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扎根理论的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构建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为提高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对32例门诊孕产妇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相关信息,探索她们在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的认识、理解、感受和需求.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析出知识与信息(获取渠道、提升认知、提早识别),支持与沟通(咨询参与、沟通能力、支持网络),应对与调适(压力应对、情绪管理、心境塑造),效能与弹性(提升技能、提高韧性、增强信心)4个主题.结论 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的构建为深化对其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基础,为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发重大传染病背景下基于疫情防控视角的社会损失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从国家、医院、和个体3个层面构建新发重大传染病背景下基于疫情防控视角的社会损失指标体系,为公立综合医院制定新发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新发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损失""新冠疫情""评价"等和"infectious diseases""public health emergency""social loss""COVID-19""evaluate"等为检索词,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 Google Scholar检索截至2020年12月23日发表的文献。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法,从国家、医院和个体3个层面初步构建新发重大传染病背景下的公立综合医院社会损失指标体系。根据初步构建的社会损失指标体系,分别针对国家、医院和个体3种主体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12月25日至2022年5月20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问卷数据以优化社会损失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公立综合医院社会损失指标体系包括14个一级指标和60个二级指标,国家层面的一级指标为政府治理能力、国家直接经济损失、社会保障、网络舆情、间接经济损失和国际合作;医院层面为医院人力、物力及信息资源,医院服务和医院运行情况;个体层面为生理健康、心理社会健康和外在环境。各层面权重最高的一级指标分别为社会保障,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以及生理健康;权重最高二级指标分别为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非医护人员过劳和医疗保险。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新发重大传染病背景下的社会损失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为公立综合医院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非药物干预方案对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血糖管理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将不同非药物干预方案对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血糖管理的影响通过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排序。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国/美国临床注册中心,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立开始至2020年12月。使用WinBUGS、GeMTC、Stata软件进行血糖管理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7篇文献,共4 188例,涉及14种非药物干预方案。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当使用不同非药物干预方案时,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血糖管理有效性排序为:同伴支持教育第1位、认知行为疗法第2位、高级糖尿病教育第3位、家庭支持干预第4位、引导式自主决定干预第5位、个案训练第6位、积极心理干预第7位、基于手机的远程干预第8位、糖尿病教育第9位、支持性咨询第10位、基于网络的远程干预第11位、多系统疗法第12位、常规护理第13位、动机性访谈第14位。结论:同伴支持教育和认知行为疗法在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血糖管理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而动机性访谈表现最差。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案的其他潜在好处,例如情绪健康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衢州市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衢州市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衢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分娩的226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回访形式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95.13%。结果:215名孕产妇认为获取常见疾病(尿布疹、脓疱疮等)防治、生理现象(黄疸、溢乳等)区分及护理、早教形式及内容、心理行为建设及早产儿健康监测方面的信息较困难。215名孕产妇偏好从微信公众平台/APP、宣传手册/宣传栏、网络教学及专家咨询途径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结论:孕产妇对新生儿保健信息的需求多样化,且偏好的获取途径较多,临床中应拓宽专业化信息获取途径,为孕产妇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新生儿保健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产后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特征性改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的脑结构网络的特征性改变。