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超声检查在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体外冲击波(ESW)治疗网球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网球肘患者经电磁式ESW治疗前、后行高频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ESW隔3~4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于治疗前、每次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对入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入选患者经3次ESW治疗后,其疼痛VAS评分由治疗前(5.18±1.57)分降至(2.37±1.89)分,ADL评分由治疗前(6.52±2.93)分降至(2.83±2.6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58例患者中有50例前臂伸肌总腱血流丰富,有40例肌腱肿胀,有38例出现钙化,有21例出现骨刺增生。治疗后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29例伸肌总腱血流减少( P<0.05),患者肌腱厚度由治疗前(4.09±1.89)mm降至(3.91±1.82)mm( P<0.05)。通过亚组分析发现,治疗前、后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患者其疼痛VAS、ADL评分及前臂伸肌总腱厚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网球肘病变类型及指导ESW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网球肘患者均可给予ESW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合并退变性尺骨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合并退变性尺骨外侧副韧带(LUCL)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27例顽固性网球肘合并退变性LU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39~56岁[(49.8±6.9)岁]。患者均在关节镜下确认合并退变性LUCL损伤,并行关节镜下LUCL清理及固缩结合桡侧腕短伸肌(ECRB)修补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患者计量网球肘(PRTEE)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73个月[(24.1±9.7)个月]。手术时间为0.75~1 h[(0.8±0.2)h];术中出血量为5~10 ml[(7.2±1.5)ml];住院时间为4~12 d[(6.2±2.1)d]。术前VAS、MEPS、PRTEE评分、DASH评分分别为5(3,6)分、70(65,85)分、47(42,62)分、43.8(36.8,49.0)分,术后1年分别为1(1,2)分、95(85,100)分、8(6,12)分、12.9(8.9,15.8)分( P均 <0.01)。所有患者术后无肘关节活动受限、伤口感染、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结论:对于顽固性网球肘合并退变性LUCL损伤,关节镜下LUCL清创及固缩结合ECRB修补治疗可缓解疼痛、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遵循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放散式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RSWT)肱骨外上髁炎(LE)的疗效。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疼痛门诊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LE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先行肩胛背面(冈下三肌压痛点)RSWT,后行肘外侧区域压痛点RSWT。对照组行肘外侧区域压痛点RSWT。两组患者均治疗4次,每周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NRS)、病患网球肘评价(PRTEE)以及无痛握力(PFG)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NRS评分分别为(6.5±1.6)、(4.0±1.1)、(3.9±1.5)、(1.7±1.1)分,对照组分别为(6.2±1.4)、(3.8±1.3)、(4.2±1.2)、(2.6±1.2)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点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的PRTEE、无痛握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PRTEE、NRS分别为(18±11)和(1.7±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11)和(2.6±1.2)分(均 P<0.05)。 结论:RSWT可改善LE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根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选择肘外侧联合肩胛背面RSWT优于单纯肘外侧RSW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运用循经取穴经络理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腱末端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运用循经取穴经络理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跟腱炎、肩周炎3种肌腱末端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治疗的肌腱末端病患者154例,其中网球肘58例、跟腱炎35例、肩周炎61例,运用循经取穴经络理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54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其中治愈108例,显效43例,无效3例。患者治疗前后网球肘、跟腱炎、肩周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37、6.19、4.53,均 P < 0.05)。 结论:运用循经取穴经络理论联合体外冲击波可用于治疗网球肘、跟腱炎、肩周炎3种肌腱末端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仿浮针疗法结合刃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仿浮针疗法结合刃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宁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肱骨上髁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接受仿浮针疗法结合刃针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最后的治疗结局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8%(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111, 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740,24.200,均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3.62±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9±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65,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36.62±2.5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3.22±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251, 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DASH)评分[(30.24±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0.25±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125, P<0.001) 。结论:对肱骨上髁炎患者采取仿浮针疗法结合刃针疗法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上肢功能以及自我活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推广价值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火针疗法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火针疗法适应证广泛,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原发性头痛和三叉神经痛等;皮肤科疾病,如白癜风、带状疱疹等;骨科疾病,如颈椎病、网球肘、关节炎、颈性眩晕、颈性头痛;妇科疾病,如痛经;外科疾病,如静脉曲张、前列腺增生。火针疗法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及修复、调节内分泌等多种作用。但多数临床研究存在科研设计方面欠规范,缺少大样本RCT研究,针具规格无统一标准,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等,有待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以肘外侧疼痛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发病隐匿,易复发,可致前臂疼痛和手腕部力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方法多样,效果不一,目前暂无标准治疗方法。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骨、肌腱修复具有较好效果,现已广泛用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但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技术与规范缺乏统一认识。因此,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组织中国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专家制订《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专家共识(2022版)》,主要从肱骨外上髁炎的概念、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PRP概念及应用成分要求、PRP制备技术质控、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适应证及禁忌证、PRP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PRP在肱骨外上髁炎手术中的应用、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后相关问题、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后结果评估及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提出基于循证医学的建议,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冲击波治疗急、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和比较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治疗急性(<3个月)和慢性(>6个月)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LE)的疗效。方法:78例LE患者接受ESW治疗。36例症状<3个月者为急性LE组(A组),42例症状>6个月者为慢性LE组(B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4、12、24周,按休息、握拳伸展、按压、举物(椅子)、夜间等不同状态下对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定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网球肘功能评估(patient-rated tennis elbow evaluation,PRTEE)评分。结果:与基线值相比,A、B两组患者在第4、12和24周几乎所有指标及末次随访PRTEE评分都有显著改善;B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按压、夜间疼痛及12周按压疼痛较A组患者显著改善,其余状态的不同时间段及末次随访PRTEE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W能有效治疗急、慢性LE,且整体疗效相当。此外,ESW积极治疗急性LE可以防止患者从急性期进展到慢性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体外冲击波因对各种肌肉骨骼疾病的潜在益处而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其具有缓解疼痛和功能恢复等优良效果.然而,针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相关可视化研究相对缺乏.目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国内外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探索研究现状及热点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2-2022年间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相关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制作图谱并解读其涵义.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文献2 101篇,发文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美国和中国在发文量具有一定优势;发文机构多为大学和医院,发文作者多属于独立团队,发文机构及作者彼此交流有待加强,跨机构、跨地域合作度较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表明体外冲击波在肌骨疾病应用广泛,未来研究侧重于多学科深入研究及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②体外冲击波应用于疼痛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足底筋膜炎、肩周炎、网球肘等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近年来与超声引导注射治疗、中国传统治疗技术的联合治疗及新领域的拓展是研究趋势及关注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揿针改善网球肘患者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观察揿针对网球肘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网球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的基础上再行揿针治疗.共治疗15 d,随访15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后以及随访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的时候收集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估其疗效.结果 2组疼痛VAS评分在治疗第5天、第15天,随访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5 d开始后至随访期间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随着不同时间段变化,其VAS评分降低趋势也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96.7%和73.3%,总有效率均为10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能长期有效改善网球肘患者疼痛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