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膨体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与药物联合胃镜治疗作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二级预防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以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与药物联合胃镜治疗作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7月因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TIPS治疗(ePTFE覆膜支架)或首次接受胃镜治疗作为二级预防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肝功能变化、腹水缓解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次数及费用、生存时间,以及TIPS组支架通畅情况。对数据采用χ 2检验、Kaplan-Meier法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TIPS组74例,药物联合胃镜组66例,随访12~16(14.57±0.79)个月。术后1年,TIPS组腹水缓解率为57.1%(32/56),高于药物联合胃镜组的0(χ 2 = 36.73, P < 0.01)。术后1、3、6、12个月,TIPS组患者肝性脑病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2.4%(24/74)、37.8%(28/74)、40.5%(30/74)、40.5%(30/74),药物联合胃镜组患者肝性脑病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0%(2/66)、3.0%(2/66)、3.0%(2/66)、6.1%(4/66);Kaplan-Meier分析显示,TIPS组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高于药物联合胃镜组(χ 2 = 11.29, P < 0.01)。术后1个月内、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TIPS组重度肝性脑病(Ⅲ至Ⅳ度)的发生率分别为2.7%(2/74)、0、0、0,药物联合胃镜组重度肝性脑病发生率均为0,两组重度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TIPS组和药物联合胃镜组术后12个月再发出血率分别为0和27.3%(1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22.42, P < 0.01)。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TIPS组住院次数为(1.45±0.80)次,少于药物联合胃镜组的(3.24±1.8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 -4.52, P < 0.01)。 结论:在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出血方面,TIPS(ePTFE覆膜支架)治疗具有再出血率低、腹水缓解率高、住院次数少等优点;TIPS治疗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药物联合胃镜的高,但TIPS并不增加重度肝性脑病发生率。TIPS与药物联合胃镜治疗的术后1年生存率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镜超声引导下肝内门体分流术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门静脉高压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该方法技术难度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故临床推广受到限制。内镜超声引导下肝内门体分流术如以人体自然腔道为入路,有望通过内镜超声的精准定位放置肝内门体分流支架。本文报道国内首例该技术的动物实验过程,为该技术的可行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硬化伴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分流道失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分流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伴PVT行TIPS术治疗患者4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记录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梯度(PVPG),术后随访3、6、12、18、24个月时分流道支架通畅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4例均成功建立肝内门腔分流道,术后PVPG均较术前下降( P值均< 0.01)。PVT行TIPS术后分流道狭窄率为18.2%( n = 8),术后3、6、12、18、24个月累积分流道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5.5%、90.7%、90.7%、86.8%、74.4%。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血小板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与术后分流道失功能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 P = 0.007, OR = 28.606)是术后分流道失功能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肝硬化PVT行TIPS手术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糖尿病患者术后分流道失功能风险较高,临床上应加强对高危风险患者的防治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移植术后晚期门静脉闭塞介入治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晚期门静脉闭塞不同门静脉闭塞分级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术后晚期门静脉闭塞患者资料。共入组13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2~68岁,中位年龄47岁。基于门静脉血栓Yerdel分级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介入科介入诊治经验,进一步优化门静脉闭塞分级,并依据分级行不同治疗。观察患者门静脉闭塞两端压力梯度变化、介入并发症、介入术后门静脉通畅情况等。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介入治疗技术成功。13例患者置入支架共15枚。介入手术时间(63.1±18.4)min。13例患者介入治疗前门静脉闭塞两端压力梯度为[ M( Q1, Q3)]14.0(9.5,18.0)mmHg(1 mmHg=0.133 kPa),高于介入治疗后压力梯度[ M( Q1, Q3)]1.0(1.0,2.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19, P<0.001)。1例患者于介入术后6 d再发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右支内血栓,再次介入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于介入术后111 d因门静脉主干内再次血栓形成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其余患者介入术后随访过程中门静脉均通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刺点及腹腔内出血等介入相关并发症。 结论:基于不同门静脉闭塞分级采取相应的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晚期门静脉闭塞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伴自发性门体分流道显性肝性脑病的血管内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初步评估伴自发性门体分流道(SPSS)的肝性脑病(HE)患者行分流道相关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因HE行SPSS介入治疗的6例患者病例资料,评估其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存在SPSS,4例患者基础疾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1例为酒精性肝硬化,1例为肝动脉-门静脉瘘所致门静脉高压。肝功能评分为Child-Pugh C级3例,B级3例,SPSS类型为:胃肾分流2例;门静脉-胸壁静脉-奇静脉分流2例;门静脉-脐静脉-髂静脉分流1例;门静脉-脾静脉-下腔静脉分流1例。