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至2022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分娩后于精神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PPD患者(PPD组),以及根据年龄、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匹配同期产后复诊的产妇(非PPD产妇组)和同时期在本院就诊或体格检查的非孕妇(非产妇组)。收集3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利用解剖学模板将大脑划分为90个脑区并构建脑结构网络,应用基于网络的统计分析法(network-based statistics,NBS)进一步筛选和构建子网络。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子网络鉴别PPD的效能。白质连边的连接强度及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参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结果用错误发现率法(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 结果:(1)共纳入116例受试者,其中非孕妇组40例,非PPD产妇组40例,PPD组36例。PPD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别高于非孕妇组和非PPD产妇组[(18.0±4.1)与(2.5±1.2)分和(6.1±2.1)分, F=340.40,组间两两比较时 t值分别为24.65、10.60和16.16; P值均<0.001]。(2)与非孕妇组相比,产妇组脑结构网络中9条白质连边(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杏仁核、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脑岛、左侧脑岛-左侧豆状壳核、左侧脑岛-左侧海马、左侧海马-右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左侧楔前叶、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右侧杏仁核,以及右侧杏仁核-右侧海马)的连接强度降低( P值均<0.05,FDR校正),未发现连接强度升高的连边。非PPD产妇组与PPD组上述9条边的连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基于上述9条连边成功构建产妇组特征性子网络,且具有典型的小世界属性( σ>1)。与非PPD产妇组相比,PPD组的特征路径长度增加[(3.904±0.328)与(4.130±0.433), t=-2.58],全局效率下降[(0.361±0.036)与(0.331±0.053), t=2.91]( P值均<0.05)。局部属性比较结果显示,与非PPD产妇组相比,PPD组中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脑岛、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左侧海马、右侧海马、右侧杏仁核、左侧楔前叶和左侧豆状壳核的节点效率值明显下降[(0.273±0.023)与(0.267±0.030), t=0.98;(0.299±0.035)与(0.276±0.041), t=2.64;(0.265±0.019)与(0.258±0.025), t=1.38;(0.318±0.028)与(0.305±0.031), t=1.92;(0.312±0.027)与(0.302±0.031), t=1.50;(0.322±0.030)与(0.298±0.026), t=3.71;(0.356±0.040)与(0.338±0.056), t=1.62;(0.346±0.028)与(0.331±0.036), t=1.74; P值均<0.05]。但仅左侧脑岛和右侧杏仁核节点效率值的差异通过了FDR校正(校正后 P值分别为0.041和0.003)。(4)全局效率,以及左侧脑岛和右侧杏仁核的节点效率对于鉴别PPD均具有良好的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及其95% CI分别为0.827(0.732~0.922)、0.741(0.628~0.854)和0.761(0.653~0.867)],三者联合鉴别效能更佳[0.897(0.828~0.969)]。(5)PPD组的全局效率( r=-0.43, P=0.008),以及左侧脑岛( r=-0.39, P=0.019)和右侧杏仁核节点效率( r=-0.42, P=0.011)均与EPDS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全局效率、左侧脑岛节点效率和右侧杏仁核节点效率异常可能是PPD患者脑结构网络的特征性改变,可作为PPD的特征性影像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OVID-19传染病区域性防控辅助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暴发期区域性防控(Regional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CP)系统概念,设计基于区域现有网络架构和信息系统的应急性防疫辅助信息系统,建立远程智能医疗会诊与咨询及远程办公平台,研发区域内人群的风险评级与预警技术,提高区域性的应急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以高校、附属(教学)医院及云应用为典型RCP区域单元,建立云与高校及附属(教学)医院现有局域网交互方法,实现网络环境的远程办公、远程医学影像、心理与伦理会诊与咨询互动;应用基于复杂网络的多主体传播模型,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和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区域内单元、人员的风险分级与早期预警。结果:在RCP内采用校园网、附属(教学)医院内网以及互联网相结合的系统架构,用分布式技术、云存储方式进行动态衔接,网间中间库数据缓冲区机制,实现各单元远程医疗会诊与远程办公。依托平台,应用基于复杂网络的多主体传播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等,利用GPS、RFID和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区域内人群暴露风险评分与预警。结论:在重大传染病流行阶段,RCP系统的建设可提高应急情况下防疫响应速度,提供基于数据的合理预警和风险评级,减少易感人群的暴露风险。