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而致死亡的原发性红斑肢痛症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儿女,11岁,因双小腿及双足红肿疼痛3个月、溃疡1周,于2021年2月26日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患儿2020年12月赤脚玩雪后出现小腿远端及双足烧灼样疼痛,伴皮肤红肿、皮温升高,阵发性发作,夜间明显,浸泡冷水后疼痛缓解;2021年2月20日起双小腿远端及双足逐渐出现深在性溃疡(图1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3 × 10 9/L(参考值4 × 10 9 ~ 10 × 10 9/L,下同),中性粒细胞计数7.3 × 10 9/L(1.8 × 10 9 ~ 6.3 × 10 9/L);红细胞沉降率46.0 mm/1 h(< 20 mm/1 h);C反应蛋白14 mg/L(0.8 ~ 8 mg/L)。尿粪便常规、凝血常规及相关项目、肌钙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均正常。足背创口处样本直接涂片镜检:少量革兰阴性杆菌,PAS染色阴性;分泌物培养:吉格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阳性。二代基因测序:患儿存在SCN9A基因c.2567G>A杂合突变,导致对应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p.G856D),见图2,患儿父母及弟弟未发现基因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肠道菌群与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关系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晚发型败血症(LOS)及肺炎的早产儿肠道菌群的特点及差异,探讨肠道菌群与LOS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的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LOS的早产儿作为病例组( n=8),同时选取诊断为肺炎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 n=8)。收集16例早产儿入院第1次的粪便样本并提取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区域DNA,使用NovaSeq 60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两组间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 结果:(1)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间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LOS组和对照组早产儿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以肠球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等兼性厌氧菌为优势菌群。进行Metastas统计分析,两组在门水平上菌群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在目、科、属、种水平进行Metastas统计分析,LOS组放线菌目、消化链球菌科、梭菌属相对丰度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4)LOS组葡萄球菌相对丰度大于对照组,但Metastas统计分析显示两组葡萄球菌相对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8例LOS中有3例早产儿血培养阳性,分别为无乳链球菌、缓症链球菌、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而肠球菌属在LOS组属于优势菌属。 结论:不同部位感染对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存在影响。LOS与肺炎早产儿肠道菌群构成有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对慢性咽炎模型大鼠的干预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对慢性咽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复方肿节风雾化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咽部注射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 GAS)法建立细菌性慢性咽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复方肿节风雾化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2.33、4.66、9.32 g/kg复方肿节风雾化剂进行超声雾化,正常组与模型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雾化,阳性药物组腹腔注射氨苄西林钠0.93 g/kg,1次/d,连续干预14 d。采用HE染色法检测咽部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咽部黏膜组织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 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咽部黏膜组织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各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升高,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逐步缓解;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及复方肿节风雾化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 P<0.05),咽黏膜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积分光密度值降低( P<0.05);阳性药物组及中、高剂量组大鼠咽黏膜组织TLR-4[(1.17±0.41)、(2.44±1.06)、(1.25±0.34)比(3.87±1.43)]、MyD88[(1.15±0.53)、(1.75±0.36)、(1.09±0.14)比(2.44±0.19)]、NF-κB p65[(1.97±0.51)、(2.64±0.26)、(2.31±0.44)比(5.08±0.34)]mRNA表达降低( P<0.05)。 