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性会阴裂伤仿生模具在新助产士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杂性会阴裂伤仿生模具(以下简称仿生模具)在新助产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仿生模具,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对新助产士开展4期复杂性会阴裂伤修复的模拟培训,共培训70人。在每期培训的第2周和第8周,采用自行设计的会阴裂伤修复技能评价表评价培训前后新助产士对会阴裂伤修复技能的掌握情况,采用自行命题于培训前后对新助产士进行理论考核;并在实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表,由新助产士对仿生模具模拟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前后助产士缝合完成时间分别为(28.16±6.57)分钟比(23.54±4.54)分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解剖层次清晰度技能评分分别为(5.75±2.44)分比(7.83±1.2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综合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61.45±4.76)分比(83.60±4.3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70名新助产士对仿生模具模拟训练的18个条目均给予满意的评价。 结论:采用仿生模具进行修复模拟培训能够提高新助产士快速掌握复杂会阴裂伤的识别能力、修复术操作技能,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实习生腹腔镜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最佳腹腔镜技能教学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临床实习生随机分组,实验组进行外科基本操作培训后进行腹腔镜技能培训,对照组直接进行腹腔镜技能培训,包括持物传递、剪切纸片、缝合打结以及组织分离。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比较,同时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两组学生基础腹腔镜技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短期集中腹腔镜技能培训后,均有显著提升( P<0.01)。实验组学生的持物传递及缝合打结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两组学生的剪切能力及分离组织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有95%及85%的学生对培训模式及培训结果满意。 结论:短期集中腹腔镜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临床实习生的腹腔镜技能水平,掌握开放外科基本操作有利于提高掌握腹腔镜技能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采用概化理论改善临床技能测试设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概化理论探讨如何降低临床技能测试设计的误差及提高信度。方法:选择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年的40名住院医师,通过腹腔穿刺、气管插管、心脏体格检查、清创缝合术与胸腔穿刺术5个考站来测试其相关的临床技能,每站2位评分者,通过概化研究计算临床测试成绩各个向面的变异数及其向面解释百分率,进一步通过决策研究计算代表临床技能测试设计信度的指标--概化系数和独立指标值。概化系数和独立指标值越高,临床技能测试设计的信度越高。结果:采用概化理论计算后得出总变异数为268.016,向面解释百分率分别为研究对象39.9% (106.936/268.016),考站6.8%(18.190/268.016),评分者0.0% (0.000/268.016),研究对象和考站41.9% (112.395/268.016),研究对象和评分者0.0% (0.000/268.016),考站和评分者1.8% (4.838 /268.016)和无法解释因素9.6%(25.747/268.016)。当增加测试考站或评分者时,其概化系数和独立指标值会随着增加;直到达到某一个点时,再增加考站或评分者,概化系数和独立指标值增加的速度会降低。结论:欲获得信度最高的形成性评价应设计8个考站,每个考站1位评分者;欲获得信度最高的终结性评价应设计12个考站,每个考站2位评分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神经网络在腹腔镜操作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腹腔镜操作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1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8名腹腔镜零基础学员(2019级、2018级、2017级外科硕士研究生52名,外科规培生58名,实习生12名,进修生36名)进行腹腔镜操作培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员分为两组。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腹腔镜模拟器培训的学员设为人工神经网络组;进行箱式腹腔镜模拟器培训的学员设为普通腹腔镜模拟器组。两组学员利用各组的模拟器,接受10 h(为期5 d的连续训练,每天训练时长为2 h)培训,培训内容为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观察指标:(1)两组学员培训前后腹腔镜模拟器操作成绩比较。(2)两组学员培训后腹腔镜模拟器操作成绩提高程度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 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学员158名,男140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27岁,年龄范围为20~34岁。158名学员中,人工神经网络组79名;普通腹腔镜模拟器组79名。(1)两组学员培训前后腹腔镜模拟器操作成绩比较:人工神经网络组学员培训前钉子转移、图案切割、结扎、体内缝合打结、体外缝合打结分别为(51.2±4.9)分、(45.6±3.7)分、(43.0±3.6)分、(42.1±3.1)分、(39.6±3.1)分,学员培训后上述指标分别为(78.6±3.0)分、(76.4±3.9)分、(79.9±2.5)分、(78.3±3.5)分、(84.1±3.8)分,学员培训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2.490,-56.256,-80.373,-70.802,-79.742, P<0.05)。