RCP系统的设计开发是系统化工程,需要结合区域结构与功能特点,并且区域内前期的信息化工作基础与应急开发团队水平决定了开发进度、维护和实际应用的效果,建议建立平战结合RCP模式,纳入政府疾控体系,以提升国家和区域重大传染病防控水平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11个省份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更年期保健门诊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中国11个省份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更年期保健门诊现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11省份的314所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采用自制问卷通过网络调查更年期保健工作规范性文件制定,更年期保健门诊的开设、服务内容、资源配置、制度和信息管理等情况,并对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更年期保健门诊现况进行比较。结果:所调查的卫生行政部门均未制定更年期保健工作规范性文件。208所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性医院中,开设更年期保健门诊者占53.4%(111所),其中妇幼保健机构开设比例为60.9%(64/105),高于综合性医院[45.6%(47/103)]( P<0.05)。更年期保健门诊服务内容由主及次分别为更年期疾病诊治、咨询指导、健康教育和疾病转诊,可提供常规医学检查项目者占90.1%(100/111),可进行心理和营养状况评估者分别占55.9%(62/111)和59.5%(66/111)。更年期保健门诊常用检查设备配备率为81.1%~96.4%,心理状况评估工具、人体成分分析仪和营养状况评估工具配备率仅为28.8%~37.8%。111所更年期保健门诊中,建立门诊就诊流程、转(会)诊工作制度和追踪随访工作制度者分别占46.8%(52所)、36.0%(40所)和34.2%(38所);建立就诊登记、健康管理档案、转诊随访记录和上报门诊服务量者分别占49.5%(55所)、29.7%(33所)、42.3%(47所)和17.1%(19所)。 结论:中国11个省份更年期保健门诊已初具规模,尚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人员配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保健服务能力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和评估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保健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推进青少年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1—2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重庆市39所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青少年保健服务提供情况和人力资源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重庆市39所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32所(82.1%)设置了青少年保健门诊,但均不属于独立的科室,以隶属妇科为主(40.6%)。37所机构(94.9%)提供机构内青少年保健服务,其中26所(66.7%)同时提供机构外青少年保健服务。所有机构均能提供常见生殖健康疾病防治服务,但能提供营养评估及常见问题咨询与指导、心理行为筛查及心理卫生咨询与指导、意外伤害预防与指导、暴力伤害预防与咨询、网络成瘾行为评估与指导等服务的机构分别为25所、20所、16所、10所和8所。从事青少年保健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共有273人,以兼职人员为主(98.9%)。结论: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青少年保健门诊建设仍待加强,青少年保健的服务提供和人力资源配置均存在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抑郁症患者参加网络正念认知治疗的疗效及其抑郁症状与恐惧自我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参加网络正念认知治疗(MBCT)的疗效,重点考察抑郁症患者恐惧自我的特征及其抑郁症状与恐惧自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招募心理咨询门诊抑郁症患者,对其进行为期10周的网络MBCT,采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恐惧自我问卷(FSQ)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对患者进行3次评估:网络MBCT开始前一周(T1)、第五周(T2)、第十周(T3).结果:①64名患者完成研究,抑郁症状显著改善(HAMD24,T2<T1,T3<T1;SDS,T3<T1,均P<0.05).②在T2,抑郁症状更严重患者的FSQ评分显著高于症状相对不严重的患者(F=4.23,P<0.05).除了两个相关系数不显著,其余时间点的FSQ与HAMD24显著正相关(r=0.30~0.90,P<0.05).③T1、T2和T3的SDS可以显著预测对应时间点的HAMD24(调整后R2=0.07,0.24,0.15;均P<0.05).结论:网络 MBCT显著改善了心理咨询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恐惧自我水平对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基于人工智能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需求的大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与大数据技术分析接受(或意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患者(IVF-ET患者)的需求,为专科医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互联网数据采集和算法建模收集2010-2019年IVF-ET患者在社交媒体上交流的信息,分析IVF-ET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网络交流健康信息趋势、患者所患疾病类型、给药情况、患者关注重点等信息,并对影响患者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IVF-ET患者在社交媒体上交流相关问题的热度越来越高.30~35岁的IVF-ET需求人群在互联网上最为庞大,选择网上咨询IVF-ET相关事宜的患者多为女性不孕患者.患者给药情况中,提及次数最多的药物为黄体酮注射液,提及最多的给药方式为阴道给药,且接受一种黄体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最多.患者在IVF-ET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主要包括负面心理、妊娠指标及经济因素.未受孕及阴道给药的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结论 基于AI的大数据分析能帮助专科医护了解IVF-ET患者的实际需求,医护人员需加强宣教及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识及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