结论:复方肿节风雾化剂可通过抑制慢性咽炎模型大鼠TLR-4、MyD88、NF-κB p65表达来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缓症链球菌致腰椎化脓性脊柱炎合并左侧髂静脉血栓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化脓性脊柱炎是一种罕见且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最常累及腰椎,早期难以与结核性脊柱炎和布鲁菌性脊柱炎鉴别,可能导致脊柱畸形、神经功能缺陷及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大部分患者由血源性感染所致,最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少见。缓症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由其引起的化脓性脊柱炎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由缓症链球菌感染导致腰椎化脓性脊柱炎合并左侧髂静脉血栓,经积极抗感染、脓肿穿刺引流、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左下肢静脉溶栓、抽栓及球囊扩张术治愈病例,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急性鼻窦炎并眶骨膜下脓肿2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例1:女,8岁。以“右侧眼睑反复红肿疼痛1个月,加重3 d”为主诉于2019年12月19日入院。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下睑红肿疼痛,可忍受,伴鼻塞清涕,自行应用眼药水滴眼后症状缓解,但易反复。3 d前再次出现右侧下睑红肿疼痛,伴鼻塞脓涕、右侧前额部疼痛,隔日晨起时下睑疼痛加重,哭闹后上睑逐渐肿胀,睁眼困难,溢泪,发热,体温最高38.5 ℃,无视力下降。就诊外院眼科,予头孢唑啉静脉滴注,眼部症状无缓解。行眼眶CT检查示:右侧眼眶蜂窝组织炎,右眼眶内上壁骨膜下脓肿,急性鼻窦炎,遂转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查体(见图1a,b):右眼睑红肿、触痛明显,睁眼困难,结膜充血水肿,眼球向前下外侧移位。右眼眶压痛明显。视物重影,视力无下降。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3.25×10 9/L,中性粒细胞0.938,中性粒细胞计数21.81×10 9/L;C反应蛋白125.8 mg/L。鼻窦CT(见图1中g、h、i、j):右侧上颌窦、筛窦、额窦炎症并右侧眶内上壁眶骨膜下脓肿,眶纸样板可见骨质缺损区。药物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0 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2喷,每天2次;鼻负压置换、鼻腔冲洗每天2次;鼻用减充血剂0.05%呋麻滴鼻液,每天2次;盐酸氨溴索15 mg静脉滴注,每天3次。细菌培养及药敏:检出中间链球菌,对青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敏感。因原抗生素治疗有效,未更换抗生素。保守治疗3 d后,眼部肿胀明显消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7.04×10 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58×10 9/L,中性粒细胞比率0.680,C反应蛋白12.55 mg/L。但患儿每次哭闹后症状加重,病情反复,遂行手术治疗。术中开放右侧上颌窦、筛窦、额窦,切开纸样板,在右侧眶内上壁处释放大量脓液(见图1c)。术后在局麻下复查,目前术腔上皮化良好,无复发,无囊泡及息肉形成(见图1d、e、f)。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支气管肺活检及肺泡灌洗在血液肿瘤患者肺部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血液肿瘤患者支气管镜透视下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肺部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2年5月68例来自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肿瘤合并肺部病变患者,其中男37例,女31例,中位年龄56岁(年龄范围21~90岁),其中>65岁者20例。诊断性纤维支气管镜实施的体征包括发热、咳嗽、低氧血症、咯血、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影像学改变,评估有肺部团块阴影患者进行支气管镜透视下活检,包括内带及外带肺叶团块及高密度影,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及特殊染色(Grocott染色),BAL获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微生物涂片/培养及巨细胞病毒、耶氏肺孢子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涂片、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真菌培养等,对血液肿瘤患者肺部并发症进行病因学分析,并观察血液肿瘤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血液肿瘤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后均做BALF检测,进行支气管镜透视下活检46例,明确病原体感染共40例,包括真菌感染12例、细菌感染9例(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各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各1例),病毒感染9例(巨细胞病毒5例、副流感病毒Ⅲ型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1例),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确诊4例,耶氏肺孢子菌可疑与真菌混合感染3例,隐球菌1例,可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例。28例未找到病原体,包括机化性肺炎6例、与血液肿瘤病史相关6例、其他未查及病原菌16例。