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ernethy畸形伴TMEM67基因变异致COACH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COACH 综合征与Abernethy畸形的关联全球鲜见报道。本文报道一例COACH 综合征联合Abernethy畸形的22岁男性患者,影像学提示门静脉纤细,胃镜提示食管静脉曲张,经颈静脉肝穿刺病理提示先天性肝纤维化伴Caroli病,脑部磁共振提示中脑水平“磨牙征”,基因检测报告提示TMEM67基因复合杂合变异。通过文献回顾,加强了医师对这些罕见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是一种以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遗传病,呼吸系统症状是PCD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目前超过50个基因被确定为PCD的致病基因,PCD的病因更加明确。PCD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和诊断的金标准,基因治疗可以恢复纤毛运动,基因检测可以明确遗传学病因,促进基因治疗的发展。现就PCD的病因和基因诊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环内酯类药物非抗菌作用及其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气道黏液分泌、降低病原体载量等非抗菌作用。儿童支气管扩张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和生长发育,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感染、慢性气道炎症、黏液纤毛清除作用受损参与其发生发展,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非抗菌作用可在这些环节发挥作用。该文就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非抗菌作用在儿童囊性纤维化、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供临床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合并无β脂蛋白血症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主诉为“反复咳嗽伴痰鸣2年余”的2岁10月龄患儿就诊。患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不耐受,查体见杵状指,鼻窦CT示鼻窦炎。患儿婴儿期有可疑脂肪泻,血脂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结合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检测结果,最终诊断为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合并无β脂蛋白血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SNS)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并评估PAX3和PAX8抗体在BSN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0—2019年东部战区总医院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梭形细胞肿瘤30例(包括3例BSNS、10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8例神经鞘瘤、5例血管外皮瘤、3例纤维肉瘤、1例蝾螈瘤)。对BSNS标本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并随访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所有肿瘤标本中PAX3及两种PAX8抗体(包括PAX8鼠单克隆抗体,克隆号OTI6H8,以下简称PAX8-OTI6H8抗体;PAX8兔单克隆抗体,克隆号EP298,以下简称PAX8-EP298抗体)的表达,比较PAX3及两种PAX8抗体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3例BSNS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临床多表现为鼻塞,伴出血。影像学显示鼻腔鼻窦软组织密度影,伴骨质破坏。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界限不清,常衬覆纤毛柱状上皮,并可见黏膜内陷及鳞状上皮化生。肿瘤细胞梭形,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细胞异型性较小,偶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间质血管多为薄壁血管,部分呈鹿角样改变。2例肿瘤组织出现横纹肌分化区域,2例可见骨组织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3例BSNS均表达PAX3抗体和PAX8-OTI6H8抗体,不表达PAX8-EP298抗体,8例神经鞘瘤、5例血管外皮瘤及1例蝾螈瘤均不表达PAX3、PAX8-OTI6H8及PAX8-EP298抗体,10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中8例有PAX3及PAX8-OTI6H8抗体的阳性表达,而不表达PAX8-EP298抗体,3例纤维肉瘤中1例局灶弱阳性表达PAX3及PAX8-OTI6H8抗体,不表达PAX8-EP298抗体。FISH检测显示3例患者(4份标本)的肿瘤细胞均存在PAX3基因断裂。结论:BSNS是具有神经和肌源性双重分化的独特的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易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混淆。PAX3基因断裂是诊断该肿瘤的金标准,PAX3在BSNS中阳性表达,但特异性有限。PAX8-OTI6H8抗体也会在BSNS中表达,PAX8-EP298抗体则均为不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支气管腺瘤伴基因突变合并肺腺癌2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告2例细支气管腺瘤(B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并复习相关文献。2例BA中例1为女性,年龄63岁;例2为男性,年龄75岁。影像学均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大体为灰白色结节。显微镜下BA排列呈平坦型或乳头型,部分富含黏液,乳头表面或平坦型结构的腔面被覆不同比例的纤毛细胞及黏液细胞,其下见连续的基底细胞,肿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示基底细胞CK5/6(+)、p40(+)和p63(+)。本文2例BA均伴发原发性肺腺癌,其中例1与微浸润性腺癌同灶,例2合并右肺中叶原位腺癌。基因检测示例1中BA与微浸润性腺癌同时存在RET基因融合,例2中BA检测出KRAS基因突变,原位腺癌检测出EGFR 19基因突变。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19个月。