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听力损失原因。ARHL的发展是多因素的,包括内在和外在因素。对于ARHL的病因、病理生理学、遗传学研究、助听器及人工耳蜗植入的疗效、新治疗技术均有很多研究并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做一综述,并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性聋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老年性聋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表明老年性聋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综述旨在介绍老年性聋与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探讨通过治疗老年性聋以防止认知障碍的方法及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临床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的特性和其在判断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传导通路完整性中的作用,以及不同脉冲宽度的EABR阈值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行为测试数值之间的相关性,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首次开机不会配合行为测试的植入者科学设定刺激参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植入诺尔康晨星人工耳蜗(CS-10A植入体)、能配合行为测试的植入者20例,采用行为测试测得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C值),在标准屏蔽室内做EABR检查,采用3、10、20电极分别测脉冲宽度为25、50、75 μs/相的EABR平均阈值,分析引出率和波形分化特点,并对两种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ABR越容易引出波形越清晰,患儿的听觉反应越灵敏,也反映了术后植入体系听觉传导通路越完整( P<0.05);EABR脉冲宽度为75 μs/相的平均阈值与人工耳蜗的C值有良好的相关性( P<0.05)。 结论:EABR检测可客观的判断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体系完整的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效果。人工耳蜗调试中,可以通过EABR脉冲宽度为75 μs/相的平均阈值来指导不能配合主观行为测试的植入者C值的判定,为患儿早期开始听觉刺激,建立听觉重塑带来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耳蜗声场听觉皮层诱发电位反应阈和行为测听助听听阈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研究人工耳蜗植入(CI)后声场短纯音听觉皮层诱发电位(CAEP)反应阈与声场行为测听助听听阈相关性,为无法主观配合声场行为测听的CI患者快速高效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募集22名(22耳)CI儿童,对同组使用短纯音在0.5、1、2、4 kHz进行声场CAEP P1波反应阈及声场行为测听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I后儿童在0.5、1、2、4 kHz声场短纯音CAEP P1反应阈与声场行为测听助听听阈在对应频率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567、0.670、0.627及0.762(P<0.05);人工耳蜗声场短纯音CAEP P1反应阈与声场行为测听阈值显著相关,差值在5~8 dB之间.结论 声场短纯音CAEP可用于无法主观配合声场行为测听患者的效果评估,对人工耳蜗临床调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人工耳蜗植入体张力防护的检测方法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基于实际检测经验、人工耳蜗植入体工作原理及YY 0989.7-2017《手术植入物 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第7部分:人工耳蜗植入系统的专用要求》的要求,分析了电极导线的开路和短路状态对人工耳蜗植入体的输出信号幅度、阻抗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张力防护试验中电极导线状态验证方法的建议,为人工耳蜗植入体的检测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言语编码策略升级对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听觉效果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言语编码策略升级对有经验人工耳蜗使用者听觉效果的影响趋势,以期为临床制定有效的人工耳蜗言语编码策略升级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噪声下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普通话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以及自行编制的声音质量自评问卷,对13例有经验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言语编码策略升级后的声调识别能力、短句分辨能力以及声音质量和聆听感受进行3个月连续观测.以使用日常言语编码策略(即CIS+策略)的测试结果为参考值,以新言语编码策略(即精细结构编码策略)的测试结果为目标值,分析言语编码策略升级对成年人工耳蜗使用者听觉效果的影响.结果 ①声调识别能力:各测试阶段两种编码策略的声调识别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随着精细结构编码策略使用经验增加,测试成绩呈明显改善趋势[F(3,36)=5.201,P=0.004];②短句分辨能力:各测试阶段两种编码策略的言语识别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随精细结构编码策略使用经验增加,测试成绩略有提高[F(3,36=2.450,P=0.079];③声音质量自评:更换言语编码策略对本组受试者的声音质量和聆听感受无不利影响(P=0.083).随着精细结构编码策略使用经验增加,受试者认为声音质量更“饱满、丰富”、聆听感受更“容易、轻松,”.结论 言语编程策略升级未对有经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言语识别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且存在潜在的改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可参考患者主观意愿确定是否升级言语编程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用听觉能力评估问卷临床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使用人工听觉装置耳聋儿童的听觉能力,探讨患儿听觉能力与言语理解能力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中常用听觉能力评估问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共有27例来自淄博地区的感音神经性语前聋儿童参与本次研究.男14例,女13例.耳聋程度为中度至极重度.生理年龄9~95个月,平均(42±25)个月.干预年龄1~72个月,平均(26±24)个月.听力年龄1~60个月,平均(16±14)个月.均为双耳助听.患儿听觉能力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IT-MAIS)/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MAIS)量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量表、父母评估孩子听说能力表现(parents evaluation of aural/oral performance of children,PEACH)量表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患儿IT-MAIS/MAIS、CAP和PEACH得分分别为25.67±11.94/29.80±8.44、4.52±1.93和32.52±12.40,得分均呈正态分布(P=0.936、0.699、0.307).IT-MAIS/MAIS得分与PEACH得分呈显著相关(r=0.947,P=0.000);CAP得分与PEACH得分呈显著相关(r=0.893,P=0.000);IT-MAIS/MAIS得分与CAP得分呈显著相关(r=0.846,P=0.000).结论 评估患儿听觉能力的各个问卷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IT-MAIS/MAIS对问卷人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并且用时较长;CAP问卷相对简单实用,评估所需时间短;PEACH问卷可用于评估各个年龄阶段耳聋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听觉能力,适用范围较广.鉴于各个问卷具有显著相关又各有适用特点,因此可根据临床科研实际、专业人员情况、患儿情况、家长配合度选择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耳蜗使用者音乐音调感知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工耳蜗使用者有较好的言语感知能力,但对音乐的感知仍存在缺陷.音调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主要由基频决定,音调感知的优劣直接影响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声调识别能力.本文就音调感知的机制以及人工耳蜗使用者音调感知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患者的音乐感知能力,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耳蜗电极位置与电极阻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工耳蜗又名电子耳蜗、仿生耳或电子仿生耳,是一种能使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获听力的人工电子装置,也是目前能让患者理解言语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基于耳蜗的特殊解剖结构,人工耳蜗的性能和设计必须符合耳蜗的形态学特点,通过植入耳蜗内的电极序列,剌激残存的神经节细胞胞体,重建听觉能.电极设计和电极植入位置是影响植入术后获益的重要因素,测定电极阻抗值是评估人工耳蜗电极状态的有效手段.现结合耳蜗的解剖病理生理学特点对人工耳蜗电极位置与电极阻抗的关系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含铁磁性体内植入物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图像采集需要依赖强磁场和射频线圈,这会对体内有铁磁性植入物的患者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就体内有心脏植入物、人工耳蜗、骨科植入物、牙科植入物等含铁磁性植入物的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产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电磁效应等风险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