.23±2.47)cm。患者全麻后取健侧卧奔跑位,该体位下患者呈斜仰卧位,双下肢展开角度为60~80°。采用经腹腔入路,在输尿管镜辅助下游离并裁剪输尿管狭窄段,缝合输尿管后壁留置斑马导丝至肾盂内,顺导丝逆行推入F7双J管,最后吻合输尿管前壁,完成手术。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肾盂扩张及肾功能改变情况。结果:90例成功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妇科手术后狭窄患者因狭窄段位置低,粘连重,狭窄段远端未能游离出可供有效缝合的正常输尿管黏膜,改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无中转开放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6.52±23.45)min,引流管留置时间(3.23±1.58)d,住院时间(7.46±1.58)d。1例中度肾积水患者术后出现漏尿,2例下床活动后出现血尿症状,予卧床休息、通畅引流等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拔除双J管,拔管后复查CT示肾盂扩张程度为(2.52±1.54)cm,血肌酐(89.64±15.21)μmol/L,尿素氮(9.42± 1.36)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出现再狭窄患者。 结论: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短段(狭窄段<3 cm)输尿管狭窄,具有狭窄段定位精准、输尿管游离方便、输尿管吻合确切、双J管放置简便的特点,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肾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在临床中探索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超大瓣环患者的支架加宽和人工腱索辅助下TAVI技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非钙化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noncalcified pure aortic insufficiency,NPAI)是老龄化社会中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大多数NAPI患者可见其主动脉瓣环明显扩大且其病变主动脉瓣缺少钙化灶支撑,故对于这类患者难以常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进行治疗。本中心回顾性总结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共12例老年NPAI合并瓣环扩大(noncalcified pure aortic insufficiency with aortic annulus dilatation,NPAI-AAD)患者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和/或人工腱索外辅助锚定技术进行治疗的随访结果。患者术前常规进行门控全心动周期增强CT检查,瓣环直径大于29 mm(J-Valve最大型号为直径29 mm)的NPAI-AAD患者入选。术前CT评估收缩期瓣环直径29.2~32.6 mm,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系统评分(Society of Throacic Surgeons,STS)4~15分,年龄73~85岁。术中介入瓣膜常规冲洗后,裁剪医用涤纶片合适大小,使用4/12带针涤纶缝线分别在介入瓣膜纵向3个长矩形支架外缝合6~8针,固定3个涤纶片以增宽介入瓣膜支架外周直径3~4 mm。对于主动脉瓣环直径大于30.5 mm的患者在介入瓣膜支架下缘分别穿入4-0 prolene滑线以协助瓣膜锚定。后将经处理的介入瓣膜于冰水中压载至输送鞘中。常规左侧肋间小切口经心尖穿刺途径心脏搏动下完成TAVI手术。1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介入瓣膜,均使用J-Valve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技术,6例联合使用人工腱索锚定技术。其中1例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技术时,术中瓣膜移位,拖放至降主动脉锚定,然后取第2个介入瓣膜,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联合人工腱索锚定技术顺利完成TAVI手术。围手术期因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但其瓣膜位置及功能良好。余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术后复查未见主动脉瓣中度及以上关闭不全、轻度关闭不全5例、余均为微量关闭不全。随访6~24个月,11例均无轻度以上瓣周漏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见瓣膜明显移位,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形成、卒中及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对于老年NPAI-AAD患者,创新性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和/或人工腱索外辅助锚定技术TAVI手术效果满意,值得继续观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结肠系膜途径和经结肠旁沟途径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研究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结肠系膜途径和经结肠旁沟途径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9例肾积水手术患儿的病例资料,男15例,女4例。平均年龄3.5(0.2~16.8)岁。平均体重18.4(5.5~67.0)kg。2例有腰痛症状,17例为产前检查或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患儿。19例患儿中,单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15例,UPJO合并高位输尿管2例,UPJO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息肉1例,UPJO合并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起始部1例。术前行肾盂造瘘3例。肾积水类型为肾外型10例和肾内型9例。患侧肾盂最大前后径平均为2.9(1.2~5.1)cm。术前平均患肾分肾血流灌注比35.4%(23.0%~49.8%)。19例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手术入路包括经结肠系膜途径11例(系膜组)和经结肠旁沟途径8例(旁沟组)。肾外型10例中,系膜组6例,旁沟组4例;肾内型9例中,系膜组5例,旁沟组4例。不同手术入路分组的年龄、体重、术前患侧分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系膜组切开结肠系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暴露肾盂,旁沟组切开结肠旁沟处腹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暴露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的切开、裁剪、置管、缝合等步骤两组相同。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随访情况。 结果:本研究1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放手术者。肾外型患儿中,系膜组和旁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8±15.5)min和(132.8±7.6)min,术中吻合时间分别为(40.7±6.1)min和(51.5±5.5)min,术中估计出血量分别为(9.5±2.1)ml和(9.3±0.8)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0±1.6)d和(9.3±2.9)d,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吻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肾内型患儿中,系膜组和旁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6.6±7.9)min和(116.5±13.5)min,术中吻合时间分别为(52.8±6.9)min和(40.8±6.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分别为(11.4±2.3)ml和(10.5±0.9)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8±1.7)d和(8.0±1.6)d,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吻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9例随访6个月,均无发热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示患侧肾盂最大前后径为(0.9±0.7)cm,患肾分肾血流灌注比为(39.8±6.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时,在缩短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方面,对于肾外型肾积水采用经结肠系膜入路更有优势,对于肾内型肾积水采用经结肠旁沟入路更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