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钬激光剜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术在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PKP)在临床上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6例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HoLEP组(45例)和TUPKP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加以综合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方面,与TUPKP组比较,HoLEP组前列腺切除组织较多、术后冲洗时间较短、留置导尿时间较短、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均 P<0.05);在术后效果方面,HoLEP组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降值、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最大尿流率(Q max)均优于TUPKP组(均 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8%(8/45)vs. 29.03%(9/31), P>0.05]。 结论:HoLEP与TUPKP均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段,但从综合疗效比较来看,HoLEP比TUPKP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23例采用120 W摩西钬激光行HoLEP治疗(HoLEP组),26例行PKERP治疗(PKERP组),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体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最大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Q max)情况。 结果:HoL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PKERP组(均 P<0.05);HoLEP组的切除前列腺组织较PKERP组更多( P=0.043)、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更短( P=0.001);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 vs. 7.69%, 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膀胱残余尿量、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 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HoLEP与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HoLEP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术后恢复方面均优于PKER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双极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of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ScienceDirector、Wiley Online Library、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20年10月25日为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 5.1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 140例患者。与PKEP相比,HoLEP的术中出血量较少( WMD=-27.07,95% CI:-39.72~-14.42, P<0.001)、切除腺体量较多( WMD=-1.00,95% CI:-1.08~-0.91, P<0.001)、膀胱冲洗时间较短( SMD=-1.71,95% CI:-1.89~-1.52, P<0.001)、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较短( SMD=-0.92,95% CI:-1.42~-0.42, P<0.001)、住院时间较短( SMD=-0.79,95% CI:-1.22~-0.36, 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红蛋白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3、6个月HoLEP和PKEP的有效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与PKEP术式相比,HoLEP切除腺体更干净彻底,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更高,但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杆状电极剜除术与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杆状电极前列腺剜除术(TURERP)与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4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3例患者行TURERP术(TURERP组),73例患者行PKRP术(PKRP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 max)、残余尿量(PVR)等指标,分析两组术中切除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TURERP组的前列腺切除重量多于PKRP组,同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尿管留置时间少于PK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6个月后随访患者,两组的IPSS、Q max及P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UR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比PKRP更彻底,更高效,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同时在尖部膜部尿道和顶部的保留方面可以完美替代激光,可很好地避免尿失禁的发生,适合在县市级及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式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比较改良式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TURP组与改良式PKRP组,每组各52例。TURP组行TURP治疗,改良式PKRP组行改良式PK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及拔管时间;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对两组患者的勃起自信度、插入能力、勃起维持能力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观察两组的勃起功能障碍、精液量减少、逆行射精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式PKR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均低于TURP组,切除组织重量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改良式PKRP组的勃起自信度、插入能力、勃起维持能力均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改良式PKRP组的IPSS、QOL评分均低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改良式PKRP组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精液量减少、逆行射精的情况均低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6、0.046、0.025);改良式PKRP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TURP比较,改良式PKRP的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患者IPSS、QOL评分更低,以及对患者出现损伤症状的影响更小,且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旨在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应激反应、尿动力学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S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尿流动力学、性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TUSP治疗,B组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手术效果,测定手术前后两组血红蛋白(Hb)、血钠(Na)、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 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国际勃起功能障碍评分(IIEF-5)、生命质量指数(QOL)的变化,统计手术并发症。 结果:A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15.63 ± 4.17)min比(58.79 ± 10.45)min、(6.26 ± 1.17)h比(45.51 ± 10.03)h、(3.07 ± 0.68)d比(5.67 ± 1.51)d、(3.63 ± 0.43)d比(6.08 ± 1.72)d、(18.32 ± 2.79)ml比(65.26 ± 20.64)ml]( P<0.01);两组手术疗效等级及术后1 d 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 d,A组Hb高于B组[(115.63 ± 9.78)g/L比(109.65 ± 8.36)g/L]( P<0.01);术后3、6个月两组PVR、Q max、IPSS、IIEF-5、QOL均较术前改善( 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10.00%(4/40)比27.50%(11/40)]( P<0.05)。 结论:TUSP与TUPK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相当,均可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提升生命质量,改善性功能;但TUSP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尿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及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和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非那雄胺),各5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尿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残余尿量(PVR)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顺应性(BC)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PVR,增加 Qmax 及 B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ERAS理念下的全程导向性管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P)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接受TUPKP的20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导向组(n =102)和常规组(n =102),常规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ERAS导向组实施ERAS理念下的全程导向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及舒适度,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ERAS导向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DT、GAD-7、PHQ-9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ERAS导向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舒适度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ERAS导向组高于常规组(P<0.05);ERAS导向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ERAS 导向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ERAS理念下的全程导向性管理应用于TUPKP患者,可促进其术后恢复,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有效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降低并发症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血清CTGF和FN1水平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连蛋白 1(FN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56)和预后不良组(n=2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和术后 7 d血清CTGF、FN1水平、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残余尿量(RUV)、膀胱顺应性BC)],分析血清CTGF、FN1水平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术后7 d血清CTGF、FN1、PS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术前导尿比例、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比例和IPSS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Qmax、MUCP、PVR、BC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 7 d血清PSA水平与CTGF和FN1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 0.432,r=0.376,P<0.001).血清CTGF水平与FN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 =0.53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GF、FN1、PSA、术前导尿、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IPSS评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CTGF、FN1 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974,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4.64%,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 =1.968,P=0.042;Z=2.185,P=0.029).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预后不良组术后7 d血清CTGF、FN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两者联合可较好地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