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花草总黄酮对大鼠尿路结石的改善及对尿路炎症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紫花草总黄酮对大鼠尿路结石的改善及对尿路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将40只大鼠建立尿路结石模型,并按照体质量排序法分为模型组及紫花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9只;另取10只大鼠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量、24 h尿草酸排泄量、24 h尿钙排泄量、尿酸、尿素氮、肌酐、白细胞介素-8(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肾脏组织病理变化、钙盐沉积的情况;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24 h尿量减少,24 h尿草酸排泄量、24 h尿钙排泄量增多,尿酸、尿素氮、肌酐、IL-8、IL-1β、TNF-α及BMP2、Cbfα1、Os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花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24 h尿量依次增多,24 h尿草酸排泄量、24 h尿钙排泄量依次减少,尿酸、尿素氮、肌酐、IL-8、IL-1β、TNF-α及BMP2、Cbfα1、Osx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均 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花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减轻,红染物质、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钙盐沉积减少,其中高剂量组的改善更明显。 结论:紫花草总黄酮可减轻尿路结石大鼠的症状,改善肾功能,控制尿路炎症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MP2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锌指蛋白A20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FibroScan、血清纤维化指标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锌指蛋白A20(A20)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探讨其与瞬时肝弹性测定(FibroScan)、血清纤维化指标在肝脏纤维化分期中的关系。方法:对1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A20按照肝脏病理纤维化分期,行免疫组化定量检测,并检测FibroScan、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A20表达、FibroScan、血清纤维化指标随肝脏病理纤维化加重而增加。肝脏纤维化各期前述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脏A20与FibroScan之间呈正相关, r=0.756( P<0.05)。 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20、FibroScan、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A20与细胞外基质沉积致纤维化形成有一定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含锌磷酸钙活性涂层钛种植体骨整合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低含量锌加入钛种植体表面涂层后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钛种植体分为PEO-Zn组( n=36)和PEO-Ca/P组( n=36),应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PEO)在其表面制备磷酸钙活性涂层,PEO-Zn组采用含锌涂层,PEO-Ca/P组为不含锌的涂层。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两组涂层表面形貌,X线衍射仪分析涂层晶相结构。将种植体72颗植入18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每侧2颗。术后对大耳白兔进行双荧光标记,分别于植入术后4周、8周与12周取两组带种植体的骨组织,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新骨形成,采集图像测量荧光条带间距计算骨矿化沉积率;应用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法染色观察骨组织与种植体结合长度,计算骨接触率。 结果:扫描电镜可见两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膜内层致密,外层呈粗糙的多级孔洞状结构。X线衍射仪分析显示PEO-Ca/P组中钙元素主要以CaO和羟基磷灰石(HA)存在,PEO-Zn组中锌元素主要是以Zn 3P 2和ZnO存在。各时间点两组种植体周围均显现二甲酚橙与钙黄绿素标记的荧光带,呈条状,两荧光带间距离明显。植入后4、8、12周PEO-Zn组的骨矿化沉积率均高于PEO-Ca/P组(5.25±0.59比4.79±0.43,4.62±0.54比4.18±0.50,4.90±0.54比4.44±0.53,均 P<0.05),4周时PEO-Zn组骨矿化沉积率最快( P<0.05)。两组种植体在植入后各时间点均能与骨组织不同程度紧密连接,呈骨性结合。植入后4、8、12周PEO-Zn组的骨接触率高于PEO-Ca/P组(32.69±7.43比28.06±8.15,51.95±5.41比47.03±6.13,73.91±8.15比61.73±11.84,均 P<0.05),12周时PEO-Zn的骨接触率最高( P<0.05)。 结论:PEO法制备的含锌磷酸钙涂层,提高了种植体生物活性,加速了骨组织的形成与改建,促进了种植体-骨界面的整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鳝幼鳝对饲料中锌需求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为探究黄鳝(Monopterus albus)对锌的适宜需求量,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实验饲料,以甘氨酸锌(Zn2+≥21%)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40、80、160和320 mg/kg的锌,制成7种不同锌水平的饲料(实际锌含量分别为48.24、60.79、70.25、88.04、123.88、204.35和381.65 mg/kg干物质),饲喂初始体重为(23.17±0.04)g的黄鳝60d,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脊椎骨锌含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综合评价黄鳝锌的需求量.结果表明:(1)各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随饲料锌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存活率呈下降趋势,60.79组和70.25 mg/kg组黄鳝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381.65 mg/kg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最低且显著低于48.24-70.25 mg/kg组,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黄鳝幼鳝对锌的需求量分别为56.85和56.79 mg/kg.(2)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70.25 mg/kg组最高,粗脂肪呈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48.24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全鱼锌含量升高、锌沉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黄鳝脊椎骨、肝脏、皮肤和肾脏中锌含量显著增加,脊椎骨锌含量呈先显著上升后平缓的现象;肌肉中锌含量变化不明显;全鱼铁、锰、铜、骨铁和骨锰含量呈下降趋势,骨磷和骨钙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脊椎骨锌含量为评价指标,黄鳝对锌的需求量为81.01 mg/kg.