普通腹腔镜模拟器组学员培训前上述指标分别为(50.1±2.9)分、(45.4±3.9)分、(42.7±3.0)分、(42.3±3.4)分、(39.2±4.7)分,学员培训后上述指标分别为(70.4±5.0)分、(69.8±4.0)分、(72.3±3.3)分、(72.3±3.5)分、(72.8±3.2)分,学员培训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8.942,-42.436,-58.357,-52.322,-53.098, P<0.05)。(2)两组学员培训后腹腔镜模拟器成绩提高程度比较:人工神经网络组学员培训后钉子转移、图案切割、结扎、体内缝合打结、体外缝合打结操作成绩提高程度分别为(27.4±5.7)分、(30.8±5.0)分、(36.9±4.1)分、(36.2±4.5)分、(39.5±5.4)分,普通腹腔镜模拟器组学员培训后上述指标分别为(20.3±6.2)分、(24.4±5.1)分、(29.6±4.5)分、(29.9±5.1)分、(33.5±5.6)分,两组学员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597,7.946,10.638,8.200,6.969, P<0.05)。 结论:腹腔镜操作培训中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提高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科显微手术技能教学模式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视觉健康问题量大面广,覆盖全人群、贯穿生命全周期,其中相当一部分疾病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因此,手术技能是高年级医学生、研究生、住院医师、青年医师培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因眼球结构精密,功能复杂,绝大部分眼科手术需在显微镜下完成,且手术器械多样,操作技巧(如分离、切开、缝合、打结等)与外科有显著差别,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方可掌握。然而,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较昂贵,训练工具和手段较单一,培养效率不高;加之手术精度要求高,在临床手术带教时教师面临较大的医疗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阶段性模块化理论及实践授课在腹腔镜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阶段性模块化理论及实践授课在腹腔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学生及住培医师各一大组,两大组内各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阶段性模块化理论及实践授课并参与常规腹腔镜基础技能培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腹腔镜基础技能培训。在培训前、后按照考核标准,分别将每组腹腔镜下基础操作6项完成时间及腹腔镜下缝合时间、缝合质量、误损伤次数进行记录。采用SPSS 26.0对考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医学生大组及住培医师大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训练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经过阶段性模块化理论及实践授课后,相对于对照组,医学生试验组腹腔镜下完成基础操作时间更短,缝合速度更快( t=6.18, P<0.001)、质量更高( t=4.17, P<0.001)、误损伤更少( Z=-2.03, P=0.043);住培医师试验组腹腔镜下完成基础操作时间更短,缝合速度更快( t=3.31, P=0.002)、质量更高( t=3.68, P=0.001)、误损伤更少( Z=-2.44, P=0.015)。 结论:阶段性模块化理论及实践授课能够进一步提高腹腔镜基础技能培训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5A教学模式用于腹腔镜基础操作技能教学培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在5A教学模式下,腹腔镜外科医师基础操作技能教学培训效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9年7—12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接受腹腔镜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的70位学员教学记录信息,参与腹腔镜培训的学员均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证书,包括本中心初级医师12人、本中心中级医师9人、进修医师1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3人、博士研究生8人及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9人。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将所有学员分配到传统教学组和5A教学组(每组各35人)。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固定顺序和学时依次进行"精准夹豆-梅花桩夹豆-套圈定位-缝合打结"等4个模块的培训,每个模块各8 h的学习时间。5A教学组则从基础能力分析、目标制定、操作示范和学员练习、提高程度评估以及操作水平和协调能力提高这5个维度出发,在进行每个阶段培训前,按照考核方法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测试,个体化设计每位学员课时分配,对学员进行精准示教,动态评估学员能力,并以课时为单位,周期性循环前4个学习步骤。统计分析两组学员在腹腔镜基础操作模块的操作时间和考核通过率,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培训前,两组学员在完成精准夹豆、梅花桩夹豆、套圈定位和缝合打结4个模块所需时间基本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分别按规定学时培训后,5A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员在完成4个模块的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且5A教学组完成每个项目所花的时间比传统教学组更少[精准夹豆:(63.2±10.1)s比(83.6±18.7)s,梅花桩夹豆:(56.2±7.3)s比(101.4±31.7)s,套圈定位:(84.2±13.7)s比(127.3±28.5)s,缝合打结:(263.2±41.8)s比(428.8±95.2)s],通过率更高[精准夹豆:97.1%(34/35)比80.0%(28/35),梅花桩夹豆:91.4%(32/35)比71.4%(25/35),套圈定位:100.0%(35/35)比82.9%(29/35),缝合打结:77.1%(27/35)比60.0%(2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初级学员(本中心初级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与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和中级学员(本中心中级医师和进修医师)中,培训后5A教学组完成梅花桩夹豆、套圈定位和缝合打结这3个模块时间均短于传统教学组[初级学员:梅花桩夹豆(76.4±12.4)s比(139.8±41.6)s,套圈定位(92.2±20.5)s比(131.3±28.4)s,缝合打结(293.8±66.7)s比(444.3±103.3)s;中级学员:梅花桩夹豆(51.4±5.9)s比(94.7±8.6)s,套圈定位(63.9±13.5)s比(87.5±18.6)s,缝合打结(210.1±35.6)s比(367.5±54.