全部患者未出现因支气管镜并发症导致的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液肿瘤患者肺部并发症比较常见,应用支气管镜透视下活检安全性良好,早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提供细菌、真菌、耶氏肺孢子菌及病毒感染等病原学诊断证据,提高诊断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层医院救治缓症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漏诊或延误诊治。该文报道一年轻女性以胸闷、气急、发热为主诉就诊,可见全身多处微血管炎及栓塞体征,听诊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血培养可见缓症链球菌生长,超声心动图可见二尖瓣赘生物,腹部CT提示脾梗死,诊断为IE。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液透析、抗感染等支持治疗,然后行二尖瓣置换术,最终好转出院。期望该病例的诊治经过能对基层医院诊治IE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内源性眼内炎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男,74岁。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5 d"于2018年6月5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突现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因在国外诊治不便,遂于1 d前回国,至某专科医院急诊就诊,查体右眼视力无光感可疑,眼睑肿胀,前房积脓,诊断为"右眼眼内炎,右眼眶蜂窝织炎待排",给予头孢他啶2.0 g和奥硝唑0.5 g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局部抗生素(可乐必妥、托百士滴眼液点眼1次/h,迪可罗眼膏每晚点眼)及散瞳(l%阿托品眼膏点眼2次/d)治疗。患者于外院治疗1 d后,自觉右眼眼睑肿胀,睁眼困难加重,因病情发展较快,且合并全身疾病,转至我院就诊。既往病史:肝硬化6年,2年前因肝癌行肝切除手术;21个月前因牙齿松动缺损行整牙修复手术;20个月前因右手、双足甲癣行中药化腐清创术。否认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脏疾病史,反复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均否认眼部外伤史,其余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阳性发现。全身查体示:神志清,精神稍差,表情较痛苦,体质瘦弱;体温37.0℃,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52 mmHg(1 mmHg=0.133kPa);头颈、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左下肢中部胫骨前区局部红肿,约5 cm×10 cm,触之有痛感,皮温高于周围,表面破溃、结痂、干燥(见图1);双下肢皮肤色素沉着,下肢及踝部浮肿色稍红,皮温不高,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未见足癣表现。眼科专科检查示:右眼视力无光感,眼压无法精确测量,指触大致正常;右眼眶周软组织高度红肿、触痛;右眼睑肿胀且睑裂不能睁开,眼球突出伴眼球运动障碍;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高度水肿,角膜雾状混浊,角膜上皮片状脱落,前房可见黄白色积脓约4 mm,房闪(++),虹膜纹理尚清,瞳孔圆、小,直径1 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晶体混浊,余结构窥不清;左眼裸眼视力0.6,前节及眼底未及明显异常;右眼眶压升高(T+2)/左眼眶压正常(Tn)。初步诊断为:右眼眼内炎,右眼全眼球炎,肝硬化、肝癌术后,收入我院眼科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示:血液检查、眼分泌物及皮肤破损处分泌物分别送微生物培养。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5.20×10 9/L(3.50~9.5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5%(40%~75%);淋巴细胞0.48×10 9/L(0.80~4.00/L)、血小板数目68×10 9/L(125~350/L)、血小板百分比10.4%(20.0%~40.0%)、红细胞计数3.15×10 9/L(4.30~5.80/L)以及血红蛋白91 g/L(130~175 g/L)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尿常规示:尿蛋白(++),尿葡萄糖(弱阳)。血生物化学检查示:空腹血糖8.9 mmol/L(3.9~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4.0%~6.0%)、白蛋白31 g/L(32~48 g/L)、球蛋白45 g/L(23~35g/L)、白/球蛋白比0.7(1.1~1.9)、肌酐103 μmol/L(55~96)。血培养结果示:无真菌、厌氧菌生长,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来我院就诊前2 d,外院眼部B超示:右眼玻璃体混浊伴后脱离可能、视网膜脱离可能、脉络膜水肿增厚、球壁水肿(见图2);外院眼眶CT示:右眼睑、眼球壁表面及其周围、视神经前段及眶周弥漫性软组织肿厚,伴泪腺稍肿大。考虑为炎症性病变(见图3)。患者右眼眼内炎诊断明确,考虑眼内炎已快速进展为全眼球炎,同时患者年龄大、全身合并肝硬化且有肝癌手术史,入我院后发现糖尿病,且下肢存在感染灶,若保眼球治疗则感染扩散的风险大,结合患者自身及其家属要求,故在麻醉监护下行右眼球内容物剜出术。术中沿角膜缘做切口后可见晶状体及大量黄白色黏稠脓液溢出,眼内容物均为脓性物。将色素膜去除干净,注射10 mg/ml万古霉素于巩膜壳内浸泡,5 min后采用37℃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将眼内容物送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感染;敏感抗生素: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四环素等;耐药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等。无乳链球菌感染致内源性眼内炎极少见,进一步追问病史得知患者曾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红肿伴痛感,未予诊治,肿痛自行有所缓解;就诊7 d前曾同家人至俄罗斯旅行,否认疫区及动物接触史。