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为了解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应用中的状况,本文对搜集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类型、时间、发表部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Howlett和Ramesh政策工具分类、政策发展双重维度构建政策文本X-Y二维分析框架,将政策分为强制性工具、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3类,对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进而分析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得到的政策支持及成果转化中存在的政策阻碍,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国务院、科技部官网搜集医学成果转化政策文本,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应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政策样本进行编码整理,并通过构建的X-Y二维分析框架进行二维分析,最终通过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编码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强制性工具占比较高,自愿性工具使用占比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类政策工具使用并不均衡;各类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也不一致,仍有改善的空间。结论:通过对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应用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提出3方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在强化政策实施阶段,需要更加细化政策工具的实施路径与方案,促进政策实现真正落实。其次,各类政策工具均衡发展,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与实施,强制性工具、混合性工具、自愿性工具均衡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通畅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效用。最后,完善医学机构内部导向评价机制,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公共卫生风险治理视角下医院传染病防控政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我国医院传染病防控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为优化医院传染病防控政策制定,提升传染病公共卫生风险治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传染病""公共卫生""风险管理"等为关键词,在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检索2017年10月至2023年12月印发的医院传染病防控相关政策文件。基于传染病公共卫生风险治理角度,从政策工具(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客体(内部客体包括医院、医务工作者,外部客体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风险管理生命周期(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效果评价)3个维度,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8份医院传染病防控相关政策,总计获得539条编码,其中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分别有134、179和226条,针对医院、医务工作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分别有239、25、24、26和225条,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阶段分别有117、34、326和62条。三维交叉分析发现,风险识别阶段多通过环境型政策工具强化医院(29/117)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责任(23/117);风险评估阶段采用的主要是针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需求型政策工具(6/34);风险控制阶段利用3类政策工具对各政策客体均提出了要求;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阶段主要是以环境型政策工具规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主体责任(33/62),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均无体现。结论:我国的医院传染病防控政策中,各类政策工具及风险管理各阶段的政策设计运用均存在差异,政策客体的责任分工尚需优化。政策制定者应合理运用政策工具,从公共卫生治理的角度强化对传染病风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政策覆盖,明确各类政策客体的责任分工,提高医院的传染病公共卫生风险治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经典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学生版中医经典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提供支持。方法:基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 evaluation)模型(简称CIPP模型),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并计算克朗巴赫系数和结构效度KMO值对指标体系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遴选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类课程教研室和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共15位专家进行咨询,两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7和0.955。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及其具体内容和各级指标的权重,指标体系克朗巴赫系数为0.966,结构效度KMO值为0.942。结论:基于CIPP模型构建的中医经典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信效度良好,能够作为中医经典课程质量的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减重代谢术后患者居家自我管理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减重代谢术后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障碍因素,为构建减重代谢术后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2—3月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中心的16例术后随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其进行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共提炼出8个主题:信息支持不足、家庭支持不足、术后依从性不佳、补偿性健康行为、负性情绪体验、预期病耻感、并发症困扰、体能下降。