(3)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升高,黄鳝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和白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88.04 mg/kg组最高且显著高于204.35-381.65 mg/kg组,以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黄鳝幼鳝对锌的需求量为76.73 mg/kg.溶菌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79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组,381.65 mg/kg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48.24-70.25 mg/kg组.综合饲料锌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组织锌沉积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黄鳝饲料中适宜的锌需求量为56.79-81.01 mg/kg.黄鳝皮肤、脊椎骨和肝脏较肌肉更易沉积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桑黄多糖通过P311/TGF-β1/Snail1通路抗糖尿病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桑黄多糖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120 mg/kg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桑黄多糖40、80 mg/kg组、罗格列酮4 mg/kg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采血、留尿、留取肾脏组织.采用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检测24 h尿蛋白(UP24 h)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皮质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皮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蛋白的表达及信号通路P311/TGF-β1/Snail1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桑黄多糖40 mg/kg组小鼠肾皮质中TIMP-2及P311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变化外,其余剂量组FBG、UP 24 h、Scr和BUN水平、肾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的比例、α-SMA蛋白表达及TIMP-2、P311、TGF-β1、Snail1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和MMP-2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桑黄多糖可调节MMP-2/TIMP-2平衡,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抑制P311/TGF-β1/Snail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气化瘀化痰方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化痰方对由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注射盐酸博来霉素5 mg/kg诱导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益气化瘀化痰方低浓度组(低浓度组)、益气化瘀化痰方中浓度组(中浓度组)和益气化瘀化痰方高浓度组(高浓度组),每组10只.各中药治疗组在造模4周后分别采用益气化瘀化痰方低、中、高浓度制剂(3.6 ml/(kg·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醋酸氢化可的松(3.6ml/(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6 ml/(kg·d))灌胃,每日1次.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大鼠肺组织,称量肺质量并计算肺系数,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1)、E-钙黏蛋白(E-cadher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等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TGF-β1、Snail1、E-cadherin、Fibronec-tin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肺系数均有降低(P<0.05);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纤维化明显;各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肺间质胶原沉积减少,肺纤维化程度减轻;③治疗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TGF-β1、Snail1、Fibronectin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④低、高浓度组与中浓度组比较,尤以中浓度组表达结果最显著(P<0.05);⑤中药治疗各组与阳性组比较,表达结果优于阳性组(P<0.05);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趋势一致.结论:益气化瘀化痰方能显著治疗博来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调控TGF-β/Snail信号通路表达抑制大鼠的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而改善大鼠肺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姜黄素对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小鼠胆管结扎所致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42只健康成年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n=6)处理组、假手术+姜黄素(n=6)处理组、胆管结扎(BDL)处理组(n=10)、BDL+姜黄素处理组(n=10),BDL+姜黄素+锌原卟啉(ZnPP)处理组(n=10).BDL手术7 d后,假手术+姜黄素组、BDL+姜黄素组每日给予姜黄素(30 mg/kg)腹腔注射;BDL+姜黄素+ZnPP组每日给予姜黄素(30 mg/kg)以及nPP(50μmol/kg)腹腔注射;对于假手术组和BDL组,小鼠每天一次腹膜内注射等体积的盐水.整个给药过程持续7 d.小鼠BDL14 d后,取血和肝脏组织,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肝纤维化情况、检测肝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BDL组小鼠肝脏胆囊肿大,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天狼星红染色及促纤维化相关基因的qRT-PCR结果显示肝脏出现胶原蛋白沉积,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与BDL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胶原蛋白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有所改善,同时,补充姜黄素后HO-1表达升高(P<0.05);对姜黄素治疗组给予HO-1活性抑制剂ZnPP发现,姜黄素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逆转.结论:姜黄素可以改善BDL所致的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姜黄素调节HO-1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几种螯合剂引起的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8/5