2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BA是一种少见的肺外周结节性病变,应结合典型的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术中冷冻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RNA干扰神经纤毛蛋白-2基因对结肠癌细胞HCT-8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RNAi技术降低神经纤毛蛋白-2(NRP-2)表达后对结肠癌细胞HCT-8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lip2000分别将NRP2-siRNA和NControl-siRNA转染入HCT-8中作为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验证转染效果,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法、平板克隆实验和Ki-67蛋白染色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吖啶橙/碘化丙啶(AO/PI)荧光染色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结果表明转染组细胞NRP-2 mRNA相对表达量和NRP-2蛋白含量降低(0.46±0.05比0.99±0.05和1.00±0.06,1.04±0.06比1.73±0.09和1.65±0.11)(均 P<0.05),CCK法表明,转染组各时段的增殖能力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24 h为0.53±0.04比0.82±0.07和0.87±0.07,48 h为0.54±0.05比1.00±0.09和1.17±0.05,72 h为0.75±0.05比1.31±0.13和1.50±0.03,96 h为1.05±0.04比1.46±0.09和1.86±0.06)(均 P<0.05);平板克隆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较其他两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134.67±8.74比245.33±19.14和300.33±14.01, P<0.05);Ki-67蛋白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的细胞Ki-67含量显著下降(5.93±0.22比8.36±0.09和8.70±0.21, P<0.05);AO/PI实验显示转染组较对照组相比凋亡细胞/活细胞比例显著上升(0.43±0.07比0.14±0.04和0.11±0.04, P<0.05)。 结论:降低NRP-2表达可使结肠癌细胞HCT-8的增殖能力下降,凋亡能力上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支气管腺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s)是新近报道的一种肺部肿瘤,该文报道1例55岁女性病例,左肺下叶单发病灶,界不清;镜下观察肿瘤由平滑的双层支气管型上皮发生结节状增生变化,包括连续的基底细胞层,有乳头状结构,含有黏液细胞、纤毛细胞,肿瘤以完全贴壁生长的方式生长。免疫表型:血管内皮细胞(CD34)、肌上皮(p40/p63)、细胞角蛋白(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K5/6均阳性,Napsin A部分阳性,Ki-67阳性指数2%~3%;SP-A、S-100蛋白阴性。细支气管腺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学特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神经纤毛蛋白质1、存活素双基因联合沉默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同时表达神经纤毛蛋白质1(NRP-1)和存活素(Survivin)双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CNE-2Z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同时表达NRP-1和Survivin双基因的质粒(Plasmid-1),并构建单独表达NRP-1和Survivin基因质粒(分别为Plasmid-2、Plasmid-3)。转染入鼻咽癌CNE-2Z细胞株,于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转染及表达情况;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抑制作用。建立稳定转染裸鼠移植瘤模型,体内裸鼠成瘤实验观察质粒对肿瘤的抑制效果。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通过测序证实重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各重组质粒表达载体成功转染CNE-2Z细胞,可见大量的癌细胞表达绿色荧光。MTT显示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双基因干扰质粒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基因干扰质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09±0.021比0.392±0.013、0.384±0.014, F=354.121, P<0.05)。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证实双基因联合沉默组和单基因沉默组均能有效抑制目的基因mRNA表达,双基因组NRP-1 mRNA(0.20±0.06)表达明显低于NRP-1单基因组(0.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98.437, P<0.05);双基因组Survivin mRNA表达(0.13±0.02)明显低于Survivin单基因组(0.1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45.647, 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双基因组对NRP-1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7.41%和79.24%,与单基因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F=129.354、216.411, P<0.05)。体内抑瘤实验证实,与NRP-1单基因干扰组[(0.628±0.013) cm 3]、Survivin单基因干扰组[(0.601±0.301) cm 3]比较,双基因干扰组[(0.205±0.002) cm 3]瘤体积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9.214, P<0.05),抑瘤率为81.71%。TUNEL实验表明双基因干扰组凋亡指数[(49.84±1.98)%],显著高于NRP-1单基因组[(21.53±2.01)%, P<0.05]和Survivin单基因组[(19.91±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54.130, P<0.05)。 结论:同时表达两个不同基因的shRNA质粒载体转染鼻咽癌细胞后,可同时敲降NRP-1和survivin基因表达,与单个基因沉默比较,可以更好的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鼻呼气一氧化氮检测在鼻部疾病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氧化氮合成酶催化L-精氨酸的产物,是气道炎症的标志物之一,具有多种作用。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asal nitric oxide,nNO)的测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一直以来许多学者和临床医师致力于把这种方便、快捷、无创的检查应用于各种鼻部疾病中。目前nNO的检测对于多种鼻部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如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囊性纤维化等。但nNO用于鼻部炎症监测尚缺乏统一标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