其中2例为既往曾经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TIPS术前存在其他SPSS。5例(5/6)成功行分流道栓塞,1例(1/6)行支架植入限流(门静脉-脐静脉-髂静脉),技术成功率100%,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均未再发HE,1例术后1年再发HE予以对症治疗,1例术后1年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SPSS栓塞或者限流对改善HE患者症状有效且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IPS治疗27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近、中期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我中心收治的27例HSOS的患者,均行TIPS治疗,观察门静脉压力(PVP)、门静脉压力梯度(PPG)及肝功能变化,从而进行疗效评价。手术前后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取 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7例HSOS患者TIPS术后PVP由分流前的(4.41±0.18)kPa降至分流后的(2.69±0.11)kPa( t = 82.41, P < 0.001),PPG由分流前(3.23±0.18)kPa降至分流后的(1.46±0.23)kPa( t = 32.41, 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肝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随访24个月,3例发生支架再狭窄,经球囊扩张后再通。3例发生肝性脑病,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行肝移植。 结论:TIPS治疗HSOS近、中期疗效肯定,并可为肝移植患者提供了等待肝源的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采用Viabahn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静脉广泛闭塞布加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肝静脉广泛闭塞布加综合征(BCS)患者采用Viabahn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采用Viabahn支架行TIPS治疗的肝静脉广泛闭塞BCS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门静脉压力梯度(PPG)、并发症以及分流道通畅率。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通畅率。结果:TIPS技术成功率100%。PPG由术前(22.7±6.2)mmHg降至术后(9.7±2.6)mmHg( t = 9.58, P < 0.05)。肝性脑病发生率为8.0%(2/25),无腹腔出血等并发症。25例患者随访1~39(19.0±11.9)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术后1、2、3年首次通畅率分别为91.3%、91.3%、78.2%;再次通畅率分别为100%、92.9%、92.9%。 结论:采用Viabahn支架行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闭塞BCS可获得较好的近、中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内镜引导肝内门静脉穿刺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实验研究(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置入超声内镜并直视引导肝内门静脉穿刺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以5只比格犬为研究对象,麻醉后经颈静脉置入超声内镜,进入肝段下腔静脉及肝右静脉入口处,观察肝内门静脉情况,实时引导下穿刺门静脉并置入支架,完成TIPS。结果:5只比格犬中1只因颈外静脉管径较细无法置入超声内镜,其余4只均经颈外静脉置入超声内镜并在其实时引导下完成门静脉穿刺。完成后续支架置入、球囊扩张等操作,实验结束后动物均存活。结论:经颈静脉置入超声内镜并直视引导下肝内门静脉穿刺在TIPS中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后发生显性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TIPSS)后发生显性肝性脑病(OH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行TIPSS治疗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46±13)岁。观察指标:(1)手术和随访情况。(2)TIPSS后发生OHE的影响因素分析。(3)TIPSS后发生OHE的预测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进行效能评价,曲线下面积间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1)手术和随访情况。48例患者顺利完成TIPSS,手术时间为(131±29)min。所有患者植入8 mm支架。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6(25,71)个月,其中14例患者术后发生OHE,34例患者未发生OHE。14例发生OHE患者中,West-Haven分级2级12例,3级2例。(2)TIPSS后发生OHE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肝性脑病史、CONUT评分是布-加综合征患者行TIPSS后发生OHE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8.36,1.74,95%可信区间为1.02~68.75,1.12~2.69, P<0.05)。(3)TIPSS后发生OHE的预测情况。ROC结果显示:CONUT评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预测TIPSS后发生OH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5%可信区间为0.64~0.91, P<0.05)、0.71(95%可信区间为0.56~0.87, P<0.05)、0.71(95%可信区间为0.53~0.88, P<0.05)。CONUT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84,0.59, P>0.05)。CONUT评分预测TIPSS后发生OHE的最佳临界值为7分,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61.8%,约登指数为0.40。 结论:CONUT评分可用于预测布-加综合征患者行TIPSS后OHE的发生情况,其区分度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光谱CT的单能级图像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支架内情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级图像显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A)的TIPS术后患者29例。通过重建获得混合迭代图像(常规组)及单能级图像(40 keV组、50 keV组、60 keV组和70 keV组)。在横断面重建图像的支架内和同层面竖脊肌内分别放置圆形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平均CT值、噪声,通过计算得到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由2名医师以4分制对各组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组间整体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或Dunn-Bonforoni检验。 结果:5组间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组间图像的CNR、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2.28、56.45, P<0.001)。40 keV组图像的CNR、SNR最高,分别为50.4±15.7、59.3±18.4,与其他组图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5组间整体主观评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1, P<0.001),40 keV组主观评分高于60 keV组、70 keV组及常规组( P<0.001),与50 keV组的主观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40 keV单能级图像是观察TIPS术后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最佳单能级图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