实验用224只大鼠研究不同剂量的Ca-DTPA、Zn-DTPA和国内新合成的螯合剂喹胺酸、H-73-10、H-73-8、H-73-9引起的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DTPA类药物可以引起近曲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Zn-DTPA轻于Ca-DTPA。另外四种药物表现为近曲管上皮细胞胞浆内颗粒沉积伴有空泡晕,多次注射后更为明显,但停药后可以逐渐恢复。类似注射剂量和注射方式的对比观察证明,肾脏的损伤以喹胺酸最为严重,在大剂量下可以出现近曲管上皮细胞坏死和下肾单位阻塞。H-73-10引起的改变最轻,但当注入剂量降低时,这几种药物之间的差别变小。狗、猴肾脏对H-73-10的反应与大鼠相似,在接近治疗剂量注射时,狗、猴肾脏都看不到特殊异常反应。文中对肾内颗粒的性质和锌丢失与肾脏损害的关联作了一些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噬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减轻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噬是否可以通过调节EMT进程影响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进展.方法:构建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纤维化模型,并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UUO+低剂量雷帕霉素组、UUO+高剂量雷帕霉素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胶原沉积;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锌指转录因子1(Snail 1)表达以反映细胞EM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表达以反映细胞自噬.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Snail 1 siRNA组;为探讨自噬对EMT的影响,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雷帕霉素组、Beclin 1 siRNA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α-SMA、Snail 1、LC3Ⅱ、Ⅰ型胶原(collagen Ⅰ)和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的肾损伤明显加重;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的肾组织中胶原沉积明显增加;与UUO组比较,UUO+高剂量雷帕霉素组和UUO+低剂量雷帕霉素组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肾组织中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α-SMA及LC3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UUO组比较,UUO+高剂量雷帕霉素组和UUO+低剂量雷帕霉素组E-cadherin和LC3Ⅱ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P<0.01和P<0.05),α-SM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P<0.01和P<0.05).TGF-β1组中Snail 1、α-SMA、collagen Ⅰ和fibronectin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cadher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 TGF-β1 组比较,TGF-β1+Snail 1 siRNA 组 E-cadherin 的表达显著增加,α-SMA、collagen Ⅰ 和fibronectin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组LC3Ⅱ及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α-SMA及Snail 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Beclin 1 siRNA组LC3Ⅱ及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α-SMA及Snail 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自噬在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的EMT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活自噬可以通过抑制EMT而减轻肾纤维化的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驻景丸加减方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模型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驻景丸加减方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模型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取6月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0只,将小鼠随机分为:年龄对照组(正常饮食)、溶媒对照组(高脂饮食+氢醌)、对照药物组(高脂饮食+氢醌+莱视盯)及中药组(高脂饮食+氢醌+驻景丸加减方,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6组,每组15只.莱视盯主要成分:叶黄素、β-胡萝卜素、葡萄糖酸锌(每100 g含叶黄素2.20 g、β-胡萝卜素0.86 g、锌1.50 g).各组小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持续3个月.动物观察期满处死并摘取眼球,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组织,测量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沉积物面积及Bruch膜厚度,检测视网膜匀浆活性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p62和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年龄对照组相比,溶媒对照组RPE下沉积物面积显著增大、Bruch膜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RPE下沉积物面积减小、Bruch膜厚度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RPE下沉积物面积也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Bruch膜厚度变化不明显.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ROS、MDA含量显著降低(均为P<0.01),中药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ROS、MDA含量也均降低(均为P<0.05);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上调(均为P<0.01),中药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下调,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上调(均为P<0.05);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HO-1、NQO-1、p62和LC3Ⅱ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为P<0.01),中药低剂量组HO-1、p62和LC3Ⅱ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对照药物组HO-1和LC3Ⅱ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结论 驻景丸加减方可激活Nrf2通路,上调下游靶基因酶HO-1、NQO-1表达,快速清除ROS、MDA;增强自噬,加快清除氧化损伤的细胞器,对干性AMD模型小鼠视网膜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