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5A教学模式适用于腹腔镜外科基础教学,培训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在助产士会阴撕裂防治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采用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对223名助产士进行复杂性会阴撕裂防治的模拟培训。223名助产士分5次培训、每次培训1周。培训前、后均行正常分娩理论与接产分娩操作(技能)的考核,培训结束后助产士对模拟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培训前,高年资(助产工作年限>5年,85人)和低年资(助产工作年限3~5年,138人)助产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4.6±3.4)和(63.4±5.7)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7.5±3.6)和(61.2±3.1)分,培训后理论考核为(96.3±4.7)和(83.7±4.3)分、技能考核为(95.2±3.2)和(79.7±2.1)分,两组培训后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均 P<0.01);两组间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技能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均 P<0.05)。全部助产士对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模拟训练效果的评价均为满分。提示采用复杂性会阴撕裂仿生模具进行模拟培训可提高助产士的理论水平、临床快速判断能力和缝合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离体器官腹腔镜模拟培训在肾部分切除教学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离体器官腹腔镜模拟培训教学模式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析2022年4—6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12名医生接受离体器官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模拟训练的培训结果。12名医生既往参与过腹腔镜基础手法培训、但尚未独立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其进行每周2次、每次1.5 h的离体器官腹腔镜模拟训练,为期3个月,总培训时长为每人39 h。利用超声刀分离训练、超声刀切割训练、血管裸化训练、钝性分离训练和肾部分切除及创面缝合训练5个模块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分解步骤进行针对性训练,根据评分细则,对各个训练项目进行考核打分。同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12名医生对完成手术和手术中每个步骤的自信心。对培训前、后的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变化情况进行评估,采用配对 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比较培训前后数据的差异。 结果:经过培训后,12名医生在5个训练模块的成绩均有明显提升,超声刀分离训练、超声刀切割训练、血管裸化训练、钝性分离训练和肾部分切除及创面缝合训练评分分别从培训前的(8.5±0.3)、(6.9±0.3)、(4.2±0.4)、(6.6±0.4)、(5.6±0.7)分,提高至(9.8±0.2)、(9.6±0.3)、(9.3±0.2)、(9.4±0.3)分、(9.8±0.2)分,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肾部分切除及创面缝合训练的操作时间,由培训前的(47.5±5.8) min,提高至培训后的(21.6±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72, P<0.001)。同时,对完成手术的自信心也从培训前的2(1,3)分,提高至培训后的4(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00, P =0.003)。 结论:离体器官腹腔镜模拟培训,可以使既往无肾部分切除术经验的医生熟练掌握该术式各步骤,在30 min内完成肾肿瘤的切除和创面缝合,从而提高对肾部分切除术各步骤的操作信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课程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课程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名在普通外科进行轮转的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开设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理论教学模块、模拟教学模块、虚拟教学模块及临床手术实践教学模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临床手术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后考核两组学员腹腔镜下抓持传递及缝合打结操作技能,同时对学员和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分别为(67.90±13.24)和(69.70±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课后试验组的抓持传递、缝合打结成绩(15.25±3.24、5.45±2.14)高于对照组(11.25±2.12、2.75±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及带教教师对于腹腔镜技能训练课程反馈“较好”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和“较差”。 结论: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课程可提高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腹腔镜手术技能,缩短学习曲线,使得培训规范化、同质化,值得在规培基地广泛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