最终诊断为:右眼内源性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全眼内炎,右眼全眼球炎;左下肢感染,2型糖尿病,肝硬化(代偿期),肝癌术后。右眼眼内容物剜除术后4 d,患者眼部情况及眶周症状明显好转,转至内科住院继续治疗2周。术后2周患者至我科复查(见图4),右眼眶区无肿胀,眼睑无红肿,结膜囊薄壳在位,未见脓性分泌物,结膜无红肿、渗出,切口对合良好,缝线在位。随访3个月全身情况稳定,未见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荚膜肿胀试验阴性肺炎链球菌的菌种鉴定及其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明确临床常规检测为肺炎链球菌,但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分离菌株中是否存在其他草绿色链球菌,分析其抗生素敏感性,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方法:以105株临床分离但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草绿色链球菌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05株细菌经MLSA确认24株为假肺炎链球菌,其余81株为肺炎链球菌。MALDI-TOF-MS将6株假肺炎链球菌鉴定为肺炎链球菌,3株鉴定为缓症/口腔链球菌;6株肺炎链球菌被鉴定为假肺炎链球菌。全部菌株均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肺炎链球菌与假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呋辛(28.4%和58.4%)、氯霉素(39.5%和4.2%)、红霉素(77.8%和95.8%)和阿奇霉素(75.3%和95.8%)等抗生素不敏感率有明显不同。结论:临床常规检测可能将部分假肺炎链球菌鉴定为肺炎链球菌,质谱分析也不能确保正确鉴定;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肺炎链球菌分离株耐药性情况存在差异,鉴定失误可能影响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动脉溶栓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38岁。因发作性右眼视力下降2 d并加重1 d,于2019年12月5日就诊于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眼科。患者于2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下降,否认眼胀、眼痛、头痛等,持续3 min左右症状自行缓解,未予重视。1 d前晨起后患者右眼视力明显下降,自觉以正中视野缺损为著,持续性,无眼痛,于当地医院眼科就诊。眼底照相检查,右眼视盘与黄斑间局部视网膜呈苍白"舌形",可见散在小片状视网膜出血,静脉血管纡曲,黄斑呈樱桃红斑(图1A);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右眼睫状动脉于14 s开始充盈;上支16 s显影,其血流区域背景荧光弱于其他区域;左眼未见异常荧光。诊断:右眼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CILRAO)。当地医院予以改善微循环及球后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等治疗,患者症状仍加重;遂急诊转诊于我院,神经眼科门诊以"CILRAO"收住院。患者既往缺铁性贫血及子宫肌瘤病史10余年。个人史、婚姻史、家族史正常。月经史规律,量大。入院眼部检查:双侧眼睑结膜及四肢甲床稍苍白。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数指/眼前、20/2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右眼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右眼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横断面像可见黄斑拱形形态破坏、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扩张,鼻侧血流密度降低(图1B);视盘周围毛细血管扩张,颞侧局部毛细血管缺失(图1C)。右眼OCTA黄斑区B扫描像可见视网膜水肿明显,下方脉络膜血流信号降低(鼻侧为著)(图1D);视盘B扫描像可见局部视盘隆起,周围组织水肿,边界不清,以视盘颞侧为著(图1E)。右眼OCTA黄斑区脉络膜深层扫描,局部血流信号偏低(图2A);横断面定位图可见局部缺血,边界不清及静脉纡曲(图2B)。左眼眼前节、眼底、OCTA检查均未见异常。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9×10 12个/L(参考值3.8~5.0×10 12个/L),血红蛋白80 g/L(参考值115~150 g/L),红细胞压积0.28 L/L(参考值0.35~0.45 L/L),红细胞平均体积70.9 fl(参考值82.0~100.0 fl),平均血红蛋白量20.4 pg(参考值27.0~34.0 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87.0%(参考值316.0%~354.0%),血小板393×10 9个/L(参考值125~350×10 9个/L),血小板压积0.34%(参考值0.11%~0.28%)。铁浓度2.2 μmol/L(参考值7.8~32.2 μmol/L),铁蛋白3.6 ng/ml(参考值11.0~306.8 ng/ml),叶酸9.24 nmol/L(参考值>14.93 nmol/L)。蛋白S活性39.6%(参考值63.5%~149.0%)。红细胞沉降率24 mm/h(参考值0~20 mm/h)。乙肝病毒抗原(+)。尿便常规、凝血系列、生物化学、C反应蛋白、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蛋白C活性、抗凝血酶Ⅲ、抗心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Ig)M及IgG、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甲状腺功能、抗链球菌"O"抗体、类风湿因子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子宫、附件超声检查,2个子宫壁低回声结节(较大者3.8 cm×3.6 cm),考虑子宫肌瘤。入院诊断:(1)CILRAO;(2)蛋白S活性减低;(3)缺铁性贫血;(4)子宫肌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