结论:减重代谢手术后患者居家自我管理存在诸多障碍因素,护理人员应根据障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居家自我管理方案,以促进患者术后健康行为转变,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认知与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疲劳认知及应对体验,为制订老年COPD患者疲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与研究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访谈法,以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为引导,与12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面对面深入交流。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转录文本进行分析,提炼主题和代表性陈述。结果:疲劳认知可归纳为5个主题:疲劳症状常伴随困倦、乏力、焦虑、睡眠差、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疲劳症状的出现无明确的时间点;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精神心理障碍及社会支持不足是导致疲劳的主要原因;家庭变故、季节变化、合并症的出现及疾病的反复发作是导致疲劳症状的加重因素;疲劳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交际圈和生活积极性。应对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加强自我管理,主动寻求帮助;主动学习,提高自我护理水平;情绪紊乱,消极应对。结论:老年COPD患者存在明显的疲劳症状。受疾病因素、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多数患者存在疲劳认知不足及应对能力缺失。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此类患者的疲劳认知和应对体验,为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实施有效的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在线健康社区妊娠期高血糖用户问答文本内容挖掘——基于社会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挖掘与分析在线健康社区妊娠期高血糖(HIP)用户的网络问答文本,为HIP患者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糖尿病网"和"妈妈网"问答数据108 590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文本内容特征词共现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在识别内容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主题间及主题内部节点关系,并结合Wilson信息行为理论对内容主题进行属性区分。结果:本研究构建出包含321个节点的HIP用户问答文本特征词网络,其中最大连通子网包括177个节点。围绕血糖控制和应对疾病压力两大类信息寻求动机,共识别出12个内容主题。其中,4个主题具有生理属性、7个主题具有认知属性、6个主题具有情感属性。药物治疗、饮食与营养包含的特征词数量最为突出,各主题内部均存在高点度中心度的特征词。结论:HIP用户关注的内容具有多种属性、多个维度。临床、社区医护人员及其他健康信息服务者可不断完善针对HIP患者的信息服务内容,满足其健康信息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文本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政策工具对我国现阶段医学人才培养政策进行系统分析,为后续国家医学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14-2023年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能够体现医学(含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41份政策文本,编码形成497个分析单元,从发文机构、发文时间、政策工具使用、人才培养要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1份政策文本中,13份(31.7%)为多部门联合发文,22份(53.7%)发布于2015至2017年。497个分析单元中,288个(57.9%)使用权威工具(规定、许可、禁止);162个(32.6%)关注教学管理,33个(6.6%)关注师资培养。结论:近10年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政策多部门联合发文情况较多,发文时间集中在2015至2017年。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组合;人才培养各要素关注度差异较大,建议统筹安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护理管理者对实践导向内涵评价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从护理管理者视角剖析实践导向内涵,为构建实践导向的护士职称晋升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江苏省4所三甲医院的12名护理管理者。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其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技术能力(护理工作量、技术难易程度)、质量安全(患者健康结局、满意度管理)、资源利用(护理服务成本)、贡献情况。结论:护理管理者对实践导向内涵的评价涵盖多个主题,但部分指标仍以主观评价为主,未来可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可科学量化的实践导向的护士职称晋升评价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31个省级儿童发展纲要中非故意伤害防控目标与策略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展示《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同时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儿童发展纲要中非故意伤害防控目标及策略的具体内容与异同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有儿童发展纲要中符合定义的非故意伤害防控目标和策略文本进行提取、编码和分类,同时结合伤害“5E”策略框架对策略文本分类进行主题构建。以国家级儿童发展纲要作为基准,对同时期31个省级儿童发展纲要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儿童发展纲要均将儿童伤害防控作为主要目标,涉及健康、环境和安全领域。国家级与大部分省级儿童发展纲要将该目标设置在健康领域,少部分省份则设置在环境或安全领域。减少或控制伤害致死、致残和发生是儿童伤害防控目标的主要内容,但所有省份对于伤害发生和致残均没有明确量化要求。所有儿童发展纲要中非故意伤害防控策略主题可分为机制、执法、教育、环境、工程、急救、评估和经济8类,其中主要以机制策略为主,执法、教育、环境和工程策略次之,急救、评估和经济策略较为薄弱。省级儿童发展纲要中非故意伤害防控策略以国家级非故意伤害防控策略为蓝本,但在具体内容上也有所侧重和细化。结论:儿童发展纲要是儿童伤害防控工作落实的重要政策保障。建立良好的基础数据,探索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机制策略,针对更多常见伤害类型制定和实施执法、环境和工程策略,积极开展评估,鼓励采用更多的经济策略可以进一步完善后续儿童发展纲要中非故意伤害防控领域,并推动相关工作的进展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科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影响因素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科低年资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10例儿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应用NVivo10.0软件管理、发掘和查找文本数据。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包括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相关培训欠缺、人力资源不足。结论:儿科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管理者应加以关注,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改善沟通环境等提高儿科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